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建设单位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法人代表注册地址铜川市耀州区华原路与天宝路交叉口西北100米项目建设地点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医技楼一楼西北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2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2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2.67%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其它占地面积(m2)158.8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使用□Ⅰ类(医疗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Ⅱ类□Ⅲ类□销售□Ⅱ类□Ⅲ类■使用■Ⅱ类□Ⅲ类其他/项目概述1.1建设单位概况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坐落于耀州区华原路中段北侧,占地面积51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业务用房绿化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公立医院,承担着市境内及周边地区各类突事件的应急救护和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是铜川市耀州区合疗、医保、创伤救治定点医院。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设置床位519张,开设诊疗科目有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学影像科(X射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等)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配备DR、CT、数字胃肠机。1.2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的由来为了满足广大患者诊疗需求和医院自身发展需要,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拟利用医院医技楼一楼西北侧预留中C机房,并配备GEOEC990型移动式C臂机一台(该设备于2015年购置,最初用于医疗诊断,不进行治疗,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于2019年初停用,现拟重新启用,开展治疗工作),配备相应的辅助用房,以开展介入治疗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44号)(2018年修正)、《射线装置分类》(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修正)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7年12月20日修订)等有关规定,本次移动C型臂安装后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根据《射线装置分类》属于医用射线装置中的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故“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报告在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于2020年10月20日报送至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并于2020年11月5日通过技术评估会,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过程中发现存在环评未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情况,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0年本)》的通知(陕环法〔2020〕38号),本项目审批权限自2020年12月1日起下放至铜川市生态环境局,故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议环评单位申请退件后进行罚款,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关于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项目形成处罚决定书(陕B环罚〔2021〕4号)见附件11,现已交纳罚款,罚款缴纳电子回单凭证见附件12,现将本项目呈报铜川市生态环境局。1.3医院原有射线装置应用回顾1.3.1原有射线装置情况耀州区人民医院原有9台Ⅲ类射线装置,均位于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医技楼1楼,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辐射安全许可证为陕环辐证[30011],有效期2018年07月04日至2022年02月15日;许可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现有射线装置情况见表1-1。表1-1医院现有的射线装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射线装置名称型号类别数量额定参数工作场所1GEFI螺旋CTProspeadFiⅢ类1台140kV,160mA医技楼1楼2日本GE64排CTOptimaCT660Ⅲ类1台140kV,415mA医技楼1楼3日本东芝X线机MDAD-D55RADREX-iⅢ类1台150kV,400mA医技楼1楼4意大利DR数字化X射线机OPERAFPⅢ类1台150kV,800mA医技楼1楼5意大利DR数字化移动式X射线机TMS300RDRⅢ类1台150kV,800mA医技楼1楼6AXGP520型X射线机AXGP520Ⅲ类1台150kV,550mA医技楼1楼7乳腺X射线钼靶机SenograbheEssentialⅢ类1台140kV,415mA医技楼1楼8深圳迈瑞DR数字化X射线机Digieye280Ⅲ类1台150kV,640mA医技楼1楼9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用于诊断)OEC9900EliteⅢ类1台120kV,300mA/1.3.2辐射安全与管理现状医院已成立放射科防护组织机构及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机构成员组成、相关工作职责,安排有专人负责医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医院辐射工作管理逐步规范,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医院已制定的制度主要有:《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防护制度》、《放射受检者防护制度》、《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于医院各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管理。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共12人,均已经取得辐射安全培训证书。本项目拟设置辐射工作人员6人,其中2人为原有辐射工作人员,已取得辐射安全培训证书,4人为新增辐射工作人员,尚未取得辐射安全培训证书,环评要求所有人员均需取得培训证书才能上岗。根据医院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医院本次安排的2名原有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均为“放射性作业体检未见疑似放射性疾病”,均可继续从事原放射性工作,医院新增2名辐射工作人员应当在上岗前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放射工作;上岗后应定期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离岗前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档案终生保存,档案应包括:1)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2)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带个人剂量计(医生及护士佩戴双个人剂量计),接受剂量监测,建立了个人剂量健康档案并存档。各辐射设备运行良好,无辐射安全事故发生。根据陕西新高科辐射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检测周期为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医院所有相关辐射工作人员的连续一年的累积剂量为0.1~1.07mSv,均满足不大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20mSv的剂量限值。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10月委托西安查德威克辐射技术有限公司,对医院原有9台Ⅲ类射线装置工作场所进行了放射防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各机房工作人员操作位、观察窗、机房防护门、四周墙体及机房楼上楼下周围剂量当量率在0.10~0.18µSv/h范围内,符合GBZ130-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第5.4条“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应不大于2.5µSv/h”的要求。由检测结果可知,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原有9台Ⅲ类射线装置19年度工作场所防护检测结果均符合GBZ130-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1.4项目建设规模1.4.1建设内容为了更好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拟利用医院医技楼一楼西北侧预留中C机房,并配备GEOEC9900型移动式C臂机(医院原用于诊断,现已停用),开展介入治疗工作,配备相应的辅助用房。本项目建设内容见表1-2。表1-2项目组成一览表序号项目组成备注一主体工程1中C介入手术室(配设备一台)中C介入手术室面积为58.1m2。控制室位于手术室南侧,建筑面积9.46m2。手术室东北南三侧墙体为240mm粘土实心砖加涂20mm厚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并铺贴2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西面墙体为240mm粘土实心砖搭设50×30×3方管骨架并铺贴4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顶部为120mm混凝土层并在二楼地面加涂30mm厚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地面为120mm混凝土层加涂30mm厚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患者出入门为4mmPb电动平开门,观察窗为4mmPb的铅玻璃预留空置中C机房介入手术室二辅助工程1设备间位于中C介入手术室西北侧,面积13.26m2新建2治疗室位于设备间东侧,面积14.28m23无菌物品室室位于治疗室西侧,面积12.75m24病人准备区位于介入手术室西南侧,面积17.75m25男更衣室位于控制室西侧,面积3.2m26女更衣室位于男更衣室东侧,面积3.2m27卫浴间两个位于洁净走廊北侧,面积3.9m28医生准备区位于男更衣室西侧,面积3.2m2三公用工程1给水工程由院内主供水管网接入依托原有2排水工程排水接入院内主排水管网依托原有3配供电工程由配电室接入电源依托原有4通风工程中C介入手术室空调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4次/h。新建四环保工程1废水项目生活污水经院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往市政管网依托原有2固废项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医疗垃圾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依托原有3辐射防护介入手术室周围采用符合要求的墙体为砖墙及铅玻璃、铅门进行防护新建1.4.2设备情况本项目涉及的医用射线装置见表1-3。表1-3医用射线装置参数一览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设备参数类别安装位置用途中C机(移动式C型臂)GEOEC9900EliceGE120kV300mAⅡ类医技楼一楼西北侧中C机房介入手术室内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1.4.3劳动定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拟配备6名放射工作人员,其中医师2名,护士2名,操作人员2名。放射工作人员均应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持证上岗,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设备每年最多进行手术200人次,每次手术开机照射时间包括透视15min、采集3min,则本项目射线装置的预计年开机工作时间为透视50h、采集10h。1.4.4工作负荷情况工作量: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中C工作负荷见表1-4。表1-4工作负荷情况位置工作人员及数量年开展工作量(台)平均每台手术曝光时间(min)年透视曝光时间(h)中C介入手术室6人200台15(透视)+3(采集)=1860h1.4.5机房建设情况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及其配套设施均设在医技楼1楼西北侧预留中C机房介入手术室。1.5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1.5.1项目周边环境关系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华原路与天宝路交叉口西北100米,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1。院区东北侧为空地,东南侧为耀州区华原汽车站,南侧为临街商铺,西侧为居民楼,北侧为道路,医院周边四邻关系见图1-2。1.5.2项目平面布置本次中C介入手术室位于医技楼一楼西北侧,医技楼北侧为锅炉房,西侧和南侧为院内绿化带,东侧为住院楼、阳光大厅、门诊楼。医院平面布置图见图1-3。1.5.3介入手术室周边环境关系本次新建的中C介入手术室位于医技楼一楼西北侧,该介入手术室东侧为洁净走廊,西侧为院内绿化带,南侧为控制室,北侧为设备间、治疗室、无菌物品室,楼上(2楼)为心电B超办公室,楼下(地下一层)为空调机房。介入手术室位置较为独立,通过铅防护门等隔离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中C介入手术室平面图见图1-4。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临街商铺图1-2医院周边四邻关系图居民楼道路华原汽车站空地耀州区人民医院临街商铺图1-2医院周边四邻关系图居民楼道路华原汽车站空地耀州区人民医院图1-3医院平面布置图图1-4新建中C介入手术室平面布置图图1-3医院平面布置图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日等效最大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移动C型臂(中C)II1GEOEC9900120300介入治疗医技楼1楼西北侧/(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μ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01日);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及其修改单(环保部第44号令,2018年4月28日);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18号令,2011年5月1日);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2005年12月1日实行,国务院令709号修订,2019年3月2日起实施);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6日);9、《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保部令第7号,2019年8月22日);10、《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2006年9月26日);11、《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19年第57号公告,2019年12月23日);12、《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修正)》(2019年7月31日);13、《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项目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号文)。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4、《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其他1、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委托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其他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本项目新增使用Ⅱ类射线装置,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选址,确定该项目评价范围为介入手术室屏蔽墙体外50m区域,中C介入手术室屏蔽墙体外50m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见图7-1。图7-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7.2保护目标(1)医技楼所在楼外环境本项目位于华原路与天宝路交叉口西北100米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医技楼一楼西北侧,医技楼东侧约10m为医院住院楼,北侧为约13m为锅炉房,西侧和南侧为院内绿化带,医技楼外环境一览表见表7-1。表7-1医技楼外环境一览表序号外环境方位与项目水平距离环境特征1住院楼东侧约10m14F住院楼2锅炉房北侧约13m1F锅炉房3院内绿化带西侧紧邻院内绿化带4院内绿化带南侧紧邻院内绿化带中C介入手术室周围环境概况本次新建的中C介入手术室位于医技楼一楼西北侧,该介入手术室东侧为洁净走廊,西侧为院内绿化带,南侧为控制室,北侧从西到东依次是设备间、治疗室、无菌物品室,楼上(2楼)为心电B超办公室,楼下(地下一层)为空调机房。本项目的保护目标分为职业照射人群及公众人群,职业照射人群为射线装置操作的医护工作人员,公众人群为射线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范围内其他工作人员及公众。详见表7-2。表7-2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一览表射线装置序号保护对象相对方位与移动C型臂的距离(m)规模保护内容控制目标中C介入手术室1职业照射人群中C介入手术室手术人员介入手术室/4人年有效剂量不大于5mSv2控制室操作人员南侧3.52人3公众人群设备间、治疗室、无菌物品室北侧6.1流动人员年有效剂量不大于0.25mSv4院内绿化带西侧4.2流动人员5洁净走廊东侧4.2流动人员6心电B超办公室楼上2.55人7空调机房楼下2.8流动人员8居民楼西侧46100人7.3评价标准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标准相关内容标准附录B剂量限值和表面污染控制水平B1剂量限值B1.1职业照射B1.1.1剂量限值B1.1.1.1应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制: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B1.2公众照射B1.2.1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算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2、环评要求年剂量约束值及控制水平综合考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现状,并着眼于长期发展,为其他辐射设施和实践活动留有余地,本次评估分别对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分别进行了设定:取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作为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即5mSv/a;取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作为周围公众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即0.25mSv/a。二、《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5.8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5.8.1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性能专用要求。5.8.2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能成功切换透视和摄影功能的控制键。5.8.3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5.8.4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曝光剂量记录。6.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6.1X射线设备机房布局6.1.1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6.1.2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6.1.3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每台牙椅独立设置诊室的,诊室内可设置固定的口内牙片机,供该设备使用,诊室的屏蔽和布局应满足口内牙片机房防护要求。6.1.4移动式X射线机(不含床旁摄影机和急救车配备设备)在使用时,机房应满足相应布局要求。6.1.5除床旁摄影设备、便携式X射线设备和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外,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X射线设备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表7-3的规定。表7-3X射线设备介入手术室(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介入手术室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介入手术室内最小单边长度mCT机304.5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a304.5单管头X射线机b203.5a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介入手术室内。b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c透视专用机指无诊断床、标称管电流小于5mA的X射线机。6.2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6.2.1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不含床旁摄影设备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低于表3的规定。6.2.2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C中表C.4~表C.7。表7-4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介入手术室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介入手术室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标称125kV以上的摄影机房3.02.0标称125kV及以下的摄影机房2.01.0CT介入手术室2.5a按GBZ/T180的要求。6.2.3机房的门和窗关闭时应满足表3的要求。6.2.4距X射线设备表面10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时且X射线设备表面与机房墙体距离不小于100cm时,机房可不作专门屏蔽防护。6.2.5车载机房应有固定屏蔽,除顶部和底部外,屏蔽应满足表3中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6.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6.3.1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b)CT机、乳腺摄影、乳腺CBCT、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口腔CBCT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6.4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6.4.1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4.2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6.4.3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6.4.4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6.4.5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6.4.6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6.4.7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6.4.8模拟定位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应满足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要求。6.4.10机房出入门宜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6.5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要求6.5.1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7-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6.5.2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机房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按照其安装的设备类型参照表4执行。6.5.3除介入防护手套外,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25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应不小于0.025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应不小于2mmPb。6.5.4应为儿童的X射线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6.5.5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不应折叠放置,以防止断裂。6.5.6对于移动式X射线设备使用频繁的场所(如:重症监护、危重病人救治、骨科复位等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移动铅防护屏风。表7-5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放射诊断学X射线设备隔室透视、摄影铅橡胶围裙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铅防护眼镜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可调节防护窗口的立位防护屏;选配: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表示不需要求。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020年8月11日,医院委托西安桐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X射线装置拟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监测内容如下:(1)监测项目:空气吸收剂量率;(2)监测仪器型号:AT1123X、γ剂量率仪,仪器设备编号:XATZ-YQ-014,检定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定证书编号为:2019H21-20-2155920001-01,检定有效期限:2019年11月11日~2020年11月10日;(3)仪器测量范围:50nSv/h~10Sv/h;(4)质量保证措施:监测按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等监测方法,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①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比性;②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方法,监测人员持证上岗;③所用监测仪器全部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④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⑤监测数据严格实行审核制度。耀州区人民医院中C介入手术室及周边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8-1。表8-1中C介入手术室及周边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点位描述γ辐射剂量率(μSv/h)备注范围值均值1医院室外空地巡测0.085~0.1190.102巡测2医技楼一楼巡测0.090~0.1210.106巡测3拟建中C介入手术室巡测0.086~0.1180.102项目拟建地由表8-1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中C介入手术室室内γ辐射剂量率为0.086~0.118Sv/h(86~118nSv/h),室外γ辐射剂量率为0.085~0.119μSv/h(85~119nSv/h),处于辐射环境本底涨落范围内,与《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表6中“铜川市宇宙射线电离成分及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相当,属天然辐射本底波动水平。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1.1X射线机工作原理X射线机主要是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通常是装在聚焦杯中的钨灯丝,阳极靶则根据应用的需要,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形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如钨、铂、金、钽等)制成。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射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与靶物质作用产生致韧辐射,释放出X射线。典型的X射线管结构图见9-1。图9-1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9.1.2移动式C臂机工作原理C臂机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辐射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他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像,并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化成数字信号,两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知一个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现出来。且对比度分辨率高,减去血管以外的背景,尤其使与骨骼重叠的血管能清楚显示,由于造影剂用量小,浓度低,损伤小,较安全;节省胶片使造影价格低于常规造影,通过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处理的图像,使血管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9.1.3设备组成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拟采用GEOEC9900移动C型臂,根据产品说明书,主要组成部分:机架系统(C型臂)、X射线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套、X射线管、限束装置、影像增强器、移动工作站、胶片暗盒、激光瞄准器等。9.1.4操作流程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移动C型臂在进行曝光时分为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采集。操作人员采取隔室操作的方式(即操作医师在操作间内对病人进行曝光),医生在介入治疗时在通过铅玻璃观察窗和操作台观察介入手术室内病人情况,并通过对讲系统与病人交流。(2)第二种情况,透视。医生需进行手术治疗时,为更清楚的了解病人情况时会有连续曝光,并采用连续脉冲透视,此时操作医师位于铅吊屏、铅帘后身着铅衣、铅颈套、戴铅帽、铅眼镜等在曝光室内对病人进行直接的手术操作,护士身着铅衣等防护用品,在曝光时一般位于铅屏风后。9.1.5污染因子移动C型臂的X射线诊断机曝光时,项目污染因子为移动C型臂工作时产生的X射线。此外,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极少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注入的造影剂不含放射性,同时射线装置均采用先进的数字显影技术,不会产生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和废胶片。移动C型臂诊治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9-1所示:图9-1移动C型臂治疗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9.2污染源项描述9.2.1正常工况下污染途径本项目移动C型臂开机时发出X射线,X射线贯穿机房的屏蔽墙进入外环境,对操作间职业人员及机房周围公众人员产生外照射影响;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对机房内操作的医护人员造成较高剂量的外照射。此外,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极少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本项目射线装置的管电压、管电流较小,产生的有害气体相对较少,本项目在机房拟安装新风系统,可满足机房通风换气要求。9.2.2事故工况下污染途径本项目射线装置属于II类射线装置,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辐射安全事故如下:①射线装置发生控制系统或电器系统故障或人员疏忽将照射参数设置错误,使受检者或职业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②人员在防护门关闭后未撤离机房,射线装置开始运行,对其造成额外误照射。③安全警示装置发生故障,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机房造成额外误照射。④医生在机房内为患者摆位或进行其它术前准备工作时,控制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对机房内医生造成额外误照射。⑤设备维修期间,维修人员在检修设备时,误开机出束,造成额外误照射。⑥医生未穿戴防护用品进入机房,或未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使得医生受到较高剂量的附加照射。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10.1辐射安全设施10.1.1辐射工作场所分区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本次环评中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103号出版物对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定义;控制区:把需要或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限定区域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或限制潜在照射或潜在照射的范围。在控制区的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处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的指示。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本项目位于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一楼西北侧,根据表11-2、表11-3和表11-4本项目中C机房防护体四周关注点瞬时剂量率预测值均已到达本底水平,但为了安全起见本项目将中C机房北侧相邻区域(设备间、治疗室、无菌物品室)、东侧相邻区域(洁净走廊)、南侧相邻区域(控制室),楼上(心电B超办公室)、楼下(心空调机房)划分为监督区。分区图见图10-1及图10-2。图10-1中C介入手术室监督区、控制区划分图图10-2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A-B面剖面图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通过隔离门与其他诊疗区隔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介入治疗室设置有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及工作状态指示灯;患者设有专门的出入口,减少了对周围人员的干扰。评价分析认为中C辐射工作场所分区划分较合理。10.1.2辐射防护屏蔽设计本项目移动C型臂最大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00mA。本次新增中C介入手术室屏蔽厚度见表10-1,屏蔽设计见图10-3。表10-1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辐射屏蔽措施一览表屏蔽防护体屏蔽防护建设厚度折算过程总铅当量标准要求评价北、东、南侧墙体240mm黏土实心砖+2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2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240mm黏土实心砖按照2.2mm铅当量折算+2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按照2mm铅当量折算+2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按照2mm铅当量折算6.2mmPb2.0mmPb符合西侧墙体240mm黏土实心砖+墙面搭设50*30*3方管骨架+4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240mm黏土实心砖墙面按照2.2mm铅当量折算+4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按照4mm铅当量折算6.2mmPb2.0mmPb符合屋顶120mm混凝土层+3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120mm混凝土层按照1.4mm铅当量折算+3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按照3mm铅当量折算4.4mmPb2.0mmPb符合地板120mm混凝土层+3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120mm混凝土层按照1.4mm铅当量折算+3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按照3mm铅当量折算4.4mmPb2.0mmPb符合观察窗4mmPb的铅玻璃4mmPb的铅玻璃4mmPb2.0mmPb符合患者、医护进出防护门4mmpb电动平开门,设“当心电离辐射”标志4mmPb电动平开门4mmPb2.0mmPb符合设备间、无菌物品室防护门4mmPb手动平开门4mmPb手动平开门4mmPb2.0mmPb符合治疗室防护门3mmPb手动字母门3mmPb手动字母门3mmPb2.0mmPb符合①铅密度:11.35g/cm;砖密度:1.65g/cm;混凝土密度:2.35g/cm。②不同屏蔽物质铅当量厚度参考《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附录C表C.2、C.3、24cm砖墙铅当量为2.2mmPb,12cm混凝土铅当量为1.4mmPb;③根据《γ射线屏蔽参数手册》表7-1,在电压为120kV时,19mm钡砂混凝土相当于2mmPb,本项目最大管电压为120kV,本项目设有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每1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铅当量相当于1.0mmPb;④根据设计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用到的抗辐射屏蔽晶石板,每10mm厚抗辐射屏蔽晶石板按1.0mmPb进行折算(证明文件见附件8)。图10-3中C介入手术室防护设计图由表10-1、图10-3可知,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满足GBZ130-2020中“介入X射线设备介入手术室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2mmPb”的防护要求。10.1.3医生、病人、污物流动路线(1)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后从南侧防护门进入介入手术室。(2)病人:病人由介入手术室南侧的洁净走廊进出介入手术室,接受检查。(3)污物:介入治疗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于污物暂存区,治疗结束后由病人进出防护门送出,转移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本项目医生及病人均从手术室南侧电动平开门进入介入手术室,医生、病人、污物流动路线见图10-4。图10-4耀州区人民医院中C介入手术室医护、患者、污物路线10.1.4其他防护措施(1)门灯联动装置:介入手术室患者进出防护门、医护人员进出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张贴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指示灯与患者进入防护门应有效联动,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介入手术室周边走廊张贴电离辐射危害告知等提示信息,本项目拟设置的警示灯、警示标志样例如图10-5所示。图10-5警示设施样例图(2)诊断床及控制台设置紧急停止按钮;控制室操作台前安装铅玻璃观察窗,便于医生观察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控制台设置对讲装置;诊断床及控制台电源钥匙由专人保管,设置出束声音报警。控制室应张贴介入手术室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3)介入手术室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4)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5)机房采取实体屏蔽,保证人员全居留场所、机房屏蔽体外表面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6)介入手术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7)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电缆、管道等穿过机房墙面的孔道应避开有用线束及人员经常驻留的区域,并采用弧状孔、曲路或地沟形式。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机房电缆管道等穿过机房墙面的孔道采用U型管形式,示意图如下。图10-6电缆穿墙示意图(U型管)(8)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护人员不应滞留在机房内。(9)辐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自主学习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考取合格证书,持证上岗。(10)中C介入手术室内配备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移动铅防护屏风(选配)等防护用品,本项目介入手术室防护用品配备如表10-2所示。表10-2本项目介入手术室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序号机房名称防护名称数量铅当量样例图1介入手术室铅悬挂防护屏1≥0.5mmPb2铅防护吊帘13床侧防护帘14床侧防护屏15移动铅防护屏1(11)应为放射性工作人员配备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选配)、铅防护眼镜、铅橡胶手套、铅橡胶防护衣等防护用品,本项目介入手术室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如表10-3所示。表10-3本项目介入手术室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序号机房名称防护名称数量铅当量样例图1介入手术室患者包裹式铅毯1≥0.5mmPb2铅橡胶颈套5≥0.25mmPb3铅橡胶帽子5≥0.5mmPb4铅防护眼镜5≥0.25mmPb5工作人员铅橡胶帽子5≥0.5mmPb6铅橡胶防护衣5≥0.5mmPb7铅围裙5≥0.5mmPb8铅手套5≥0.5mmPb9大领铅橡胶颈套5≥0.5mmPb10铅防护眼镜5≥0.25mmPb对于介入诊疗操作时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须满足表10-4的要求。表10-4介入诊疗操作时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表示不需要求。(12)医院应配备便携式辐射剂量监测仪,定期对介入手术室进行巡测并建立监测数据档案。10.2三废的治理本项目移动C型臂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三废”。10.2.1废水移动C型臂不使用显影液和定影液进行洗片操作,所需胶片由专用打印机打印,无洗片废水、废定(显)影液产生。10.2.2废气移动C型臂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会使介入手术室内空气电离产生少量的O3和NOx;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内已设计安装有通风系统,本项目在中C介入手术室病床顶部设置有2个300×300的带过滤网格栅风口,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经风量为4000m3/h的中效过滤排风箱收集,通过排风管道(排风管道沿机房顶部、限制区、非限制区)进入排风机房,最后由排风管排至室外,经室外空气稀释,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空气浓度水平,对周围环境影响极小。介入手术室排风平面图见图10-7。10.2.3固体废物在介入手术过程中会产生纱布、针管、损伤废物、输液器等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后转移至污物暂存区,由医院统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图10-7介入手术室送风排风管道走向图表11环境影响分析11.1建设阶段环境影响简要分析项目建设和安装阶段,无辐射产生,对周围环境没有辐射影响。本项目射线装置安装前,需要对介入手术室进行施工装修。介入手术室装修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影响、粉尘影响、建筑垃圾影响;对于施工期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可采取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介入手术室装修时,施工单位应优化施工方案,选用低噪声设备,尽量减小施工作业对周边工作场所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减小噪声影响。(2)施工时,可能会产生少量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其产生量较少,必要时可采取临时围挡等防尘措施,限制施工粉尘影响范围。(3)施工期间产生的装修废物、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统一收集后,运至指定的地点,交由环卫部门加以处置。(4)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依托医院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贮存设施加以处理。11.2运行阶段环境影响分析11.2.1设计与标准要求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净尺寸:8.3m(长)×7m(宽),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的相关规定:介入手术室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20m2,介入手术室内最小单边长度>3.5m。11.2.2各关注点剂量率估算本项目移动C型臂设备采取最大管电压为120kV,最大管电流为300mA进行估算。实际使用时,为防止球管烧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管电压和功率通常预留余量,即管电压控制在90kV以下。根据《医用外照射源的辐射防护》P55图2,当管电压为90kV时,离靶1m处的剂量率约为6.75mGy/mA·min,参考同类型装置运行情况,透视时管电流取10mA,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取4.05×106μGy/h;采集时管电流取250mA,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取1.013×109μGy/h。本项目射线装置主束照向患者,各关注点处仅考虑泄漏线和散射线影响。一般射线泄漏、散射率按0.1%估算。(1)泄漏辐射剂量率估算①估算方法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辐射源与屏蔽》([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7)中给出的公式计算;对于给定的屏蔽物质,屏蔽透射因子参考《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附录D计算。式中:HL——距源点R(m)处的剂量率,µGy/h;f——设备射线泄漏率,取0.1%;H0——离靶1m处的剂量率,µGy/h;d——计算点距源点的距离,m;B——透射因子;X——铅厚度,mm;α、β、γ为铅对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拟合参数,见表11-1。表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拟合参数管电压材料参数αβγ90kV铅3.06718.830.7726注:α、β、γ取值参考《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附录C.2②估算结果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见表11-2。表11-2各关注点泄漏辐射剂量率估算结果位置描述距离R(m)介入手术室防护铅当量X(mm)透射因子B透视状态剂(μSv/h)采集状态剂量率(μSv/h)南侧控制室(铅玻璃)643.69×10-74.15×10-51.03×10-2南侧控制室(墙外)66.24.33×10-104.87×10-81.22×10-5北侧无菌物品室(铅门)6.343.69×10-73.77×10-59.39×10-3北侧无菌物品室(墙外)6.16.24.33×10-104.72×10-81.18×10-5北侧治疗室(铅门)6.337.93×10-68.09×10-40.201北侧治疗室(墙外)6.16.24.33×10-104.72×10-81.18×10-5北侧设备间(铅门)6.243.69×10-73.89×10-59.69×10-3北侧设备间(墙外)6.16.24.33×10-104.72×10-81.18×10-5东侧洁净走廊4.26.24.33×10-109.95×10-82.48×10-5西侧院内绿化带4.26.24.33×10-109.95×10-82.48×10-5楼上心电、B超办公室流动人员4.84.41.08×10-71.90×10-54.74×10-3楼下空调机房流动人员4.84.41.08×10-71.90×10-54.74×10-3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0.814.08×10-325.79/护士(铅衣+铅帘+移动铅屏)1.51.58.15×10-41.47/(2)散射辐射剂量率①估算方法对于散射X射线可以用反照率法估计。散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辐射源与屏蔽》([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7)P437:式中:H—关注点处的患者散射剂量率,μSv/h;H0—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μSv/h;α—患者对X射线的散射比,取0.0015(90°散射,相对于400cm2散射面积),取自《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P437表10.1;S—散射面积,100cm2;d0—源与患者的距离,一般取0.3m;dS—患者与关注点的距离,m;B—屏蔽透射因子,按式11-3计算。②估算结果散射辐射剂量率估算见表11-3。表11-3各关注点散射辐射剂量率估算结果表位置描述距离R(m)介入手术室防护铅当量X(mm)透射因子B透视状态剂(μSv/h)采集状态剂量率(μSv/h)南侧控制室(铅玻璃)643.69×10-71.73×10-44.31×10-2南侧控制室(墙外)66.24.33×10-102.03×10-75.07×10-5北侧无菌物品室(铅门)6.343.69×10-71.57×10-43.91×10-2北侧无菌物品室(墙外)6.16.24.33×10-101.97×10-74.90×10-5北侧治疗室(铅门)6.337.93×10-63.37×10-30.841北侧治疗室(墙外)6.16.24.33×10-101.97×10-74.90×10-5北侧设备间(铅门)6.243.69×10-71.62×10-44.04×10-2北侧设备间(墙外)6.16.24.33×10-101.97×10-74.90×10-5东侧洁净走廊4.26.24.33×10-104.15×10-71.03×10-4西侧院内绿化带4.26.24.33×10-104.15×10-71.03×10-4楼上心电、B超办公室流动人员4.84.41.08×10-77.93×10-51.98×10-2楼下空调机房流动人员4.84.41.08×10-77.93×10-51.98×10-2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0.814.08×10-3107.5/护士(铅衣+铅帘+移动铅屏)1.51.58.15×10-46.11/③辐射有效剂量率辐射有效剂量率估算见表11-4。表11-4各关注点辐射剂量率估算结果关注点位置采集状态透视状态位置泄漏辐射剂量率HL散射辐射剂量率HS总有效剂量率HR泄漏辐射剂量率HL散射辐射剂量率HS总有效剂量率HR单位µGy/hµGy/hµGy/hµGy/hµGy/hµGy/h南侧控制室(铅玻璃)1.03×10-24.31×10-25.35×10-24.15×10-51.73×10-42.14×10-4南侧控制室(墙外)1.22×10-55.07×10-56.28×10-54.87×10-82.03×10-72.52×10-7北侧无菌物品室(铅门)9.39×10-33.91×10-24.85×10-23.77×10-51.57×10-41.95×10-4北侧无菌物品室(墙外)1.18×10-54.90×10-56.08×10-54.72×10-81.97×10-72.44×10-7北侧治疗室(铅门)0.2010.8411.048.09×10-43.37×10-34.18×10-3北侧治疗室(墙外)1.18×10-54.90×10-56.08×10-54.72×10-81.97×10-72.44×10-7北侧设备间(铅门)9.69×10-34.04×10-25.01×10-23.89×10-51.62×10-42.01×10-4北侧设备间(墙外)1.18×10-54.90×10-56.08×10-54.72×10-81.97×10-72.44×10-7东侧洁净走廊2.48×10-51.03×10-41.28×10-49.95×10-84.15×10-75.14×10-7西侧院内绿化带2.48×10-51.03×10-41.28×10-49.95×10-84.15×10-75.14×10-7楼上心电、B超办公室流动人员4.74×10-31.98×10-22.45×10-21.90×10-57.93×10-59.82×10-5楼下空调机房流动人员4.74×10-31.98×10-22.45×10-21.90×10-57.93×10-59.82×10-5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25.79107.5133.26护士(铅衣+铅帘+移动铅屏)///1.476.117.58由表11-4可知,在采集状态下,中C介入手术室各屏蔽面处0.3m处的附加剂量率估算值为6.08×10-5~1.04µGy/h;在透视状态下,中C介入手术室各屏蔽面处0.3m处的附加剂量率估算值为2.44×10-7~4.18×10-3µGy/h;有效剂量率与吸收计量换算系数,取1Sv/Gy,则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各屏蔽面外0.3m处的附加剂量率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µSv/h”的要求。介入手术室各屏蔽面的防护效果较好。此处,上述评价是基于保守假设进行的。实际运行时,介入手术室(介入手术室外)的辐射剂量率水平可以维持在正常本底水平。(3)附加年有效剂量率①人员受到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可由式11-4计算得到。HWHRKTt(11-4)式中:HW——年受照剂量;HR——计算点附加剂量率,μSv/h;K——有效剂量与吸收剂量换算系数,取1Sv/Gy;T——人员居留因子;t——年曝光时间,h/a。移动C型臂设备包括透视和采集两种工作模式,根据医院提供信息,项目正常运行后,每年最多进行200台手术,手术开机照射时间保守估计为透视15min,采集3min,则本项目射线装置的预计年开机工作时间如下:表11-5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预计开机时间工作模式每次照射时间年最大工作量年开机时间透视15min200台手术50h采集3min10h①估算结果附加年有效剂量率估算见表11-6。表11-6各关注点附加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表关注点位置采集状态透视状态换算系数K人员居留因子T附加年有效剂量率HW年剂量约束限值总有效剂量率HR年曝光时间总有效剂量率HR年曝光时间位置µGy/hh/aµGy/hh/aSv/Gy/mSv/amSv/a南侧控制室(铅玻璃)5.35×10-2102.14×10-450115.46×10-45南侧控制室(墙外)6.28×10-5102.52×10-750116.41×10-75北侧无菌物品室(铅门)4.85×10-2101.95×10-45011/41.24×10-40.25北侧无菌物品室(墙外)6.08×10-5102.44×10-75011/41.54×10-70.25北侧治疗室(铅门)1.04104.18×10-35011/42.66×10-30.25北侧治疗室(墙外)6.08×10-5102.44×10-75011/41.55×10-70.25北侧设备间(铅门)5.01×10-2102.01×10-45011/163.19×10-50.25北侧设备间(墙外)6.08×10-5102.44×10-75011/163.87×10-80.25东侧洁净走廊1.28×10-4105.14×10-75011/43.27×10-70.25西侧院内绿化带1.28×10-4105.14×10-75011/168.17×10-80.25楼上心电、B超办公室流动人员2.45×10-2109.82×10-550112.5×10-40.25楼下空调机房流动人员2.45×10-2109.82×10-55011/161.56×10-50.25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133.2650116.675护士(铅衣+铅帘+移动铅屏)//7.5850110.385(1)职业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由上表可知,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项目所致操作间内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为5.46×10-4mSv,所致介入医生年有效剂量为6.67mSv,护士人员年有效剂量为0.38mSv,本项目DSA设备拟配备2名介入治疗医师,2名护士,即2组轮班,轮班后每组人员医生所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为3.34mSv/a,护士受到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为0.19mSv/a,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要求的工作人员连续5年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也不超过本项目对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控制目标(5mSv)。在实际中,上述估算比较保守,计算忽略了设备材料的衰减作用和人体的吸收作用,此外本项目设备床边操作系统、床边剂量控制系统等防护设施,可实时显示剂量率、调节运行档位,因此实际本项目移动C臂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医护人员受到的年附加剂量率小于理论计算值。(2)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机房外公众所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范围为8.17×10-8mSv~2.66×10-3mSv,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年有效剂量基本限值(公众人员1mSv)及本次评价所取的年剂量约束值(公众人员0.25mSv)要求。11.2.3移动C型臂类比分析为分析了解本项目移动C型臂装置建成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辐射影响,本评价选取《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C型臂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进行类比评价,可比性分析详见表11-7。表11-7射线装置可比性分析内容类比对象本项目技术参数(最大管电压/管电流)120KV/300mA120KV/300mA主要设备GEOEC9900EliceGEOEC9900Elice机房面积(m2)25.5m258.1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3.75m7m防护设施四周墙体加气砖块+30mm硫酸钡水泥北、东、南侧墙体:240mm黏土实心砖+2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2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西侧墙体:240mm黏土实心砖+墙面搭设50*30*3方管骨架+40mm厚抗辐射晶石屏蔽板观察窗铅当量3.0mm有机铅玻璃铅当量4mm铅玻璃防护门铅当量3.0mm防护门铅当量4mm/3mm防护门房顶120mm混凝土现浇层、30mm复合防护板120mm混凝土层+3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地板土层无防护120mm混凝土层+30mm高纯度硫酸钡防护砂浆由类比分析可知,本项目拟使用的移动C型臂与类比项目情况一致,其防护水平高于类比项目。通过类比对象的监测,可预测本项目运行后的辐射环境影响。类比监测结果详见表11-8,类比监测点位图详见图11-1。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C型臂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间为2020年1月2日,监测仪器为俄罗斯ATOMTEXAT1121辐射剂量测量仪,仪器编号为DLYQ-10。表11-8类比机房周围X-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DSA01开机状态监测监测点位监测结果(nGy/h)关机开机X-γ空气吸收剂量率1#操作间观察窗上0.3m88.71202#操作间观察窗中0.3m1223#操作间观察窗下0.3m1184#操作间观察窗左0.3m1175#操作间观察窗右0.3m1176#北侧墙外(操作间)0.3m92.61087#操作间门上0.3m83.090.68#操作间门中0.3m91.69#操作间门下0.3m1.37*10310#操作间门左0.3m1.01*10311#操作间门右0.3m87.812#东侧墙外(男更衣室)0.3m86.820313#东侧墙外(女更衣室)0.3m83.913414#东侧敷料间门上0.3m80.793.515#东侧敷料间门中0.3m11216#东侧敷料间门下0.3m29117#东侧敷料间门左0.3m10318#东侧敷料间门右0.3m10219#西侧墙外(污洗间)0.3m75.579.720#污洗间窗外0.3m73.283.921#机房门下0.3m78.536422#机房门左0.3m92.623#机房门右0.3m83.024#机房门中0.3m88.725#机房门上0.3m85.826#西侧墙外(病人等候区)0.3m79.592.627#南侧墙外①0.3m80.197.428#南侧墙外②0.3m75.510229#南侧墙外③0.3m78.499.330#控制室电缆沟入口处0.3m77.097.431#机房楼上大厅0.3m73.978.9图11-1监测点位图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出:GEOEC9900Elice型移动C型臂在关机状态下的X、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在0.073~0.093μGy/h范围内;GEOEC9900Elice型移动C型臂在开机状态下的X、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在0.079~1.37μGy/h范围内;本项目机房屏蔽设计优于类比设备,机房屏蔽设计能够符合《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的要求。职业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类比估算;本次评价选取《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C型臂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中介入手术操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数据对本项目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年有效计量进行类比分析。根据报告中肥乡区中心医院提供的个人剂量监测资料,该院职业人员第三季度最高个人剂量值为0.069mSv,以最大值值进行核算,年累计计量最大为0.276mSv/a,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职业工作人员:5mSv/a。11.2.4废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X射线工作场所臭氧氮氧化物浓度监测》(郝海鹰、刘容、王玉海宝著)及《X射线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氮氧化物浓度调查》(张大薇编著)资料显示,医院射线装置工作场所O3浓度范围为0.010~0.137mg/m3、NOX浓度范围为0.010~0.103mg/m3。本项目安装新风系统进行通风,每小时通风次数为4次,可保持良好通风,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5.6介入手术室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的标准要求。项目运行后,工作场所室内产生的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通过排风装置和外界空气对流,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臭氧为0.2mg/m3,氮氧化物为0.25mg/m3)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射线装置产生的O3、NOX对人员和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1.2.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时会产生的医用器具和药棉、纱布、手套等医用辅料,经专用医疗废物桶收集后转移至中C介入手术室东侧污物暂存间暂存内,暂存间内设置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收集桶,相应类别的塑料桶旁墙上贴有中文标签,污物暂存处储存的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移动C型臂工作场所的固体废物均得合理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11.3事故影响分析11.3.1事故工况本项目射线装置诊断检查时,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主要是医疗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遭到破坏而产生放射辐射事故,从而对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公众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是射线装置在管理上出现问题。11.3.2事故情况下剂量分析本次评价假设移动C型臂发生事故,公众误入介入手术室,在无任何屏蔽措施的情况下,受到透视和采集时的X射线照射,剂量率透视取4.05×106µSv/h,采集取1.013×l09µSv/h,则在透视情况下距离设备1m处1min受到的剂量为0.07mGy,采集情况1min受到的剂量为1.69mGy。即事故情况下,透视约3.70min、采集8.88s后公众受到的剂量率将高于0.25mSv/a的公众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因此,工作人员平时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辐射工作前按要求穿戴好各种辐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介入手术室的防护性能,及有关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正常工作,避免无关人员误入正在使用的介入手术室(中C介入手术室)。11.3.3辐射事故预防措施为避免辐射事故发生及辐射事故发生时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降低辐射事故的危害,该单位需做好以下预防措施:定期对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措施、设施的安全防护效果进行检查,确认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2)针对单位使用射线装置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做到“制度上墙”(即将操作规程张贴在操作室醒目位置)。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个人的防护。(3)定期检查门灯联锁装置,确保门灯联锁装置正常运行;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维护、保养。(4)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管理,移动C型臂开机前,必须确保无关人员全部撤离后才可开启;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防止误操作,以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辐射。(5)射线装置发生故障而紧急停机后,在未查明原因和维修结束前,不得重新启动射线装置。(6)介入手术室门外明显处应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安装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7)辐射应急管理机构应对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人员、救护计划和方法、救护器材和设备以及联络方式进行明确布置和安排,一旦事故发生时可立即执行。11.3.4事故应急措施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处理的原则是:(1)立即消除事故源,防止事故继续蔓延和扩大,即第一时间断开电源,停止X射线的产生。(2)及时检查、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如果受照剂量较高,应及时安置受照人员就医检查。(3)及时处理,出现事故后,应尽快集中人力、物力,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处理。这样,可缩小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4)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在可合理做到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人员照射。(5)事故处理后应累计资料,及时总结报告。医院对于辐射事故进行记录,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所有涉及的事故责任人和受害者名单;对任何可能受到照射的人员所做的辐射剂量估算结果;所做的任何医学检查及结果;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事故的可能原因;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6)对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以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危害影响,并接受监督部门的处理。同时上报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表12辐射安全管理12.1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12.1.1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等有关法律法规及主管部门的要求,医院应成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辐射安全与防护问题,确保射线机的正常运行。同时,设立专(兼)职辐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射线装置的常规检查和机房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检查。耀州区人民医院成立了以院长牛国华为组长的辐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组长:牛国华副组长:蔡伟成员:张军鹏吴增社唐宏王安国郑新元侯磊席新钰李卫锋杨昊龙袁博涵刘倩妮梅洁左滕杨贵捷高唤辐射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如下:制定本院放射科防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及防护措施,针对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加以改进。(2)定期检查放射场所的防护安全及设备的使用性能,并确保安全的稳定性,对有隐患的物品及时更换和维修。(3)及时进行射线的监测,确保射线在规定的标准内。(4)定期对放射人员进行体检及合理安排工休假。12.1.2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第十六条第六款的要求以及《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项目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号)相关要求,建议建设单位应针对设备的操作特点完善制度,使相应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制订的规章制度有:(1)《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2)《设备操作规程》(3)《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制度》(4)《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制度》(5)《受检者电离辐射危害告知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