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二章》课堂检测题(2012.2.28)一、理解默写1.《〈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今年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是合乎科学论断的。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
一个人要担当大任,就必须在思想、生活、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磨难,这番磨难是:。上天制造重重磨难,让“斯人”经历磨难的目的是:。4、文中阐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是:。二、重点词语解释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8、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0、人恒过,然后能改;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三、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3、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8、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八、阅读理解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在这一论点中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包括、、。.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的政治思想。)作者的意图是借战争来阐述。作者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先举攻城一方占据“天时”但却不能取胜的战例,证明了;又从守城一方占据了“地利”,但却弃城而逃一例来证明了。之后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的句子是:从而得出本文结论(即全文主旨句):其中,“得道”即上文中的“”,其最佳局面也即下文中的“”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是其中的。本文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二是。文章首先使用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我们:先后的论证方法有、、、3、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那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②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③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1)戒戒之曰 ______________(1)戒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_(2)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2)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______________【F】面山而居(《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F】居无何,上至(《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________(3)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F】(3)得得志______________【F】4.重点实词(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____________(2)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3)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4)父命之命:____________(5)以顺为正者顺:____________【F】正:____________(6)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7)独行其道道:____________5.重点虚词丈夫之冠也 ________________父命之 ________________(1)之母命之 ________________妾妇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___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_6.重点句子翻译(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文意理解与探究1.(统编课后习题)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富贵不能淫》一、基本内容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2.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要坚守仁义。二、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词语解释岂:难道9、戒之:告诫是;这10、必恭必戒:谨慎诚:真正,确实11、女:同“汝”,你4、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12、夫子:丈夫5、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13、正:准则,标准6、焉:怎么,哪里14、由:遵从7、冠:行冠礼15、淫:使……迷惑、惑乱8、命:教导、训诲16、得志:实现谓:称作17、移:使……动摇、改变18、屈:使……屈服19、焉得:能够20、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居21、天下之广居(名词,住宅)22、独行其道(名词,道路)妾23、妇之道也(名词,原则、行为准则)重点句子翻译:“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子未学礼乎?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6、女子之嫁也,母命之,7、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8、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10、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问答题1、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景春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权倾天下,举手投足间便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物自然可称得上大丈夫。2、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敬仰、崇拜、羡慕。反问句式、“诚”字、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体现景春对此观点深信不疑。应该以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3.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两层:“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之“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出慷慨激昂、掷地有声。4.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课后题一)孟子提出了三方面的标准: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三、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这三条做到了,才有资格叫大丈夫。5.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基础,是核心,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放在最后。6.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句回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回答。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8.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课后题一)孟子认为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9.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0.孟子如何批驳对方并提出自己观点的?即论证思路首先,用反问句否定了景春观点,包含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公孙衍、张仪只是顺从君主的意志,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标准的本质。然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11、《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文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1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3.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1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浩然之气?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当遵守做人的原则,提高品行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如:在路上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不能贪财将东西占为己有,应当坚守做人的原则,将东西归还失主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举起(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______________【F】今义:判断动词(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①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征讨,出征②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比喻3.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苦其心志原意为:痛苦,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②劳其筋骨原意为:劳累,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③饿其体肤原意为:饥饿,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④空乏其身原意为:财资缺乏,句中意为:____________。(2)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然后能改原意为:错误,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3)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动心忍性①原意为:震撼,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②原意为:坚忍,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1)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发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有时朝发白帝(《三峡》)________________【F】(2)拂行(2)拂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5.重点实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畎亩:____________(2)管夷吾举于士士:______________(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_____________【F】任:______________【F】(4)行拂乱其所为乱:______________(5)曾益其所不能曾益:____________(6)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___(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虑: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8)入则无法家拂士入:______________法家:____________士:______________(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_____敌:______________(10)国恒亡亡:____________【F】6.重点虚词(1)于故天将降大任(1)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2014C7.重点句子翻译(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文意理解与探究1.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哪一类人?3.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金题演练(主题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甲】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①乃亡。晋败楚鄢②,范文③为患;厉④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⑤,孟死臧恤,“药石⑥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⑦今之人,曾不是思。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我作戒诗,思者无咎。(节选自《敌戒》)【注释】①訑訑(dàn):骄傲自满的样子。②鄢(yān):鄢陵,今属河南。③范文:范文子,春秋时晋国大夫。④厉:指晋厉公。⑤孟孙恶(wù)臧(zāng):孟孙指孟孙速,春秋时鲁国大夫。恶:憎恶。臧指臧孙纥,春秋时鲁国大夫。⑥药石:药物和治病的石针。⑦矧(shěn):况且,何况。【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六国既除()(2)敌存而惧()(3)敌去召过()(4)人恒过,然后能改()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而不知为益之尤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兢兢以强不以千里称也C.范文为患行拂乱其所为D.矧今之人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能知此,道大名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4.【甲】文中“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乙】文中的话来作答。(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发:起,指被任用。2.举:任用,选拔.3.士:狱官。4.故:所以。5.降:下达。6.任:责任,使命。7.苦其心志:使……痛苦。8.饿其体肤:使……饥饿。9.劳其筋骨:使……劳累。10.空乏:财资缺乏。使动用法,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1.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受到不顺12.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坚强。1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能:才能、才干。14.人恒过:恒:常常。过:犯错误。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16.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17.征于色:征:征验,表现。色:脸色18.发于声:显露,流露。19.而后喻:了解,明白。20.入则:指在国内。21.出则:指在国外。22.法家:守法度的大臣。23.拂士:拂:通“弼”,辅佐。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24.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25.所以动心忍性:用(通过)这些办法26.然后:这样以后27.舜发于畎亩之中:从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29.而死于安乐也:在30.所以动心忍性:用来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二、翻译下列句子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样的人。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6.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三:简答题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论证思路)答:本文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然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一类人?答:“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当“大任”的人。3、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有何共同特点?举这些人的事例有何作用?答:①出身都卑微;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②连用六位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4、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答:不能删除。①因为这句话前面的内容都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密;②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而这句话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就不能够全面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5、简要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答:文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或从个人到国家,由正面到反面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文章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先举了六位人物事例,提出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再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接着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7、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答:这篇文章说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和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溺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8、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順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第19篇愚公移山《列子》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通假字(1)始一反焉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2)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方七百里,高万仞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方向或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2)惩山北之塞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惩罚(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毛发(4)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休息(5)惧其不已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已经3.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吾与汝毕力平险原意为:险峻,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2)名词用作状语面山而居原意为:脸,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F】(3)动词的被动用法帝感其诚原意为:感动,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4.重点实词(1)面山而居居:____________【F】(2)惩山北之塞塞:____________(3)出入之迂也迂:____________(4)聚室而谋室:____________(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____________毕:____________(6)指通豫南指:____________(7)达于汉阴阴:____________(8)杂然相许杂然:__________许:____________(9)其妻献疑曰献疑:__________(10)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损:____________(11)且焉置土石置:____________(1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____________(13)叩石垦壤叩:____________(14)始龀,跳往助之始:____________龀:____________(15)寒暑易节易:____________节:____________(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叟:____________(17)甚矣甚:____________(18)北山愚公长息曰长息:__________(19)固不可彻固:____________彻:____________(2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__________(21)何苦而不平苦:____________(2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____________(23)操蛇之神闻之操:____________(2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____________【F】(25)一厝朔东厝:____________(26)无陇断焉陇:____________断:____________5.重点虚词(1)且年且九十2010A ____________(1)且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惩山北之塞 ____________(2)之跳往助之 (2)之甚矣,汝之不惠2017B ____________告之于帝 ____________(3)吾与汝毕力平险2018A ____________(4)以以君之力 ____________(4)以河曲智叟无以应 ____________(5)其如士石何2015B ____________(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2011B ____________6.重点句子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第20篇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改容式车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介胄之士不拜原意为:铠甲和头盔,句中意为:__________。3.一词多义军周亚夫军细柳________________军上自劳军 ________________至霸上及棘门军 ________________4.重点实词(1)匈奴大入边入边:____________(2)上自劳军劳:______________(3)已而之细柳军已而:____________(4)彀弓弩彀:______________(5)持满持:______________(6)军中闻将军令闻:______________【F】(7)不闻天子之诏诏:______________(8)居无何居:______________无何:____________(9)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______________(10)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按辔:____________徐:______________【F】(11)介胄之士不拜士:______________(12)天子为动动:______________(13)使人称谢称谢:____________(14)曩者霸上、棘门军曩:______________(1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______________虏:______________【F】5.重点虚词(1)之已而之细柳军______________(1)之不闻天子之诏 ______________称善者久之 ______________(2)为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2)为天子为动 ______________(3)以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3)以以备胡 ______________将以下骑送迎 ______________(4)乃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4)乃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______________6.重点句子翻译(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2)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第17篇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一、1.女汝你2.①使……惑乱,迷惑②使……改变,动摇③使……屈服3.(1)告诫谨慎(2)住进住宅处在坐在,在居住经过(3)能,能够实现4.(1)真正,确实(2)指战争停息(3)行冠礼(4)教导、训诲(5)顺从准则,标准(6)遵循(7)道路5.(1)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男子”代词,指“女子”结构助词,的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2)怎么,哪里(3)介词,把6.(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2)富贵不能使其心智惑乱,贫贱不能使其操守改变,武力不能使其意志屈服。二、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不能坚守原则,无法保持本性,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金题演练1.(4分)(1)听说(陶后鲜有闻)(2)使……惑乱,迷惑(富贵不能淫)(3)才能(才美不外见)(4)悬挂(悬泉瀑布)2.(2分)C【解析】A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在”;后者译为“从”。B项中的两个“之”,前者是结构助词,译为“的”;后者是代词,相当于“这件事”。C项中的两个“虽”都是连词,译为“虽然”。D项中的两个“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承接。故选C项。3.(4分)(1)偷盗的人虽然活得长,但却不是善良的人。(2)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4.(2分)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观点。【参考译文】常常听人们说:人生在世,富贵不能使人心智惑乱,贫贱不能使人操守改变。文章写得超过了世人,孔子却被围困于陈国;拥有文韬武略的姜太公也是先在渭水河畔钓鱼。颜回的命虽然短,却不是凶恶的人;偷盗的人虽然活得长,但却不是善良的人。尧帝虽然是至圣的明君,但是生下了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虽然顽固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张良原本是老百姓,萧何也只是县吏。晏子的身高不足五尺,却被封为齐国的丞相;孔明居住在草庐之中,却能够担任蜀汉的军师。项羽虽然强大,却兵败乌江而自刎;汉王刘邦虽然兵力弱小,最终却取得了国家政权。汉将李广虽然有射虎石的威名,却终身没有获得封名;冯唐虽然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一天连三顿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腰上悬挂着三尺的玉印,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所以人活在世上,在富贵时不能尽情享用,在贫贱时也不能自暴自弃,听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吧。第18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一、1.(1)曾增增加(2)衡横梗塞、不顺(3)拂弼辅佐2.(1)选拔、任用(2)这,这种(类)(3)①征验、表现②了解、明白3.(1)①使……痛苦②使……劳累③使……经受饥饿之苦④使……身处贫困之中(2)犯错误(3)使……受到震撼使……坚忍起来4.(1)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开放出发(2)违背同“弼”,辅佐5.(1)田地(2)狱官(3)因此,所以责任,使命(4)扰乱(5)增加(6)常常(7)思虑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8)指在国内守法度的大臣贤士(9)指在国外匹敌、相当(10)灭亡6.(1)介词,给介词,由于(2)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7.(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2)(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3)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二、1.艰苦环境的磨炼思想斗争的折磨2.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硫酸工艺学》课件
- 二尿素装置安全课课件
- 《烧伤基础知识》课件
- 《湖南乡土地理》课件
- 《孕妇学校讲课》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员管理篇十篇
- 2024教师安全责任协议书(28篇)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表
- 绩效结果运用办法
- 2022年旅店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同步练习
- 学校品牌定义及内涵
- 古诗词1000首
- 2018级成考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12月份考试资料文献学复习资料
- 最新中考英语单词表2200个
- 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
- 井用潜水泵的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