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_第1页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_第2页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_第3页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_第4页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一广州自然资源利用出现的挑战(一)土地资源利用根据广东省土地变更调查统计资料,2008年末,广州市土地总面积为702890ha,其中耕地占12.19%,园地17.24%,林地36.03%,牧草地0.0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38%,交通用地2.29%,未利用地0.9%。广州市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耕地流失明显加快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快速发展,耕地流失也非常迅速。1996~2008年,广州市的耕地从168751ha,减少到85658ha,减少了83093ha,相当于1996年广州市耕地面积的49.2%[1]。截至2008年底,按常住人口计算,广州市的人均耕地面积仅0.43亩,低于广东省人均水平0.45亩,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人警戒线和全国人均1.41亩(2004年)的水平。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同时,加之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化肥施放的增多,造成了土地养分减少,土壤板结,地力下降。2.城市用地规模急剧膨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规模越来越大。1997~2007年,广州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900ha,相当于每年新增一座新中国成立前的旧广州城(5400ha)。近两年供地速度趋缓,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1020ha,农用地转建设用地714ha,建设用地占用耕地421ha。2009年供应了1881ha的建设用地,其中住宅用地530ha(含亚运城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223ha,产业用地263ha,公共设施用地787ha,特殊用地38ha[2]。3.土地浪费现象十分突出尽管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但人地矛盾仍然突出,造成地皮紧张、住宅拥挤、交通不便、文教卫生等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和环境恶化等现状。同时,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十分突出。由于长期以来无偿划拨与无偿使用,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城市土地的容纳力也较低,广州旧城区存在着建筑陈旧、基础设施落后、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据估计,广州市纳入“三旧”(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的土地规模达到370km2。4.城市用地结构不协调广州城市用地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是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土地供给向第二产业倾斜;城市工业用地合理限度为10%~15%,广州市工业用地过多并占据城市的黄金地段,不仅土地产出率低,而且工业生产产生的“三废”污染城市环境。二是生活、商业用地偏少。三是道路、广场、绿化、体育用地不足。这种不合理的用地结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土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低下。(二)水资源利用广州市境内河流主要归属珠江三角洲,仅花都区迎嘴河、从化市琶二河归属北江水系。全市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21条,老八区共有河涌231条;全市水域面积达7.44万ha,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2008年,广州全市总供水量78.32亿m3,比2007年减少2.2%,其中地表水77.71亿m3,占99.2%,地下水0.61亿m3,占0.8%。用水仍以工业为主,其中火电用水22.56亿m3,占28.8%,一般工业用水26.20亿m3,占33.5%;农业用水15.01亿m3,占19.2%;生活用水8.85亿m3,占11.3%;其他用水占7.2%[3]。广州市水资源利用存在以下问题。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广州汛期(4~9月)的雨量约占全年的80%~85%,最大月降雨量出现在5月和6月。与降雨的分布变化相似,年径流在地理上的分布是由南面的平原区向北面的丘陵区递增,多年平均径流深变化范围800~1341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98mm,相应径流量为77.16亿m3;丰水年径流量为111.36亿m3,枯水年径流量为56.38m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季和枯水年供水较为紧张。2.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质日益恶化,造成水质性缺水由于工业及生活的废污水大量排入珠江,致使广州河段水质大部分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特别是前、后航道的有些河段,长期以来,在枯水期常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市区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3.水资源浪费严重广州市历年来都是广东省用水量最大、浪费较严重的城市之一。自2003年广东省将“人均综合用水量”作为水资源公报统计指标以来,广州市在这个单项上均名列全省第一。2003年广州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854m3,广东省平均为491m3;2008年广州市总用水量为78.32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774m3,万元GDP用水量95m3;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86m3,万元GDP用水量129m3。而在发达国家,人均综合用水量一般保持在260m3的水平。二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广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生态环境好转。(一)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提高2009年,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三个考核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即适合人居住的标准,此外,降尘量也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与2008年相比:月均降尘量5.39t/km2,下降6.1%;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39mg/m3,下降15.2%;二氧化氮0.056mg/m3,持平;总悬浮颗粒物0.070mg/m3,下降1.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天,优良率达95.07%。2009年广州市降水pH值为4.74,比2008年上升0.27pH个单位,降水酸度降低;酸雨频率为60.5%,比2008年下降17.3个百分点,但酸雨污染仍然严重。[4](二)水质有所好转2009年,广州实现了大规模的珠江河道治理工程,日均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建设了3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和覆盖全市32个镇(街)24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铺设1140公里的截污管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33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1.06%。大力推进121条河涌、388.52公里河道综合整治。西江引水工程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对涉及污水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的145家企业和11家建设进度较慢的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挂牌督办,促使企业全面整改、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北部的水环境质量良好,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Hl-1999)第Ⅲ类的要求。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方法统计,2009年全市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单因子评价法)为82.23%,比2008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中东部西洲水厂、新塘水厂,南部南洲水厂、沙湾水厂,北部巴江水厂、秀全水厂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西部江村水厂、石门水厂和西村水厂水质达标率为61.67%,比2008年上升2.22个百分点,主要影响指标为氨氮、粪大肠菌群等生活有机污染指标。2009年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属Ⅳ类,丰水期水质符合Ⅲ类,与2008年相同,参与评价的23项水质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汞等19项指标平均浓度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氨氮、溶解氧、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达到Ⅳ类标准,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5](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正在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广州,十分重视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广州将加快实施固体废物处理产业化、市场化,力争早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17800吨,其中部分的装修垃圾、绿化垃圾和高价值的废弃物经过分类回收后,进入终端处理的约12000吨,回收率达33%。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集中在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前者日处理7000吨,后者日处理1000吨,另外4000吨垃圾分别在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就地处理[6]。为实现垃圾收运处理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广州市正在积极推动环卫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四)森林绿化总体状况良好至2008年底,广州全市十个区森林覆盖率为38.2%,林木绿化率为44.8%,建成区绿地率为34.1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01m2/人,在“国家森林城市”主要量化评价的17个指标中,广州市全部已经达标或超标,实现了森林围城、森林进城的格局[7]。2009年,广州启动了“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二期工程,提出了到2010年全市林木绿化率将达4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m2以上,建成和谐优美的“绿色亚运城市”[8]。目前,广州已批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50个,总面积7.51万ha,占广州土地总面积的10.1%,其数量、面积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五)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09年广州市完成了重点工业企业脱硫工作,脱硫能力累计12.3万吨/年,淘汰91家共1425万吨落后水泥产能,关停23个小火电项目共209.8万千瓦机组。2009年,广州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带动节能降耗的力度,加强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考核,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实施了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对全市20多万辆黄标车实行限行措施。预计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了4%以上[9]。(六)生态示范村(镇)规划和建设取得初步效果2001年广州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迎九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特别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2006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各种“桂冠”纷至沓来,成为近年来大力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广州”的明证。2009年,广州继续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在已建成的62个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园)的基础上,将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生态旅游示范点,宣传环保理念、丰富市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10]。三广州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促进了承载能力的概念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探讨、量化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定义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技术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或条件)下,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阈值,包括区域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以及区域环境所能支持的人类开发活动开发规模(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城市经济社会增长的阈值是承载力概念的本质内涵。城市的生存基础包括多种生态和经济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最终取决于最小供给的某种关键资源。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是涉及生态经济的一个复合系统问题,它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社会决定的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量值。在特定区域具体历史条件下,受技术、文化、体制、社会价值观的作用,承载力是一个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的概念,其影响因素的多样化、不确定性、难以量化的特征,导致了计算模型中系统参数确定的困难。在极限性和非极限性、最大化和最优化问题上的游移不定,也导致了承载力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选取的困难。因此,大量研究项目中往往采用(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来作为承载力的替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环境人口容量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基于同样的原因,环境人口容量也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不同,估算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以下我们基于木桶原理,首先采用一般平衡方法估算广州市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容量,或称环境人口容量来评估广州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并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广州市生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解释制约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四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估算(一)广州市水资源可承载人口的估算运用一般平衡分析法评估广州市水资源可承载人口,首先需要确定特定技术条件下的水资源可供给量,以及特定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下的用水指标。1.水资源可供给量自2004年以来,广州市供(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工业用水量减少的原因,农业用水量变化不大,生活用水量则缓慢增加。2008年,全市总供水量78.32亿m3。根据广州市的水资源条件,水资源供给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广州市水资源的取用,一要考虑生态环境需水及其他需要。尽管广州客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除了满足维持水生态系统功能之外(一般国际上认为,为保证良好的生态系统维持和水自净功能,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应占河道径流量的40%以上),还要保证通航和下游地区用水的需求。二要考虑到用水量的增加,不但要增加供水成本,同时由于污水排放量增大,势必给已经恶化的水环境带来更大压力,污水处理费用也将相应增加。根据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制约广州市未来水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水质。据此,我们设定广州市的水资源远景供给潜力为120亿m3。2.用水指标长期以来,广州市用水指标高居不下,不但领先全国,甚至领先世界。2008年广州市万元GDP用水量95.3m3,万元一般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8.6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836.6m3,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255L,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55L[11];而全国节水试点城市深圳人均综合用水量仅为213m3,是全省同类指标的50%以下,是广州的25%。以下我们采用比较法对广州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行估计:(1)近年来广州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都呈减少趋势,尤其是工业用水量显著减少,生活用水量则不断上升。广州市的用水量中:2005年,工业为52.90亿m3,万元一般工业增加值为177m3;2008年,工业减少到48.76亿m3,万元一般工业增加值为88.6m3。农业用水量则从2005年的16.158亿m3减少到2008年的15.01亿m3。生活用水量则从8.69亿m3增加到8.85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计算(以常住人口为基数)从2005年的881m3下降到2008年为774m3,但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46m3)。(2)世界各国因为地理条件、水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差距很大。如美国作为经济最发达且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2000年人均综合用水量达到2000m3,美国家庭日均生活用水指标达到665.7L(但其中户外用水381.5L)。据中国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水情分析报告》(2000),经济高收入国家人均年用水总量除美国(1870m3)、加拿大(1602m3)较大,瑞士(173m3)、新加坡(84m3)较小外,其余国家介于205~986m3之间,多数国家在400~800m3之间,以色列为408m3。从用水比例构成来看,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城市生活用水量已占城市总用水量的1/3,人均生活用水已达400~600L/d。(3)根据我国《城市给水工程规范》(1999)中确定的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的用水指标,人口大于100万的特大城市,I区人均综合用水量为800~1200L/d,II区为600~1000L/d,III区为500~800L/d,广东省属于I区。(4)根据广东省最新制定的《广东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到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全省平均综合亩均毛灌溉用水量减少到800m3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由2004年的约51%提高到72%以上,工业万元GDP用水定额从2004年的171m3下降到108m3;全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净定额控制在每人每日186L以内,毛定额控制在每人每日213L以内。又按照《广东省用水定额》规定,广州从2007年3月1日起试行定额用水,广州市民实际每天最高的用水量限额为241.5L。综上所述,一个地区的用水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生活舒适程度、资源丰缺并非成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在经济实力和资源丰裕度高的条件下,较高的用水水平也往往意味着较高的生活水平;在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水回收利用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较低的人均用水水平也可以达到较高的舒适程度。综合考虑广州市的水资源条件(其水资源数量丰沛,主要受水质的限制),地理和气候因素(地处热带,冲凉、洗衣等家庭生活用水量大),经济结构(重化工业将成为广州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支柱产业),并比较国际用水水平和用水结构的发展趋势(生活用水比例较高,工业和农业用水下降),参照国家标准和广东省节水规范比较严格的用水定额限制,本课题研究认为在未来20年的时期内,满足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宜人均综合用水量为600~1000m3/人·年。按水资源供给潜力120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600~1000m3/人·年计算,广州市水资源可承载的适度人口规模为1200万~2000万。(二)广州市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的估算同样运用一般平衡分析法评估广州市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与水资源利用不一样,土地资源供给潜力和人均用地指标与技术关联程度不那么紧密,而主要受资源丰裕程度,以及人地关系的价值观、制度规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1.土地资源供给潜力根据广东省土地变更调查统计资料,2008年广州市土地总面积为702890ha,从1996年到2008年,广州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就从105927ha增加到157908ha,2003年已提前突破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尽管目前建设用地只占广州全市面积的20%左右,但由于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广州市可开发利用建设用地潜力不大。广州市未利用地中,河流、湖泊水面占85%,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坡地、滩涂只有6000ha左右。根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主要控制性指标分解方案,到2020年广州市总建设用地规模为171400ha,这意味着从2008年到2020年的12年间,广州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1124ha。广州市建设用地的潜力来自于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目前,广州市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只有34653ha,占总建设用地的21.9%;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合计53859ha,占总建设用地面积34.1%。此外,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和提高土地容积率,也是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潜力的另一条途径。2008年,广州市共处置闲置土地123宗、用地面积437ha,其中,收回闲置土地20宗、用地面积65ha。2009年,广州全市十区共对412宗用地核发了《闲置土地认定通知书》,共处置闲置土地75宗、面积2.1km2[12]。总的来看,由于前一段时期的土地超标利用,建设用地增量将极为有限。本研究基于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所确定的广州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71400ha,预期远期建设用地供给潜力为180000ha。2.人均用地指标对于一个区域系统,通常采用土地(食物)产出能力来估算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容量;对于城市系统,基于我国建设用地指标仍然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的国情,我们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估算人口容量。由于规划标准和统计口径的不统一,我国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难以十分准确,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建设用地标准区分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村镇建设用地两大类型,前者按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统计,“国标”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区分为4级,限制在60~120m2的范围之内;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区分为5级,为60~150m2。第二,我国人口分类标准与城市和村镇用地的地域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如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事实上还有一定数量的农业人口,也有一定数量的农业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而在村镇规划区范围内,实际上也存在大量非农业人口,并且在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租等各种途径转为了城市居住和工矿用地;更加上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遍布乡镇和城市,这就导致了用地指标统计的困难。基于以上原因,并考虑到广州作为一个现代化中心城市,实际从业的农业人口比重已经很低,我们估算广州市土地可承载人口,不对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城市建设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进行细分,而采用统一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选择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标准一是要符合国家政策和标准,二是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创造一个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按2009年常住人口统计(1033.45万),广州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到152.80m2,不仅远远超过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甚至超过了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广州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大幅增长与全国城市化大规模扩张的趋势是一致的。据国土资源部相关数据,2004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00万ha,其中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0m2多;人均村庄用地218m2,超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m2/人)的45.3%[13]。确定满足生活舒适程度的第二个标准比较困难。从发达国家(地区)的情况来看,地域条件的不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差异也非常大,尤其困难的是如何判断土地利用和生活方式的舒适与否和合理与否的关系,人均用地面积越高,生活越舒适,但与此同时也造成土地利用的浪费、强烈改变地表环境、高能耗等问题。例如香港土地总面积1068km2,约6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200km2,人均建设用地30m2多,土地利用高度集约。有的学者认为香港在高度集约用地的同时,保护了占土地总面积80%以上的农用地和其他生态用地,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事实上我们认为香港的高房价、高地价、高密度、窄小的居住面积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压力,并非一种理想的人居模式。美国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发展模式,其持续不断的城市郊区化形成了无限制的城市蔓延发展模式,城市呈现普遍的低密度分布状态。美国的城乡用地分类有多个标准,按照最常采用的美国人口调查局(theCensusofBureau)的统计,城市地区包括“人口密度高于386人/km2的核心人口统计区及其周围人口密度不低于193人/km2的人口统计区”,2002年美国城市地区的总用地面积为2396万km2,容纳了79%的美国人口,人均占地1056m2,人口密度为949人/km2。总的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生产布局模式的改变,以及为了追求更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和更优美的居住环境,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分散化发展过程。根据ShlomoAngel(2005)等人的研究,1800年,伦敦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仅40km2,人口规模为84.5万人,人口密度高达21100人/km2;到2000年,伦敦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85km2,人口为1030万人,人口密度为5400人/km2,人均建设用地183m2。Shlomo等人的研究还表明,人均建设用地的面积与收入水平成正比,而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并不大。根据对全球120个城市于2000年的人口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统计,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达到近12000人/km2(人均建设用地84m2),而高收入国家仅285人/km2(人均建设用地达到3503m2);而对于人口在10万~52.8万、52.8万~149万、148万~418万以及418万以上的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而言,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没有显著差异,处于166~208m2的区间[14]。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认为广州市建设用地指标不应低于人均100m2,这是保持适当生活水平的低标准要求;最高可达到180m2,这是一个适当兼顾节约用地、尽量提高舒适度并且现实可行的标准。按建设用地供给潜力1800km2、人均建设用地100~180m2计算,广州市土地资源可承载最大人口容量为1800万,适度人口规模为1000万。由以上分析可知,广州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土地资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可承载适宜人口为1000万,最大人口规模为1800万。(三)广州市生态环境承载状况的综合评价1.评价方法本研究根据模糊系统分析的相对隶属理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基于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用相对量指标取代绝对量指标,使指标体系在能够全面反映问题本质的同时简洁明了,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第二,选取指标要能反映时空差异性。由于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差异,矿产资源储量难以确定确切的评估标准,能源资源的输入则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仅采用了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土地资源量反映资源系统的支撑状况。第三,指标体系要全面,并不一定要充分,要考虑指标的可得性。有一些反映社会经济或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较难得到准确的评估值,可选取其他能够间接反映其特征的综合性指标来替代,如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等来反映产业结构层次和社会发达程度等。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因子权重的确定是评价过程的重要环节,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或承载质量的高低进行评价需要基于一定的判断标准,各指标临界标准值和理想标准值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实用性。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并借鉴国际、国内权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指标值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见表1)。根据模糊系统分析的相对隶属理论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进行集成,得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其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步,计算单指标的可承载隶属度。表1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值续表1用隶属函数描述任一指标对应的隶属度。设任一指标Cij(第i个子系统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为xij,其对应的可承载临界值和理想值分别为Vij1和Vij2,对应的隶属度为μij就称作“单指标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