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镜花缘》知识点提要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镜花缘》知识点提要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镜花缘》知识点提要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镜花缘》知识点提要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镜花缘》知识点提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资料加群微信ywgx688备注:语文《镜花缘》[见学生用书P70]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清代小说家,大兴(今北京)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多才多艺,精通诗文、壬遁、星卜、象纬、音韵、书画及岐黄之术,现存代表作品《镜花缘》,此外还著有《李氏音鉴》《受子谱》等。他一生生性耿直,不攀权贵,不善钻营,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中年以后,他感到谋官无望便潜心钻研学问。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镜花缘》一书。全书共100回,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前50回)写主人公唐敖科举落第,心存失落忧郁之感,就跟随妻兄林之洋出游海外,在船工多九公的导游之下,遍观海外三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后恍然觉悟,入小蓬莱求仙不返。花神之首百花仙子下凡托生为唐敖之女,名小山。唐小山思父心切,就出海寻找,在小蓬莱意外得到“天书”一卷。后半部分(后50回)写武则天首开女试,遭贬的百花之神皆及第,在人间重聚,后唐小山重进仙山。结尾写唐中宗李显复辟,武则天又下诏明年重开女试。在虚构的国度里,作者以酣畅尖刻的笔触,借写海外奇风异俗,通过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以提倡男女平等,并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一、尊重妇女地位。1.提倡男女平等。小说中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反映出作者希望男女平等(女子和男子具有同等社会地位)。2.妇女才学超群。在《镜花缘》中没有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有才学的女子在整个小说中多有体现。3.女性有受教育和参加科举的权利。作者把《镜花缘》时代背景假托在唐朝,具有特殊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女性皇帝掌权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女性有受教育和参加科举的权利。这里寄寓着“女性受教育的理想”,这是作者理想中女子教育发达的一个乌托邦。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1.揭露社会丑态。在《镜花缘》中作者生动传神、极具调侃地描写了女儿国的宫娥们为林之洋缠足、穿耳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恶俗的抗议以及对社会陋习的不满。2.否定封建官场。小说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苞苴盛行的现实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3.讽刺科举制度。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对科举制度予以讽刺。如作者通过唐敖、多九公在黑、白二国所遇到的不同境遇,黑齿国中的两名少女知识渊博、才学过人,白民国中的学馆先生却胸无点墨、满纸白字,讽刺了那些华而不实、装腔作势的冒牌学士,批判了那些以貌取人,以年龄论才学的具有世俗眼光的人们。又如在第67回中,众才女等待放榜,人人胆战心惊,小春、婉如尤甚,作者通过对比两人得中前后的言行,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上的毒害,抨击了八股取士制度的腐朽。唐敖(主人公)人物简介形象凸显其父临终遗言要唐敖至少也得当个会元,自此唐敖开始发奋努力,终于得中探花,却因曾与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结拜被降为秀才。他有意弃绝红尘,便与妻兄林之洋、好友多九公等出海游历,他们经历了三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到了小蓬莱山,唐敖被山中的美妙仙境吸引,顿觉名利之心全无,万事皆空。又由于他吃过仙草,终于入圣超凡,进山不返才思敏捷,喜爱游山玩水,超脱凡尘,归隐遁世在“镜花岭孝女寻亲”一节中,他曾写信令女儿唐小山改名唐闺臣。阴若花这样评价:“按‘唐闺臣’三字而论,大约姑夫因太后已经改唐为周,其意以为将来阿妹赴试,虽在伪周中了才女,其实乃唐朝闺中之臣,以明并不忘本之意”不畏强权,内心清高他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搭救了好几个由花神转世的女子,慷慨地给予她们他所能提供的一切帮助。在“美人入海遭罗网”一节中廉锦枫入海取海参救母,却不幸落入渔网。唐敖拿了一百两银子为廉锦枫赎身。廉锦枫感激在心,下海杀了一只大蚌取出蚌珠答谢唐敖,唐敖却拜辞不受柔情侠骨,仗义疏财林之洋人物简介形象凸显作品中林之洋是清代商人形象的成功典范,是乾隆、嘉庆时期敢于进行海外贸易的大商人的形象写照。在游历途中,每到一处地方,他不仅极力推销自己带来的物品,还具有能够发现商机的眼光和聪明的头脑,如,燕窝在君子国极其便宜,但在大唐则是稀有物品,林之洋独具慧眼,以贱价买进燕窝,根据市场需要买进卖出。他在卖货时,总是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半点含糊,且深谙“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商人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精明的小商人,他能够吃苦,胆大心细,富有远见卓识林之洋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开始并不希望妹夫唐敖出海,所以故意说起海上行船的不便,时间漫长的耽误,希望打消唐敖出海的意愿。航海途中对他细心照顾,更是在唐敖入蓬莱不归时,撑着病体几次上山搜寻,多九公等人多次相劝,水手催过几十遍,直到看到唐敖所留诗句才无可奈何,含泪听凭众人开船;游历海外,唐敖途中搭救了一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他全力支持,毫无怨言。后来更是千里迢迢亲自送唐小山出海寻父,这些无一不体现了林之洋重情重义,讲究礼仪道德,兼有儒家理想情怀的仁人君子形象有情有义的儒商,待人诚恳、朴实多九公人物简介形象凸显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才学满腹,却未考中秀才,他就丢下书本,做了海船生意。他八十多岁,身体却非常健康,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由于久惯漂洋,他见多识广,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无一不知,还会治很多疾病才学满腹,见多识广当才女们进京赶考时,他又能悉心照料红红和亭亭。把家传糊口用的药方,拿出来解人病痛。唐小山海外寻父,他不顾年迈体弱,再次出海。在歧舌国他将王子、王妃的病治好,却推辞不受国王送来的谢赏银子忠厚、朴实、心地善良唐小山人物简介形象凸显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因为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与嫦娥发生争执,事后,百花仙子按照赌约来到人间。唐小山原本可以为广寒宫扫落花三年,可是她却认为这不是她干的事,有损脸面,便下凡转生为秀才唐敖之女。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地化险为夷聪明正义,善良孝顺1.夸张手法的极致发挥。如书中第14回,唐敖一行人来到无肠国,有关此国国人特色的夸张的描写,让读者在捧腹发笑的同时,更看到了那些为富不仁、刻薄成性的富人们的丑恶嘴脸。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下人们的死活,这并不仅仅是作者的有意夸张,更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2.漫画手法的大量运用。作者在多个国家的叙事中都采用了漫画式的勾勒方法。如两面国的人天生两面脸;毛民国人吝啬成性,便长有一身长毛;翼民国喜奉承,便头长五尺;等等。这不仅使作品更加吸引读者的眼光,也使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更加明白地表现出来。3.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对科举制度予以讽刺,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和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上的毒害。4.戏剧性与真实性的巧妙融合。在书中,能够看到的是喜剧性的情节,然而深挖其内涵,读者看到的却是悲剧性的现实。如在女儿国中,林之洋遭受穿耳、缠足之痛,亲身体会了女性千百年来所受的苦楚。书中林之洋被解救,结束了他的不幸遭遇,然而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不幸遭遇仍然在继续。1.__君子国__(填国名)是一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城门上写着“__惟善为宝__”四个大字。这里的宰相,谦恭和蔼,脱尽仕途习气,使人感到可亲可敬。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卖主力争少要钱,售出上等货;买主力争付高价,取次等货,彼此相让不下。2.__聂耳国__(填国名)其人形体面貌与人无异,唯耳垂至腰,行路时两手捧耳而行。虽是长耳,却从无寿享古稀之人。3.__劳民国__(填国名)国人终日忙忙碌碌,无论行路、坐立,身子都摇摇摆摆。此处虽然忙碌,不过劳动筋骨,并不操心;兼之本地不产__五谷__,都以__果木__为食,煎炒烹调之物,从个入口,因此莫不长寿。4.__犬封国__(填国名)国人生就人身狗头,每日伤害无数生灵,想着法的吃。除__吃喝__之外,一无所能。且__有眼无珠__,不识好人心。5.__无继国(无启国)__(填国名)的人无男女之分,不生育,无子嗣。死后其尸不朽,过了__一百二十__年,仍旧活转。所以彼国之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从不见少。因此他们国中凡有人死了叫作“__睡觉__”,那活在世上的叫作“__做梦__”,将生死、名利都看得很淡。6.__深目国__(填国名)国人面上无目,眼睛长在__手上__。四路八方都可察看,易于防范,就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7.__黑齿国__(填国名)国人“通身如墨,连牙齿也是黑的”“映着一点朱唇,两道红眉,一身红衣”。这里民风淳朴,__书__是无价之宝,不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__读书__。银子掉在地上没有人会去捡,但若是__书__掉在地上,恐怕人人都会去抢。8.__白民国__(填国名)此地人烟甚广,地方富庶,语言与大唐相同。但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能将《__孟子__》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这样的不学无术之辈,又是视“一钱如命”,尽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图者之流。9.__淑士国__(填国名)这国到处竖着“贤良方正”“德行耆儒”“聪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着都是儒巾素服。他们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然而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酒足饭饱后连剩下的几个盐豆都揣到怀里,即使一根用过的秃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10.传说__寿麻之国__(填国名)白昼最热,每到日出,人伏__水__中,日暮热退,才敢出来。其人自幼如此,倒不觉热,最怕离了本国,就是__夏__天也要冻死。因为阳气不足,此地之人也没有__影子__。11.下列有关《镜花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该书知识丰富,旁征博引,“论学说艺,数典谈经”,涉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内容。B.《镜花缘》讲了不同风俗的国家,各式各样的人物,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C.好学上进的黑齿国,酸腐吝啬的淑士国,虚伪狡诈的女儿国,女性当家的劳民国,终日忙碌的两面国,均出自《镜花缘》一书中。D.《镜花缘》以仕途失意的唐敖随妻兄出海游历为线索,描写了君子国、大人国、劳民国等多个国家,展现了五彩缤纷的异域风情。【解析】C项中“虚伪狡诈的女儿国,女性当家的劳民国,终日忙碌的两面国”说法错误,应该是“虚伪狡诈的两面国,女性当家的女儿国,终日忙碌的劳民国”。12.阅读《镜花缘》选段,回答问题。说话间,来到闹市。只见有一隶卒在那里买物,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贱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心!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唐敖听了,因暗暗说道:“九公,凡买物,只有卖者讨价,买者还价。今卖者虽讨过价,那买者并不还价,却要添价。此等言谈,倒也罕闻。据此看来那‘好让不争’四字,竟有几分意思了。”《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写的一部主要以__女性__为题材的小说。选文表现的是作者想象中的__君子国__(填国名)买东西的情景。作者把该国作为“礼仪之邦”来写,表现了他的社会理想。13.“少年正是读书时”,如果班级要举办一次《镜花缘》的读书交流会,面对书中一个个神奇的国度,你会选择哪一个与大家分享呢?请在君子国、淑士国两个国家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介绍其特点。(建议答题字数:65字左右)【答案】示例一:选择君子国。特点:君子国是一个“好让不争”的礼乐之邦。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卖主力争少要钱,售出上等货;买主力争付高价,取次等货,彼此相让不下。示例二:选择淑士国。特点:酸腐吝啬。他们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然而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酒足饭饱后连吃剩下的几个盐豆都揣到怀里,即使一根用过的秃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那边有个小户人家,门内坐着一个中年妇人:一头青丝黑发,油搽得雪亮,真可滑倒苍蝇,头上梳一盘龙鬏儿,鬓旁许多珠翠,真是耀花人眼睛;耳坠八宝金环;身穿玫瑰紫的长衫,下穿葱绿裙儿;裙下露着小小金莲。穿一双大红绣鞋,刚刚只得三寸;伸着一双玉手,十指尖尖,在那里绣花;一双盈盈秀目,两道高高蛾眉,面上许多脂粉;再朝嘴上一看,原来一部胡须,是个络腮胡子!【乙】言未尽,却至东关厢街口。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惟闻笑语。【甲】【乙】两段文字分别选自名著《__镜花缘__》和《__西游记__》,主人公都来到了名为“__女儿国__”的国度。主人公都在该国度发生了新奇有趣的故事,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列举一件趣事。我选择____(填“甲”或“乙”),趣事:示例一:甲在女儿国,林之洋被选为王妃,宫女把他打扮成女子,并强行为他穿耳,缠足,林之洋疼得放声大哭。示例二:乙西梁女国国王想要招唐僧为夫,孙悟空使计让唐僧假意答应与女儿国国王成亲,不料唐僧却被蝎子精抓走。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行了几日,到了女儿国,船只泊岸。多九公来约唐敖上去游玩。唐敖因闻得太宗命唐三藏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几乎被国王留住,不得出来,所以不敢登岸。多九公笑道:“唐兄虑的固是,但这女儿国非那女儿国可比。若是唐三藏所过女儿国,不独唐兄不应上去,就是林兄明知货物得利,也不敢冒昧上去。此地女儿国却别有不同。历来本有男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