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文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1.gif)
![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文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2.gif)
![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文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3.gif)
![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文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4.gif)
![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文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5e485167aa925c075f3f099d6351325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文本目录第一章 总则 3第二章 需求预测与战略目标 4第三章 停车设施规模及布局 6第四章 公共停车规划 9第五章 配建停车规划 6第六章 专用停车设施规划 11第七章 近期停车实施与示范 13第八章 机制和保障措施 15第九章 附则 17总则规划背景近年来,XX城市机动车高速增长,车位难求成为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结合城市发展把准XX市中心城区城市停车问题的症结,提出科学的、适合于XX市的停车发展对策,对于缓解当前严重的停车问题、引导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布局,具有较为深远而实际的意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即北至北城上坝,南到研和清水河村、小河村、多依树;东至规划绕城高速公路东段;西到规划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及规划昆玉铁路复线(即泛亚铁路中线),包括XX坝子、研和坝子及部分适建山地区域,中心城区面积约280平方公里。规划对象本次规划对象包括常规停车和专项停车系统,其中专项停车包括停车换乘系统、停车智能化系统、货运停车系统及非机动车停车系统。规划年限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5—2020年;中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规划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GA/T850—2009);《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公安部/建设部881003颁,890101实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XX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及改善提升行动规划》;《XX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11—2030年)》;《XX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XX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XX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及重点片区动态维护》;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文件。规划原则与动态交通相协调原则合理供给与建设原则需求管理原则统筹兼顾原则节约资源原则综合治理原则停车场规划总体原则需求预测与战略目标目标年机动车出行特征1、客车拥有量根据城市总体经济和功能的发展,预测至2030年,XX市中心城区小客车保有量约25-30万辆,平均每千人300-350辆。2、小汽车出行次数根据XX市中心城区目标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国内外城市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交通发展经验,确定2030年小汽车出行次数为2.3-2.5次/日。拥车停放需求预测按照人口特征函数,预测得到各片区车辆拥有情况:表2-1各区域机动车分布预测区域2030年拥车停放需求(单位:辆)中心组团老城区34161中心组团行政中心49553北城组团27644春和组团22431大营街组团46867研和组团22887合计203544用车停放需求预测规划对各区域不同土地使用模式下的拥车停放需求规模进行分析预测。表2-22030年各区域不同拥车停车需求区域用车需求(单位:辆)目的地需求(单位:辆)商业需求办公需求其他需求中心组团老城区2720413515122761412中心组团行政中心3563216805158292998北城组团21237989788172524春和组团184921010640714314大营街组团291321307176188443研和组团226266715264013271合计154323701095125132964城市停车需求总量至规划期末,XX城市停车需求总量为35.79万辆。城市停车发展目标以“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通过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双重引导,逐步改变居民出行方式。停车设施供给采取配建为主,路外为辅、路内为补充的方式,建设形式以地下、立体为主,地面为辅。基本保证“自备车位”的要求;使社会停车泊位与机动车拥有量的比例达到15%左右,达到先进城市的一般标准;与交通需求管理结合,综合考虑道路容量和用地要求,适当控制中心区停车供应规模;形成以路外停车设施供应为主体、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系统,并且从近期到远期逐步降低路内停车泊位的比重。中心区的边缘建立方便舒适、配套完善的停车换乘枢纽,提供低费用的停车设施,以鼓励人们换乘公共交通系统。从政策、体制、管理、技术、资金、价格等方面促进停车产业化基本实现。停车设施规模及布局停车分区及功能XX市中心城区可划为54个停车分区,按居住、商业、办公、医疗等功能区分,包括居住21个,商业11个,行政办公1个,教育用地1个,居住商业混合用地8个,工业用地11个,特殊用地1个。停车规模及布局综合区域的不同性质、规模、区位、可达性的停车特征,依托片区路网的动态交通容量,鼓励停车共享、加强周转、降低通勤的停车发展战略,适当控制停车需求,明确各区域的停车规模。表3-1规划年各区域停车规模地带停车设施合计停车规模(单位:辆)商业医疗类办公类其他类拥车中心组团商业中心613641351512276141234161中心组团行政中心851851680515829299849553北城组团4888298978817252427644春和组团40922101064071431422431大营街组团75999130717618844346867研和组团45513671526401327122887合计357868701095125132964203544公共停车规划路外停车场布局准则1、停车设施的设置首先应考虑近期的需求大小,还应考虑周围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状况,保持区域动静态交通平衡。2、停车场的出入口应尽量设在次干路或支路上,并尽可能地远离交叉路口。容量为50辆以上的停车场,其出入口距主干路交叉口以大于l00米为宜;当容量少于50辆时,与交叉口的距离可小于该值。3、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米(一般建议为250~300米),即平均步行时间3~5分钟,最大不超过7分钟,相应的步行距离为300米,最大不超过500米。4、中心城区单个停车场一般不宜超过300个泊位。5、停车场征用土地范围一般包括停车楼占地面积、后退道路红线、绿化用地、代征城市道路用地等几部分,其中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和绿化率按城市规划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6、停车设施的形式应因地制宜、减少拆迁。在用地紧缺的地区应以立体停车型式为主,地下车库也应作为主要停车型式之一;大力推广高科技产品在停车设施中的应用。路外停车场布局停车场车位的规划要在XX市已有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分区供需分析差额,在规划区内结合用地情况、停车选址模型,进行公共停车场的布设以及建设。规划中心城区路外公共停设施规划127处,提供泊位31914个。路内停车规划泊位设置准则1、城市主、次干道及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不宜设置路内停车泊位。2、根据下表,XX市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应不小于10%。表4-1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比例(%)≤15≤12≤10≤83、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道路上不宜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对社会开放的大型路外停车场服务半径范围内,设置的路内停车泊位必须与路外停车管理相协调,采取相应的路内停车管理措施。4、纵坡超过4%的道路禁止布置路内停车。5.与慢行交通系统相衔接,避免占用主要自行车骑行廊道。6、当道路车行道宽度小于表5-2内禁止停放的最小宽度时,不得在路内设置停车泊位。7、路内停车泊位主要设置在支路、交通负荷度较小的次干道以及有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上。8、V/C为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的比值,即道路服务水平,路内停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V/C值应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即次干道V/C≤0.85,支路V/C≤0.90。当V/C值超过上述规定时,如仍要设置路内停车场,则应对其影响做进一步的分析后确定是否设置。表4-2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关系表道路类型车行道宽度停车引导城市道路>12容许双侧停车8—12容许单侧停车<8禁止路边停车小区路及巷道>10容许双侧停车6—10容许单侧停车<6禁止路边停车表4-3设置路内停车场的道路服务水平标准服务水平交通流动情况饱和度路内停车设置交通状况平均车速(公里/小时)高峰小时系数A自由流动≥50PHF≤0.7V/C≤0.6容许路内停车B轻度延误≥400.7-0.80.6-0.7容许路内停车C可接受延误≥300.8-0.850.7-0.8容许路内停车D可容忍延误≥250.85-0.90.8-0.9禁止路内停车E拥挤25左右0.9-0.950.9-1.0禁止路内停车F阻塞<25————禁止路内停车8、路内停车泊位与交叉口的距离以不妨碍行车视距为设置原则,建议与相交的城市主、次干道缘石延长线的距离不小于20m,与相交的支路缘石延长线的距离不小于10m;单向交通出口方向,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与交叉口的距离。9、路内停车泊位与有行车需求的巷弄出口之间,应留有不小于2m的安全距离。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给重要建筑物、停车库等的出入口留出足够的空间;人行横道、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公交车站、信号灯等前后一定距离内不应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具体参照交通部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10、依据上述原则确定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范围;路内停车泊位设计与规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停车泊位的大小和数量,且必须控制在停车泊位设置范围之内。11、在一些符合条件的路段,可以根据道路的交通特征,以及当地的停车管理政策设置全天或分时段允许停放车辆的路内停车泊位。根据停车管理的需要,路内停车场的设置应保证一定的规模,具体规模应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而定,并满足上述停车泊位设置准则的要求。配建停车规划指导原则1、重视城市基本泊位的作用和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在城市停车系统构成中的主导地位;2、适应机动车增长趋势,配建指标符合建筑物停车需求变化的态势,体现指标的前瞻性和适度超前性;3、配建停车设施供应作为调节区域交通需求,引导交通出行方式优化的重要手段,要体现停车配建指标的区域差别化;4、充分体现停车基本泊位的建设,停车泊位供给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导力量;5、停车配建指标应同时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6、配建指标制定与实施与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紧密协调,体现“以静制动”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建筑物分类本次指标修订将XX市建筑物分为住宅、办公、商业、文体设施、医院、教育、公园、工业等8大类。XX市配建建筑物分类与计算单位建议如下:表5-1XX市停车配建建筑物分类建筑物类型分类单位住宅别墅、高档公寓、商品房、经济适用房车位/户办公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其他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商业商业区、独立购物中心、配套商业设施、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酒店车位/100m2建筑面积文体设施影剧院车位/100座位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车位/100m2建筑面积大型体育馆、小型体育馆车位/100座位教育大中专院校、中小学车位/100师生医院医院、独立诊所车位/100m2建筑面积公园一般性城市公园车位/公顷占地面积工业厂房车位/100m2建筑面积仓储车位/100m2建筑面积配建停车分区XX城市停车配建分区划分为三大类。表5-2XX市停车配建分区方案分区配建停车分区指导思想一类地区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城市交通需求管理重点区域。二类地区城市功能、服务设施集中的区域,需要高水平公共停车服务;城市密集区,交通供给水平提高受制约。三类地区城市新发展地区,交通设施发展环境良好。停车配建指标制定表5-3XX市中心城区建筑物机动车标准车位配建指标建筑性质建筑分类计算单位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住宅低层联排住宅车位/户--1.5~2.0-商品住宅车位/户1.01.21.51经济适用房车位/户0.50.74办公行政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0.81.01.21商务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1其他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1商业大型商场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2独立购物中心、仓储型超市车位/100m2建筑面积0.5~2综合市场、批发交易市场车位/100m2建筑面积0.5~0.61.01.22餐饮、娱乐车位/100m2建筑面积1.5~2.02.52.52旅馆酒店四五星级车位/客房0.3~-其他星级0.2~-医疗卫生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车位/100m2建筑面积1.0区以下医院、社区医疗设施车位/100m2建筑面积2文体公共设施体育场车位/100座2.0~3.03.04.020市级影剧院车位/100座3.04.06.020一般影剧院车位/100座2.03.54.025图书馆、博物馆车位/100m2建筑面积0.3~0.61.01.25展览馆车位/100m2建筑面积5会议中心车位/100座1.0~2.02.5~5.03.0~5.520教育公共设施大中专院校车位/100学生2.53.04.070中学车位/100学生60小学、幼儿园车位/100学生30公园一般性城市公园车位/公顷游览面积3.54.055工业厂房车位/100m2建筑面积-0.2~0.68仓储区车位/100m2建筑面积-0.2~0.45专用停车设施规划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目标1、基于完善的停车换乘体系,引导居民转变出行方式结构,提高公交分担率,缓解中心组团商业中心交通压力,保障中心区活力;2、基于城际铁路、泛亚铁路中线及东线,促进区域交通与市内交通相衔接,加强XX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推动昆玉一体化建设。换乘站位置选择的原则1、为服务范围内小汽车出行进行停车换乘提供最大的便利;2、设置在城市主要的客运交通走廊上,服务于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并且与城市的主干道和快速路连接;3、能够吸引大量的个体机动车出行,特别是以办公区为讫点的日常出行,如通勤交通等;4、从停车换乘设施到办公区的公交出行时间应等于、最好小于采用汽车方式的出行时间;5、应设置在老城区的外围,结合老城区的空间形状进行布置;6、附近有多条进入城市中心区的主要道路,而且距离很近。停车换乘设施规模XX市停车换乘设施规模的确定主要参考国外相关城市的经验,确定XX市停车换乘停车泊位规模为2500个。停车换乘系统方案规划区共设置换乘点6个,其中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换乘点3个,包括与昆玉城际铁路的北换乘点、南换乘点和与昆玉电气化铁路的换乘点;进入中心组团商业中心的换乘点3个,公交换乘点1和换乘点2主要针对的是中心组团行政中心进入中心组团商业中心的交通流,公交换乘点3主要针对研和组团及周边区域进入中心组团的交通流,昆玉城际南换乘点除了满足市内交通与城际铁路换乘外,兼顾承担大营街组团及周边区域与中心组团之间的交通换乘功能。各个换乘点主要的接驳方式、建设形式、机动车泊位数及用地规模如下表所示:表6-1换乘点一览表站名接驳的主要交通方式建设形式机动车泊位数(个)用地规模(亩)XX西站换乘点轨道地下5007.5昆玉城际北换乘点轨道地下4006昆玉城际南换乘点轨道立体4006公交换乘点1公交地面50019公交换乘点2公交地面30011.5公交换乘点3公交地面40015合计——2500—公交停车规划规划公交首末站共55个,总面积为136000m2。其中,独立占地首末站41个,结合对外交通设施或大型建筑设置的首末站12个,路侧深港湾首末站2个。按照分区服务、布局均匀的原则,每个片区布置一处公交综合车场。结合大型交通枢纽布局,远期规划公交综合车场6个,总面积74000m2。其中,现状保留综合车场1个,新建综合车场5个。货运停车设施规划货运停车设施规划布局结合《“畅通XX”货运交通停车场布点规划》的研究成果,在确定中心城区大货车禁行路线的基础上,近期以现有8处货运停车场站改造提升为主,远期结合东、西绕城高速、对外交通干道走向及轨道站场周边,新建10处大货车停车场库设施,为满足城市内部物流,将现有8处货运停车场站改造为中小型货车停车场站,总共规划布局18处货车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以居住配建停车位、办公配建停车场、公交站等配建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辅助,以结合城市加油站建设的快充站、换电站为补充,形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新建居住区、办公区停车位充电桩配建比例不小于总车位的15%。优先在大型商场、超市、文体场馆等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交通枢纽、驻车换乘(P+R)等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充电设施。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设施,适当新建独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停车智能化规划XX市中心城区将采取停车诱导系统与“互联网+”技术运用相结合的方式,在停车设施及使用信息数据收集和共享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停车软件的运用,并结合区域功能、道路交通、交通控制三个方面因素,针对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建设停车诱导系统。近期实施与示范近期目标结合老城区拆临拆违、棚户区改造及城市旧城更新计划,优化停车系统布局并提升设施建设供给水平;从规划引导、设施建设、政策鼓励、收费管理等多方面多途径开展停车系统综合改善工作,弥补老城区配建停车和公共停车“双缺”问题;合理的划定路内停车泊位,采用科技手段规范、科学管理,建立完整三级停车诱导系统,推进停车设施“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发挥停车系统调控城市动态交通流的功能和作用。力争用3—5年的时间,有效缓解XX老城区停车难题,为XX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奠定基础。近期重点区域划定近期重点区域为:北至玉江大道,南至师旗路,西以昆玉高速为界,东至建设用地边界。近期实施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规划通过有效衔接老城区拆临拆违、棚户区改造及城市旧城更新计划,制定针对性的设施建设及布局优化方案,避免纸上谈兵,提高可实施性。2、以供定需原则在发展战略基础上,采取以供定需的发展模式应对老城区停车设施提升改善,有效抑制、引导机动车交通的空间分布,缓解老城区交通问题、停车难题。3、优先挖潜原则在城市土地整备过程中,以优先挖潜为原则,避免大拆大建,充分利用梳理出来的城市“边角料”空间、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设施。4、环境友好原则停车设施的建设不应以牺牲、破坏城市环境及景观为代价,避免占用非机动车及行人空间,实现停车设施与城市景观的有效融合。路外停车设施扩容规划及重点项目结合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拆临拆违、改变用地性质等措施,综合考虑场地周边的停车矛盾、交通组织和开口的便利性,近期规划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共59处,提供泊位15484个。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片区,南、北片区以地面停车为主,主要利用现在未建设的用地。中部片区以立体停车和地下停车为主,主要采取在临时建筑、违规建筑拆除之后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在公园改造建设地下停车场的措施。近期优先进行停车设施扩容,建设路外停车设施5处,共提供泊位1405个。表7-1近期行动计划项目库编号用地面积(公顷)建设形式泊位数量(个)备注010.49地下、立体340—020.48地下240—030.10立体500拆临拆违040.28立体210拆临拆违050.35地面115拆临拆违合计1405规划路内停车泊位1、取消龙马路、玉兴路、XX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边停车泊位。2、取消聂耳路、环山路等城市次干道路边停车泊位。3、规划确定路内停车位4720个,新增2813个,其中夜间停车位1080个。4、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减少老城区内路内停车泊位设置,为自行车提供良好的骑行环境。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结合慢行交通系统中主要的自行车骑行廊道及城市商业网点、公交站(特别是公交起讫点)、枢纽站、机动车停车换乘点等地方设置相应的自行车存车换乘设施。近期针对XX老城区,结合路侧绿化带,设置自行车停放点44个。停车诱导系统建设规划XX老城区珊瑚路—玉兴路—环山路—抚仙路—XX大道所围合的核心区域近期优先建设完善三级诱导标志。一级诱导为区域预告性诱导标志,位于东风路、棋阳路、南北大街、凤凰路、聂耳路等主要道路进入区域的出入口处。二级诱导为街区诱导标志,位于内部主要道路交叉口。三级诱导为单独诱导标志,位于各公共停车场,包括入口引导和内部引导。机制和保障措施机制建议1、成立由市领导领衔的解决停车问题协调小组专门成立由XX市领导领衔的停车问题协调小组,协调解决停车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编制和出台《XX市城市公共停车场(库)布点与指导手册》通过编制和出台《XX市城市公共停车场(库)布点与指导手册》,有效引导市民对号停车,提高停车、用车效率和周转率,同时降低交通出行时间成本。3、成果纳入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通过控规图则确保公共停车项目的落地建议本次规划研究成果中涉及的配建性指标内容纳入《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保障城市用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对于规划明确的公共停车用地,应有效结合控规,以图则的形式确保用地空间的预留。4、规范停车设施用地管理对停车设施用地的管理应依法确定停车场土地使用年期、规范编制停车场供地计划、细化停车场供地政策,鼓励盘活存量用地用于停车场建设,加大停车场建设中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5、加强停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章前引言及 加权平均数》听评课记录1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听课评课记录2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食堂档口租赁合同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协议
- 农机合作社入社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驾驶技术聘用驾驶员安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船舶买卖合同中的船舶交易市场分析及预测
- 2025年度员工公寓租赁补贴协议范本
- 2025年上半年东莞望牛墩镇事业单位招考(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矿山开采承包合同实施细则4篇
- 2025年度茶叶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务协议
-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集装箱知识培训课件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风偏故障告警系统技术导则》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
- JJF(京) 92-2022 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
-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