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1页
现代文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2页
现代文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3页
现代文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4页
现代文阅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祖母的烟茶祖母在后山坡上种了几十株茶树,我才懂事的时候,茶树就长得跟我的个子一般高了,我们家的茶叶就是这些树上长出来的。祖母一般不在乎什么明前茶或谷雨茶,她采摘的多是些粗粗的叶子,连同茶梗一道弄了下来,看似普通的树叶,可经过祖母那双灵巧的手,那叶片就有了新的样式,卷曲得体,有模有样。祖母对茶树很上心,除草、剪枝、施肥,她只施土杂肥,茶树在祖母的细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每棵树都长得一样高,枝丫粗壮,叶子浓密。也难怪祖母对那些茶树会格外上心,那时,这茶可是一家几口人不可或缺的寻常支用。不仅仅只是解决家里人喝茶那点事,祖母还得考虑如何把茶做好了,连同平时攒下的土鸡蛋一起拿到城里卖点钱,再换回些食盐、煤油、肥皂,以及针线、布料之类的日常用品。一阵清明雨洗过,茶树上的新芽呈嫩绿色,显露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老叶片呈墨绿色,叶面闪着油亮的光泽,像是打了一层蜡。当叶子长到一定的时候,该采摘了,这时节,太阳劲道十足,明晃晃,火辣辣,灼得人皮肤生痛。祖母好像不怎么怕热,她戴个草帽,身上罩着长衣长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热辣的阳光一般晒不到皮肤,这样一来,人当然会更加闷热,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背,看得出一块块汗湿的印子,双手则不停地在树枝上翻飞,像在弹钢琴,她要趁着这个时节,赶紧把那些茶叶都摘下来。茶采下来,用水冲洗干净,晾干,然后,架起锅子,灶膛里放把茅草点燃,茶叶在锅里反复翻炒,叫做“炒青”。祖母操作这些程序,手法娴熟,时而在热度适中的锅里用手将茶叶团转,打散,再团转,再打散,时而又将茶叶抛起,宛如天女散花,好似在玩杂耍。炒得茶叶变软,青气收敛就差不多了,再摊放在竹篾编成的盘子里,不断抱团、搓揉,叶片渐渐揉成了一根根卷曲的“纸捻子”,然后再放到锅里慢火烘焙,焙干后用牛皮纸包好,缠上麻绳,挂在灶屋里的通钩上,任柴火的烟气缓慢渗进纸包,就这样将茶叶熏制成了地道的烟茶。那是一种经柴火稍稍熏烤的茶。最好能取回山泉水,用瓦壶、柴火烧开,冲泡,不一会,蜷缩的茶叶在沸水中腰肢伸展,汤色橙黄,一缕淡淡的茶香和着柴火烟香便从茶杯中漫逸出来,若再搁上一两瓣茴香,更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喝起来清香中带点甜甜的味道,注入泡壶中放凉后的茶水,清冽甘爽,既好喝又解渴,大热天,我从学校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冲向泡壶,咕咚咕咚,一口气能喝上好几碗。一碗烟茶,盛满了浓浓的乡情和儿时的记忆。这,就是故乡的味道,我把它一并寄放在了一处乡间,大山深處的乡间。老家后山坡上有座坟墓,有位老人忙累了一生,躺下来,在这静谧、安详的地方歇息。我当然知道,深爱我的祖母就躺在里面,祖母还像从前那样,慈祥的眼神,日夜看护着那个家和那片茶园,深情的目光,时刻遥望着远方的亲人。清明节前,我又来到了祖母坟前。故土依旧,草木芜杂,坟包上像一头披散的乱发,于我,心怀戚戚焉。燃起一炷心香,焚些冥钱,袅袅轻烟,仿若阴阳间的信使,传递着风雨纷飞的哀思。在这个落寞沉重的日子,我要看看我的祖母,跟她说说话,好让她高兴高兴,看孙儿现在的样子,她应该会放得下心。也许,长眠于此的祖母早已淡忘了尘世的一切,对世事不再抱有任何怀想吧,而我们却正在有意无意间经历着老人的过往。望向山坡上那片碧绿的茶园,我忽然又想起了祖母做的茶——那种韵足了人间烟火气息的烟茶。16.祖母的烟茶是怎样制作的?在下面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补全线索。(3分)采摘-①()——抱团、揉搓——②()——③()17.请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①段写出了祖母制烟茶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意义。B.第②段中,写雨洗过的茶树,新芽老叶交相辉映,意在表达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颂,对自然的讴歌。C.祖母生长在山野,却是心灵手巧。文中多次写到茶在祖母手中的美好变化,以及茶汤的好喝,就是对像祖母这样手艺精湛的制茶人表达敬意,这也是本文的写作意图。D.祖母手中的茶源自于粗粗的叶子,是经过精心炮制才焕发出独特的光彩,维持了家人的生活。作者笔下的祖母用自己的终生勤苦,守护着家园的宁静。烟茶制作的过程,就像祖母自己的人生。E.本文作者撷取年少时对祖母制茶的影像片段,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渗透着对生活的感悟。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本文以“祖母的烟茶”为题的理解。(4分)二.第十一筐青菜1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2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3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4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5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6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7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8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9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10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11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12见我没作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13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14原来,他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15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16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17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张字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18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19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字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20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21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22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23老人一邊装菜,一边念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24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25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16.本文用插叙的形式交代了老人送菜的事情,梳理信息填空,将线索补充完整。(3分)女儿是护士,护理病人,不能回家—①()—写纸条,保证蔬菜新鲜——瞒着女儿——②()——③()17.请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选文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一上来先交代地点,强调了故事的真实性。B.文中对镇村干部疫情防控的巡视也用了不少笔墨,这既是推动故事情节的需要,也侧面突出了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为塑造人物形象做了衬托。C.第⑬段中作者脑海中的多个问号,也正是读者疑惑的地方,这里兼有承上启下和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D.文中的老人和他的老伴,都是勤劳能干的庄稼好手,干起活儿来不怕脏不怕累,对劳动者的赞颂,是本文重要的创作意图。E.文章结尾处“目送”“满满”“渐行渐远”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慨-沉重、压抑、艰难。19.第24段中加点的“暖暖的春光”蕴含着哪些丰富的内容?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4分)三.芦苇花的精魂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16.阅读文章①~④段,分条概括芦苇花的特点。(4分)17.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画线句。(3分)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1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②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芦苇花与秋菊对比,突出了芦苇花与秋菊一样面对困境坚韧、朴素的特点。B.第③段中“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意思是生命如同芦苇花一样,饱经风霜苦难,却要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用热情去点燃人生的希望。C.第⑨段“铺展”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花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及带给我们的思考。D.第⑩段总结全文,点明“人的良心生于不灭的心性”的主题,引人深思。E.本文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芦苇花的精魂及如芦苇花一样的人的赞美之情。19.本文以“芦苇花的精魂”为题,有何作用?(4分)四.艾香悠悠溢端午①“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③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④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⑤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⑥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16.作者为什么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请结合文章②~⑤段的内容概括。(4分)17.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18.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4分)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用民谣引出家乡端午的习俗,触发了作者的情思,勾起对儿时生活的回忆。B.第②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描写艾草,为后文写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做铺垫。C.第③段引用《诗经》中有关“采艾”的佳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意蕴美。D.第⑥段中写母亲接连打电话叮嘱“我”端午节插艾草,表现出母亲思想传统、保守。E.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发感悟,语言隽永,感情真挚。五.倾听滴水1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2少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视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觉察的速度攀升。3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4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5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6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7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轻,矫健,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楚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稍慢了一些,就像中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8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9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是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10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11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演着多少出剧目呢?12这滴水之舟,究竟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13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14天地之间,万籁俱寂,惟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15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17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16.请结合文章第の自然段、梳理滴水与“我”人生三个所段的对应关系。一秒两滴稍慢一些再慢一些(1)中年的我(4)(2)(3)凝重、庄严(1)(2)(3)(4)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因“滴水声响而惊悸”的原因是惊恐于无时无刻不在被滴水的声音威胁着。B.作者认为滴水的落下,犹如生命在律动,从而认为滴水也是有生命的。C.第⑨自然段中,作者认为世间万物的历程,也犹如一滴水的生命历程一样。D.作者将滴水与人生相联系,联想到人生与宇宙天地,滴水的分量是可以掂量的。E.作者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抒发了倾听滴水之音的人生感悟,寄意深远。19.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六.异香一垄野花椒①衔着一茎野草,我沿路往山上疾走。山林让人愉悦,青草在落过夜雨的清晨,洁净荒清,让鼻息与肺醒亮着。风过,送来淡淡的香气,一阵一阵,让人禁不住四下寻觅。②是它?不长不短的一径矮灌木做篱,执着地护在苹果林外,绿油油的枝条伸展着臂膊,密密匝匝,彼此勾连。似曾相识,又恍若不识。呵,这不是当年外公后院做刺篱的野花椒吗?③风儿掠过,野花椒叶影轻摇,错落重叠,我用手拨弄枝条上的小刺,有无法幽禁的香气从裂处喷涌,浓聚而猛烈。我抿唇深吸,享用其中—仍如几十年前,这味道仿佛具有形体,有边有缘,一片空间迅速被它占领。④儿时家在乡下,跟外婆同村,外婆家的老屋建在村头,邻舍稀少,倒是有一个宽敞的后院,木桩做篱,种莱植花。有一年,篱笆桩下,发出一丛嫩芽,新叶微红,欣欣然繁生茂长,张罗起长长的刺蔓。外公微笑,是鸟儿带来野花椒哦!⑤外公告诉我,野花椒跟家椒一样,都是种壳坚硬,油质,不透水,所以自然发芽相当困难,好在有鸟儿衔食,吃进却不好消化,但其表油质却在鸟儿体内脱去,鸟儿带它度陌越阡,随粪便排出时,与泥土交融的种子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