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韩城海三石实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汉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写明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公章年公章年月日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单位韩城海三石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通讯地址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西王村一组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715400建设地点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立项审批部门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2019-610581-11-03-073049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C4220占地面积(平方米)22500(其中砂石加工4000,沉泥临时堆场18500)绿化面积(平方米)生态治理面积288934总投资(万元)7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0.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1.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西王村石厂始建于2004年,位于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实际投资人及经营者为张建斌。根据韩城市《韩城市石灰石资源整合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西王村西王石厂属于被取缔的企业。由于早年无序开采,且采石场己运行多年,山地植被已被破坏,地表裸露区约5万m2,堆积的废弃渣石约60余万m3(约合173万吨)。由于渣石本身稳定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且绿植无法在其上生长,实现复植,故需要对废渣石进行综合利用。根据采石场拆迁时所签订的三方协议及补充协议的要求,韩城海三石实业有限公司拟投资700万元,在原采石场南侧50米处建设年产处理30万吨渣石废物利用筛选厂,有效的将采石场渣石废料综合利用,促进矿区地貌恢复,实现西王村采石场原址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堆石侵占的原有山地实现复植。根据废弃石料的堆存量及渣石筛选厂的建设规模核算,本项目的运营期为6年,预计每年处理渣石30万吨,废渣处理完毕后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面积288934m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修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及其修改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号,2018.4.28)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属于“三十四、环境治理业1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其他”和“三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86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其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韩城海三石实业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1日委托汉中市环境工程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要求进行了初步筛选,该项目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相符,确定进入环评程序。随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就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编制完成《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相关分析判定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的“N7729其他污染治理、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项目为废石综合利用项目,属于鼓励类:“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1、矿山生态恢复工程、25、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装备制造”、“十二、建材:11、利用矿山尾矿、建筑废弃物、工业废弃物、江河湖(渠)海淤泥以及农林剩余物等二次资源生产建材及其工艺技术装备开发”。本项目不属于《陕西省限制投资类产业指导目录》(陕发改产业〔2007〕97号)中规定的淘汰和限制类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规定内容,另外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生产设备清单,项目使用的生产设备均为建设单位外购或定制的成品,根据《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工产业〔2010〕第122号),本项目无国家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设备。根据《陕西省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2017年本)》,本项目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中“限制类和淘汰类”目录中,不属于钢铁、煤炭、化工、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及汽车行业,符合《陕西省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2017年本)》相关要求。本项目己于2020年1月12日取得由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项目编号为:2019-610581-11-03-073049。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表1-1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相关政策内容本项目符合性韩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摘要强化主导产业的引领示范功能。一是钢铁产业。大力推进“绿色龙钢”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规划和建设钢材深加工园区,打造陕西钢材精深加工基地。二是煤炭产业。重点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和清洁化工,建设煤炭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煤化工园区。三是煤化工产业。以现代煤化工及煤、焦、气、电、化多联产项目为核心,以清洁能源产品和合成材料为主干,建设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煤化工基地。四是建材产业。以推广先进技术为核心,培育新型陶瓷产业,实现固体废弃物高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全力打造建材精品基地。本项目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原西王村采石场开采产生废渣加工砂石,然后对原矿区进行生态治理符合《韩城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2020)》加大工业园区、各重点企业粉尘、扬尘防治措施的监管:实施企业的物料苫盖、车辆冲洗、厂区硬化绿化。全市168家企业要对厂区物料堆放进行规范,按照苫盖要求在2016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杜绝物料露天堆放。全市焦化、钢铁、电力、水泥企业在2020年前原料堆放场、产品存放场要全部建设堆棚,煤炭开采、洗煤企业以及粉体生产企业、混凝土搅拌站等在2020年前原料堆放场、产品存放场要全部建设堆棚;全市所有的企业在2017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厂区硬化、绿化;全市所有的焦化、洗煤、钢铁、电力、煤矿、水泥、采矿企业在2018年底前要全部安装车辆冲洗装置。本项目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原西王村采石场开采产生废渣加工砂石,然后对原矿区进行生态治理,项目原辅材料和产品物料均存储在封闭厂房内;厂区地面进行硬化。符合3、项目与相关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表1-2项目与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分析相关政策内容本项目符合性韩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韩城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1.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2017年本)》,城区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项目。其它区域严格控制。制定高耗能、髙排放企业退出工作方案,关停搬迁城区高耗能、髙排放企业,压减水泥(不含粉磨站)、焦化、煤化工、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石灰、粉体、制砖、洗煤等行业企业产能。本项目利用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石进行砂石加工,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本项目对原料堆场进行洒水堆存在密闭堆棚中。符合《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废石尾矿综合利用。在符合安全、生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综合利用废石、矿渣和尾矿等砂石资源,实现“变废为宝”。本项目主要利用矿山废石,通过破碎、筛分等工序,生产骨料,实现“变废为宝”。符合《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拓展砂石来源。规范砂石资源管理,鼓励利用废石以及铁、钼、钒钛等矿山的尾矿生产机制砂石,节约天然资源,提高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本项目主要利用矿山废石,通过破碎、筛分等工序,生产骨料,实现“变废为宝”。符合机制砂石企业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按照规范要求建设绿色矿山。生产线配套建设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对设备、产品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推进清洁生产,严控无组织排放,满足达标排放等环保要求。对工艺废水、细粉和沉淀泥浆等加强回收利用,鼓励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伴生石粉生产绿色建材,实现近零排放。本项目生产线配套建设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对设备、产品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符合4、总平面布置合理性项目位于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矿山治理面积288934m2,矿山生态治理根据矿区情况采取削坡整形工程、挡土墙、排水沟、覆土绿化工程。废渣石综合利用占地面积4000m2。项目拟设1条砂石料生产线,厂区西南侧建设生产车间,内设1条砂石加工生产线。生产车间配套建设成品堆场;进厂口现有道路东侧,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的北侧。主要设备均设于厂房内,并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综上,项目功能分区明确,项目生产区建筑物利用地形条件布置,充分利用原矿山开采遗留工程。平面按照加工顺序布置,成品堆场位于加工区动侧,同时也在进出厂门口附近,布局上便于产品外运,整个工艺流程布局合理、紧凑、顺畅,充分利用地形。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5、选址合理性项目配套的渣石加工厂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选址原为西王村采石厂,项目周围属原采石场作业面,距离废渣堆放场约50m,西南侧距离西王村村庄约794m。本项目周围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无水源保护地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在采取评价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达标排放或做到合理处置。项目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因此,从环保角度,项目选址合理。6、项目概况本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投资估算:700万元建设地点: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建设规模:设年处理渣石废料30万吨生产线一条,年处理渣石30余万吨,项目的运营期为6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面积288934m2。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为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原采石过程的弃渣场进行清理,对原有开采区进行场地整理,弃渣场清理出的废渣及原有开采区场地整理产生的废渣用于生产砂石;第二部分是对清理后的弃渣场及原有开采区进行生态恢复。①废渣综合利用根据实际勘察,目前渣石堆积场面积约为30000m2,渣石的堆积厚度约为20m。合计堆积的废弃渣石约60余万m3(约合173万吨),地表裸露区约5万m2。此处堆积的渣石均为之前采石遗留的碎石屑和砂土,其中碎石约占70%,砂土约占30%。碎石的规格为10〜30mm。本项目废渣石综合利用占地面积4000m2,主要建设内容为砂石料生产线1条,砂石料加工生产线包括给料、一级破碎、二级破碎、筛分、洗砂、脱水,配套建设产品堆场、废水处理系统等。本项目废渣综合利用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及环保工程,详细内容见表1-3。表1-3废渣综合利用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1层钢架结构,半封闭厂房,位于矿区南侧,占地面积约500m2;内设1条砂石料生产线新建辅助工程办公区1层,砖混结构,利用采矿场原有建筑,占地面积约400m2依托地磅厂区设置地磅一个,用于产品及原料称重。新建储运工程原料堆场本项目砂石料加工区不设原料堆场,由渣场直接运送至加工区卸料进行生产/产品堆场拟建1座封闭式钢架结构成品堆场,占地面积约2000m2,用于成品贮存新建运输道路采石场原有两条专用运输道路,驳接通往国道,位于项目地的东南侧和西南侧,己经使用多年,路况良好,本项目主要使用西南侧这一条道路。依托公用工程供水项目生产用水由盘河水库通过管网供给,本项目依托采石场既有的供水管网。生活用水拉运至厂区。依托供电项目依托采矿场原有配电间,由当地电网供电,供电电压为380V,通过配电间采用放射式对各需要用电的场所进行供电,电路采用地埋铺设。依托排水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运往周边林地施肥;厂区生产用水主要为降尘洒水,洗沙废水等。厂区污水、雨水通过沟渠汇入沉淀池,进行综合利用,不外排。依托供暖项目办公区供暖采用电器设备新建环保工程废气渣场采装粉尘物料采装过程进行洒水,装卸后对场地洒水新建生产粉尘破碎机置于半封闭厂房,破碎口上方设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高排气筒,生产厂房内设置喷雾装置产品堆场采用密闭堆棚,配备喷雾装置废水洗砂废水新建三级沉淀池1座,容积750m3,清水池1座,容积350m3新建洗车废水洗车池废水经2m3洗车水沉淀池沉淀后再经洗砂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新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周围林地施肥依托噪声封闭破碎加工生产线,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运行时间,独立基础、隔声减震措施新建固废洗车废水底泥车辆冲洗过程沉泥暂存于临时堆场,待后期废渣处理完后用于矿区复植用土新建洗砂废水沉泥洗砂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沉泥暂存于临时堆场,待后期废渣处理完后用于矿区复植用土新建除尘灰除尘器收集到的除尘灰会定期外售用于建材利用新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理新建机修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贴上标签,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新建生态底泥临时堆场本项目拟在原矿区东南侧沟谷内设临时沉泥堆场一座,库容约37万m3,沉泥临时堆场长度约185m,宽度约100m,堆存高度约20m,可容纳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沉泥,待本项目原有矿区渣场清理完毕后,用临时堆场沉泥进行矿区植被绿化覆土,最后对临时堆场进行植被恢复新建②生态修复根据现场勘察,堆积的废渣石面积约为30000m2,堆砌于沟中,为了将山地进行恢复,复植,需要将废渣石进行清理。渣石整体高度约为20m,为了保证综合治理方案的有效进行,本项目计划由西至东方向挖取渣石,每年的取石高度为3米,同时在挖取过程中对暴露的山地进行覆土,实现原有山地的复原。表1-4生态恢复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削坡整形工程卸载高陡、凌空山体和变危陡崩塌隐患体。通过挖土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由上至下推散废石,在原矿区开采现状基础上,将原矿山开采形成的陡坡面改变形成30°的稳定坡面。削坡后对边坡坡表存在的浮石进行清理,达到坡面整体平顺整齐,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削坡降坡产生的土石方用作砂石生产原料。新建挡土墙本项目原有矿区已形成620m、580m两个作业平台,为防止落石,在露天采场620m、580m坡底种植爬山虎,距离坡底线2m内碎石回填和覆土栽植乔木,在距离坡底线外侧修筑挡土墙,挡土墙采用浆砌块石,砂浆采用M7.5砼砂浆。挡土墙长度为总计720m。新建排水沟本项目原有矿区已形成620m、580m两个作业平台,为保证本项目生态恢复效果,防止周边山体的汇水流入原矿山开采场地,减少生态恢复期间水土流失。本项目沿原矿区形成的620m、580m作业平台基底挡土墙外缘修筑排水沟。本项目设计排水沟为矩形断面,排水渠断面底宽0.40m,顶宽0.4m,深0.40m,壁厚0.3m,采用M10浆砌片石,水平面和内侧壁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或勾缝)。本项目排水沟总长度约925m。新建覆土绿化工程将矿区废渣场清理利用过程产生的泥土用于矿区治理覆土,对矿区废石裸露表面覆盖0.6m,表层种植层厚度50cm,覆土总量约130000m3,植被栽种区域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区、坡面及清理后的渣场裸露地面。油松、刺槐等防护材林树种,灌木主要为连翘、胡枝子。其中乔木片植,行间距3×3m,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80cm×80cm×60cm,乔木栽植密度为100株/亩,总计栽植乔木43000株。灌木行间距为2×2m,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60cm×60cm×40cm。灌木栽植密度为150株/亩,总计栽植灌木64500株。草本植物选用苜蓿或小冠花撒播,草籽用量50kg/hm2,总计栽植草本植物约1445kg。新建辅助工程施工营地1层,砖混结构,利用采矿场原有建筑,占地面积约400m2依托取土场本项目矿山生态治理期间不设置取土场,底层覆土采用洗砂过程产生的沉泥,表层回填土全部从市政购买。依托储运工程运输道路采石场原有两条专用运输道路,驳接通往国道,位于项目地的东南侧和西南侧,己经使用多年,路况良好,本项目主要使用西南侧这一条道路。本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对现有的矿山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每侧一行,树种选择侧柏,间距4m。苗木选择3年生一级苗,胸径3~4cm,穴状整地,种植穴的规格为0.6m×0.6m×0.8m。新建公用工程供水主要用于洒水抑尘及植被绿化,由盘河水库通过管网供给,本项目依托采石场既有的供水管网。依托供电项目设置配电间,由当地电网供电,供电电压为380V,通过配电间采用放射式对各需要用电的场所进行供电,电路采用地埋铺设。依托排水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运往周边林地施肥;依托供暖项目办公区供暖采用电器设备新建环保工程废气扬尘场地内配备建设1台洒水车,在土方作业时同步洒水抑尘。新建废水废水项目本身不产生废水,本次生态治理工程在原有矿区修建截排水沟,降低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雨水经截排水沟汇入下游沟谷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周围林地施肥依托噪声物料运输途中经过村庄减速慢行,禁止鸣笛,不得在夜间运输。新建固废洗车废水底泥车辆冲洗过程沉淀池收集的底泥,收集后外售用于建材利用依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理新建生态修复生态矿区废渣清理完毕后进行绿化,采取乔木和灌木、草皮相结合的方式对矿区进行绿化。对于取土场采用分片取土,边取边恢复植被,与原有地形、地貌、地被等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步洒水抑尘,并建设临时排水沟,避免雨季水土流失。新建本项目治理任务年度任务如下表:表1-5本项目治理任务年度任务表实施年份清理废渣石(万t)原矿区西南侧开采区原矿区生态恢复第一年30卸载高陡、凌空山体和变危陡崩塌隐患体。通过挖土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由上至下推散废石,在原矿区开采现状基础上,将原矿山开采形成的陡坡面改变形成30°的稳定坡面。削坡后对边坡坡表存在的浮石进行清理,达到坡面整体平顺整齐,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削坡降坡产生的土石方用作砂石生产原料。本项目沿原矿区形成的620m、580m作业平台基底挡土墙外缘修筑排水沟。修建排水沟总长度约925m。第二年30原矿区西南侧开采区进行覆土绿化,覆土量为14000m3,栽植乔木10000株,栽植灌木11000株,栽植草本植物约300kg在露天采场620m、580m坡底种植爬山虎,距离坡底线2m内碎石回填和覆土栽植乔木,在距离坡底线外侧修筑挡土墙,修建挡土墙720m第三年30/进行覆土绿化,覆土量为25000m3,栽植乔木7000株,栽植灌木12000株,栽植草本植物约200kg第四年30/进行覆土绿化,覆土量为25000m3,栽植乔木7000株,栽植灌木12000株,栽植草本植物约200kg第五年30/进行覆土绿化,覆土量为30000m3,栽植乔木8000株,栽植灌木15000株,栽植草本植物约300kg第六年23/进行覆土绿化,覆土量为36000m3,栽植乔木11000株,栽植灌木14500株,栽植草本植物约445kg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1-6。表1-6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给料机8530型台12颚式破碎机PE750X1060型台13单段锤式破碎机PYB600台14筛选机4YZ2470型台35双螺旋洗砂机LM2RXLK-1500台16传送带/条107洗车水沉淀池2m3座18洗砂废水处理系统三级沉淀池750m3,清水池350m3套19布袋除尘器--台210履带式挖掘机--台211自卸汽车30t辆512装载机--台413洒水车辆1本项目主要生产原辅料本项目原料主要为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渣石。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1-7。表1-7主要原辅料用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消耗1原料废石料万t/a302燃料、动力水t/a208803电万kw·h/a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实现加工废石30万t/a。本项目产品规格见下表。表1-8产品方案表产品名称产品规格年产量t砂1-5mm粒径200000碎石5-10mm粒径3000010-20mm粒径3000020-30mm粒径20000公用及配套工程①给水项目生产用水由盘河水库通过管网供给,依托采石场既有的供水管网。加工场地设置清水池一座,用于生产用水储存,配备一台洒水车用于喷洒道路及采矿区等。生活用水拉运至厂区。1)生产用水: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洗砂环节用水、抑尘用水及洗车用水;A、洗砂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需清洗的砂料约20万吨,项目在洗砂环节用水量约为0.4m3/t砂料,则洗砂环节用水为8万m3/a(266.7m3/d)。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洗砂后大约有2%水分损失,则洗砂过程损失水量为1600m3/a(5.3m3/d)。水洗砂产品带走水量约为0.8万m3/a(26.7m3/d)。洗砂环节结束后的泥浆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上清液经抽水泵进入清水池供洗砂环节循环使用,沉泥定期清掏,自然晾晒,晾晒后的水分含量约为30%,则泥饼带走的水分约为8445m3/a(28.2m3/d)。故洗砂环节每日补充新鲜水量为60.2m3。洗砂废水污染物以SS为主,洗砂废水三级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产。A、厂区抑尘用水:本项目厂区及产品堆场、生产车间采用喷雾抑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产品堆场、厂房喷雾装置用水量分别为600m3/a(2m3/d)、1200m3/a(4m3/d)。B、洗车用水:本项目厂区进出口设置1座2m3三级沉淀池,洗车过程损失量约为30%,洗车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2)生活用水:本项目职工20人,不在厂区内食宿,厂区内不设澡堂。参照《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20),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按7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1.4m3/d(420m3/a)。图1本项目水平衡图②排水本矿渣堆场开采境界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结合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企业设计资料确定矿山排水方式以自然排泄为主。另外在工作平台上只设置临时截排水沟,加强渣场开采期间排水,水沟坡度3‰。采场保持一定的自然坡度,使露天境界内的水能够自流排出。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盥洗废水用于厂区洒水,厂区设旱厕,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林地施肥,不外排。③供电项目依托采矿场原有配电间,由当地电网供电,供电电压为380V,通过配电间采用放射式对各需要用电的场所进行供电,电路采用地埋铺设。④供暖项目办公生活区供暖采用电器设备。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年工作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设员工20人。项目投资及施工进度本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项目建设时间为2020年12月-2020年3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根据现场调查目前原采石场存在的问题如下:1、边坡稳定问题。矿体剥采活动破坏了区内原有地貌景观及岩体的完整性,形成陡坎、临空面,破坏斜坡的自然坡度角,导致斜坡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加之矿体表层风化,容易发生石块滑落,崩塌等边坡失稳现象。由于采石场己运行多年,山地植被己被破坏,堆积的废弃渣石约173万吨。现有堆渣场未采取截排水措施,未设置拦渣坝等措施,砂石的稳定性很差,易遭成水土流失,而且绿植无法在上面生长,无法实现植被覆盖。2、土地和植被破坏问题。矿山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地表的土地和植被,降低土地养分,加剧水土流失,提高了治理难度。此外,废石堆放不仅改变原有地貌景观,且覆盖植被,影响植物生长,恶化植物群的生存条件,使其覆盖率降低,并引起水土流失。原矿区已形成620m、580m两个作业平台,开采区西南侧620m作业平台堆存少量渣石,620m部分开采作业面坡面较大、580m作业平台坡脚无防止水土流失措施,未进行植被恢复。3、遗留矿区未采取雨水截排措施、未进行植被恢复。现有堆渣场现有堆渣场水土流失矿区西南侧开采区580m620矿区西南侧开采区580m620m620m580m620m580m矿区现状矿区现状矿区现有道路矿区现有道路本项目为西王村石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原采石过程的弃渣场进行清理,对原有开采区进行场地整理,弃渣场清理出的废渣及原有开采区场地整理产生的废渣用于生产砂石;第二部分是对清理后的弃渣场及原有开采区进行生态恢复。具体治理措施详见表1-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位置、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气候、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1、地理位置韩城市是陕西省省辖市,由渭南市代管,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西南距省会西安244km。介于东经110°07′19′′~110°37′24′′、北纬35°18′50′′~35°52′08′′之间。本项目位于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项目具体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韩城市位于关中盆地北部边缘台和陕北黄土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西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西北部属鄂尔斯后向斜的陕北盆缘褙皱区,东南部属渭汾地堑,西部深山多为梁状岭一般海拔900m以上,中部浅山区多为黄土丘陵,海拔600~900m,东部属黄土坮塬区,海拔400~600m。3、气候、气象韩城市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少雨;春季暖而干燥;秋季凉爽湿润。根据韩城市近二十气象资料调查,年平均气温13.5℃,年极端最高温42.6℃,年极端最低温-14.8℃年平均降雨量566.5mm,年均蒸发量1790.1mm,无霜期208天,日照2436小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雨量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春夏季易发生干旱,夏季阵雨多、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韩城市以秋冬季静风频率较高,常年主导风向NNE、次主导风向NE;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3m/s。4、水文韩城境内河流较多,地下水储量丰富。河流多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程短、水量小,流向一般为由西向东或由西北向东南而注入黄河。由于发源地多属黄龙山次生林、草灌植被带,河槽大多属山区石质河床,故河水泥沙含量极小,常年水流清澈。黄河由北向南自舌头岭以下进入韩城市境内,流经禹门至姚家庄出境,境内全长65km,以河心未接,与山西隔河相望。据龙门水文站资料,在禹门口以上谷深流急,河宽100~800m,在禹门口以下河床宽阔平坦,水流变缓,广布漫滩;黄河在禹门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0m3/s。最大洪峰流量为2100m3/s,最小流量为53.2m3/s。在禹门口最高实测水位385.5m,最低水位373m,平均含沙量37.5kg/m3。本项目处于山区,周围无河流。5、地质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构造复杂,矿产丰富,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条件。韩城的地层,总体上可分两个单元。以东北~西南向的大断层为界,东南部为该正断层的上盘,系下沉地层,为一套厚层第四纪沉积地层;西北部为相对上升的侵蚀地层,以古生代岩层为主,上覆黄土或坡积、残积物。本市褶曲和断裂较为发育。在压性构造带中,逆冲断层多以叠瓦状形式出现,岩层直立、倒转,呈“S”型弯曲。如在文家岭一带,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地层有倒转和平卧褶曲出现。出露的构造形迹主要有两类,一是压性结构面,另一是张性结构面。前者为褶皱和压性断裂,其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北北东向次之,倾向以南东向为主,北西向较少。后者以张性(张扭性)断裂为主,韩城大断层是其主干,并有次级张性断裂与之斜交,这类断裂的展布方向北东向、北北东向皆有之。除此之外,尚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构造存在。6、生态环境(1)土壤韩城市在全国土壤区划中属地带性土壤-褐土区。褐土是在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条件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并伴生草灌植被而形成的地带性土壤。韩城市原有的褐土大部分已形成壤土和黄土性土。目前仅有褐土性土一个亚类,面积22554.93hm2,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5.41%,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400m的浅山丘陵和北部山区。填土是本市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业土壤,广泛分布在台原区的大池埝、西庄、昝村、苏东、龙亭、芝阳等乡的平缓地带,面积8066.4hm2,占土壤总面积的5.5%。该市黄土性土面积74192.6hm2,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0.64%,广泛分布于王峰、盘龙、西庄、大池埝、板桥、嵬东、芝阳、乔子玄等乡(镇)的浅山丘陵、沟壑川道和台原的缓坡地带。该市由于山多、沟多、台原破碎,淤土分布破碎、零散,唯黄河滩淤土面积大而集中,总面积4176.67hm2,占全市土壤面积的2.8%。红土主要分布在乔子玄、芝阳、独泉、枣庄的部分山腰上半部,面积2766.73hm2,占本市土壤总面积的1.90%。(2)植被韩城市属于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西段,植物种类繁多。随着山川沟原等地形的变化,乔灌木及草本植物也形成不同的群体。西北部黄龙山地海拔800~1400m的山坡地带,是油松、白皮松、侧柏、辽东栎等生长地带。浅山丘陵沟壑地带,是杨、槐、果类、花椒的生长地带。台原及川道区,多为耕地,种植粮油菜等作物,道旁、房前屋后的主要树种是梧桐、杨、柳、椿榆等树,花椒、果类近年种植亦多。落叶灌木狼牙刺、山桃、山杏、连翘、木樨、酸枣刺、荆条、虎榛子等遍布山坡沟畔。(3)动物本区经过人类长期开发,可见野生动物主要为鸟类、蛙类、昆虫类、鼠类和蛇等。区域常见动物兽类有草兔、黄鼠、大仓鼠、小家鼠、黄鼬等;两栖类以黑斑蛙为优势种;常见鸟类有石鸡、灰斑鸥、杜鹃、家雁、喜鹊、大山雀、麻雀等,人工养殖的家畜有骡、马、猪、鸡、鸭、兔、羊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1)常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西王村一组,根据大气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常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区域基本污染物数据来源于2020年2月26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发布的《2019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中韩城市2019年空气质量状况数据,具体评价结果见表3-1。表3-1常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污染物年评价指标评价标准(µg/m3)现状浓度(µ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韩城市SO2年平均质量浓度602643.33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403485.0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7088125.71不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3555157.14不达标CO第95%百分位浓度4000260065.0达标O3第90百分位浓度160179111.88不达标根据表3-1可知,项目所在区域SO2的年平均值(占标率为43.3%)、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占标率为65.0%)、NO2(占标率为85.0%)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占标率为157%)、PM10(占标率为126%)和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占标率为112%)的年平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2)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特征污染物为TSP,陕西华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20.11.16-2020.11.20、2020.11.24-2020.11.25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TSP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2,项目监测点位图见附图3。表3-2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日均值)监测点位监测时间TSP(μg/m3)标准限值TSP(μg/m3)项目所在地2020.11.162223002020.11.171622020.11.181662020.11.191552020.11.202112020.11.241942020.11.25218根据表3.2可知,本项目特征污染物TSP日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中限值要求。2、声环境(1)监测布点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设5个监测点位,如下表所示:表3-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编号监测点名称N1厂界北侧N2厂界东侧N3厂界南侧N4厂界西侧N5拟建砂石加工区(2)监测与评价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时间为2020年11月16日至11月17日,连续监测2昼夜。(4)监测结果与评价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4。表3-4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dB(A)监测点位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1月17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厂界北52415141厂界东51405241厂界南53435342厂界西53425242拟建砂石加工区55445444标准限值605060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上表知,项目周边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环楚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于2020.11.17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进行现状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见表3-5。监测结果统计情况见表3-6。表3.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一览表片区编号监测点监测点坐标采样点类型用地类型占地范围内S1工业场地东经110.471655°北纬35.580766°表层样建设用地S2工业场地东经110.466189°北纬35.57426°表层样建设用地S3工业场地东经110.466861°北纬35.574492°表层样建设用地表3-6拟建地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统计表序号项目S1监测点位(mg/kg)S2监测点位(mg/kg)S3监测点位(mg/kg)筛选值(mg/kg)达标情况0-0.2m0-0.2m0-0.2m砷10.811.611.960达标镉0.170.140.1665达标铬(六价)NDNDND5.7达标标铅12.916.216.5800达标汞0.3530.6950.22038达标镍373735900达标四氯化碳--ND2.8达标氯仿--0.00240.9达标氯甲烷--ND37达标1,1-二氯乙烷--ND9达标1,2-二氯乙烷--ND5达标1,1-二氯乙烯--ND66达标顺-1,2-二氯乙烯--ND596达标反-1,2-二氯乙烯--ND54达标二氯甲烷--ND616达标1,2-二氯丙烷--ND5达标1,1,1,2-四氯乙烷--ND10达标1,1,2,2-四氯乙烷--ND6.8达标四氯乙烯--0.002953达标1,1,1-三氯乙烷--ND840达标1,1,2-三氯乙烷--ND2.8达标三氯乙烯--ND2.8达标1,2,3-三氯丙烷--ND0.5达标氯乙烯--ND0.43达标苯--ND4达标氯苯--ND270达标1,2-二氯苯--0.0019560达标1,4-二氯苯--ND20达标乙苯--ND28达标苯乙烯--ND1290达标甲苯--ND1200达标间二甲苯+对二甲苯--0.0027570达标邻二甲苯--0.0018640达标硝基苯--ND76达标苯胺--ND260达标2-氯酚--ND2256达标苯并[a]蒽--ND15达标苯并[a]芘--ND1.5达标苯并[b]荧蒽--ND15达标苯并[k]荧蒽--ND151达标䓛--ND1293达标二苯并[a,h]蒽--ND1.5达标茚并[1,2,3-cd]芘--ND15达标萘--ND70达标根据表3-6可知,项目拟建地(S1、S2、S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标准,由此可知项目拟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项目区环境现场踏勘和调查,确定了本项目生态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集中式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7和附图5。表3-7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序号名称坐标/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环境保护目标XY环境空气1西王村452846.613936327.76居住区320户1000人二类区N79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东王村453230.503936109.02居住区400户1450人二类区SE12643杨村452258.733935475.20文教区420户1500人二类区S15484杨村寨451786.363935872.70文教区280户800人二类区SW13425井溢村451493.713934968.25居住区524户1750人二类区SW22796龙湾村452446.423938586.82居住区120户500人二类区N15377西源村454377.383937558.68居住区516户1500人二类区NE20298西贾村453838.963935695.37居住区390户1100人二类区SW1956土壤环境项目周围50m范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生态环境项目拟建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注:本项目周围200m范围无声环境敏感目标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表4-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二级标准限值(μg/m3)标准来源1h平均24h平均SO25001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O220080PM10/150PM2.5/75CO10mg/m34mg/m3O3/160(日最大8h)TSP/300(2)环境噪声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3)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执行《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排放限值。表4-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限值浓度(mg/m3)速率(kg/h)施工期施工扬尘(拆除、土方及地基处理工程)0.8/施工扬尘(基础、主体结构及装饰工程)0.7/运营期颗粒物(有组织)1205.0(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无组织)1.0/(2)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用作周围林地施肥。(3)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有关规定,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表4-4厂界噪声标准执行标准标准号级别评价因子标准值dB(A)昼间夜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等效声级Leq6050(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规定;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十三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区域性污染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地区总氮、重点地区总磷。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重点地区,结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以及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本项目不需要申请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本项目第一部分(砂石加工生产线建设)施工期主要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如下:图2项目施工期产污环节图本项目第二部分(矿区生态修复)施工期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削坡整形工程本工程拟进行削坡处理,卸载高陡、凌空山体和变危陡崩塌隐患体。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本工程拟通过挖土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由上至下推散废石,下部采用装载机、清运车辆同时对多余废石进行清运转移,是在原矿山堆积现状基础上,消减废石堆量,将原矿山开采形成的陡坡面(约60-65°)改变形成30°(1:1.75)的稳定坡面。削坡后对边坡坡表存在的浮石进行清理,达到坡面整体平顺整齐,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削坡降坡产生的土石方用作砂石生产原料。将原开采作业区620m作业平台西南侧堆存的石料进行清理,用于砂石生产。(2)挡土墙本项目原有矿区已形成620m、580m两个作业平台,为防止落石,在露天采场620m、580m坡底种植爬山虎,距离坡底线2m内碎石回填和覆土栽植乔木,在距离坡底线外侧修筑挡土墙,挡土墙采用浆砌块石,砂浆采用M7.5砼砂浆。依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和《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1016-2014)设计,沿边坡坡脚修筑仰斜式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墙背设置厚0.3m的反滤层,材料为10~20mm的砾砂。挡土墙每隔15m设置伸缩缝,缝宽3cm,用砂浆填缝。除去埋深,挡土墙高度根据坡面实际高度确定,挡土墙长度为总计720m。(3)排水沟本项目原有矿区已形成620m、580m两个作业平台,为保证本项目生态恢复效果,防止周边山体的汇水流入原矿山开采场地,减少生态恢复期间水土流失。本项目沿原矿山开采区形成的880m、630m作业平台基底挡土墙外缘修筑排水沟。本项目设计排水沟为矩形断面,排水渠断面底宽0.40m,顶宽0.4m,深0.40m,壁厚0.3m,采用M10浆砌片石,水平面和内侧壁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或勾缝)。本项目排水沟总长度约925m。(4)覆土绿化本项目边清理废渣边生态恢复,将矿区废渣场清理利用过程产生的泥土用于矿区治理覆土,对矿区废石裸露表面覆盖0.6m,表层种植层厚度50cm,覆土总量约195500m3。植被栽种区域主要包括原矿山开采区、坡面及清理后的渣场裸露地面。油松、刺槐等防护材林树种,灌木主要为连翘、胡枝子。其中乔木片植,行间距3×3m,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80cm×80cm×60cm,乔木栽植密度为100株/亩,总计栽植乔木43000株。灌木行间距为2×2m,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60cm×60cm×40cm。灌木栽植密度为150株/亩,总计栽植灌木64500株。草本植物选用苜蓿或小冠花撒播,草籽用量50kg/hm2,总计栽植草本植物约1445kg。(5)抚育管理为确保造林成活建议采用拉水点浇的方式。在树木栽种、浇水后必须检查有无裂缝塌陷现象,一旦发现应及时培土踏实,特别是要预防四月份风的侵害及冬季西北风的袭击。在越冬前应对树木进行整形修剪,对病虫害及缺肥症状进行观察、记录,一旦发现,立即采取喷药或施肥等相应措施。二、运营期本项目为生态恢复治理项目,运营期仅在废渣综合利用部分产生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营(废渣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如下:1、废渣采装采装本项目渣场清理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选用履带式挖掘机用于废渣的采掘,同时利用挖掘机、装载机进行集堆,然后铲装。运输矿山开采原矿用自卸汽车运输至破碎站卸料平台卸矿。2、砂石加工(1)投料原料为原矿山开采的废弃渣石,本项目砂石加工区位于原矿区渣场南侧,本项目砂石加工区不设原料堆场,开采的废渣由自卸车直接运送至卸料平台。通过装载机将原料送入给料机。(2)破碎本项目共设一条生产线,本项目根据产品规格需要设两级破碎,其中一级为颚式破碎、二级采用锤式破碎。破碎工序产生噪声及粉尘,项目生产线在一级颚式破碎机、二级锤式破碎机上方均设置集气罩及布袋除尘器,破碎后的砂石料通过皮带输送进入下一道工序。(3)振动筛分经二级锤式破碎机破碎后的砂石料经皮带进入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将产品按不同规格粒径筛分分离。其中经振动筛分后≤5mm粒径的砂进入洗砂机,>30mm碎石返回锤式破碎机再次破碎。该工序主要为噪声污染。(4)洗砂、脱水为去除砂中的泥土以提高产品质量,≤5mm粒径的砂进入螺旋式洗砂机,砂由给料槽进入洗槽中,连续给主槽体注入一定量的水,传动部带动螺旋轴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迫使物料在槽体中翻转滚动并向排料口运动,细粒级物料和杂质随溢流水经溢流堰排出,粗粒度物料由排料口排出,从而实现物料的洗选、分级、除杂。清洗后的砂经细砂回收脱水一体机后由皮带输送至砂料堆场。洗砂产生的泥浆水、脱水产生的泥水进入三级沉淀池处理,处理后的清水进入清水池,供洗砂环节循环使用,底泥定期清掏后自然晾干,暂存于临时堆场,后期用于矿区生态恢复覆土。图3运营期工艺流程图项目物料平衡表如下表所示。表5-1项目物料平衡表(t/a)序号投入产出砂石加工生产线原料(废渣石)300000砂200000石子80000卸料粉尘0.005上料粉尘0.87破碎粉尘300底泥19699.13合计300000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施工人员为当地村民,不在工地上食宿。本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施工机械废气、扬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清洁用水)、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噪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这些污染几乎发生于整个施工过程,不同污染因子在不同施工段污染强度不同。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本项目施工期产污环节情况分析详见下表5-2。表5-2本项目施工过程污染分布一览表序号类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1大气场地平整扬尘、机械尾气2建筑材料运输、堆放3土方及建筑垃圾运输4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水SS5施工人员生活污水6噪声施工机械噪声7运输车辆8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建筑垃圾9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施工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现场设备清洗、混凝土养护及生活污水等,废水中基本无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污染物为SS。(1)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用水。本项目施工期预计进场工人约10人。施工人员为当地村民,不在工地上食住;施工期利用厂区内已建旱厕。生活用水为主要为施工人员洗手用水,按人均0.05m3/d的排放量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5m3/d。施工期施工人员洗手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抑尘。(2)施工废水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土石方阶段排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及各种车辆冲洗水,评价要求因地制宜,在施工现场建设沉淀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作为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2、施工废气项目建设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包括施工场地作业扬尘、场外运输产生的扬尘)、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1)场地、道路扬尘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平整土地、开挖土方、厂区硬化、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扬尘则更为严重。(2)施工机械尾气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燃油会排放CO、NOX、THC,但其排放量相对较小。考虑到运输车辆及作业机械尾气排放量不大,影响范围有限,本评价采用定性分析。3、施工噪声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和汽车运输。施工期噪声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各种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下表。表5-3各施工阶段使用设备及噪声源强单位:dB(A)施工阶段设备名称源强土石方阶段挖土机96卡车85推土机90结构、安装阶段卡车85振捣棒105吊车754、施工固废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弃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废弃的碎砖、石、砼块等和各类包装箱、纸等,产生量较少。废弃碎砖、石、砼块等一般作为地基的填筑料,各类包装箱、纸一般应有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存放,统一运往废品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因此,项目施工期的施工建筑垃圾对矿区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2)废弃土石方建设项目在土石方施工阶段会产生一定量的弃石方。本项目土石方全部回用于矿山修复。因此本项目不产生废弃土方。(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高峰期预计进场工人10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算,施工期垃圾日产生量为5kg/d。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置。5、生态影响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平整工程与施工期。在施工期由于土石方开挖,破坏了原有地面土层结构以及植被,土质翻动后表层疏松,在降雨、风等侵蚀外营力作用下易发生侵蚀。特别是雨季施工时临时堆土在地表径流冲刷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防范雨季的水土流失问题。二、运营期污染因素分析1、废气(1)废渣开采及西南侧石料清理①采装扬尘在用挖掘机、装载机装卸过程中会产生装载扬尘,根据《秦皇岛沙石料装卸中对起尘机理扩散规律的研究》,矿石装卸起尘的公式如下:Q=0.00523×(U)1.3×(H)2.01×(W)-1.4q=Q×M式中:Q--卡车及吊斗铲倾卸起尘量,kg/m3;U--尘源风速,m/s,本项目取年平均风速2.5m/s;W--含水率,%;H--装卸高度,m;q--源强,kg/单位时间;M--装卸量,m3/单位时间。本项目矿石含水率约为6%,矿石装卸高度为2.5m,矿石装载量为30万t/a,砂石密度约2.8t/m3。则本项目年装载量约为107143m3/a,本项目使用30t装载汽车,年装载次数为10000次,每次装载约10min,本次项目矿石装载起尘量为0.9t/a。本项目勤于洒水抑尘,可明显降低铲装粉尘的产生量,洒水抑尘效率约为80%。因此,本项目采装作业过程中粉尘排放量约0.18t/a(0.108kg/h),采装过程产生的粉尘为无组织排放。②运输扬尘矿区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汽车,加之场内道路多为石子路,因此汽车在运输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扬尘,特别是当气候条件不利时,扬尘现象就更严重。运输起尘量采用下述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其中:Qy——交通运输起尘量,kg/km·辆;QT——运输途中起尘量,kg/a;V——车辆行驶速度,km/h;P——路面状况,以每平方米路面灰尘覆盖率表示,kg/m2;M——车辆载重,t/辆;L——运输距离,km;Q——运输量,t/a。本项目年运输量Q总计约30万t,车辆载重M=30t/辆,行驶速度V=5km/h,运输距离L=0.3km,路面状况P取0.2kg/m2,道路扬尘量在负载情况下为0.225kg/(km·辆),汽车道路扬尘产生总量约为0.67t/a。矿区通过道路洒水抑尘来降低道路扬尘排放,约可控制扬尘80%,则扬尘排放量0.13t/a。运输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2)砂石加工①卸料扬尘废石由自卸式汽车运至厂区卸料平台。自卸汽车自卸汽车车斗卸料时,由于落差,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物料卸车机械落差的起尘量采用山西环保科研所、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Q=式中:Q—自卸汽车卸料起尘量,g/次;u—平均风速,m/s;M—装卸量,t;根据项目的情况,u取2.5m/s,每次汽车卸料量为30t。通过上式计算可得每次汽车卸料时起尘量为0.788g/次。本年处理30万t废石,每年汽车卸料次数约为10000次,则汽车卸料起尘量为0.005t/a,汽车每次卸料平均时间为5min,则汽车卸料起尘速率为0.006kg/h。卸料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并尽量降低装卸高度,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尘80%以上。卸料扬尘排放量为0.001t/a,排放速率为0.0012kg/h。②上料粉尘本项目上料采用装载机将原料堆放区的原料送至给料机,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粒料的“逸散尘排放因子”,产尘量为0.0029kg/(t进料),则本项目上料过程粉尘产尘量为0.87t/a(0.000435kg/h),给料机料口设置喷雾降尘装置,可降尘90%以上,则本项目上料过程粉尘排放量为0.087t/a(0.0000435kg/h)。③破碎工序粉尘本项目设1条砂石加工生产线,生产线一级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二级破碎采用圆锥式破碎机,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粒料的“逸散尘排放因子”,破碎工序粉尘产生系数为0.05kg/t。本项目砂石加工生产线布设于半封闭厂房内。本次评价要求在生产线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进料口分别安装集气罩(集气罩收集效率95%),通过风机将粉尘引入布袋除尘器处理,除尘器设计效率为99.9%,风机风量为5000m3/h,废气经15m排气筒外排。为防治粉尘污染,设计生产车间设喷雾洒水设施,可使产尘量减少90%;并将对破碎设备布设于半封闭车间,本项目破碎工序均位于半封闭厂房内,参照《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建筑料堆的三边用孔隙率50%的围挡遮围时,TSP控制效率为90%,本项目破碎工序产生的无组织粉尘大部分在钢板房内沉降,逸散到外界的量按10%计。表5-4项目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源强核算表生产线产尘阶段产尘系数(kg/t物料)物料加工量(t/a)采取的措施粉尘产生量(t/a)砂石生产线卸料0.788g/次300000卸料过程采取喷雾降尘0.005上料0.0029给料斗顶部设喷雾降尘0.871#颚式破碎工序0.25设备布设在半封闭车间内,破碎设备上方设集气罩+布袋除尘器751#圆锥式破碎工序0.75225表5-5项目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生产线粉尘产生量(t/a)处理措施有组织排放情况无组织排放情况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砂石生产线300.875给料斗顶部设喷雾洒水;设备布设在半封闭车间内;破碎设备上方设集气罩+布袋除尘器,厂房进行喷雾抑尘0.2856.00.1950.0458④皮带运输及筛分粉尘项目物料在车间内通过皮带运输,皮带采封闭式皮带廊,本次评价要求转运位置设喷雾装置,因此逸散在空气中的粉尘量极少,筛分机上方设置喷雾装置,经喷雾后筛分过程粉尘产生量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⑤成品堆场扬尘本项目厂区共设1个产品堆场,用于堆存机制砂及碎石。由于产品为机制砂经过水洗,产品含水率较高,在厂区短暂堆存过程基本不产生粉尘,本次要求建设密闭堆料棚并配备喷雾装置,本次产品中石子产能较小,粒径交大,产品经皮带输送机直接输送至成品堆场,皮带输送机采取密闭措施,落料口配备喷雾装置,在三面封闭的产品堆存过程粉尘产生量较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⑥洗砂沉泥临时堆场扬尘本项目沉淀池处理后废水产生的沉泥临时堆存于堆场,后期用于矿山生态恢复覆土,本项目沉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率约为30%,由于含水率较高,堆存过程基本不产生粉尘。环评要求定期对沉泥临时堆场定期洒水,确保沉泥临时堆场对周围不产生不利影响。2、废水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1)洗砂废水根据水平衡计算本项目洗砂废水产生量为234.7m3/d,7.04×104m3/a。洗砂废水污染物以SS为主,洗砂废水三级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产。(1)厂区抑尘废水本项目厂区及产品堆场、生产车间采用喷雾抑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产品堆场、厂房喷雾装置用水量分别为600m3/a(2m3/d)、1200m3/a(4m3/d)。本项目厂区抑尘用水以蒸发损耗为主,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废水不外排。(2)洗车废水本项目厂区进出口设置1座2m3沉淀池,洗车过程损失量约为30%,洗车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3)生活污水项目职工20人,不在厂区内食宿,厂区内不设澡堂。生活污水排污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m3/d,420m3/a。盥洗废水用于厂区洒水,厂区设旱厕,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林地施肥,不外排。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有破碎机、振动筛、风机、水泵等。通过类比类似工程噪声源源强调查结果,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声级见表5-6。表5-6项目噪声源平均声级值装置设备数量(台)噪声产生量(dB(A))降噪措施降噪效果(dB(A))噪声排放量(dB(A))颚式破碎机195厂房隔声、基础减震2075锤式破碎机195厂房隔声、基础减震2075振动筛分机390厂房隔声、基础减震2070洗砂机185消声器、基础减震2065风机185消声器、基础减震2065水泵380厂房隔声、基础减震20604、固体废物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1)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为20人,每年工作300天,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t/a,在厂区内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2)洗车废水沉淀池底泥拟建项目车辆冲洗过程沉淀池收集的底泥,其主要成分为石粉及泥土,产生量约为1.0t/a,收集后暂存于临时堆场,后期用于生态恢复覆土。(3)洗砂废水处理系统底泥生产线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泥浆泵抽出进入三级沉淀池沉淀,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的洗砂废水上清液进入清水池供洗砂环节循环使用,底泥经晾晒后,暂时堆存于沉泥临时堆场,后期用于矿区生态恢复覆土。根据项目物料平衡核算,沉泥产生量为19699.13t/a。收集后暂存于临时堆场,后期用于生态恢复覆土。(4)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本项目除尘灰产生量约为213.465t/a,属于一般固废,外售作为建材。(5)机修废物项目生产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修,该过程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产生量约0.15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废物代码为900-214-08。建设单位拟配备专用容器收集该类废物,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有组织砂石加工生产线破碎颗粒物213.75t/a,593.7mg/m30.285t/a,6.0mg/m3无组织废渣石采装颗粒物0.9t/a0.18t/a生产车间卸料颗粒物0.005t/a0.001t/a上料颗粒物0.87t/a0.087t/a破碎颗粒物10.688t/a0.107t/a筛分及皮带输送颗粒物少量少量运输扬尘颗粒物0.67t/a0.13t/a水污染物洗砂废水SS234.7m3/d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洗车废水SS1.4m3/d办公生活生活污水1.4m3/d,450m3/a盥洗废水用于厂区洒水,厂区设旱厕,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林地施肥,不外排固体废物办公生活生活垃圾3t/a3t/a洗砂废水处理沉泥19699.13t/a暂存于临时堆场,后期用于生态恢复覆土洗车废水处理沉泥1.0t/a布袋除尘器除尘灰213.465t/a外售综合利用设备维修机修废物0.15t/a专用容器收集,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噪声工程中高噪声源主要为破碎机、振动筛、水泵、风机等设备,声级值在80~95dB(A)之间。选用低噪声设备,从源头减少噪声。合理布置场区,安装隔声、减振垫,同时加强管理等措施,控制不超过国家标准。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的实施虽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都是长期性的和明显的,但全部是局部影响,同时因本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即为将原有采石过程中遗留矿渣进行清理,原有采矿过程作业平台及清理后的渣场进行植被恢复,仅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地表扰动,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轻微,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当地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总体来讲,本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工程结束后原有的采矿用地变为林、草地,工程的建设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明显。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本项目第一部分(砂石利用生产线建设)施工期间装卸、转运建筑材料砂石的运输过程及土石方开挖过程,使地表结构受损,植被遭到完全破坏。在风力的作用下,细小尘土随风而起形成扬尘,使局部空气环境中TSP浓度增加,造成地表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结构、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本项目第二部分(原有矿区生态恢复)施工期间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来自于削坡整形工程、挡土墙、排水沟、覆土绿化工程等施工活动产生的施工扬尘。虽然施工期所产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如不妥善控制仍会成为较重的尘源。因此要求组织施工设计时,充分考虑平整和清理工程进度、每日施工时间、机械使用和挖、填等方式可能对扬尘大小的影响,精心安排、合理组织、并适度控制。基本原则为:推进式清理和平整,不宜整个沟全面开工;合理安排平整和清理工程,施工过程减少场内倒运量;活动频繁场所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大风天气禁止作业。(2)风力扬尘露天堆放的建材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会产生风力扬尘。根据堆场扬尘的经验公式,起尘量与尘粒粒径、风速、含水率有关,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见表7-1。表7-1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一览表粒径(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120.0270.030.0480.0750.1080.147粒径(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μ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上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大于250μg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若不采取相应措施,扬尘将对该地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秋冬季雨水偏少时期,因此,本项目施工期需特别注意防尘问题,制定必要的防尘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车辆行驶的动力扬尘一般情况下,建筑工地的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起尘量与行驶速度、汽车载重量、路面清洁度有关。表7-2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的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下的扬尘量。表7-2不同车速和不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P车速0.10.20.30.40.50.65(km/h)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0.2550.4290.5820.7220.8531.435在同样路面的清洁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和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扬尘的有效方法。(4)取土扬尘生态修复过程中对第一部分(废渣综合利用)过程产生的沉泥进行挖取,本项目初步估算生态恢复覆土约需要130000m3,本项目废渣可利用年限约为6年,大约产生泥土110000m3,矿区生态修复所需土壤可完全利用第一部分产生的沉泥,同时仍需购置部分表土,本项目不另设取土场,不足部分由相关国土管理部门许可单位购买。本项目生态恢复过程中涉及工程取土,取土过程中机械开挖会造成地表扰动,造成土方松散,施工范围内容易形成扬尘,如遇大风天气扬尘更加严重。(5)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根据《韩城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全面提升施工扬尘管控水平。严格管控施工扬尘,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六个100%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的防治联动制度,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实现联网实时监管。对落实扬尘管控措施不力的施工工地,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曝光,记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制定出台不诚信施工单位退出市场机制和取消招投标资质机制。加强渣土车运输监管,车辆必须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杜绝超速、超高装载、带泥上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