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保护发展报告_第1页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_第2页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_第3页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_第4页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艺保护发展报告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全新时代。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界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障、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沿着这种理路来检视2011年度的中国曲艺保护及其发展状况,即可发现,对于曲艺的保护工作在2011年度虽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本文拟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所规定的义项出发,描述并检视2011年有关曲艺传承与保护的相关事项,并对其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透视和思考。一确认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自2005年起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亦即“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经过6年的工作实践,截至2011年,国务院共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11年5月公布,项目数量为191项,其中曲艺共计18项。即到目前为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共有114项,约占总项目的1/10。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审公布工作也在逐步有序地展开,迄今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曲艺传承人共有117人。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级,也在2011年度相继公布了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比如:北京市2011年度公布的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曲艺有两人,分别是太平歌词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双福和北京琴书的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才。[1]上海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中,曲艺项目则有上海说唱入选。[2]河北省于2011年度公布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中,曲艺有四项,分别是道情、南口大鼓、热河二人转、铁板大鼓。[3]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有两项,分别是无锡评曲和唱春(常州唱春)。[4]河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蛤蟆嗡、渔鼓道情、画锅三项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曲艺有河洛大鼓、三弦书[三弦铰子书]、大鼓书(鼓词)[鼓儿哼、郸城大鼓]、豫东琴书[清音]四项。[5]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有四川车灯和金钱板两项。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有折嘎说唱、四川评书(南部评书)、相书(宣汉背篼戏、四川相书)、四川莲箫(峨眉莲箫、四川莲箫)四项。[6]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曲艺有潮州歌册、竹板歌(梅县竹板歌)两项。[7]甘肃省第三批“非遗”名录中曲艺有7项。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曲艺有5人。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曲艺有9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曲艺有7人。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曲艺有18人。虽然有更多的曲艺类“非遗”项目被纳入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名录,可以得到相关的资助,引起社会关注。但是,在以往已经公布的名录中,有些项目仍然保护乏力,处于濒危状态。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中国赫哲族的曲艺项目伊玛堪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伊玛堪是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叙述,无乐器伴奏,采用叶韵和散文体的语言,运用不同的唱腔表现人物和情节,多讲述部落征战、生活民俗以及赫哲族英雄降妖伏魔、抗击入侵者的故事。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传承赫哲族语言、信仰、民俗和习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调查显示,这种艺术正濒临失传。20世纪80年代,伊玛堪艺人中还有20多位大师级人物,目前只剩下5名伊玛堪艺人,且仅能表演某些特定的篇目。[8]二立档与保存建立档案并保存资料,是传承保护包括曲艺在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2011年度,中国各地有关曲艺的博物馆建设及资料保存工作,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此间,运用录音录像技术对曲艺资料进行保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相关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博物馆承担着收藏、展示、研究、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场所。除了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和展示曲艺资料及项目以外,建立相应的曲艺专题博物馆,逐渐成为曲艺保护的需要。有关曲艺类博物馆的建设舆论与探索实践,是2011年度曲艺保护的一个特点。比如:有福州市民建议,在福州为享有“中国曲艺活化石”美誉的福州评话建一座艺术博物馆。大连市西岗区作为首个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的“曲艺之乡”,也在酝酿建立曲艺博物馆。天津市首家曲艺博物馆4月建成开馆。该馆占地600余平方米,内设7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了北方各地的曲艺文化、天津曲艺发展史和天津不同时期各曲种的代表性人物等。其中,为纪念天津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和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表彰他们为曲艺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还为他们专设了独立展厅,介绍其生平与事迹。此外,曲艺博物馆还将设立濒危曲种传习所,拟培养有志青年表演者,参与传承“马头调”、“含灯大鼓”、“西城板”、“卫子弟书”等濒危曲种。该馆还复原了老天津的茶馆、戏院和戏台,设置了露天演艺台和实景演艺厅,并通过相声表演及传统“什样杂耍”等的演示,再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曲艺文化。[9]9月17日,天津相声博物馆开馆,这是全国首家经过审批、认证的专门介绍相声及其他本地曲艺的主题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14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示了有关相声等曲种的道具、文本、老照片、书刊、音像制品等珍贵文物2000余件。此外,酝酿多年的“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也在江苏泰州积极筹建。2.一些曲种的音像资料抢救工作用现代音像技术记录和保存传统的曲艺节目,作为曲艺传承和教学之用,对抢救性地保护曲艺,意义尤其重大。3月30日上午,浙江省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当地特有的平湖钹子书传统节目进行了抢救性采录。邀请85岁高龄的平湖钹子书省级传承人郭锦文进行说唱表演并录制拍摄。郭老先生声情并茂地表演了《武松杀庆》和《杨子荣打虎上山》等经典选段,为平湖钹子书的传承保护留下了珍贵的视听资料。[10]河北省沧县文化馆2011年度也抢救性地录制了木板大鼓的许多音像资料。在中共沧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沧县文化馆筹集资金新建了多功能厅,购置了音响、灯光及调音设备。同时,聘请专业人员负责录制工作。截至2011年底,共录制长篇木板大鼓书目《呼杨合兵》、《呼延庆打擂》、《回龙传》等多部。还计划进行其他一些长篇鼓书中几十个名段的录制工作。[11]难能可贵的是,2011年度许多民众将自己珍藏的曲艺资料捐赠给相关的曲艺团体,以供演员学习和传承之用。2011年10月8日,上海的施先生专门赶到江苏扬州,找到扬州市曲艺团,将自己珍藏的3段总计1个小时的王少堂说演扬州评话《武松打虎》的录音资料,无偿赠送给该团,让扬州评话的年轻艺人得以再次聆听王少堂极富“立体感”的扬州评话说演艺术,以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12]三研究日常的学术研究工作,尤其是某些为了一定的具体目的而专题开展的学术研讨活动,对于营造和激扬曲艺保护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曲艺文化的深度传承,为当下的曲艺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意义十分重大。1.研讨会4月,在山东举行了纪念孙镇业先生山东快书研讨会。与会人士从不同侧面回顾和总结了孙镇业先生的艺术道路、独有特点与突出贡献,并表达了对逝世不久的孙先生的怀念。研讨成果后编为《不了的乡情,永远的乡音——纪念山东快书传承大师孙镇业先生》文集。[13]5月2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和中共江苏省常熟市委员会、常熟市人民政府在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协助下联合主办,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和常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借2011年“第三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具体承办的“中国曲艺·江南论坛”,于江苏省常熟市隆重举行了首届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研究员出席论坛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文科主持了论坛。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名誉会长罗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中国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董耀鹏,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会长、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程永玲,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滑稽艺术家王汝刚,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苏州弹词艺术家盛小云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界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共40余人出席了活动。“中国曲艺·江南论坛”的宗旨,是“推动曲艺创演,引领曲艺发展”。首届论坛的主题,为“曲艺创演:问题与对策”。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30多篇,分别从曲本创作、舞台表演、理论研究、现状评论、生态建设、人才培养、艺术传承、审美建构等方面入手,围绕当下曲艺曲本创作和说唱表演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和交流破解的对策。既有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和节目创演的得失体会,也有创演状况的理论思考与普遍现象的综合观察。立足学术,着眼艺术;面向创演,联系实际。与会者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相互启迪思想,取得诸多共识;并在论坛结束时,一致通过了旨在扩大学术交流效果和推动曲艺创演繁荣的《首届“中国曲艺·江南论坛”常熟宣言》。[14]《宣言》指出:“(一)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精神生活方式和娱乐审美手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发展好我国的曲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广大同行应当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事业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深入生活,精益求精,创作和表演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曲艺节目。(二)曲本创作的长期匮乏是制约曲艺表演持续繁荣的主要瓶颈,严重影响着曲艺节目的内容成色和思想水平,削弱了曲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壮大曲本作家队伍,提高曲本创作水平,是繁荣曲艺的当务之急。但在一个时期以来,行业内部的分配不公,导致了曲本作家的急剧流失;人才培养的机制缺席,加剧了创作队伍的严重萎缩。大力培养创作队伍,优化行业合作伦理,当为破解曲本创作持续乏力的有效途径。(三)坚持曲艺的艺术本体,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是传统曲艺在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一些打着创新旗号的曲艺创演,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自身本体和深刻把握曲艺特征,往往南辕北辙、事与愿违,致使‘戏剧化’、‘歌舞化’和‘杂耍化’倾向时常弥漫于舞台表演。所以出现这种不能“化他为我”而是“化我为他”的革新偏颇,除了创演者对于自身艺术本体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深刻和全面外,缺乏艺术自信而向一些当下流行的娱乐样式盲目靠拢,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正确理解并深刻继承自身艺术的优良传统,在努力推出精品节目的坚守和奋斗中寻求并建立自己的艺术自信,是实现曲艺创演真正繁荣的正道与根本。(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扭转曲本创作的颓势,矫正曲艺革新的偏颇,弘扬曲艺审美的传统,实现曲艺繁荣的使命,都需要大批热爱曲艺又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去完成。而在传统的曲艺人才培养和艺术传承机制趋于式微,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培育的曲艺教育机制很不健全的现实条件下,依靠目前主要基于个人爱好与兴趣集聚起来的专业创演队伍,难免出现无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偏颇做法。而曲艺作为一个行业,对于自身人才的需求不只表现在创作和表演方面,曲艺的教学、研究、评论、编辑、传播和组织等方面,同样需要培育大批相应的专门人才。而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传统曲艺现代发展的要求,都急切地需要相应的现代的人才孵化机制予以支撑和确保。为此,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曲艺的人才培养与事业发展,尤其要从健全国家文化和教育发展的相应体制与机制入手,给予曲艺人才培养应有的政策通道和制度平台,完善曲艺发展繁荣的生态环境。(五)曲艺要发展,理论应先行;创演要繁荣,评论应跟进。当前曲艺创演所以出现诸多问题,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理论的有效导引。而正确的理论不能被创演者掌握和运用,无法转换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又与曲艺的学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未能实现良性互动密切相关。曲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要热切关注创演动态,及时奉献苦口良言;创作和表演者也应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虚心听取评论意见。因为,作为抚慰和培育心灵、塑造和升华精神的艺术之一种,曲艺不是简单的娱乐工具和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负有重大社会责任的审美创造。表现什么、怎么表现,从来就关乎社会风化与世道人心,体现着曲艺家的良知与责任。为此,曲艺创演应当避免低俗、媚俗和庸俗,弘扬善良、崇高和美好,通过对自身艺术社会功能和思想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切实改变当下比较低迷的创演困境,赢得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14]8月,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曲艺界坚持‘三贴近’,促进曲艺事业健康发展座谈会”,围绕当前曲艺创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对曲艺创作的引导、促进曲艺事业健康发展展开探讨。与会者指出,曲艺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应该担当道义责任,曲艺创作应当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服务。眼光向下,体现平民情怀,做到雅俗共赏、喜闻乐见,但同时要抵制和反对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与会者直面当前曲艺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呼吁加强曲艺批评,为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努力。[15]同月,吉林省举办了东北三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理论研讨会。此前,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冯志莲率领的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对有东北大鼓流行的东北三省及北京地区的20余个市、县、乡镇进行了调研走访和资料搜集,采访了东北大鼓艺人百余名,召开专题研讨会30余次。据初步统计,黑、吉、辽三省及北京地区目前活跃着东北大鼓艺人约30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2岁。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邱淑华调查发现,东北大鼓传承人多数为民间艺人,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有的生活窘迫,有的体弱多病。依靠这些人是否有能力、有信心把东北大鼓传承下去,令人担忧。她提出,东北大鼓传承人要培养继承人,再从继承人中产生传承人。另外,她还主张要充分借助高校教育的力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认为,对于东北大鼓的传承,一要活态传承,培养传人,重在演出,以人为本;二要深度传承,加强调研,着眼学术,积累为主;三要系统传承,统筹兼顾,多方发力,保持清醒。他强调,要多搞一些类似的汇演与比赛,在艺术交流中相互激荡,让东北大鼓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展示机会。[16]10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曲协、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曲艺高峰(柯桥)论坛在绍兴县举办的“中国曲艺节”期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曲艺研究者、管理者、教育者、曲艺演员,以及高等院校、艺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曲艺”这一主题,从曲艺发展与价值引领、文化体制改革与曲艺发展、曲艺传承与创新、曲艺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分设若干议题展开了相应的探讨。[17]与会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对于曲艺的继承不应是“博物馆”式的被动保留,而应是深刻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曲艺要根植群众,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才能历久弥新,繁荣发展。曲艺突围必须抛弃自娱自乐和自我陶醉,通过创新体现出不同以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11月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和浙江省义乌市委宣传部主办,义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义乌市佛堂镇人民政府承办,义乌市文化馆和义乌市曲艺家协会协办,旨在“交流曲艺传承经验,展示曲艺传承风采”的“中国曲艺传承论坛暨名师高徒学术观摩展演活动”,于第20届义乌市文化艺术节期间在浙江省义乌市隆重举办。这是2011年度紧扣曲艺的传承与保护主题,举办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学术与艺术相互交融的重要活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名誉会长罗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顾问、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携徒宋丹红,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会长、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永玲携徒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说唱曲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文科,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副会长、苏州弹词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金丽生携徒郁群,金华道情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道情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英盛携徒朱履福等50余人参加了论坛暨展演活动。整个活动由“中国曲艺传承论坛”和“中国曲艺名师高徒学术观摩展演”两项内容组成。其中“中国曲艺传承论坛”11月5日上午在义乌市“义乌伊美广场酒店”举行。与会者围绕“名师高徒的造就及在曲艺传承中的引领与中坚作用”这个主题,本着“交流中国曲艺传承经验,推动中国曲艺繁荣发展”的目的,结合实际谈感受,畅所欲言献心得,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也达成了诸多共识。与会者一致认为,曲艺传承,人才文本;名师高徒,示范带动。培养大批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各类曲艺新人,是传承曲艺艺术,繁荣曲艺事业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呼吁国家有关方面尽快修补有关曲艺发展的制度缺陷,完善相关政策,通过确立曲艺的学科地位和发展曲艺的高等教育,推动传统曲艺的现代发展。“中国曲艺名师高徒学术观摩展演”11月5日晚在义乌市佛堂古镇举行。刘兰芳与徒弟宋丹红分别表演了北京评书《康熙买马》和《温酒斩华雄》,程永玲与徒弟任平表演了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和《锦水吟》,金丽生与徒弟郁群表演了苏州弹词开篇《不怕难》和选曲对唱《莺莺操琴》,王印权表演了新编快板书《少与多》,刘洪沂和徒弟李伟建及其搭档武宾分别表演了对口相声《师徒斗智》和《彩铃声声》,闫书平与搭档佟长江表演了二人转《包公断后》,叶英盛与徒弟朱履福分别表演了金华道情《乾隆皇帝吃红糖》和《鸡毛换出大世界》。整台晚会群星辉耀,高潮迭起,集中展示了这些名师高徒的艺术风采。来自四邻八乡的4万多名当地干部群众聚集在露天搭建的临时舞台前,驻足观看了这台历时两个半小时且正宗、纯粹、地道、精彩的曲艺演出。[18]2.论文以“曲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跨库检索,发现2011年度共有曲艺研究文章400余篇。其中,对曲艺历史发展、艺术特点、曲种探源及文化梳理的研究,占很大的比重。如《从绍兴莲花落看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中华民国时期的曲艺研究回顾》、《论曲艺表演艺术的审美特质》、《山东临清民间曲艺风格考》、《苏州评弹发展探源》、《略论苏州评弹理论的既往研究》、《益阳曲艺特点初探》、《关于刘瑞莲坠子艺术的研究》、《论兰州鼓子发展历程及概况》、《略论南京本土曲艺“白局”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祁阳小调的曲牌及调式初探》、《浅谈武乡琴书的流变》、《论徐州琴书的发展脉络》、《平阴渔鼓的艺术特色与传承》、《发于原野雅于乡土——乐亭大鼓艺术探微》、《广西文场的唱腔特点及传承》、《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等。对于曲艺生存现状调查与反思的论文,直接涉及曲艺的传承与保护。比如《试论邓州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指出,从目前参与大调曲子演唱的人群年龄结构看,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年轻人能参与其中的少之又少。当下现实生活的快节奏与民间艺术的慢节奏相抵触,从而导致大调曲子的欣赏人群中缺失了年轻群体。大调曲子的传承主要体现为口耳相传,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脱离群众而单独存在。所以,传承人对大调曲子来说很关键,一旦出现断层,这一曲艺形式将很快退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如今,大调曲子的传承链条正在发生断裂,如果得不到年轻人及时有效的传承参与,很有可能会走向消亡。[19]再如《沁州三弦书盲人曲艺宣传队的现状调查》显示,沁州三弦书作为山西晋东南地区流传于沁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传承和发展历来都与盲艺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作为传承的主体,他们如今生活更加窘迫,人数逐年减少,这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资金匮乏和缺乏创新也成为沁州三弦书传承发展的致命瓶颈。[20]又如《兰考民间“坠子书”发展现状分析》显示,说书市场的低迷使民间艺人生活不济,而说书表演内容“过时”的局面,也导致了说书市场的萧条和民间坠子艺人的转行,致使河南坠子目前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危险。采取有力措施,恢复说书市场的繁荣,才是挽救河南坠子的根本途径。[21]还如《一个将要失传的民间唱法引起的思考》一文,对豫东地区流行的大鼓书进行了调查研究。大鼓书的演唱中,曾经有一种被称为“绵羊腔”的唱法世代流传,此种唱法发声方法独特,声音效果奇特,但却因为其发声的“不科学”性,在多年的曲艺艺术“改革”中渐渐失传了。文章通过对于此种唱法的科学考察,及对“绵羊腔”唱法的深入探讨,希望更多的人能对渐渐失去和已经永远失去的宝贵艺术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22]关于曲艺传承保护与发扬传播的论文,有《由“茶馆风情”的创作谈四川曲艺的传承与保护》、《四川清音传统传承方式浅析》、《小议东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二人转的继承、发展和评估》和《广西文场保护的意义、条件与对策》等。其中,《拓宽评弹研究之路,保护评弹非遗文化》提出,通过强化评弹文化艺术现象研究、拓展评弹地域文化研究、探索评弹文化生态研究、回归弹词音乐本体研究,推动评弹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期待评弹理论能够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以当代文化艺术理论的引领来拓宽评弹研究的学术领地。[23]《宁波地方曲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分析宁波曲艺艺术传承无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对曲艺艺术的冲击,同时传统曲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加上普通话的普及等,造成观众流失。文章指出,宁波地方曲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可以旧瓶装新酒,新人新形式;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打造曲艺品牌;同时,要寻求合作支持,共谋曲艺发展新路。[24]在探寻曲艺改革和生存出路的论文中,《徐州琴书的革新与出路》提出,徐州琴书在传承模式上,要打破原有的个体格局,尝试社会化的传承方式。除了通过曲校培养专业的艺人之外,还可让徐州琴书进校园、进社区,建立徐州琴书培训网络,举办专门以传授徐州琴书为主的培训班,让更多的青年了解徐州琴书;运作模式上,要将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模式运用到对其的推广和宣传上,以从根本上改变徐州琴书面临的困境。在传播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舞台演出,新时期徐州琴书有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模式,如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传媒都成为其传播的可行媒介。[25]《发展地方曲艺拓展生存空间》、《曲艺教育的完善与改造》等文章也提出了与之类似的相关建议。在曲艺生态研究方面,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组织曲艺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表了《关于曲艺观众的调查报告》。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喜欢评书的观众在数量上超出喜欢鼓曲类的观众,说明在天津这个北方曲艺之乡,不仅鼓曲是广大曲艺观众欣赏的主要内容,评书仍然是当代天津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对观众欣赏曲艺不同选择的统计可以看出,“偶尔欣赏”的观众占大多数。从观众对曲艺演员的熟悉程度看,无论是从年龄、性别、职业,还是学历当中,所反映的百分比都占相当比重,说明曲艺在当代仍具有数量可观的观众群。[26]天津是全国有名的曲艺之乡,有着良好的曲艺传播氛围,《论天津“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其对天津曲艺繁荣的影响》一文,关注曲艺现象产生背后的文化因素,从城市的发展、社会阶层的构成、各阶级的活动等方面考察了天津曲艺繁荣的特殊性。[27]与此相类,《北京鼓曲艺术文化生态研究》则从文化生态研究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在内的多家基层文艺机构进行调研,结合对鼓曲从业人员的采访,对鼓曲艺术的内生环境、外生环境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随着时代的更迭,鼓曲的发展演变几经波折,截至目前,鼓曲艺术发展状况与前景已不乐观。文章通过对天桥街道文教科举办的“天桥鼓曲茶社”的观摩,及对相关从艺人员与票友、观众进行采访并收集数据,结合对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宣武区文化馆、北京湖广会馆、广德楼剧院等基层文化机构和北京五所高校的大学生所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鼓曲发展的文化生态不容乐观的原因。即在外生环境上,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官方却对此缺乏高度的重视,原有的自发性群众社团难以发展,媒体也缺乏关注,导致传承人才结构断层;在内生环境上,受众老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认知程度很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演出内容又缺乏新意,艺术传承存在着“票传票”,即业余爱好者传授给其他业余爱好者的狭小化趋势,长远看这必将造成鼓曲艺术价值的衰减。[28]《论说书馆及其对说书艺人艺术的影响》则研究了说书馆对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等发展起到的作用,以及说书馆对说书艺人及其艺术的影响。[29]曲艺进高校传承方面的论文也有不少。如《地方曲艺引入高校音乐课堂的模式研究——以平顶山学院音乐系为例》,描述了平顶山学院的音乐教育将传统曲艺的音乐内容引入专业音乐教学课堂,因地制宜,探索和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模式。[30]《扬州清曲在地方音乐课程中传承的文化价值及其实践构想》以扬州市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状况为切入点,以扬州市普通学校音乐教师以及扬州艺校、扬州科技学院艺术系、扬州实验小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及访谈,试图为扬州清曲在扬州市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提出教学设计方面的相关建议。[31]《新世纪10年津门鼓曲音乐创作动态——以河南坠子为例》则对天津曲艺音乐的创作与演唱,即“唱腔设计”的多维方式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专业作曲家在天津多种鼓曲音乐西化编配方面的一些革新尝试进行了探讨。[32]3.专著限于条件,相关专著的出版信息搜集很难。但也有些2011年度印行的曲艺著述,对保存和保护曲艺意义重大。比如:3月,吉林省东辽县文体局组织整理的《二人转传统经典曲目集萃》(文学本)由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下两册,收录了二人转、二人戏、单出头、拉场戏、小帽等的曲本共计39部。内容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以及传承与弘扬的责任意识,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些通行唱本,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力求给当下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一份可资利用的资料。[33]4月,《山水清音·词韵——广西文场小调词集》出版。广西文场又名“文玩子”,流行于广西桂北地区。何红玉作为广西文场大家,将她40余年间收集整理的广西文场唱词集纳出版,对于传承保护广西文场很有意义。本书收录了51个唱本的103个段子,集中展示了广西文场的艺术风采。[34]5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江苏省苏州市文联编纂的《苏州艺术家研究》丛书。在全部5卷著述中,对于当地曲艺家的研究占据了3卷。分别是:《苏州艺术家研究·金丽生卷》、《苏州艺术家研究·邢晏春邢晏芝卷》和《苏州艺术家研究·盛小云卷》。其中《苏州艺术家研究·金丽生卷》所收吴文科撰写的长篇论文《论金丽生对苏州弹词的艺术传承》,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代表性传承人金丽生艺术生涯与传承活动的全面论述,举一反三地探讨了新形势下传承保护苏州弹词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4.研究机构的设立11月6日,河北省廊坊市成立京东大鼓艺术研究会。该研究会是搜集、整理、传承、改革和促进京东大鼓发展的专业机构,致力于保护和抢救京东大鼓艺术。京东大鼓这一独具特色的曲艺品种,在京东八县特别是廊坊等地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联络各方力量,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京东大鼓艺术,打造具有廊坊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为今后承办“京津冀京东大鼓艺术节”做准备。[35]12月16日,黑龙江省在哈尔滨市成立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研究中心。伊玛堪是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独特曲艺形式,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伊玛堪研究中心将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中国口承文化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该中心将启动伊玛堪数字化工程,将过去采录的伊玛堪音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搜集整理国内外伊玛堪研究资料,建立完备的伊玛堪数据库。此外,该中心还将对现有50多部、数百万字的伊玛堪典籍进行系统研究,为伊玛堪的保护传承提供翔实、丰厚的资料基础。研究中心计划组织出版国际音标本《赫哲伊玛堪全集》,筹备伊玛堪研究的学术活动。[36]四保障对于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政府主导和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与智力保障,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地也陆续有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工作条例问世。同时,国家及各地财政对此也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包括为各级传承人提供数额不等的传承工作补贴经费。但由于资讯渠道等原因,具体的投入和使用不好进行详尽的统计,也无法马上作出绩效方面的评价,但一些相关的信息,也从不同的方面透露着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2011年度“两会”期间,曲艺界代表在会上纷纷提交议案与提案,为曲艺的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争取政策保障。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建议加大曲艺发展投入,以利于办好曲艺学习班,成立曲艺社团,共同促进曲艺的发展。姜昆委员则提出,曲艺创作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苏州弹词名家盛小云委员也在全国政协会上提交了《将曲艺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评选的提案》,得到了姜昆、巩汉林、黄宏等同行委员的响应。[37]3月,中国曲协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1年全国曲协工作会议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与会代表指出,目前曲艺的传承发展,面临创作乏力、观念滞后、人员流失、观众老化、演员素质欠缺、教育链条脱节、理论评论乏力等阻碍事业发展的种种困难。为此,呼吁大家要认真研究观众,积极培养观众,充分发挥传播媒体的优势,为曲艺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38]4月中旬,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一行三人,专程前往广东省东莞市道滘、中堂、虎门三镇以及珠海市斗门区、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荔湾区等地,对“中国曲艺之乡”及民间曲艺活动和社团建设等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调研。10月,浙江省的瑞安市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瑞安曲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温州鼓词、弹词、莲花、道情、花鼓、卖纻、排街等曲种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其中,温州鼓词作为华东和浙江地区的主要曲种,影响尤其巨大。已知目前共有100多名艺人专门从事温州鼓词表演。[39]11月,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斗门现存曲艺有粤曲、锣鼓柜等20多个,多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目前斗门除有1个由40多名专业演员组成的曲艺团外,还有48个民营曲艺团体,业余曲艺演员多达3000余人。在斗门区34万户籍的人口中,有近9万人是曲艺爱好者。在该区获得“中国曲艺之乡”称号之前,全国已有35个地方获得了这一称号,其中广东就有11个地方有此称号。[40]12月,中国曲协北方鼓曲艺术委员会在京成立。这是中国曲协成立的第11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也是所有艺术委员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旨在通过团结协调行业活动,为曲艺发展鼓劲加油。[41]此外,2011年度山西省的长治县凭借潞安大鼓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甘肃省的秦安县借秦安小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资金支持方面,从2011年开始,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经费补贴每年增加到1万元。[42]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同时,文化部于12月下达了《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补助经费的具体范围、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申报材料以及其他相关事项。旨在保证2012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补助地方资金按时申报和下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43]在社会参与方面,一些地方的企业家也积极资助濒危曲艺的传承保护。如旅港乡贤周水祥、绍兴市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陈新富、浙江天宇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陈德根分别捐资10万元,资助绍兴平湖调、绍兴摊簧、绍兴词调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浙江绍兴的这三项曲种目前都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消亡的危险,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如今绍兴能唱平湖调的只有王玉英、郑关富、汪嘉宝等五六个人。汪嘉宝去香港演出时,他的一曲平湖调令在场的旅港乡贤周水祥听得如痴如醉。当周水祥了解到平湖调的困境时,表示愿捐资10万元以抛砖引玉。并建议以平湖调为主设立一个绍兴曲艺训练班,招收一些对曲艺有兴趣的初中毕业生(亦可破格吸收),对该曲种进行传承。在周水祥的带动下,陈新富、陈德根也慷慨解囊,三位企业家共同出资资助绍兴面临濒危的三大曲种。[44]五宣传与交流1.专题展示与对外交流开展曲艺的展演展示活动,扩大曲艺的对外交流,对扩大中国曲艺的社会影响,彰显中国曲艺的审美价值,推动中国曲艺的传承发展,意义十分重大。2月5日,澳门特区文化局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本土文化内涵,增强市民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文化归属感,于下午3时至5时,邀请澳门资深南音说唱家区均祥及弟子何志峰在澳门卢家大屋举办了《世遗南音贺元宵》音乐会。5月15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应剑桥大学华剑会邀请,在著名的圣三一学院礼堂举办了题为《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的讲座,向那里的华人学子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英国人介绍中国曲艺的魅力。[45]5月17日至24日,以河北省曲艺家为主体的中国曲艺代表团一行26人,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访问了法国及荷兰,举办了第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河北专场的演出。[46]8月10日至19日,中国曲艺家协会艺术团赴新西兰举办了两场交流演出活动。10月,江苏的苏州评弹艺术团中秋节期间在澳门举办的“月满濠江”中秋节文艺演出活动中进行表演。所有参演节目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从表演形式到表现内容全部按照中秋的主题和澳门观众的欣赏习惯进行了调整。[47]11月5日,作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活动内容之一,由吉林省文化厅组织的“东北二人转”演出团在澳大利亚悉尼进行了演出。[48]12月,首届“海峡两岸欢乐汇”系列活动在福建成功举办。这次活动以“展演交流、传承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以“拓展两岸民间曲艺文化交流领域、打造两岸民间曲艺交流品牌、共建两岸曲艺文化共同体”为宗旨,组织海峡两岸著名相声笑星等曲艺名家,以展演、下基层、理论研讨等形式展开交流。进一步增进了海峡两岸对曲艺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切感受,增强了两岸民众对同根同祖、同心同德的认同感。[49]2.大众传媒的传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对于曲艺的宣传和报道,给传承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比如,浙江嘉兴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平湖钹子书传人徐文珠为使平湖钹子书能够弘扬和发展,近年来一直活跃于当地乡村进行演出,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3月24日上午,浙江嘉兴新闻频道的“小新说事”栏目组对徐文珠的平湖钹子书表演及传承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拍摄了徐文珠在家庭堂会上演平湖钹子书的整个过程,使传承个体的小范围演出活动,通过电视栏目得以广泛传扬,扩大了平湖钹子书的社会影响。[50]再如,天津市估衣街谦祥益茶馆里的相声表演,还被人搬上了微博。很多演员的幕后故事,也被呈现在网友面前。一时间,谦祥益的微博“粉丝”将近四千人。这种备受年轻人追捧的传播方式,对于拉近相声与观众的距离十分有用。[51]又如,利用小小的邮票对曲艺进行传播也颇有新意,而且富有文化内涵。5月30日,澳门邮政局发行“南音说唱”新邮品,其中有一套四枚邮票及一枚小型张,将南音说唱活现于邮票上。[52]7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曲艺》特种邮票。该套邮票分别以相声、鼓曲、评弹、快书四种曲艺形式作为主题内容。[53]六弘扬与振兴1.节庆演出传统节庆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而许多现代的节庆活动包括行业节日,既是传播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也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体现其独特价值的重要契机。2011年度曲艺行业自身举办的一些重要节庆活动和其他的传统节日以及有关方面举办的“文化遗产日”曲艺主题活动等,都为弘扬和振兴曲艺提供了机会与场所。3月,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的“中国魅力——2011天津音乐厅新春音乐会盛典”将中国曲艺以及民间音乐和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搬上音乐厅的舞台,凸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北方的诸多鼓曲形式及来自江南的苏州弹词等曲艺品种参加了演出,观众反响异常热烈。[54]5月,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成都举办。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代表及国内包括曲艺界在内的3000多名表演、展演与展销代表参加。[55]包括“凤阳花鼓”等在内的诸多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准永久“入驻”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二楼的曲艺馆。[56]6月10日,为庆祝第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河北省唐山市文化局及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了“古韵新声”——“靳(文然)派”乐亭大鼓传人演唱会。乐亭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贾幼然、赵凤兰,“靳派”创始人靳文然之女靳丽年等10余名艺术家登台献艺,演出的节目包括《拷红》、《双锁山》、《长坂坡》等传统经典。[57]同时,浙江省杭州市为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庆祝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举办了“杭州市传统曲艺专场”巡回演出。这次演出由杭州市文广新局和浙江省曲艺家协会联合举办,演出包括“小热昏”、“杭州摊簧”、“杭州评话”、“独脚戏”和“绍兴莲花落”等杭州特有的传统曲艺形式。演出范围覆盖了所属临安市、萧山区、余杭区、桐庐县等13个地区,历时20天,共演出13场,对宣传杭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在当地更加深入人心。[58]相关的活动,还有此间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全国首届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和经验交流会等。7月,第四届河洛大鼓曲艺节在河南省洛宁县举行。河洛大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整个洛阳市也只有60名左右的艺人还在演出。自2008年以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举办曲艺节、演唱会等方式积极推动该曲种的发展,并且每年选择在不同的县(市)举行,以培养更多的河洛大鼓爱好者。此前,河洛大鼓曲艺节已在偃师、宜阳和汝阳成功举办了三届。[59]8月中旬,第二届全国京东大鼓艺术节在京东大鼓的发祥地天津市宝坻区举行。活动内容包括纪念刘文斌诞辰120周年京东大鼓经典唱段演唱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董湘昆京东大鼓艺术研讨会、董湘昆收徒仪式以及走进基层京东大鼓专场演出等。[60]10月19日至23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在浙江省绍兴县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三代共700多位曲艺家以及50多个曲种的近120个节目在这里集中演出了12场。部分艺术家还赴绍兴县齐贤镇进行了“送欢笑,到基层”的慰问演出。[61]此外,2011年秋,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广东省江门市开展了曲艺周,吉林省举办了“吉林省第五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苏州市和上海市还开展了苏州市评弹团和上海评弹团建团60周年的系列纪念与庆典活动。2.庆祝演出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此,全国各地的曲艺界也举办了各种演出活动和曲本征集活动以为庆祝。2~9月,曲艺杂志社联合有关方面,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曲艺作品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投稿487篇,经过初评、复评与终评,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入围作品25项。[62]同时,中国曲艺家协会还与中共安徽省合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63]5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一台名为“《江南红》”的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现代经典节目专场演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64]6月,京韵大鼓“红色经典”CD专辑出版。专辑收录了当代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文革”后演唱录制的革命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的珍贵京韵大鼓节目;[65]8月,由邢汝铁创作、胡延衫表演的52集系列山东快书《共产党员出租车司机张大宝》在山东省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开播,该节目通过采用山东快书形式艺术地传播基层党员先进事迹的方式,来弘扬正气、引领风尚,向中国共产党的90岁生日献礼。[66]同时,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红旗颂”专场演出;[67]北京麦子店社区的百姓书场也举办了一场名为“共产党之歌”的快板书专场演出。[68]天津则推出大型音画曲艺史诗《永远跟党走》专场演出。[69]3.专场演出年初,在广州,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粤曲传承人陈玲玉在广州大剧院举行了“陈玲玉琵琶弹唱音乐会”;[70]在上海,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副团长毛猛达与上海著名笑星陈国庆及其徒弟朱建华在艺海剧院联手推出一档“上海滑稽一家门”的专场演出。[71]年中,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名为《中原风》的河南曲艺专场演出及“庆祝梅花泰斗花五宝先生从艺80周年暨京津两地梅花大鼓专场演出”。[72]4.赛事评奖各种赛事的举办对于曲艺的传承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推出优秀的曲艺新人与新作,还可以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培育新的曲艺市场与土壤。尤其是一些品牌赛事,对各地曲艺的保护工作无疑有着一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曲艺工作者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曲艺的发展与繁荣。2011年,全国各地相继举办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曲艺赛事。其中正月十三即2月14日开始的“2011中国·宝丰马街书会”活动,除有分散在各地的民间艺人照例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书会竞技外,还有24个全国各地曲艺团体的200多个代表,包括50多名青年演员带着25个节目前来参加此间举办的“全国鼓曲唱曲擂台赛”。赛事共涉及各地曲种20多个,其中江南曲种苏州弹词首次加盟。最终,来自河南省兰考县的河南坠子演员胡中华夺得本届马街书会的“书状元”;另有12个节目获得擂台赛一等奖,12个节目获得擂台赛二等奖。[73]3月,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和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大连“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推选活动启动。至8月31日截稿时,共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65个城市的来稿502篇。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入围奖33名以及10个优秀组织奖。参加本次评选活动的作品均是近三年没有参加过全国性相声比赛和未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全国性报刊播映、发表过的新创作品。[74]9月,江苏省举办第四届曲艺“芦花奖”颁奖活动。54位获奖者分别获表演奖、新人奖、节目奖、音乐奖、文学奖、理论奖和终身成就奖。江苏曲艺“芦花奖”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江苏省文联和江苏省曲协共同主办的江苏省曲艺界的最高奖项。[75]2011年度,广东省举办了第二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比赛分为广东各地方曲种、粤语曲种、北方曲种3大类5个专场比赛,设表演奖、音乐奖、作品奖、节目奖等6个奖项,来自广东省十多个城市的124名演员及68个节目,参与了这项两年举办一次的广东省内最高水准的曲艺赛事。[76]第三届北京快板邀请赛也于本年度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举办。来自北京各区县及天津、河北、武汉等地选送的近一百名优秀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比赛是自北京快板邀请赛举办以来青少年参赛选手最多的一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仅有7岁。[77]除了一些老牌赛事外,2011年各省市争先开始举办新的曲艺赛事,而且有的赛事力争品牌化,突出自己的特点,扩大社会影响力。比如5月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的首届江南曲艺大赛,参赛作品都是近年来反映江南现实生活,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曲艺作品;参赛演员都是各地曲艺界的精英,其中有两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著名苏州弹词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常熟评弹团团长陆建华,有曾获文华奖的上海市评弹团青年演员高博文和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上海人民滑稽剧团陈靓等。此次大赛的曲种涉及苏州弹词、相声、绍兴莲花落、鄱阳大鼓、恩施扬琴、快板书、河南坠子和上海说唱等,是江南推动中国曲艺繁荣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78]再如9月在四川省岳池县举行的“岳池杯”首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由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广安市政府等单位主办,四川省曲协、岳池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曲艺名家刘兰芳、程永玲等担任评委,来自全国24个中国曲艺之乡的190位艺术家,在岳池县吴雪艺术中心展开了一场曲艺“大比拼”,参赛曲种包括好来宝、莲花落、二人转、大调曲子、三弦书、粤曲、京韵大鼓、谐剧和岳池灯调等。最终评出金奖7名,银奖和铜奖各9名;[79]又如本年度天津市举办的首届“红桥杯”相声新作品大赛和“2011新锐相声风云榜”评选活动,上海市举办的“唯实杯”首届少儿曲艺大赛,新疆举办的首届青少年阿肯阿依特斯大赛,陕西举办的“沙海明珠杯”首届横山陕北说书大赛等,对于推出新人新作并培育曲艺文化土壤,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生态营造曲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样式,需要相应适宜的文化土壤来维护。除了专业创演和赛事激励,相关的知识讲座与公益性推展,对于培育观众和扩大受众也很重要。天津历来被称为曲艺之乡。2011年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联、天津中老年时报社和津门曲坛杂志社等单位继续组织举办的“海津讲坛”系列讲座中,就包括了有关天津曲艺的系列讲座。该活动每期分别约请不同的曲艺传承人和曲艺理论家等为市民开展相应的主题讲座。如邀请李(润杰)派快板书的继承人李少杰主讲“李派快板书的艺术风格”,邀请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资深曲艺理论家和曲艺作家高玉琮为市民介绍相声文化。[80]同时,还邀请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师、众友相声艺术团的艺术总监佟守本讲授“我与相声艺术”。[81]其他省市也有类似讲座,如7月27日,在山东省滨州市举办了由文化部支持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的“群星讲堂”曲艺专讲,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研究员讲授“曲艺的审美特点及当前创演应注意的一些问题”。[82]除讲座之外,许多曲艺组织和曲艺家们还在各种学校开展公益性的演出活动,主要面向青年学生培养民众对曲艺的兴趣。如在7月,浙江省绍兴县文广局全面启动了“欢乐”系列文艺活动,推出周末专场演出,每周六晚在县城的明珠广场进行绍兴莲花落的专场演出。[83]河北省沧县纸房头乡高家屯村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刘凤鸣则常年坚持在沧县各村间巡演,同时向小学生们传授木板大鼓“说唱”技艺。[84]10月,京东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董湘昆老人携20余位亲传弟子、再传弟子以及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京东大鼓爱好者来到当地的“同悦兴茶社”,将一台“2011金秋京东曲荟”奉献给观众。[85]11月,四川省曲艺家协会主办了“魅力曲艺,悦动青春——第二届(2011)四川曲艺高校巡演”活动,该活动为省会成都的高校学生带去了四川清音等各种形式的曲艺表演。年底,来自辽宁复州的东北大鼓艺人陈世芳在大连外国语学院的迎新年晚会上演出,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86]而江苏省扬州市则于本年度在邗上街道五里社区活动中心成立了首个“社区书场”,通过强化演出场地建设,为曲艺的传承发展提供平台与舞台。[87]七传承(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保护曲艺,传承是核心,人才是关键。除给各级代表性的曲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传承条件,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日常持久的传承活动,成立传习所,举办培训班,并在相关学校进行传承教学与推介展示活动,也是曲艺传承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1.师徒传承从2011年开始,国家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经费补贴,由每年的8千元增加到1万元,以利于传承人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2011年度,各个曲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收徒工作,其中不少还以公开的方式收徒。如上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项目传承人、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团长、著名独脚戏表演艺术家王汝刚收舒悦、潘前卫、陈靓为徒;[88]北京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贵田收朱海棠、张勇为徒;[89]北京的相声演员宋德全收陈印泉为徒;[90]陕西独脚戏创始人石国庆收王海生、孟娜、赵成哲三位为徒;[91]相声艺术家刘俊杰在贵阳收胡云为徒。[92]河北的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王金良也在本年喜收新徒。[93]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历来是曲艺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名家示范和公开展示活动,激励传承实践,弘扬传承精神,是推动曲艺传承的有效手段。2011年11月初,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联合有关方面举办,旨在“交流曲艺传承经验,展示曲艺传承风采”的“中国曲艺传承论坛暨名师高徒学术观摩展演活动”,于第20届义乌市文化艺术节期间在浙江省义乌市隆重举办。与会者不但研讨传承经验,切磋传承体会,而且进行了传承成果的示范及汇报演出。大家围绕“名师高徒的造就及在曲艺传承中的引领与中坚作用”这个主题,本着“交流中国曲艺传承经验,推动中国曲艺繁荣发展”的目的,结合实际谈感受,畅所欲言献心得,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也达成了诸多共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94]2.工作传承从推动保护工作日常开展的工作层面,举办传承工作培训班,建立曲艺传习所,也是传承曲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8月,吉林省榆树市成立首家东北大鼓传习所,为该市“东北大鼓”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为此,榆树市投入了近45万元,并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传习所进行装修和购置设备。[95]2011年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河洛大鼓的公益性培训班,在河南省洛阳市群众艺术馆开班,由河洛大鼓代表性传承人陆四辈、王太平和张怀生授课。该培训班面向社会,开放式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将有热情的年轻人吸引过来,把曲艺项目继续传承下去。[96]3.学校传承从娃娃抓起,通过培养少年儿童的曲艺兴趣来推进曲艺传承,是许多地方开展曲艺传承工作的重要思路。教育部、文化部等相关单位也联合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工作,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途径与规律。2011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正式批准立项。同时,为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而开展的“百师进百校工程”也全面启动。[97]在高校招生方面,也有不少地方出台了有利于曲艺保护的配套措施。比如,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5月公布了《2011年荔湾区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方案》。《方案》提及,作为粤曲之乡的西关地区,若学生在粤曲方面有所特长,可以自己向学校申请报考艺术特长生。[98]9月,浙江省绍兴县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开办的全日制“国遗·绍兴地方曲艺传承班”开学。该班的招生对象为初中生,平均年龄15岁,学制4年,毕业时发中专文凭。曲艺传承班除了主修绍兴莲花落、绍兴词调、绍兴平湖调、绍兴摊簧、绍兴宣卷5项本地的“国遗”曲艺外,还开设戏曲表演、器乐演奏和常规文化课。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为该班提供专业教学指导,胡兆海、倪齐全、汪嘉宝、郑关富、王玉英、宋小青等国家级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专业课教师。作为政府扶持的文化项目,该传承班的学生将享受免费就学,即学费、住宿费、杂费、服装费等一概免除。毕业后,学生将被择优推荐到相关单位从事曲艺工作。[99]同时,除全国仅有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和苏州评弹学校两所曲艺类中专及大专层次的正规专门学校继续正常开办外,河北省唐山市艺术学校2011年免费招收了乐亭大鼓专业的学员;安徽省滁州学院的音乐学院则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孙凤城为客座教授,担任选修课“凤阳花鼓”的教学工作,为大学生们手把手地辅导教练“凤阳花鼓”的表演技巧,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100]此外,在福建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传承人林恒星,也给厦门市实验小学的答嘴鼓课外兴趣小组授课;[101]在浙江嘉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湖钹子书兴趣班在广陈中学开班,平湖钹子书传人戎永鑫老先生为学校的师生讲授平湖钹子书的唱腔及表演,使平湖钹子书在当地学校得到了传承。[102]不仅如此,许多高校的相关专业,还将有关曲艺的内容引入教学范畴。比如,河南省平顶山学院的音乐系,就开设了曲艺音乐方面的专业课程。该校教师刘伟还发表了《地方曲艺引入高校音乐课堂的模式研究》的论文,对此进行总结和研究。[103]八问题与思考纵观2011年度全国范围的曲艺传承与保护工作,应当说,成绩十分突出,同时也毋庸讳言,问题依然不小。如果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一些。1.传承工作缺乏相应的常态机制,继承人缺乏必要的发展出路众所周知,活态传承是保护曲艺的关键,传承人培养是曲艺保护的核心。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曲艺品种没有相应的专业团体,缺乏良性发展的机制依托,至今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存在状态。而创造条件,开拓进取,能建立传习所或举办专科班的,仅仅是极少数的地区和曲种,这就使得传承工作做起来比较被动和尴尬。再加上当今以文凭作为求职的主要凭证,在没有相应的高等级专业教育作为机制保障的情况下,即便有人想学习曲艺,想做曲艺传人,也会“走投无路”。道理很简单:“出路决定思路”,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一门没有正式文凭,尤其是高等教育文凭的冷门专业。这就给曲艺在当今时代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瓶颈。怎样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曲艺传承事业,并让他们静下来专心钻研业务,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濒危曲种日见其多,抢救性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