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193页)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范围 11.2技术标准 11.3主要工程数量 11.4自然特征 21.5工程地质特征 31.6施工条件 41.7工程特点和重点、难点及对策 4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2.1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52.1.1编制依据 52.1.2项目管理目标 62.1.3施工组织机构 72.1.4施工组织安排总体 72.1.5各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桥梁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1隧道施工总体方案 .2控制工程通海隧道施工方案 .3磨石村隧道施工方案 站场工程施工方案 .1站场工程施工总体方案 .2既有线施工方案 .3玉溪南接轨站施工方案 .4站场土石方施工方案 152.2施工场地布置 152.2.1布置原则 152.2.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52.2.3临时工程 152.3主要施工工艺等要求 192.3.1施工工艺总体要求 路基工程 桥涵工程 隧道工程 212.3.2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一般路基地基处理工艺 软土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施工工艺 路堤填筑 2普通路堑施工工艺 2石质路堑施工工艺 2半填半堑路基施工工艺 2基床施工工艺 30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 3路基防护施工工艺 322.3.3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3挖孔桩施工工艺 3钻孔桩施工工艺 3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 3承台施工工艺 3墩(台)身施工工艺 3.1一般墩台身施工 40.2空心墩爬模施工工艺 4.3矩形墩滑模施工工艺 4梁体及桥面系施工工艺 462.3.4涵洞工程施工工艺 462.3.5隧道施工工艺 4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4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50.1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5.2钢架施工工艺 5.3钢筋网铺设 5.4小导管施工工艺 5.5大管棚施工工艺 5仰拱及铺底施工工艺 5防水板施工工艺 5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6.1结构自防水 6.2施工缝防水 6.3变形缝防水 6.4排水盲管施工 6.5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 6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622.3.6站场工程施工工艺 6既有线施工工艺 6站场土方填筑施工工艺 662.4施工方法 662.4.1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662.4.2桥梁工程 7一般桥梁施工方法 7关箐一号大桥施工 7公跨铁立交桥施工 772.4.3涵洞工程 782.4.4隧道工程 7施工原则 7一般隧道施工方法 7通海隧道施工方法 7.1工程概况 7.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8.3地质构造 8.4主要临时工程 8.5钻爆设计 8.6通海隧道总体施工方法 8.7正洞施工方法 8.8平导施工方法 9.9隧道附属洞室施工 9.10运输方式 9.11超前地质预报 9.12隧道监控量测 10.13隧道特殊地段的施工 10.14施工排水 1.15通海隧道施工通风及管线布置 1.16工期安排及分阶段开挖计划 1.17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及主要项目施工进度指标 1磨石村隧道施工方法 1.1工程概况 1.2进出口场地平面布置 1.3隧道开挖及运输 1.4隧道通风及排水 1.5施工任务安排 1.6其它施工方法 1252.5劳动力组织措施及计划 1262.5.1劳动力组织措施 1262.5.2劳动力计划 1262.5.3重点隧道通海隧道劳动力组织及计划 1262.6物资供应计划 1262.7冬、雨、夜施工措施 1262.7.1冬季施工措施 1302.7.2雨季施工措施 1302.7.3夜间施工措施 1312.8对施工组织的合理化建议 1312.9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仪器配备 1322.10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图和进度横道图 1402.10.1总体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1402.10.2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 1402.10.3控制工程通海隧道施工进度横道图 1402.10.4磨石村隧道施工进度横道图 1402.10.5关箐一号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 1402.11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和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 1402.11.1工期目标 1402.11.2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1402.11.3主要单项工程工期安排 14隧道工程工期安排 14桥梁工程工期安排 14区间路基和站场土石方工程 14通海隧道主要工序工期安排 1462.12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1472.12.1路基工程 1472.12.2桥梁工程 1482.12.3涵洞工程 1482.12.4隧道工程 1482.12.5站场工程 1493工程质量 1493.1质量目标 1493.1.1质量目标 1493.1.2主要要求 1493.1.3创优规划 1503.2质量保证体系 1503.2.1质量管理机构 1503.2.2质量保证体系 1503.2.3质量管理制度 1513.3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533.3.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1533.3.2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533.3.3成品保护措施 1573.4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1573.4.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583.4.2桥涵质量通病的防治 1593.4.3隧道质量通病的防治 1613.5有接受质量监督及施工监理的承诺 1613.6有因施工原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受罚条款 1623.7有达不到工程质量目标要求的受罚条款 1623.8有专职质检人员不能兑现的受罚条款 1624施工安全 1624.1安全目标 1624.2安全保证体系 1624.2.1安全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 1624.2.2安全保证措施 16路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桥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6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6防洪、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16确保公路交通安全保证措施 170既有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714.2.3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7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危险源辨识 17施工风险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724.3有达不到安全目标要求的受罚条款 1754.4有专职安全上岗人员不能兑现的受罚条款 1765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案 1765.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方案 1765.1.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 1765.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765.2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案 1806创建文明工地规划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16.1创建文明工地规划 1816.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17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1827.1劳动卫生保障目标 1827.2劳动卫生保障体系 1827.3识别职业健康危险源 1827.4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827.5预防放射性物质危害措施 1841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新建云南国际铁路通道昆明至河口线玉溪至蒙自段铁路是建设云南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标志和具体行动。是加快云南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玉溪至蒙自铁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区,北起玉溪南站,经通海、建水等县至蒙自,初期经米轨昆河铁路至边境口岸河口与越南铁路网相连,形成云南出境的国际铁路通道。该线北接昆玉地方铁路,通过昆玉铁路与全国准轨铁路网连通,新建线路长约141.5公里。本标段设计起点为昆玉铁路哨坡隧道出口端DK0+000,终点为玉蒙铁路DK37+450,全长37.45km,其中K54+300至K55+389为昆玉铁路改建,长1.089km。线路自玉溪南站引出后,经黑龙潭隧道、关箐大桥、杜家营隧道,于DK11+600设置甸苴坝站,后经磨石村隧道进入通海坝子,于DK24+900设置通海车站,最后经全线控制性重点工程通海隧道到达本标段终点柿花树车站。本次投标范围为该段线下路基、桥涵(不含砼梁的购置、运输及架设)、隧道及明洞、改移道路等。1.2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12‰,双机2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Vmax=120k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特殊困难80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机车类型:货机SS3b型、客机SS7c型;牵引质量:2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预留850m。1.3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主要数量见表1.3-1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3-1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路基区间路基土石方断面方1198201站场路基土石方断面方1242766圬工立方米167898.1水泥搅拌桩米91487锚固桩米1904CFG桩米27602碎石桩米116531塑料排水板米1779622土工格栅平方米759923土工布平方米1335292桥涵特大桥座/延长米0大桥座/延长米6/1548.75中桥座/延长米2/127.92小桥座/延长米5/102.31桥梁合计座/延长米13/1778.98涵洞座/延长米84/2438.083隧道L≤1000m座/延长米7/36191000m<L≤2000m座/延长米1/10902000m<L≤3000m座/延长米1/2655L>3000m座/延长米2/16670隧道合计座/延长米11/24034主要桥梁隧道见“表1.3-2主要隧道桥梁工程一览表”。1.4自然特征1.4.1地形地貌本标段线路位于云南高原中南部的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中山区,沿线山峦纵横,地形错综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地面高程多在1660~2000m。1.4.2气象及水文本标段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4.8℃,相对湿度72,年平均降雨量997mm,月最大降雨量414.2mm,日最大降表1.3-2主要桥梁序号雨量105.6mm,年平均降雨146天,无霜期306天。10月下旬至次年的5月中旬前后,为一年少雨时期;7、8月间为雨季,集中了全年的80~90%的降雨。线路跨越的河流属南盘江水系支流,多属季节性山区河流,河水暴涨暴落。1.5工程地质特征1.5.1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标段地质问题主要为活动断裂与地震;其次为岩溶、滑坡、危岩落石、岩堆、泥石流、砂土液化、人为坑洞、有害气体、放射性、高地应力与高地温等。本标段经过地段存在软土、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1.5.2地质构造本工程位于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以活动断层规模大,分布密集,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地震破裂带长,位错量大为主要特征。本标段线路主要穿越关箐河向斜、九街向斜、五里箐向斜、里山背斜和关上断层、关箐河断层、关营断层和乌龙塘断层等。1.6施工条件1.6.1交通运输本线交通运输便利,铁路运输可利用昆玉线至玉溪南站。材料厂可设置在玉溪南站的综合性货场;公路运输可利用现有的304、214省道和玉溪至通海的准一级公路。1.6.2建筑材料本标段范围内地材均可就近采购,且供给量较为充足。工程用砂采用机制砂,但含泥量偏大,采用改进工艺方法减小含泥量,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主材和其他构成工程主体的钢材、水泥由甲方采购招标选定的合格供方供应,通过铁路运输至玉溪南站或通过公路运输至现场。1.6.3施工用水、用电等可利用条件施工用水:沿线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可利用水库水、山间溪水或挖浅水井解决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问题,采用高位蓄水池解决用水问题。施工用电:工程开工前期采用自备发电机,在业主提供的高压电力干线安装完毕后,采用接变压器及施工用电支线解决施工、生活用电,同时自备部分发电机作备用。1.6.4通讯电信线路在线路沿途经过,沿线通讯网络已覆盖,通讯情况良好,可采用安装固定电话及移动通讯解决工程施工与外界的联系。1.7工程特点和重点、难点及对策1.7.1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复杂本标段工程地质复杂,褶皱与断层均比较发育,岩体受构造影响极严重,岩体破碎,风化强烈,隧道围岩自稳性差,隧道围岩以Ⅳ、Ⅴ级围岩为主。隧道内将遇到岩溶、涌水、突泥和煤层瓦斯等地质问题,通海隧道最大涌水量预计可达142500m3/d,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通海隧道和磨石村隧道均存在品位及放射性不详的透镜状、囊状铀矿,施工中应加强放射性监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工程跨度大,桥隧相连,施工难度大、工期紧本标段线路长37.45km,工程项目多,包括路基、桥梁、隧道、涵洞、既有线改造、站场及附属工程等,其中隧道全长24034m,桥梁全长1778.98m,路基及站场土石方2441387断面方,工程量大,桥隧占标段线路全长的比例达67%。正线大部分地段桥隧相连,场地窄,施工难度大;全线总工期3年,但本标段有长10.29km的全线控制工程通海隧道和6.38km的重点工程磨石村隧道,其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发育,施工难度大,工期相对较紧。工后沉降指标要求严格为满足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量。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正线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大于20cm,沉降速率≯5cm/年;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10cm,工后沉降控制是本工程的主要控制指标。1.7.2工程重点、难点隧道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本标段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详见表1.7.2-1本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一览表。桥梁工程关箐一号大桥为预应力简支梁桥,墩身高度约64m,为本标段重点桥梁工程。拟采用爬模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控制墩身的线型和坡度。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施工组织总体方案2.1.1编制依据表1.7.2-1本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一览表序号重点、难点主要施工对策1通海隧道工程地质复杂通海隧道全长10290m,工程地质复杂,围岩差、可能含有有害气体(氡),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工期十分紧张,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对策:抽调我单位曾参加过长大隧道施工的队伍,配置成套的先进的机械设备,集中我单位设计院、研究院通力合作,组织院士和资深老专家参与方案制定,精密部署,统筹安排,确保标段总工期顺利实现。2通海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通海隧道为单下坡,涌水量较大,达142500m3/d,隧道进口反坡排水长约5000米,反坡排水是本标段的又一重点。对策:配置成套的、足够的、先进的抽水机械设备、配备内燃发电机作为备用,保证抽水用电。3实现隧道长距离施工通风是本工程的难点通海隧道出口掘进5000m以上,存在长距离通风问题。因此保证通海隧道施工通风是施工难点。对策:发挥我单位科研优势,成立专业通风小组。4有害气体(氡)防治是本标段工程安全工作的重点磨石村隧道、通海隧道均为可能含有害气体(氡)隧道,有害气体(氡)防治是本标段工程安全工作的重点。对策:超前探测;加强通风;加强监测,建立完善的有害气体监测检查制度;配备内燃发电机作为备用,保证施工用电,特别是通风机的正常运转。5确保本标段和全线总工期,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本标段线路长,工期紧,尤其是通海隧道长达10290m,是控制全线工期的关键性工程,因此确保本标段和全新总工期,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对策:抽调过硬的施工队伍,配置足够的各种资源,科学部署,统筹安排,重点工程优先开工,确保标段总工期顺利实现。(1)新建铁路昆明至河口线玉溪南至蒙自段土建工程招标文件及补遗书。(2)新建铁路昆河线玉溪南至蒙自段设计文件、技术要求和资料。(3)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标准等。(4)对本标段的现场踏勘所获得的资料、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新建铁路昆河线玉蒙段站前工程的理解。2.1.2项目管理目标工期目标:计划2005年11月15日开工,2008年10月15日竣工,共计35个月,比招标文件工期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全标段工程。其中站场土石方确保2008年4月底前完成。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对已完工的路基工程、基桩、桥涵浆砌片石及圬工砼、衬砌砼自检检测率100%;整体工程创优,确保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灭人身重伤以上、机械大事故等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环保目标: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保证实现全标段工程绿化目标,获得全线环保、水保先进单位称号。文明施工目标:创建省、部级文明工地。2.1.3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本项目工程内容和工期要求,设立局级指挥部,由副局级领导担任指挥长,并成立专家组,设隧道、桥梁和地质专业专家各1名,指导本工程的施工。局级指挥部下设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总工各1人,副经理3人,工程技术部、计划财务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环保生态部、综合办公室共七个职能部门。经理部管辖三个施工工区,布置15个施工队进行平行作业。机构设置详见图2.1.3-1,各施工队任务划分见表2.1.3-1。2.1.4施工组织安排总体原则按照“突破重点工程、避免工序干扰,注意季节影响,组织均衡生产、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原则安排施工顺序。(1)路基、站场工程先安排软基处理和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在2005年底前全部处理完,在软基处理完成后,应转移机械设备,突击施工软基路段路堤填筑和站场路基填筑,以保证其在铺架前有六个月的沉降固结期。对于软土路堤以外的路基,先开工深路堑和高路堤地段,软基地段的涵洞和桥台先施工,以便台后填土与软基本体路基填筑一并施工,并尽量减少路基填筑时留下缺口。为配合站后工程施工,站场路基先行施工,并于2008年4月底前完成,为站后工程预留足够的施工时间。(2)通海隧道是本段的控制工程,施工时优先安排施工,其它隧道均实行平行流水作业,同步安排施工。(3)大、中桥施工,均实行平行作业。(4)路基附属路堑边坡防护与路基土石方同步施工,同步完成;图2.1.3-1组织机构框图表2.1.3-1各施工队任务划分表序号工区施工队任务划分一第一工区土方一队负责玉溪南站(包括既有线、站场过渡等工程)和K54+500~CK2+350段路基土石方、附属及涵洞施工。土方二队CK2+350~DK10+930段路基土石方、附属和涵洞施工。桥梁一队负责DK0+764框架桥、CK1+539公跨铁桥梁、DK5+120公跨铁桥、大栗园大桥、大果园大桥施工。桥梁二队负责关箐一号大桥、关箐二号大桥、关箐三号大桥施工。隧道一队负责玉溪南牵出线隧道、黑龙潭隧道、清水河一号隧道、二号隧道和三号隧道施工。隧道二队负责小兴寨隧道,杜家营隧道施工。二第二工区土方一队负责甸苴坝车站施工。土方二队DK10+930~DK21+300(CK21+441.20)段区间路基土石方、附属和涵洞施工。桥梁施工队磨石村大桥、河西中桥(2-24m)施工。隧道一队负责甸苴坝隧道和磨石村隧道进口端施工。隧道二队负责磨石村隧道斜井施工。隧道三队负责磨石村隧道出口端和河西隧道施工。三第三工区土方队负责DK21+300~DK37+450段路基(含通海车站)土石方、附属工程和涵洞施工。隧道一队负责通海隧道进口端(含平行导坑)施工。隧道二队负责通海隧道出口端(含平行导坑)施工。路堤边坡防护待路堤成型稳定后及时安排施工。2.1.5各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路基施工方案.1路基施工总体方案本标段正线路基11.8km,其中区间路基7.895km。区间路基土石方119.8201万m3、站场土石方124.3186万m3。主要类型为深路堑、高路堤、软土路基、膨胀土路基、岩溶及采空区路基。本标段共安排五个土方作业队负责路基站场土石方和涵洞工程的施工。路基工程施工前,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区段排水顺畅。优先组织软基处理,后进行路堤填筑、路堑开挖等。隧道洞口段路堑、路堤提前施工,为隧道施工创造条件。路基排水沟与路基安排同步施工。路堑施工应分段分层开挖,路堑支挡结构和边坡防护与路堑土石方开挖同步施工;路堤边坡防护待路堤成型并沉降稳定后安排施工。.2一般路基施工方案(1)路堤路堤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路堤填筑遵循“由低向高、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的原则及“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路基填筑工艺进行填筑施工。困难地段人力配合小型机具施工。(2)路堑路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深路堑分层开挖;对无法采用挖掘机和大功率推土机开挖的硬石质路堑挖方地段,纵向分段,水平分层,采用浅孔爆破配合机械施工;路堑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开挖,以减少对岩层的扰动,同时安排相邻地段填方施工。.3软土路基施工及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方案软基施工时,高填方地段、涵洞地段、隧道进出口、桥台后软基首先施工,给隧道施工、高填方预压及桥台涵洞施工争取时间,同时,为台后缺口填筑创造条件,尽早沉降预压。(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共1779622米。配备10台CSB18型插板机进行施工。每日每机完成6000米,计划工期30天。(2)CFG桩CFG桩共27602米。配备10台IJB16型振动沉管成桩机施工。每日每机完成约10根桩,计150米,计划工期20天。(3)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共91487米。配备10台DT05型搅拌桩机施工。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图定位编号顺序成桩。每台桩机日成桩8~10根,计150米,计划工期70天。(4)碎石桩碎石桩共116531米。配备12套DZ-60型碎石桩机施工。主要机械为振冲器、吊机和水泵,其它设备有手推车、泥浆泵、配电板等。每台桩机日成桩200米,计划工期50天。(5)工后沉降动态观测软土地区大面积地基处理开工前,选择柿花树车站DK37+368~DK37+443段高路堤和DK14+600~DK17+400段软土路基作本标段路基动态观测试验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观测试验,获得填土速率、预压时间、固结程度、沉降变形、预压卸载时间、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预测资料,对地基处理效果和工后沉降进行分析,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心中有数,确保路堤的稳定安全,能满足设计工后沉降的要求。.4土石方调配方案本标段路基的土石方调配本着“就近以挖作填,减少运距”、“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原则进行调配,做到平衡、经济、合理。路堤取土:本标段路基填土主要利用隧道弃碴和路堑挖方的就近利用。路堑弃土:路堑挖方尽量以挖作填,本标段路堑弃土场选址与隧道弃碴场一并考虑。桥梁施工方案.1桥梁施工总体方案本标段共有铁路桥梁15座,其中大桥6座,中桥2座,小桥5座,跨线公路桥2座。拟采用三个专业队平行作业。矩形实心墩具备滑模施工条件的均采用滑模施工,圆形空心墩及圆端形空心墩采用爬模方案施工。跨线公路桥空心板梁采用现场预制,汽车吊架设方案。.2一般桥梁施工方案大栗园大桥、大果园大桥、关箐二号大桥、关箐三号大桥、磨石大桥、河西中桥矩形实心墩具备滑模施工条件的均采用滑模施工,圆形空心墩及圆端形空心墩采用爬模方案施工,其他墩台身采用整体钢模板。承台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法施工。混凝土拌合站就近利用隧道拌合站,其中大栗园大桥利用清河二号隧道进口施工场地拌合站,大果园大桥利用清河三号隧道出口施工场地拌合站,关箐二号大桥、关箐三号大桥利用杜家营隧道进口拌合站。每座桥梁配置一台315kVA变压器,部分桥梁与隧道共用,大桥配置一台120kW发电机。.3关箐一号大桥施工方案关箐一号大桥为T型桥台,矩形和圆端形空心墩,明挖和钻、挖孔桩基础,由一工区桥梁二队负责施工,在施工场地内均布置二台HZS60混凝土拌合站,电力供应计划在场地内布置500kVA变压器一台,以满足桥梁施工期间生产用电需要,同时布置120kW发电机一台备用。关箐一号大桥为谷架桥,首先安排谷底高墩基础施工,为使台后过渡段路基的填筑与路堤同步,桥台也尽可能先安排施工;矩形实心墩采用滑模施工,圆端形空心墩采用爬模施工;混凝土拌制工厂化,设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各个工点。墩台身施工视地形情况采用吊车配合吊斗或混凝土输送泵完成混凝土灌筑。.4公跨铁立交桥施工方案公跨铁立交桥16m、20m空心板梁采用现场预制,架设采用汽车吊架设方案,墩台身采用整体钢模板。承台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法施工,钻孔桩采用就地平整场地法钻孔、垂直导管法灌筑混凝土施工,残碴经沉淀后运至指定地点弃放。隧道施工方案.1隧道施工总体方案本标段共11座隧道,全长24034m,其中玉溪南牵出隧道、黑龙潭隧道和通海隧道出口210m为双线隧道。除通海隧道、磨石村隧道为本标段重点工程单独编写施工方案以外,其他9座隧道施工方案安排如下:9座隧道地质类别主要为Ⅳ、Ⅴ级围岩,均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多功能作业台架配YT28钻人工钻眼。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仰拱超前,衬砌采用模板台车,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拌和站搅拌,罐车运输,泵送入模。1000m以下的隧道安排单口掘进。.2控制工程通海隧道施工方案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喷锚支护,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进出口均采用三臂液压凿岩台车打眼,锚杆台车施作锚杆。出碴为有轨运输,轨行式挖装机装碴,16m3矿车运输,15T电瓶车牵引。出口210m双线大跨车站段,采用无轨运输,开挖至单线隧道后换装改为有轨运输。洞外ZL-50C装载机配合25t自卸汽车作弃碴倒运。二次衬砌采用台架铺设防水板,12m模板台车衬砌,自动计量拌合站生产砼,6m3砼运输车运输,输送泵泵送砼。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衬砌距开挖面约160m,隧道仰拱、铺底在较好围岩条件下滞后掌子面100m左右,在软弱围岩地段紧跟掌子面,仰拱及填充全幅一次灌筑,隧道运输车辆在浇注段采用过轨梁通过。平导开挖采用多功能作业台车打眼,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出碴为有轨运输,轨行式挖装机装碴,16m3矿车运输,15t电瓶车牵引。二次衬砌采用台架铺设防水板,9m模板台车衬砌。平导开挖至横通位置后,增加横通开挖工作面,从横通进入正洞开挖。.3磨石村隧道施工方案本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技术,其中断层带及涌水突泥地段采用中长台阶法施工。采用锚、喷、网初期支护,Ⅴ级围岩地段拱部设置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断层带及涌水突泥地段采用长管棚帷幕注浆法超前支护加固。本隧道采取进、出口和斜井三个工作面同时掘进。进、出口采用有轨运输,进出口各配备一台三臂凿岩台车钻眼,轨行式挖装机装碴,16m3矿车运输,15t电瓶车牵引。采用模板台车衬砌,混凝土采用轨道式混凝土罐车运输,泵送入模。斜井采用无轨运输,多功能台架配YT28风钻人工凿眼,侧卸式装载机配自卸汽车出碴。模板台车衬砌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轮胎式罐车运输,泵送入模。站场工程施工方案.1站场工程施工总体方案本标段内设4座车站,即玉溪南站、甸苴坝站、通海车站和柿花树车站,施工内容包括站场土石方(其中柿花树车站为DK37+000~DK37+450段)和既有线改建(玉溪南站)施工。拟采用三个施工队平行作业,以玉溪南车站既有线施工为重点,就近利用路基挖方和隧道弃碴,搞好全线的土石调配。.2既有线施工方案玉溪南站施工为既有线施工,应根据施工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运输方案和安全措施,签订安全协议并按计划上报开工报告,经批准后方组织开工。站场改造及开通应先易后难,根据工程量大小及工程进展状况合理确定开通步骤及顺序,尽可能减少过渡频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要点,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运营的干扰。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保留既有线5、6、7三股到发线和2号、3号、5号、6号、7号、9号、12号、21号、23号共9组道岔,要点封锁,拆除既有线Ⅰ、Ⅱ、3、4共四股道和1号、4号、8号、10号、11号、13号、15号、19号、共8组道岔。第二步:施工站场1~9股道所处位置路基土石方、货场联络线路基土石方、桥涵和附属工程;第三步:预铺道岔H3、H4至货场的联络线,在H2DK0+000处与货场专用线接轨,货运列车改由联络线通行。第四步:拆除既有线2号、6号、7号共3组道岔,施工缺口路基土石方。第五步:拆除既有线5、6、7三股到发线,施工站房场坪土石方及附属设施。.3玉溪南接轨站施工方案玉溪南站施工包括土石方工程、站场过渡、铺设道碴、新铺50kg/m钢轨等工作。任务划分及劳力组织:玉溪南既有线施工安排第一工区土方一队专门组建具备既有线施工经验的专业分队负责,进行站线改造施工。玉溪南既有线施工行车干扰大,易出安全事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保证行车无阻断,安全无事故。施工顺序:先进行站场路基土石方施工,然后人工铺设轨道。站场路基填筑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路基填筑工艺填筑。既有线改造施工严格遵循“计划要点、准点施工、到点放行”的原则组织施工。.4站场土石方施工方案车站土石方工程优先安排软基处理工程和涵洞结构物施工,各工序具体施工方法见路基施工方法。2.2施工场地布置2.2.1布置原则本工程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的布置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设置,并在施工前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等有关方面提交场地布置方案,得到批准后实施。根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工程分布及工区划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工程数量。工点布置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少占农田,生活房屋尽量租赁当地闲置房屋。施工场地布置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注重卫生福利条件、满足职工生活、文化娱乐的要求和必要的医疗急救设施。尽量利用原有交通道路,作好道路交通防护工作,尽量做到施工方便。2.2.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参见图2.2.2-1。2.2.3临时工程施工便道、便桥本标段沿线有省县级沥青道路与铁路交叉,需新建或改造进场道路。本标段施工便道沿线路走向布置,全部便道或互相贯通或与进场主干道相连,便道总长15km,便道宽5m,泥结碎石路面。通海隧道出口便道需设临时便桥1座,宽5m、长30m,便桥可通行所有施工车辆。施工用水沿线水源较丰富,水质较好,可利用水库水、河水或挖浅水井解决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问题,隧道施工用水采用高山蓄水池解决用水问题。部分工点水质可能有腐蚀性,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铁路永临结合电力干线“T”接引入变压器及施工用电支线,个别远离永临线地段采用当地电或自发电。本标段在各主要工点设变电站,各变电站布置详见表2.2.3-1变电站布置一览表。表2.2.3-1变电站布置一览表编号位置变压器数量(台)(kVA)主要供应结构物31540063095011玉溪南牵出线隧道2CK1+2501黑龙潭隧道3CK2+3501清水河一号隧道4CK3+5601清水二号隧道、大栗园大桥5DK4+9001清水河三号隧道、大果园大桥6DK5+9001关箐一号大桥7DK7+2601小兴寨隧道8DK8+0002杜家营隧道进口、关箐三号大桥9DK10+80012杜家营隧道出口10DK12+4001甸苴坝隧道进口11CK13+5501甸苴坝隧道出口、磨石村大桥12CK14+11012磨石村隧道进口13CK16+7002磨石村隧道斜井14CK20+5102磨石村隧道出口、河西隧道15DK27+0303通海隧道进口16DK37+40021通海隧道处口小计71261合计26台另外,根据施工需要,本标段配备200kW发电机8台,120kW发电机13台,250kW发电机12台,配备75kW发电机12台,以备各主要施工点停电的需要。施工通讯本标段均有移动通讯网络覆盖,且有程控电话线路,通讯条件便利。可根据情况分别通过手机、电话、对讲机、传真进行通讯。混凝土拌合站本项目共布置混凝土拌合站10座,每座拌合站根据工作量配备2-3台电子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经标定后投入使用。混凝土砂石料场采用C15混凝土硬化场地。根据路基工程施工特点,设移动式JS500混凝土搅拌机6台,以满足路基工程施工需要。混凝土拌合站布置机械配备详见“表2.2.3-2混凝土拌合站布置一览表”。表2.2.3-2混凝土拌合站布置一览表编号拌合站位置配置搅拌设备数量主要供应结构物HZS60HZS751CK2+3002玉溪南牵出线隧道、黑龙潭隧道、清水河一号隧道2CK3+6002清水河二号隧道、大栗园大桥3DK5+8002清水河三号隧道、大果园大桥关箐一号大桥、关箐二号大桥4DK8+0002杜家营隧道进口、关箐三号大桥、小兴寨隧道5DK10+8002杜家营隧道出口、甸苴坝隧道进口6CK13+5902甸苴坝隧道出口、磨石村大桥7CK14+1102磨石村隧道进口、磨石村隧道斜井8CK20+5502磨石村隧道出口、河西隧道9DK27+00012通海隧道进口10DK37+40012通海隧道出口小计1210合计22套移动JS500搅拌机:6台(不含砂浆搅拌机),用于路基附属工程合计28套弃土(碴)场本标段隧道弃碴大部分用于路基及站场填料,其它弃碴全部弃于指定弃碴场,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弃碴坡脚设浆砌片石挡墙,挡墙变化处以直线过渡。碴场顶设截水天沟,并作好碴场排水系统。弃碴完成后,将弃碴场整平复垦,并进行坡面植草防护绿化。弃碴场布置详见表2.2.3-3弃碴场一览表。表2.2.3-3弃碴场一览表工程项目工作面弃碴数量(m3)运距(m)弃碴场临时征地(亩)弃碴利用(m3)玉溪南牵出线隧道出口120001100调往玉溪南站黑龙潭隧道出口443001100调往玉溪南站清水河一号隧道进口583002300调往玉溪南站清水河二号隧道进口500004200调往玉溪南站清水河三号隧道出口15900150DK4+900右侧10亩小兴寨隧道进口25100500DK7+250左侧15亩杜家营隧道进口79500450DK7+300右侧40亩出口651001000调往甸苴坝车站甸苴坝隧道进口20000500DK12+700左侧15亩出口30000400DK13+560左侧20亩磨石村隧道进口1547002000DK13+200左侧50亩斜井100000200CK16+500左侧35亩出口150000350CK20+550左侧90亩河西隧道进口37000350CK20+550左侧通海隧道进口3425002000调往通海车站出口406100300DK37+620右侧1252.3主要施工工艺等要求2.3.1施工工艺总体要求路基工程(1)路基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石方边坡平顺稳定,无险石、危石。路基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应选用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填料时,可采用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路基基床底层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见表2.3.1-1。表2.3.1-1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表部位层位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细粒土和黏砂、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砂砾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混合料路基基床表层压实系数kh——————————地基系数k30(Mpa/cm)————≥1.5≥1.5——相对密度Dr——————————空隙率n(%)————<28<28——底层压实系数kh≥0.93————————地基系数k30(Mpa/cm)≥1.0≥1.0≥1.2≥1.3≥1.5相对密度Dr——————————空隙率n(%)————<31<31——路基以下部分不透水部分压实系数kh≥0.9————————地基系数k30(Mpa/cm)≥0.8≥0.8≥1.1≥1.2≥1.3相对密度Dr——≥0.7——————空隙率n(%)————<32<32——浸水部分及桥涵缺口压实系数kh——————————地基系数k30(Mpa/cm)——(≥0.8)(≥1.1)(≥1.2)(≥1.3)相对密度Dr——(≥0.7)——————空隙率n(%)————(<32)(<32)——松软地基上填筑路堤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一般地段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不大于20cm,沉降速率不大于5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不大于10cm。(2)砌体砂浆饱满、勾缝均匀,坚实美观。混凝土内实外光,无蜂窝、麻面,预留沉降缝、泄水孔符合设计要求。(3)侧沟、天沟、截水沟、吊沟等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淤泥。桥涵工程(1)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墩台模板全部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块整体钢模。保证墩台混凝土内实外光,配筋正确,无蜂窝、麻面,颜色一致。(2)防水层、桥台涵洞背回填土及附属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涵洞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直,流水通畅,无积水淤泥。(3)砼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搅拌,砂浆全部采用机械拌和;配备混凝土运输罐车和输送泵运输、灌筑混凝土。隧道工程(1)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周边眼炮眼残留率要求硬岩达80%以上、中硬岩达60%以上。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支护及早封闭成环。(2)隧道衬砌采用模板台车衬砌,泵送灌筑砼。衬砌内实外光,结构轮廓线顺直美观,衬砌混凝土不渗不漏不裂。(3)岩溶处理、径向注浆、帷幕注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洞内外防排水系统配套,排水畅通,无堵塞淤积。2.3.2路基工程施工工艺一般路基地基处理工艺一般路基填筑前,必须按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当路基通过水稻田时,先进行排水、清除腐植土,并进行晾晒、碾压。当路基通过水塘时,施工前先进行围堰(根据需要),然后排水清淤晾晒并碾压。基底清淤采用履带式挖掘机挖除,自卸汽车运输,人工辅助。基底碾压后,经检测承载力合格,方可进行填土施工。软土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施工工艺.1土工格栅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土工格栅施工工艺见图2.3.2-1。图2.3.2-1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①根据原地面高程及路肩设计标高计算出铺设层数及每层土工格栅的铺设高程。自线路中心放出土工格栅外缘线。②铺设土工格栅前检查层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主应力方向为纵向,沿路基横向摊铺。严禁褶皱及波纹状及机械直接接触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按设计位置展平后,依次固定。填土控制填铺厚度并沿土工格栅内侧边缘纵向均匀倾倒。推土机粗平后,平地机精平,局部人工找平。碾压方式及工艺同路基填筑施工。采用环刀法或灌沙法检测压实系数K,用K30检测地基承载力。.2碎石垫层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砂石垫层施工工艺见图2.3.2-2。图2.3.2-2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清除浮土、积水、泥浆及垃圾等杂物,将基底大致整平,推成坡度为2%的横坡,并碾压密实。砂石料分层填筑,进行分层填筑压实。推土机初平,平地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平整度符合要求。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范围内,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应晾晒,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应洒水。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按照“先静压后振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进行碾压。施工中应加强排水措施,避免雨水流到换填基坑内。.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采用DT05型搅拌机成桩,配套设备主要有:灰浆拌制机、灰浆泵、电气控制柜等。施工工艺见图2.3.2-3。(2)工艺要求①浆液配制采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为0.45~0.5。在钻搅施工中不得停浆,一旦断浆,立即将钻具提到断浆处上部1m处,再重新钻搅喷浆下进,严禁自断浆处续接,以保证成桩的连续性。②因机械事故使配制的水泥浆发生凝稠状态时,必须更换,不得图2.3.2-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图再用。钻搅提升复搅采用反转,不得正转提升,以免将土带起造成空洞导致空心桩。③施工中主要控制喷浆下沉速度,根据机械技术性能及现场试桩情况,施工时喷浆下沉速度控制在0.8m/min为宜。.4CFG桩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本标段共有CFG桩27602m,采用IJB16型振动沉管成桩机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3.2-4。图2.3.2-4CFG桩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①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验选择最佳配比,坍落度控制在3~5cm。施工前要进行成桩试验。②打桩过程中随时测量地面是否隆起,打新桩时对已打但尚未结硬桩的桩顶进行桩顶位移测量,以估算桩径的缩小量及判断是否断桩。一般当桩顶位移超过10mm时,需开挖进行查验。采用逐桩静压、静压振拔以及大直径预制桩尖等措施保证垂直荷载传递和施工质量。.5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塑料排水板施工机械采用CSB18型履带自行式插板机施工。施工工艺见图2.3.2-5。图2.3.2-5塑料排水板工艺流程图(2)工艺要求①进场材料按抽检频率进行取样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②现场堆放的排水板要作好防晒措施,以免老化。③塑料排水板应伸入砂垫层不小于0.3m,以便排水贯通。塑料排水板上拔时,若发现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应重新补打。塑料排水板打设施工过程中,当塑料排水板长度不够时,不允许使用搭接延续的塑料排水板,以确保排水性能。.6碎石桩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采用DZ60型振动套管沉拔桩机施工。施工工艺见图2.3.2-6。图2.3.2-6碎石桩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①施工中不得使用严重风化的碎石,碎石的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主要粒径组成范围为2~5cm,并具有一定的级配。②必须严格控制桩管的打入深度。③精确控制成桩桩位,桩体在施工中必须确保连续、密实,现场施工员必须对料斗进行容量标定,并作好每一根桩的碎石用量、桩位偏差、压拔次数、留振时间等参数记录,如有桩长不足或断桩等不合格现象,必须在原桩位附近重新补打合格桩。.7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动态观测安排(1)施工工艺选择柿花树车站DK37+368~DK37+443段高路堤和DK14+600~DK17+400段路基作本标段路基动态观测试验区。组建3人小组,采用高精度经纬仪、水平仪、位移计、百分表等动态观测试验仪器、设备,专门进行路基施工全过程动态观测,负责现场沉降观测。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施工工艺见图2.3.2-7。图2.3.2-7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流程图(2)工艺要求①仪器、工器具准备齐全、仪器检校合格、确定边桩侧向位移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断面,统一观测资料整理格式。②边桩侧向位移观测在路堤坡脚外侧2m、10m处各设一排观测桩,排水固结法桩间距20~40m,复合地基:桩间距50~100m。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并绘制“填土高—时间—位移量”关系曲线图,随时分析填筑期间的稳定情况,以指导施工。每天上、下班时各观测一次,两次观测值之差除以观测时间(h)再乘以24(h)即可作为日平均沉降量、位移量。③地基沉降观测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0~500m。每个工点安排2个监测断面。沉降的观测采用水平观测仪进行。路堤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在接近或超过临界时,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加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应少于2~3次。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观测后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④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如超过设计限值时,应停止填筑,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⑤在填筑基床表层前,对全线高路堤软土路基进行沉降分析,并根据沉降预测结果,调整基床底层顶面抬高值。推算的工后沉降量若小于设计限值时,则按原设计施工。推算的工后沉降量若大于设计限值时,则要采取动态调整措施——延长堆载预压时间或加大预压荷载以满足规范要求。“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如图2.3.2-8。图2.3.2-8“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填土高度填土期间堆载预压期间时间填土高度填土期间堆载预压期间时间沉降量施工期间沉降量最终沉降量S∞S工后沉降量=S∞-S卸载路堤填筑.1填土路堤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土方填筑的标准程序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即: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边坡码砌→分层填筑整平→洒水或晾晒→基床表层强化处理、碾压→检验签证→面层整修。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见图2.3.2-9。SHAPE图2.3.2-9路基填筑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①分层填土: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段的填筑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心填筑。碎石土和砾石土分层厚度不大于40cm,细粒土和砂类土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厚度不小于10cm。②摊铺平整:开始用推土机初平,在含水率合适时,先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把潜在的凹凸不平暴露出来,再用平地机精平。平地机精平时往返多次,反复平整,找出路拱。③洒水或晾晒: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洒水,含水量过大时,在取土场内开挖沟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也可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④碾压密实:配置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顺序遵循“从两边往中间,先静压后弱震再强震”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当遇到有开挖的台阶时,顺台阶进行碾压,确保结合部位的密实。⑤检测签证:检测采用压实系数和力学指标双重控制。压实系数检测采用环刀法、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力学指标采用DBM型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检测Evd值和采用K30荷载板检测K30值。经检测达到压实质量标准,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2填石路堤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参照图2.3.2-9。(2)工艺要求①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基底处理。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②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与填筑层铺设同时进行,以保证靠近边坡的填料碾压密实。③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分层填筑。半填半挖地段不得将爆破的岩块直接横向倾填,分层厚度一般为0.5~0.8m左右。④摊铺平整:填料卸下后,先用大型推土机摊铺,使之大致平整,岩块之间无明显的高差,大石块要解体,达到层面基本平整,无孤石突出,以保证碾压密实。⑤振动碾压:填筑压实时,必须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分层碾压时,应从低处起,先轻后重,先两侧后中间。⑥检验签认:检验要做到及时准确。采用DBM型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检测Evd值和采用K30荷载板检测K30值。经检测达到压实质量标准,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⑦路面整修:平整度、压实度、横坡符合要求,路面平顺无浮石,边坡应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变化处要顺。.3土石路堤混填施工工艺土石路堤根据混合料中巨粒土的含量确定压实方法。当巨粒土的含量超过70%时,按填石路堤方法及要求进行作业;当巨粒土含量低于70%时,按填土路堤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施工。将土、石混合料分层铺填,尽量避免石块过分集中,施工时采用推土机推平,再铺填小块石料、石碴或石屑,用平地机刮平,其后进行碾压。普通路堑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普通路堑施工工艺见图2.3.2-10。(2)工艺要求首先做好堑顶截、排水沟。采取路堑全断面一次开挖或分段分层开挖;路堑较深时,横向分台阶进行开挖;路堑既长又深时,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有防护的地段采取边防护边开挖。石质路堑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见“图2.3.2-10路堑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措施软岩采用挖掘机开挖,硬岩采用台阶式浅孔爆破开挖;路堑中心高度小于4m时的路堑,采取纵向全断面开挖;路堑较深且路堑较宽时,采取纵向错台分层开挖,每层开挖平均深度不大于5m,路堑边坡实施预留光爆层法施工。半填半堑路基施工工艺半填半堑路基施工参照路堤、路堑施工工艺。半填半挖地段填方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和路基横向裂缝。根据本段路堑堑槽的开挖深度、地层岩性分布、路堑坡率、横向开挖厚度、路基设计宽度变化不一的特点,采用分段、分层、中深孔、多排孔微差挤压爆破。其爆破炮孔布置与路堑施工有所区别,半填半堑路基石方爆破炮孔布置见图2.3.2-11半填半堑路基石方爆破炮孔图2.3.2-10路堑施工工艺框图布置图。基床施工工艺填料选择:路基基床底层厚1.9m,填A、B组填料或石灰改良土。路基基床表层厚0.6m,加固采用换填A组填料进行填筑。图2.3.2-11半填半堑路基石方爆破炮孔布置图施工时对填料进行取样,进行土工试验检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选用。施工顺序:修整基床底层面→小推车摊铺中粗砂→手扶双轮震动压路机压实中粗砂层→人工铺设复合土工膜→土工布联结→夯填第二层中粗砂→修整路基面。铺设土工膜:铺设土工膜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端部应先铺填,中间后铺填,端部必须精心铺设锚固,铺设松紧应适度。路堑基床表层采用厚0.6mA组填料,并于表层底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路基面修整:路基整修结合填筑基床表层的最后一层进行。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见图2.3.2-12。图2.3.2-12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待桥台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对过渡段由桥台向路基方向、由中心线向路基两侧按顺序依次进行分层填筑。对摊铺的A组填料遵循“先两侧后中央,先静压后振压“的原则进行全断面碾压,并保证边缘及加宽部分压实到位,压路机不易到达的部位,采用冲击夯进行局部处理。每层碾压后压实若达不到要求,要重新补压,直到满足要求。.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路基与立交框构及箱涵等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参照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路基防护施工工艺.1锚杆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采取构件集中预制,汽车运到现场,吊车安装;锚杆用钻机成孔,人工安装,压浆机灌浆锚固;构件安装后进行回填,回填、换填使用机械运土,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夯实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见图2.3.2-13锚杆挡墙施工工艺框图。图2.3.2-13锚杆挡墙施工工艺框图.2预应力锚索施工前做好地表排水系统。锚索施工紧随开挖施工进行,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严禁一次开挖到底。然后再挖下一级。锚索施工前,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点做极限抗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锚固长度。若现场开挖后实际与设计不符时,应通知设计单位,做动态变更设计。施工工艺见图2.3.2-14锚索施工工艺框图。2.3.3桥梁工程施工工艺图2.3.2-14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框图挖孔桩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挖孔桩施工工艺详见图2.3.3-1。(2)工艺要求①施工准备:先开挖并完成锁口混凝土护壁施工,护壁高出原地面20~30cm。采用电动提升设备,孔内设低压(36V)照明。井口设置护栏,护栏至少比孔口高出1.0m。②井孔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同一墩台单孔开挖,当桩孔为梅花式布置时,先开挖中孔,再开挖其它各孔。挖孔过程中,经常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中心位置,确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③孔壁支护:采用C20混凝土护壁,每掘进0.5~1.0m时,立模灌筑混凝土,护壁厚为15cm,每节下端可扩大开挖为喇叭形耳台,使土壤支托在已灌筑混凝土上。如土质不良,必要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加强支护。④排水:渗水量不大时用人工提升,水量大时则用潜水泵排水。⑤孔内爆破:孔内爆破采用浅孔松动爆破,炮眼深度不得超过0.8m,炮眼数目和位置及斜插方向按基层断面情况定。装药量不得超过炮眼深度的1/3,放炮后采取通风排烟措施。⑥护壁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2.5MPa时,不能爆破作业。挖孔至设计高程后,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碴、泥污等软层,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⑦钢筋笼制作和混凝土灌筑:钢筋笼制作采用孔外绑扎,整体吊装图2.3.3-1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就位。两节钢筋笼在井口上进行焊接。灌筑桩身混凝土时采用串筒,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输送车运送。若地下水量较大,用水下混凝土灌筑法施工,灌筑时采用导管法。钻孔桩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钻孔桩施工工艺详见图2.3.3-2。(2)工艺要求①准备工作:本标段桥梁主要为旱桥,施工时先整平场地,在浅水中时先筑岛,筑岛面积符合钻孔方法、钻机布设要求。造浆池、沉淀池和泥浆池设在墩台附近,封闭使用。按要求埋设钢护筒。钻机安装应平稳,钻头与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保持一致。钻机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拴牢拉紧。②制浆:泥浆采用粘土和水孔内造浆。钻孔过程中孔内泥浆比重控制在1.1~1.3范围内,入孔泥浆粘度控制在16~22s内,胶体率不小于95%,PH值大于6.5,新制泥浆含砂率不大于4%,泥浆性能应经试验并符合要求,钻进中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填写泥浆试验记录。施工中避免泥浆对河流的污染。废弃泥碴按环保规定妥善处理。③钻机选择:本标段桥梁钻孔桩基础穿过地层为泥岩或白云岩,桩尖落在岩层上。选用CJF20型冲击钻机和GPS-20型旋转钻机,以适应不同地层的钻进。④钻孔:钻孔开钻前,检查各种机具、设备是否状态良好,泥浆制备是否充足,水电管路的畅通情况。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在钻进中,绘制孔位处的地质剖面图,以供对不同土层选择合适的钻头、钻压、钻速和泥浆指标作参考。并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捞取碴样,判别土层。随时补充损耗、漏失的泥浆,保证钻孔中的泥浆浓度,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和孔形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灌筑混凝土。⑤清孔:对于冲击成孔的清孔采用抽碴法。清孔时间以排除泥浆图2.3.3-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含砂率与换入泥浆含砂率接近为度。当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孔底泥浆密度≤1.15,复测沉碴厚度在100mm以内时,完成清孔作业,并立即灌筑水下混凝土。⑥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钢筋笼集中加工,现场绑扎、焊接成型。钢筋笼在清孔结束后,用钻机塔架或吊车安装,并进行焊接接长,牢固定位。⑦水下混凝土灌筑:采用导管法灌筑。混凝土灌筑时,首批灌入的混凝土数量,要保证导管埋入深度不小于1.0m。在灌筑过程中埋管深度控制在2~4m。为防止混凝土灌筑过程中发生塌孔、缩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水下混凝土灌筑在设计桩顶上多灌筑0.5~1m,以保证桩与承台间的混凝土联接的质量。灌筑时,每根桩至少做一组抗压试件。按规范要求,做好钻孔桩无损检测工作,确保成桩质量。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见图2.3.3-3。(2)工艺要求①基坑开挖:根据地质、地形条件,确定放坡开挖坡度及开挖方法,基坑坑壁坡度按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安全的原则确定。土质基坑无水开挖时,按1∶0.5放坡;有水时视地下水位按1∶0.5~1∶1放坡;②石质基坑按1∶0.25放坡,但要根据岩层构造、层理走向情况等决定开挖坡度。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每2m可设一个工作平台,宽度1.0m。黏土层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基;岩石基坑则采用浅孔松动爆破,配合人力及风镐开挖。③基坑排水:有水基坑施工时,基坑底面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采用潜水泵抽水。④基坑围堰:采用编织袋围堰,围堰填筑前,清理堰底河床上的覆盖层,围堰顶面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5m;围堰做到防水严密,减少渗漏,且满足强度、稳定性的要求。围堰顶宽1.2m,外侧边坡为1∶0.5,内侧为1∶0.2,采用黏土填心,堰底内侧坡脚距基坑顶缘距离大于1m。图2.3.3-3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框图⑤基底检验:基底检验包括以下内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是否有超挖回填,扰动原状土的情况;对石质基底检验岩层风化程度,施工时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内容有出入,及时报告设计单位研究解决。⑥基础混凝土灌筑:基坑开挖后不得长期暴露,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槽,及时灌筑混凝土。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钢筋集中加工制作,现场绑扎成型,混凝土由搅拌站供应,混凝土输送车运至现场,吊车配合吊斗或混凝土输送泵完成混凝土入模,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基础顶与墩身混凝土之间接缝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预埋接茬钢筋。承台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承台施工施工工艺见图2.3.3-4。(2)工艺要求图2.3.3-4承台施工工艺框图①承台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土层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底;岩层采用风镐或浅孔松动爆破,人工出碴。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坑,用潜水泵及时排出坑外。人工凿除桩头混凝土至设计标高。②基底为土层时,夯铺一层碎石,碎石顶不得高于承台的设计底面。钢筋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成型,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承台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吊车提升灌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墩(台)身施工工艺.1一般墩台身施工(1)施工工艺墩台身施工工艺见图2.3.3-5。图2.3.3-5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框图(2)工艺要求①模板制作、安装墩身模板采用厂制定型大块钢模组拼,墩身一次灌筑成型,根据墩身高度的不同,分别采用固定井架或吊车提升材料。桥台模板采用厂制大钢模,加固体系不设内拉杆,混凝土均由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②钢筋加工、安装钢筋在施工场地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成型。钢筋安装后,钢筋主筋与模板间,用与墩台混凝土同标号水泥砂浆垫块支垫。③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制备: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的混凝土搅拌站拌制,混凝土罐车运送至大桥工地经混凝土泵送入模,大桥附近中小桥涵混凝土均由大桥工地制备,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井架扒杆式起重机加料斗垂直运输或灌筑。混凝土灌筑:灌筑前,将承台顶面清理、凿毛、冲洗干净,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污渍等清除干净,灌筑时当倾落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串筒、滑槽漏斗等器具浇筑。墩台身混凝土连续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大于捣固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振捣:以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间和遍数以混凝土不出现气泡为准控制,防止过振或漏振。混凝土拆模、养护:人工拆摸、机械吊装,轻吊、轻拿、轻放,防止破坏混凝土结构和外观质量;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墩台身覆盖严密,通过混凝土自身水汽蒸发养护,夏季应加强洒水养护。.2空心墩爬模施工工艺(1)爬模的基本构造主要由网架工作平台,双悬臂双吊钩塔吊、内外套架、内爬支脚机构、外挂L形支架、液压顶升及控制系统,模板及支撑系统,以及配电设备组成。(2)爬模组装①施工准备:根据爬模设计进行试组装,并进行试运转、试爬升,确保爬模施工过程中液压力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备齐螺栓、液压油、润滑剂、脱模剂等专用消耗材料及各种工具,电气焊接设备。②爬模组装:待下部桥墩完成高度4m左右,正式安装爬模设备,组装时应注意各大部件的组装顺序,确保精度要求,保证各连接件的紧固及各运动部件的润滑与防尘等到,并设立安全保护装置,确保组装安全。(3)施工工艺根据爬模的结构特点,模板配置为两层1.5m高的组合钢模,按一循环一节钢模施工,当上一节模板砼灌筑完毕并经过10h左右的养生后,即开始爬升,爬升就位后,拆下一节模板,同时绑扎上节钢筋,并把拆下的模板立在上节模板上,再进行砼灌筑、养生、爬模、爬升等工序,如此循环往复,两节模板连续倒用,直至完成整个墩身,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3.3-6。(4)工艺要求①钢筋绑扎:按设计图要求,布置墩身主筋小于1.6m长的钢筋应接长,搭接相互错开,每次接长3m左右,在竖直钢筋接长和绑扎过程中,不得损坏内外模板,并注意预埋穿墙螺栓和套筒的位置。②拆立模板:在绑扎钢筋的同时,拆除下一节模板,倒置于上一节模板上后,进行安装调整,拆模不应硬撬,拆模后要及时检查、修整、清除表面灰浆、污垢,并涂刷脱模剂,安装新一轮模板,按照墩身直径和坡度变化列出收分表分别予以收分调整模板与可变桁架之间的收分与传统可调模板相同,收分调整好后,模板之间、模板与可变桁架间、桁架之间应联接牢固,并用经纬仪、水准仪校正、调整模板中心与标高。③灌筑砼:由于爬模施工时全部荷载通过穿墙螺栓由墩身承受,故需保证砼的质量,其配料、拌合、浇灌、振捣、养护等工序由专人负责。浇灌前需对预埋穿墙螺栓的部位认真检查,砼应严格分层对称浇注。分层振捣,均匀浇圈砼入模均匀倒入,不得冲击模板和平台杆件,不使砼溅出模板,以免影响下部工作人员作业并污染,破坏设备的性能。图2.3.3-6爬模施工工艺框图④爬升:待已灌筑砼经过10h左右的养生后爬模开始爬升,先将上爬架的四个支腿收缩部分尺寸,然后由专门操作人员操作液压控制台开关,两顶升油缸活塞杆支撑在下爬架上,两缸体同时向上顶升,并通过上爬架,外套架带动整个爬模向上爬升,待行程达到1.5m停止爬升,调节专门杆件,伸出四个支腿,支在爬升支架上,然后操纵液压控制台,使活塞杆回收带动下爬架,内套架上升就位,并把下爬架支腿支撑好,爬升工序还包括接长外挂爬梯,放钢丝绳,拆穿墙螺栓倒用等。(5)墩帽施工当爬模升至网架工作平台下平面高于墩顶设计标高30cm时,停止爬升,灌筑墩身砼至墩顶空心段标高时停止,并在墩壁的适当位置预埋连接螺栓,拆除墩壁内模,并把L形外挂支架顶部杆件连接在预埋螺栓上,以此搭设墩外模板,对于墩身内部,将内爬井架的外套架的一节杆件嵌入墩帽里,并利用空心墩顶端内爬井架结构及墩壁预埋穿墙螺栓支设实心墩底模,仍用爬模自身的塔吊完成墩顶实心段及墩帽的施工。(6)爬模拆卸爬模分两部份拆卸:第一部是位于墩身内部的内爬升机构,包括内外套架、上下爬架、油缸等。第二部分是包括网架工作平台,吊车机构、外挂架等所有外部结构。拆除过程中应严格按拆卸顺序和高空作业安全顺序进行。.3矩形墩滑模施工工艺(1)滑模的基本构造矩形墩滑模采用无顶架结构,液压千斤顶与外支架直接安装在辐射梁上,以调径螺丝杆移动千斤顶,调模螺丝杆调整模板位置。辐射梁拟采用I16工字制作,外围圈采用13号槽钢。顶杆采用φ28mm工具式长顶杆,电动油压千斤顶提升。滑动模板敷设外吊栏、平台和栏杆。模板采用特制钢模,并根据墩身几何尺寸和坡率设置活动模板。(2)滑模的拼装①准备工作:滑动模板在使用前,将主要杆件进行预拼,并检查各部分尺寸及模板锥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基础顶面划出墩身轮廊线,放出四个固定测点,作为滑模吊挂垂球检查的前点。检查预埋的钢筋是否影响滑模安装,并加以整修。在墩壁外塔设临时安装平台,以支承外围圈及辐射梁。②拼装顺序:按桥墩中心拼装外围圈,安装辐射梁,待整修外圈、辐射梁呈水平时,方可拧紧连接螺栓。再安装顶架或外支架,安装模板。最后铺设平台木板,安装栏杆、千斤顶等。(3)施工工艺滑模的施工工艺见图图2.3.3-7。(4)工艺要求①滑模检查及试压:滑模在滑升前必须进行检查和千斤顶试压。图2.3.3-7滑模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图模板在拼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及时纠正。拼装完毕的滑模应符合要求。逐个检试千斤顶,加压到10MPa,半小时后无漏油情况。检查全部合格后,才能安装顶杆。②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塑性混凝土;陷度在2~4cm间;水灰比为0.5~0.65;初凝时间控制在2h左右。在温度偏低时,用高标号普通水泥,掺用速凝剂,速凝剂单位用量经实验确定,同时适当延长提升时间。③混凝土灌筑与滑模提升:灌筑混凝土前,先向模内铺灌一层2~3cm砂浆。混凝土入模时,四周均匀对称分布,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初灌混凝土的高度为60~70cm,分三次灌筑。在底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4MPa时,试升。初升后,全面检查所有设备,符合要求后,进行正常滑升。正常滑升时,每次灌筑的厚度与每次提升的高度要一致。在正常气温条件下,提升时间不超过1h。末次滑升阶段,灌完最后一层混凝土后,每隔1~2h将模提升5~10cm,连续滑动2~3次,避免混凝土与模板胶合。对预埋件或预埋的接头钢筋,滑模抽离后,要及时清理,使之外露。③模板收坡:施工中要随滑升高度及时用调整丝杆调整模板截面尺寸、活动模板的有效宽度与固定模板全部重叠后,及时抽出。墩帽砼采用大块特制钢模。模板支撑采用预埋螺栓,安装角钢支架作为模板托梁,梁体及桥面系施工工艺公跨铁立交桥空心板采取就地预制,汽车起重机架设。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协调安排,使制梁、存梁、架梁形成流水作业。(1)梁体的吊运及存放空心板吊装采用预埋钢筋吊钩的方法。预制梁的起吊、运输、装卸、安装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规定,一般不低于设计等级的100%。上下层梁体存放的支承位置保持一致。(2)砼空心板梁安装空心板梁采用两台50t汽车吊安装,空心板安装时,设专人负责,现场统一指挥。边安装边检查防止三条腿出现,一旦发现立即处理。(3)桥面系施工在梁板安装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桥面铺装施工。桥面铺装施工采用全幅施工方案。桥面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梁面进行清扫凿岩处理,并用高压水进行清洗,以保证桥面现浇层混凝土与原梁体结构紧密连接。在浇注完现浇层混凝土后进行不少于7天的保湿养生,采取在桥面上覆盖湿麻袋养生法,并指定专人负责养生,以确保不致产生开裂。伸缩缝全部采用原装进口或国内组装的毛勒伸缩缝。安装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安装前对伸缩缝要进行检查验收,要确保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2.3.4涵洞工程施工工艺盖板涵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盖板涵施工工艺见图2.3.4-1。图2.3.4-1盖板箱涵施工工艺框图(2)工艺要求①基础与涵身:盖板箱涵基础及墙身为浆砌片石,墙身上部的盖板支座为C15砼。基底挖至标高后先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查。有砂夹石换填的基础,换填沿涵长方向水平0.3m分层回填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混凝土墙身模板采用普通平板钢模按沉降缝分节架立,浇注混凝土时,要分层浇注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内实外美。浆砌片石墙身施工,要求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cm,无裂纹、无水锈、墙面美观,墙背整齐。②盖板:盖板集中预制,机械吊装。③沉降缝与防水层施工:涵洞沉降缝沿长度方向分段施工。沉降缝宽3cm,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