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贸易领域的新进展
虽然本书的名字冠以“理论前沿”,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故本文先从“实践前沿”出发,然后再回到理论前沿问题。说到服务贸易的实践前沿问题,首先遇到一个最前沿最困难的问题,即服务贸易的统计问题。由于服务贸易是个新生事物,且内容极其复杂,目前尚无口经一致的有关服务贸易的统计资料。即使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也仅从1994年开始,才首次将服务贸易与货物商品贸易正式分开统计。但其统计口经也未公布,仅仅公布一些统计数字。中国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首次正式公布了中国的服务贸易的统计数字。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比较集中地反映和纪录了各自的服务贸易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汇总统计各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权威组织,其每年出版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年报》从整体上反映了全世界以及各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概貌,世界贸易组织(WTO)每年也公布其成员的和世界的服务贸易的数字。因此,本文尽量采用它们的统计资料。不过它们的资料也往往不一致。一世界服务贸易1.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服务贸易”一词的出现虽然不过30年的时间,但其中所包含的某些服务项目(如文化教育、运输、旅游等)的发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服务贸易既是新生事物,鲜为人知,又是具有历史渊源的一种古董。不过,它的迅速发展则是近几十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出现的。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在1970年不过710亿美元,而2000年则达到14350亿美元,增长20倍,平均每年增长11.4%。具体情况见表3-1:表3-1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续表3-1上表的资料表明,在近30年期间,服务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稍有上升。这就是说,它的发展速度略高于货物商品贸易发展速度。当然,发展过程有波折,此高彼低的年份交替出现,尚无一定规律可言,还有待于实践进一步证实。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比上年增长6%,但各地区各国家的增长速度不平衡,有的还出现了下降。2000年北美洲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稍低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长12.5%。拉丁美洲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3%,比世界平均增速高出一倍多,但仍然低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20%)。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2%,也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一倍,但进口只增长8%。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主要是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带动的。它们的服务贸易出口都创纪录增长13%,而进口增长并不快。中东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最高,达15%,贸易额达340亿美元,但进口仍大于出口,逆差创纪录地达到220亿美元。这说明那里的服务贸易有起色,但仍显落后。非洲的服务贸易出口基本停滞,主要原因是旅游出口收入减少,而服务贸易的进口增长9%。服务贸易繁荣的欧洲在2000年则出现了停滞不前的问题,这可能是整体经济不景气造成的。2001年世界贸易由于受美国、欧盟、日本等三大经济实体的衰退和“9·11”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贸易量下降1.5%,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贸易额下降4.5%,这是10年来的最大降幅,与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长6.5%形成巨大反差。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贸易也将出现下降,可能比货物贸易下降更多,因为旅游、航空等重要服务贸易项目受“9·11”事件的影响更大。至于2001~2002年下降究竟多少,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从较长历史时期观察,服务贸易必然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可能比货物贸易增长速度更高。世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①服务业的繁荣和崛起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服务业在全球以及在各个国家的崛起为国际间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产业支柱。近30年来服务贸易所以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国国内服务业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寻找国际市场,要求服务贸易的发展;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态势。这是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新现象。服务业以及相应的服务贸易有两大类,一是满足生活消费需要的服务,另一类是满足生产消费需要的服务。这就是服务领域中的两大部类。这是马克思首创的物质生产两大部类学说的具体应用和延伸。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不论生产性服务,还是生活性服务,都迅速发展。在生产中,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迅猛增加;在生活中,当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或者说,当生存资料满足之后,人们进入到发展和享受的时代,对于服务的需要更多更高更强。这是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因。②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促进了服务贸易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不外就是世界各国的经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过程或融合状态。这种状态不仅通过相互投资、商品货物贸易等方式表现出来,也通过服务贸易反映出来。例为金融服务,美国的花旗银行在中国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而中国银行在美国也为企业和居民服务,二者相互提供服务,表现出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客观必然的一种趋势。伴随着科技革命而出现的信息化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当代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硬件方面: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照相机、电视机、VCD、DVD,寻呼机、显示器、网络服务器、信息平台、传呼机、光纤光缆、扫描仪、投影仪、图象处理器、资料处理器等等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软件方面,移动通迅网络、互联网络,卫星通讯网络、数据交换网络、财务软件、商务软件以及工程软件等等不断创新、目不暇接。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发展,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既有生活服务,也有生产服务)是十分惊人的,无法用文字表达。仅以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的通讯费用的增长情况就可见一班。表3-2城镇人均通讯费用增长及其在生活费中的比重③WTO等国际组织的推动是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都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其中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各成员开放服务市场作为它的根本宗旨,这就使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世贸组织成立之后通过的《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讯协议》、《信息技术产品协议》等更促进了各个成员在金融、电讯等领域的开放。在此基础之上,国际服务贸易必然减少壁垒,获得更快发展。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①服务贸易的地区和国别结构。表3-32000年全球各地区服务贸易结构表3-3的资料证明,欧洲和北美洲是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二者的出口额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近70%,并且出口均大于进口,有大量顺差。而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额所占比重不足10%,进口均大于出口,都存在逆差,尤其是非洲逆差之大值得重视。亚洲虽有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但整体水平还不高,也存在进口大于出口情况,有大量贸易逆差。在世界各国中,美国是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2000年出口达2746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9.1%,比1995年增长45%,并且还存在757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这种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货物贸易的逆差。其次是英国,2000年出口达99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7%。居第三位的是法国,出口812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7%。2000年服务贸易出口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还有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以下是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请见表3-4。表3-41999年国际服务贸易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续表3-4如果将表3-4中各国的进口与出口加以对比,不难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出口大于进口,存在顺差,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相反,进口大于出口,存在逆差。这大体反映出它们的服务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②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与信息系统局(SISD)1995年公布的分类方法,按服务的部门(行业)划分,可以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划分为11个大类和140多个部门(行业)。这11个大类分别是: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与社会服务、同旅游有关的服务、文化与体育服务以及运输服务等。[1]按照这种分类,将形成服务贸易的行业(部门)结构。对于这种结构的研究,必须有各行业的全面系统的资料。可惜,至今各国都缺乏这种资料的全面统计。目前仅有几个大的行业有不太完整的资料,且各国的口径又不太相同,只好做一些估算。真正好的统计专家,都是真实统计再加科学估计的行业里手。离开估计,统计不过是跛子。我们正是按这个原则来研究服务贸易的行业结构问题。据考察,二战前,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是劳工(劳务)的输出。那时,虽然有运输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和电讯服务等,但它们的发展很慢,所占比重也很低。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完成,电讯、金融、运输、旅游以及各种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向这些领域扩展。当前,在国际上,一般将服务贸易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国际运输、国际旅游和其他贸易。就这三者的比重或结构而论,在1970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占40%,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占30%,其他服务贸易占30%。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种结构有所变化。到1995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比重由40%下降到30%;国际旅游比重基本上维持在30%左右,没有明显升降;其他服务贸易的比重由20世纪70年代的30%上升到90年代的40%以上。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其他服务”中所包含的金融、保险、证券、信息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及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造成的。随着金融、电讯、信息、商贸等领域的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它们在整个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还将继续上升,而传统的服务贸易项目(如运输,劳务输出等)所占比重将有下降的趋势。[2]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异同问题,有的指出,在世界服务出口中,增长率最快的是“其他民间服务”,1970~1987年间增长率为14.5%,同期所占比重从32%上升到40%。这一类服务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服务、建筑工程技术服务、咨询,专利服务、租赁、广告、设计、法律服务、教育、医疗等。它们与将来很有希望的国际服务产业活动有关,属于一些最有发展前途的服务贸易领域。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中,“其他民间服务”所占比重上升,旅游服务项目所占比重下降。例为,1980年“其他民间服务”在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中所占比重为34%,到1985年上升至39%;在进口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29.5%上升至1985年的36.7%。货物运输在服务出口中的比重在1980~1985年间基本未变,而在进口中则由1980年的28.2%,下降为1985年的25%;其他运输服务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12%降至1985年的10.6%。旅游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32%下降到1985年的28%,在进口中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15.8%降至1985年的14.6%。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80年代在“其他民间服务”、“运输服务”、“旅游服务”等方面总的变化不大。这就是说,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要比发达国家明显得多,其劣势也明显得多。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主要项目仍是旅游、运输等传统的服务业。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差距最大的领域是“其他民间服务”。而这一项目包括了银行服务、保险服务、通信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广告服务等与先进科技结合最紧密的部分。这是发达国家的优势所在。在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领域,发展中国家尚难与发达国家匹敌。[3]③服务贸易方式结构。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界定服务贸易范围时,提出和规范了四种贸易方式。即:一是跨境交付,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二是境外消费。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三是商业存在。它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四是自然人流动。它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按这四种方式分别提供的服务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即是服务贸易方式结构。对于这种结构很少有人研究。近日,外经贸部世贸司的洪晓东同志在国内首开先例,提出了如下的研究成果。表3-5四种服务方式的全球贸易额(大概统计)根据上文提供的绝对数,我们计算出如下的比重:跨境交付28.2%,境外消费14.1%,商业存在56.3%,自然人流动1.4%。这四者的比重即是目前的服务贸易方式结构的概貌。二中国服务贸易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态势。中国服务贸易像商品货物贸易一样,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4年的54.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726.1亿美元,增长12.4倍,年均增长16.0%。其中,出口额由1984年的27.8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333.4亿美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2%;进口额由1984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392.7亿美元,增长13.9倍,年均增长16.8%。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说明国内对服务的需求旺盛。详见表3-6的资料。表3-6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上的位次与比重同商品货物贸易增长速度相比,服务贸易增长速度略高一些。这同世界的情况类似,符合一般规律。中国商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1984~2001年期间增长8.5倍,年均增长14.2%,低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1.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货物贸易出口增长9.1倍,年均增长14.6%,低于同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0.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7.9倍,年均增长13.7%,低于同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由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商品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因而它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在1984~2001年间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由9.6%上升至11.1%;进口的比重由8.8%上升至13.9%。详见表3-7和表3-8。表3-7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变化表3-8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变化由于服务贸易高速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出口额排名由1984年的第25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2位;进口额排名由1984年的第33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0位。值得注意的首要问题是,中国服务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存在着顺差,而近入90年代后,除1994年有5亿美元的顺差外,年年都是逆差,而且逆差还有增大的趋势(详见表3-6)。这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类似,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相反。这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都处于劣势,而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则处于优势。尤其是美国,在商品货物贸易上年年都是赤字(逆差),而在服务贸易上年年都是黑字(顺差),并以黑字弥补赤字,使国际贸易进出口趋于平衡。中国服务贸易的弱势地位源于国内服务产业的落后,短期内难以改观。目前,中国是以商品货物贸易的顺差去抵销服务贸易的逆差,以求国际贸易总体上的基本平衡。一旦中国商品货物贸易出现逆差,两个逆差并存,问题就大了,将会严重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将是中国对外开放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过低。如上所述,这个比重在1984~2001年期间虽然有明显提高,但目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在整个国际贸易出口中的比重在近30年间,一直保持在20%~25%区间(详见表3-1),而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比重2001年只有11.1%,低50%以上,相差悬殊。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忽视现代服务业发展,以致金融、电讯、商贸等现代服务贸易落后。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2001年中国只有33.6%,而发达国家都在65%以上,美国达到76%;像印度、巴西、埃及等发展中国家也在45%左右。服务业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和支柱。由于服务业落后,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过低,必然造成服务贸易比重过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②中国服务贸易按项目(行业)发展态势。服务贸易的内部项目达140多个,至今未见到分项目的各国统计资料。中国国家统计局自1997年起,仅公布13个项目的资料。因此,我们也只能研究近5年来中国分项目(行业)的服务贸易动态。表3-9列出了出口情况,表3-10列出了进口情况。表3-9近5年来中国服务贸易按项目(行业)的出口额表3-10近5年来中国服务贸易按项目(行业)的进口额在出口方面,2001年比1997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35.6%。其中增长较快的有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影和音像服务、咨询服务以及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等现代服务业务。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出口保持正常的增长速度。只有其他商业服务有所下降。在进口方面,2001年比1997年服务贸易进口额增长29.6%;其中,增长较快的有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费、保险服务等现代服务。传统的运输、旅游等增长并不很快,保持正常。建筑服务和金融服务呈现下降,其原因尚有待查明。金融服务(保险除外)的下降可能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近5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的顺差与逆差呈现极其复杂的情况,(详见表3-11)。从总体上看,年年都是逆差,进口大于出口,这说明中国服务产业总体上处于劣势,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必须更多地进口。但是,如果分行业、分项目看,情况又有不同。旅游服务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年年都是大量的顺差,5年为国家创汇100多亿美元。运输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电影和音像等五个产业是中国的劣势产业,年年都是逆差,而且年年的逆差都达100多亿美元。其他7个项目中,中国的顺差与逆差交替出现,尚无一定之规。这说明,在这些产业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基本接近。值得高兴的是,在13个项目中,1997年中国的赤字项目有11个,黑字项目仅有2个;而到2001年赤字项目减少到7个,黑字项目上升到6个。增加的4个黑字项目是,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和宣传服务、另外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当然,这些项目能否继续保持黑字,是否再变成赤字,还不敢肯定,有待发展实践再证实。2.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问题服务贸易结构中至少应包括项目(行业)结构、进出口地区和国别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结构等三种主要结构。对这三种结构,本文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中,均做了初步的描绘。但限于资料都不够充分。有关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中的这三种结构更缺乏资料。我们只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对项目结构近5年的变化作个大概描述和初步分析。表3-11近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差额变化(顺差:+;逆差-)表3-12的数据资料表明,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项目结构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三个项目的比重畸高,在1997年达到92.4%;经过5年,到2001年仍然高达89.1%。除这三个项目外,其他项目可谓微不足道。这就表明,服务产业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是通讯、金融、信息、专利权、广告、音像等现代服务贸易甚是落后,它们所占的比重之和不足10%。这是中国以及所有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一特征说明:中国在发展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方面,要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近五年,在优化服务贸易出口项目结构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代服务(如金融、信息、专利、咨询等)的比重也有所上升。表3-1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项目(行业)结构表3-13的资料说明了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项目的概况。在进口方面,虽然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仍是三大项,但它们所占的比重在1997年为84.6%、2001年为78.8%,比出口方面的相应项目的比重明显偏低。这说明,国内有优势的产业以及出口有优势的项目,在相应项目的进口方面必然会少一些。这符合一般经济规律和比较优势理论。表3-13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项目(行业)结构与此相反,国内处于弱势的产业和服务出口处于劣势的项目,在进口方面必然会多一些。如保险的进口比重2001年达6.9%,比出口比重0.7%高出6.2个百分点;2001年专利的进口比重达4.9%,比出口比重0.3%高出4.6个百分点。这是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以弥补国内不足,符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目前国际交往中“双赢”的理论基础。至于各自谁赢多少,那要具体分析。一般说,优势方获利相对多,而弱势方获利相对少。“双赢”理论比过去的“大鱼吃小鱼”理论是国际经济理论的前进和重大发展。当然,目前仍有人坚持后者而不接受前者。三服务贸易理论的新探索我们再回到“理论前沿”问题。在这方面,一两年的时间很短,难以有较大进展。似有以下几点新探索。1.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问题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1997年6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外经贸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出了《开展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指出,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应遵守四项原则,即国际可比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和渐进性。同时又指出,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应由BOP服务统计与FAT服务统计两部分组成,并强调要尽快落实有关FAT统计的具体措施。这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一开始就注意与国际接轨问题。上述通知发出后,中国统计学界开始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问题。这方面的最早成果,可能是贾怀勤同志的《论二元架构下的服务贸易统计》一文。[4]论文指出,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关于服务贸易的统计,是目前惟一一套国际公认的较为成熟的服务贸易统计(简称BOP口径的服务贸易统计)。但是,它与现存的统计资料相比,尤其与《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四种贸易方式所要求反映与统计的资料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基于这种背景,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外国附属机构贸易统计(ForeignAffiliatesTrade,简称FAT统计)。单靠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不能涵盖《服务贸易总协定》提出的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的“两个存在”,而FAT统计恰恰能够涵盖“商业存在”方式的全部和“自然人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因此,FAT统计的提出,绝不是对BOP统计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说,服务贸易统计目前是二元架构的。这在统计史上是极其特殊的。何时过渡到一元化统计,有待实践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对FAT统计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FAT统计与国际收支统计不属于一个系统,FAT统计只是适应对外谈判的需要。为满足《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在联合国领导下,欧盟统计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国统计司、贸发会议和世贸组织的专家组成了“机构间工作组”,正在起草一部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力求把BOP统计与FAT统计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近来,又出现了这方面的论文。[5]作者指出,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体系有传统的BOP统计和FAT统计,两种体系都存在不足之处。BOP统计体系有两大明显不足:第一,按照BOP统计原则,国际服务贸易只是居民与非居民间的服务性贸易,其反映的主要是跨境贸易(包括过境交付、国外消费及自然人流动),而对当今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的服务贸易却没有进行反映。这是因为,在商业存在形式中贸易双方均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同一国居民(当外国附属机构在一国设立的期限长于一年时)。第二,BOP统计虽然提供了一种对服务贸易进行分类的标准,但它与《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所规定的分类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FAT(ForeignAffiliatesTrade)统计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积极推行的一种新的统计体系。这种统计记录的是外国商业存在的贸易活动,着重记录外国投资所形成的商业存在的经营情况,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的贸易、与东道国居民的贸易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它又分为外向统计与内向统计两大部分。别国在东道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贸易称为“内向FAT”;东道国在别国的附属机构的服务贸易称为“外向FAT”。无论是传统的基于BOP的服务贸易统计,还是最近补充的针对商业存在的FAT统计,都无法提供有关四种服务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国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所提供的各部分的详细、确切的统计数据,特别是目前还没有能对自然人移动所提供的这部分服务贸易进行统计的具体方法。今后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应首先着重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要尽快建立一套既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观点、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服务贸易的部门分类法,解决好一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所做的承诺部门清单与该国在统计时可获取数据的服务部门清单之间的相符问题。其次,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的要求,补充、完善那些没有被现有统计所覆盖的内容,逐步建立起针对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的新的统计制度。在统计中应明确区分过境交付与商业存在这两种方式,过境交付中过境是服务,而商业存在中过境的主要是提供服务的生产要素;应在成员中大力推广针对商业存在的FAT服务统计;应综合用好BOP统计与FAT统计这两种不同统计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对具体项目应进行调整;应研究对自然人移动所提供服务进行统计的方法。2.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对中国商品货物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还比较多,但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则刚刚开始,有的同志提供了这方面的论文。[6]作者把三个指标视为衡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标:第一,出口额在世界上的排序及占有份额。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一国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位置与份额。第二,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是劳动、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占较大比重,还是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占较大比重,是衡量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高低的一种尺度。第三,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这种指数又称净出口比率,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其计算公式为:Nxij=(Xij-Mij)/(Xij+Mij)式中Nxij——比较优势指数;Xij——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Mij——i国家第j种商品的进口。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也越强;小于0时,说明优势小,竞争力也小,且越接近-1,竞争力也越小。作者根据上述公式,对中国1997年和1998年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的结果分别是-0.1043和-0.0928,均呈现负数,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处于劣势,竞争力差。但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至于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的学者提出,要加强服务贸易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政治全套知识课件
- 本学期学习报告范文
- 二下语文19课知识课件
- 2024年度核电站建设与施工合同
- 学幼儿拼音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抽样原理与方法》课件
- 骨折的质量课件
- 手机动车买卖合同
- 影视剧导演聘用合同经纪合同
- 洗车店合伙合同完整版模版
- 里氏、布氏、洛氏、肖氏硬度转换表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调查报告
- 《骨科专科知识》PPT课件.ppt
- 校田径运动会裁判工作方法简介_ppt课件
- 各类人员绩效考核评价表
- 《包公审驴》课件ppt
- 亚马逊发票模板-(适用于亚马逊各个站点)
- 电动机检修方案.doc
- 燃气公司安全管理奖罚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