用爱摆渡浅谈中学生叛逆期的引导_第1页
用爱摆渡浅谈中学生叛逆期的引导_第2页
用爱摆渡浅谈中学生叛逆期的引导_第3页
用爱摆渡浅谈中学生叛逆期的引导_第4页
用爱摆渡浅谈中学生叛逆期的引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爱摆渡--浅谈初中生叛逆期的引导茂名博雅中学钟永玲摘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迎来了成长的第二个叛逆期。由于个体生理发育和剧烈变化,他们表现出成熟与幼稚并存、独立与依赖并存、敞开心扉和自我封闭并存的矛盾心理。与此同时,他们在人际交往,心理以及学习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无私的爱作摆渡,正确地引导初中生健康地成长,顺利渡过叛逆期。关键词:青春,叛逆期,心理,引导,爱当学生踏进初中阶段,许多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鸣,那就是学生突然变得不受管教,变得经常与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让人搞不清什么原因。其实这一切是学生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难管,所以国外也将其称为“狂躁期”、“困难期”等。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非常强烈,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学生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阻碍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一、叛逆期的定义以及心理特征(一)叛逆期的定义“青春期”是指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人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特定的阶段。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术语中,一般将青春期定义为:开始于发身期,终止于成年期的这段时期。这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时期。说它特殊,因为这个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在以前的阶段中从未经历过;说它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引出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将会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一生。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一般认定的青春期年龄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整个中学阶段美国心理学家邦尼·麦克米伦认为,在个体的生长发育阶段中叛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岁左右是第一个反叛期,第二、第三反叛期分别在10岁和13岁发生,被界定为“准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青春反叛期”--10~11岁:喜爱群体,要有大人的权利但不愿承担责任。具体表现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拖延;不想和父母沟通等等。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二)初中叛逆期的心理特征1、矛盾的心理特征成熟与幼稚并存的心理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出现一种“自己已经成熟,已经长大成人”的意识,在心理学称之为“成人感”。这种“成人感”使得他们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上,渴望别人把他们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的局限,他们又是幼稚的。由于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带有明显小学生气、幼稚性,不能够客观科学地看待问题,形成成熟与幼稚的矛盾。独立与依赖并存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在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中,他们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甚至不希望父母过多知道自己的想法。却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但是在生活方面,由于经济未能独立,生活经验的不足,强烈要求独立的青少年,又不得不从父母那里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不得不依赖父母。由此形成独立与依赖并存敞开心扉和自我封闭并存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发育,出现对外界交往特别是和异性交往的渴求。特别是出现喜欢接触异性,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等等。他们往往把这些想法告诉同学和朋友,向同龄人敞开心窗。然而,由于学校和家长的舆论和约束,他们往往又对家长和老师实行自我封闭,造成心灵上敞开心扉与自我封闭并存2、不稳定的心理特征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存在情绪上的冲动和叛逆,心理不稳定。由于学生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麻烦”,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他们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生理激素发生的变化使得他们对待事物总是持一种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抗、不服从或者有意违抗父母长辈或教师的说服和命令,有时还会对一些事物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叛逆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行为表现(一)人际交往的压力进入初中阶段,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进行社会交往、有自己亲密的伙伴。但有些学生出现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等心理现状。这种学生往往感到压抑孤独,没有亲密的朋友,存在人际交往的压力。例如有些同学由于各方面不够突出,常常误以为被班级里的同学忽视,因此倾向和社会青年交朋友,久而久之出现学习不思进取,甚至误交损友,发展到打架,旷课。(二)心理障碍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学生经常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如忧郁症,妄想症等。这些心理障碍会使青少年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失去动力,进而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严重时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初中阶段的女学生对事物特别敏感,容易多愁善感,老师无意的一个眼神,同学无心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是她忧郁的来源,长此以往,影响正常的学习以及健康。(三)学习压力应试教育给仅十几岁的初中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以及心理压力。学生么由于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做出了一些消极的行为,例如自残,自杀。青春叛逆期是学生心理发育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表现出消极的特征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制约着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着身心健康。心理的发育关系是成功的关键。在这个特殊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实行摆渡者的任务,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这个关键时期呢?用爱作摆渡,正确地引导初中生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渡过叛逆期。(一)通过课堂,用爱潜移默化的将学生引导正规。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平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和个人人格感染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纯正、自然、亲切的氛围,这样便于学生消除拘谨心理,积极参与倾听和讨论。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可以借用多媒体,图片,音乐,通过演讲,话剧,讨论,辩论赛等多样的课堂方式,帮助学生走出交际的第一步,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3、教育过程适时适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无条件尊重学生的情绪,努力避免对“反应过激”学生的批评和指责。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参与教学过程。(二)通过与家长交流,共同找出对学生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采取家长会议电话访问,家庭访问,办公室面谈等多种方式指导家长更好地处理与叛逆期学生的矛盾。例如当学生成绩出现退步,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学生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善于察觉,通过电话或者各种方式指引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指导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还要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三)时刻选择正面的教育方式,避免消极教育。1、增强学生的自信需要肯定定和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那怕是一点滴优点都要抱以赏识的态度,因为优点会在赏识中膨胀而放大。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暂时的落伍不能过早的否定,因为努力当中不言败,人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失利而贬低学生的能力。2、呵护学生的自尊需要表扬和鼓励。当学生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那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以表扬,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自重感和责任感,他会更加再接再厉。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并设法克服,不能逃避,必要时可征求学生的意见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3、培养学生自主意识需要以支持和引导,给学生广泛的自主和自由发展权。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意识只能心平气和的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其危害和后果,使学生在充分认识的前提下自愿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在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强行堵塞只能适得其反。教育工作者是学生渡过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摆渡者。在青春叛逆期这个敏感阶段,我们更应满怀着爱,以耐心为他们摆渡,让他们顺利渡过这个时期,继续快乐、健康地成长,并且逐步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参考文献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22年第2期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4、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5、[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