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黑手为何频频伸向中老年人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_第1页
保健品诈骗黑手为何频频伸向中老年人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_第2页
保健品诈骗黑手为何频频伸向中老年人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_第3页
保健品诈骗黑手为何频频伸向中老年人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_第4页
保健品诈骗黑手为何频频伸向中老年人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保健品诈骗黑手为何频频伸向中老年人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近年来,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的报道频频爆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便是利用保健品举行诈骗。为何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商家”频将黑手伸向中老年人呢?而且被骗对象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学历也越来越高。这是什么理由造成的呢?除了加大对这些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保健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外,我们理应从中吸取和反思的还有什么?

惊人:保健品企业涉诈骗近万名老人万元一瓶卖神水

9月6日,家住广州市花都区55岁的张玉芳(化名)花光了仅存的9000元积蓄,添置了“世一百年”的一堆保健品。与这笔高消费形成猛烈反差的是:她月收入仅有1000多元,至今还与两个女儿蜗居在4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而正在读书的小女儿每年仅学费就要一万多元。(金羊网9月13日《保健品公司职员认干妈骗光老人积蓄涉嫌诈骗》报道)

张女士只是被这家“世一百年养生堂(中国)科技进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一百年”)欺诈的近万名受害者之一。在连续接到对这家企业的投诉之后,记者对这家企业开展了调查,经过16天卧底,终究揭开了层层内幕。

打着知名品牌哈药的旗号,大肆向老人骗卖保健品;而所谓的保健品,却夹着各式的食品和药品;本金缺乏60元,却以高10倍的价格牟取暴利;五年来,骗人的踪迹从广州越秀到海珠,添置者“何止是8000人(公司负责人语)”。

“不会忽悠,我建议你们都去看看小品《卖拐》。我们就是‘卖拐’,(拿起面前的水)就这瓶水,我们就要卖10000元。产品不重要,公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9月1日,“世一百年”副总经理林华柱在公司大会上如此“培训”员工!

记者调查了解到,该公司与大多数骗人公司一样,牢牢抓住大多数老年人易被蒙骗的特点,采取各式有针对性的手段举行“逼攻”,并把这些老人分门别类:“核心顾客”型、“重点顾客”型、“一般顾客”型及“问题顾客”型。而为了取得老年人信任,该公司甚至完善了医疗检测法等传统手法,还有诸如膜拜法、舞会法、服务产法等“十八大创新法”。而在概括实施一对一过程中,“世一百年”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完善的精明骗术。在这过程中,甚至连一个普遍业务员都能转身变成知名教授,看病问诊。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哄骗逼吓,多管齐下”的一系列套路。

“给危机,要吓到他(她)心惊胆战;给梦想,要给到他(她)天花龙凤。”这是“世一百年”负责人在培训员工大会上的经典语句。记者卧底期间察觉,“世一百年”在培训员工时,骗人手法逐一呈现,几乎到了堪称经典的地步。“他们叫我‘干妈’,每日问寒问暖,我就是这样被骗了!”诸多醒悟后的老人在说起被骗时的情景,无不痛心疾首。

解析:中老年人为何痴迷保健品

对于中老年人为何痴迷于保健品,西南医院心理专家蒋成刚对此举行了解析。

1.舍得买健康

步入中老年后,对死亡的惧怕会增加,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关注健康,容许加倍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商家正是看到了老人心中的惧怕,打着“保健,养生、健康”的旗号,引诱中老年人掏腰包。

2.轻易盲从

一些老年人采纳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保健品销售商往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来大谈特谈所谓的“国际健康新理念”、“高科技产品”,还浮夸一些疾病的危害,让老年人觉得不连忙买保健品就不行。

3.渴望被重视

老年人自尊心对比强,比年轻人爱面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一些销售商就利用这点,用小恩小惠来拉拢老年人。还有一些老年人,会觉得大家都相信了,自己不相信就是落伍,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上当受骗。

4、畏缩落莫

好多保健品商贩正是抓住了中老年人“空巢”危机的心理,对他们锁定的客户定期访问,送诊上门,嘘寒问暖,陪老年人闲聊,更甚至还扶助老年人干些体力活,片面老年人痴迷的并不是保健品本身,而是痴迷于这些商贩的“贴心服务”。

反思:理应向骗子“学习”什么?

向骗子“学习”?没错,向骗子学习。

学习什么?

第一是学习骗子对老年人心理的把握之切实。

一个经典场面是,老年人买了好多保健品,子女的回响是:“又上当了,花这么多冤枉钱干什么?”老人多半会回敬一句:“这是我的钱,要你管?”于是,争吵开头。吵完了,子女们满腹委屈,明明是一片好心,怎么爹妈一点都不领情?其实,子女们真的错了。

在子女的年纪,他们对身体和病痛的感受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子女对钱有感觉,对病痛少感觉。父母可能恰恰相反。结果,子女的想法是,我明明是惦记你乱花钱;父母的想法是,你就只知道钱,我呢?

而骗子呢,他们很高明:他们一上来不谈钱,只谈感情。谈疾病的可怕,谈权威的稳当,再加上动人的称呼,细腻的关切,集体活动的喜悦,结果才是让你掏腰包。难怪父母的心会被他们抢走。

换个角度,子女要是下了这么多工夫,再和爹妈议论是不是该买这些保健品,爹妈不听你的才怪。

骗子教的其次课是,我们卖的其实不是产品,是感情。

为什么说这些做老年人保健品营销的公司是骗子?由于他们卖的产品往往浮夸功能,胡吹乱侃,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确实是骗子。但父母们真正看重的是这些产品吗?或许不是,由于,他们可能落莫得太久了。

所以,子女们不要以为父母是老糊涂了,他们是真的很可怜。既然没有真的,假的也可以凑合。不要以为只有子女才有“资格”当骗子的学生。有关的机构何尝不是。

这第三课表示了骗子们的眼光:我们面对的是夕阳人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