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论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开展一、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小"理论问题
1.旨在把中医学融入现代科学之林的中医现代化事业是150
多年来一个连续不断,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的进程。
尽管中医现代化有多个侧面,如教育体系现代化,科研体系及程序现代化,诊疗技术现代化,临床病种现代化等,中医理论现代化却是其唯一决定性局部。
传统中医理论是具有自然哲学特征的非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中医学的实质是长期积淀的经验,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建立新的与现代各种科学理论有共同特征的以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成长为理论科学。简言之,即"夫业医诊病,领先明脏腑。"〔王清任〕
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的优势,一是真理性强;二是在开展上常呈质的飞跃的加速型开展。就医学而言,即"根底医学每前进一步,临床医学就会前进十步。"这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意义。
2.经验和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两种知识类型。经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察看体验,属感性认识。经验蕴含着真理,但具有表象性,主观性,偶然性等缺点。理论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属理性认识。
理论科学以"大"理论为标志。即①学科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中心构成
,理论是学科的代表;②理论开展是学科开展的动力【1】。经验科学那么相反。
自然科学开展史说明,古代科学技术的开展以经验性知识为主,如灌溉技术,造纸术,历法,火药及指南针的创造,铁的熔炼法,丝织技术等;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主要那么是理论,如太阳中心说,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波动与微粒说,氧化理论,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板块构造理论,系统论等以及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如电力技术,放射线技术,原子能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2】。医学的开展也是如此,古代总结了许多治病经验,
而近、现代医学那么是从?论人类机体的构造》开始【3】。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相当大的工作量,①研究全方位采用了从现代哲学、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原理及技术、办法。如80年代初兴起的中医多学科研究;②研究在中医学各领域如生理、病理、治那么、药理、经络等全方位展开及开展;③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合乎现代科学理论实证性特征的多种现代中医理论;④上述理论已有相当成熟度而有大量现代中医理论专着出版。如:?现代中医生理学根底》〔季钟朴〕、?中医免疫》〔刘正才〕,?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中医体质学说》〔王琦〕,?祖国医学肾的研究》〔姜春华〕、?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沈自尹〕、?舌诊研究》〔陈泽霖〕、?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危北海〕、?中医药药理毒理与临床》〔李广勋〕等。上述几方面表现甚至在现有水平上出现了"饱和"迹象。这些工作无疑是中医现代化事业的最重要进展。
但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并未使中医学出现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变,①中医学框架没有改变,显示其知识体系仍以经验为中心;经验是学科的代表。②中医学的开展动力仍是经验的总结。新的辨证计划、新药的产生仍靠临床医生个人经验积累。中医学仍呈迟缓的经验积累型,而非理论科学的变革、加速开展型。
总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产生的现代中医理论呈现与其学术性质、成就不相称的"小"理论特征。
"小"理论特征损害了对这一事业的信任。理论研究可有可无的想法带有普遍性。在证候实质研究领域,出现了以"药→方→法→理"研究及"病-方"研究取而代之的想法,经络实质研究的必要性更经历了大的波澜。证候发生机理研究在国家"八五"攻关工程中未受重视。中医多学科研究转入低潮,等。
"小"理论问题直接妨碍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中医理论开展的非主体定向
1.现代中医理论处于上述从理论上应该发挥作用而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的困惑之中。对这一现象之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探讨习惯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应用现代科技,接受实证性办法论,中医特色与优势。但在这三个方面上,现代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现代科学理论同步,而问题仍未解决。这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波及的分别是形成理论的新、老办法关系,新、老办法论关系,中、西医理论关系,而未波及这一现象的实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2.现代理论科学之所以具备"大"理论特征,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上,理论开展具有主体性。表现在:①理论开展的目标是无止境地追求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其起点是这种认识的不完备性的存在。理论开展的目标、起点包含但又不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和经验提出的问题。示例:对大西洋两岸地形的相似性这一现象的解释在大陆漂移说受证实以后已完成,但大陆漂移说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其研究扩展到海底,从而形成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整合、统一那么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而板块构造学说今后又面临着自身运动机制及运动历史两个理论问题。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理论的演变那么起源于把相对性原理推广于非惯性系的逻辑合理性。广义相对论更提出了引力波、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引力场影响时间快慢、物质场统一理论等超出当时或现在经验、实验可及范围的预测。②由于经验具有表象性和理论具有本质性,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经验知识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必然不同且以后者为判断规范。所以,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关系的本质是改造而不是证实。示例:进化论的产生改变了生物的人为分类法。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之所以有"小"理论的困惑,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关系上,理论开展失去了主体性,成为经验的从属。①把理论开展的起点和目标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②以经验知识体系作为取舍理论知识体系的规范,认为后者对于前者关系的本质是证实。
对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一贯、最高要求就是理论解释、证实经验。汇通学派的恽树珏鉴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而倡"假设要保卫中医,那么需将其晦涩之处诠释明白,使举国皆能明了,然后能伸其说。"至当代之研究,虽所用科学技术与恽氏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指导思想却无有出其右者。如"把中医黑箱变成白箱","用现代语言阐明中医科学内涵",经络研究上"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实质"方针,控制论证明了"中医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环核苷酸研究"证实了阴阳学说",证候理论研究均称为"实质研究","机理研究","药理研究为'通里攻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急症研究上"临床提要求,剂改走在头,全力夺高效,表明跟在后","宏观病理微观化"等,均是仅仅把理论作为一种说理工具。
[1]
[2]
下一页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公认地在很大程度成了一种解释,证实性研究。阴阳学说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中药理论研究,复方药理研究,治那么原理研究等,述其要者均只是对中医已发现之经验,做出"从现代科学技术来看也是有道理的"这一表明。
对现代中医理论与经验不相吻合之处那么认为不宜接受。如在证候实质研究中微观指标的低合乎性一直是导致否定这一研究的重要理由,而不认为这正是理论超越经验的起点【4】。或是以"求同思维",避而不谈。
这就使现代中医理论失去其理论意义,而成为经验之现代训诂。
三、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开展
1.所以现代中医理论的开展应建立主体性,从而使中医具有"大"理论特征而成为理论科学。
2.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开展并非于今斯有。?内经》即是典型的第一次。?内经》的阴阳五行、精气神学说、脏象气血学说、经络模型、术数理论均直接移植自古代哲学【5】,这种移植所考虑的是理论本身的逻辑自洽及完善,
并不囿于对医学经验的解释,甚至并不考虑多少医学经验。并依理论体系而重构其经验。
?内经》理论的主体性使其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后世之医学经验〔如?伤寒论》均依靠与此理论建立联系而被纳入中医学体系,经验的变革与开展〔如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当代之肾实证,肝阳虚论〕均要先在此理论中找出依据。
但?内经》之理论不足实证性,故其主体性及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这也是中医理论现代化工作之缘由。
3.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开展是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开展。这种开展即:从开展的起点看,不受经验范围之限制,可启于中医经验未达之任何领域,可启于理论进一步开展的需要,也可启于解决理论在逻辑上不完善性之需要。从开展的目标看,不受解释经验之限制,而在更深更广地把握医学有关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并在此根底上提出超出经验范围的预测,产生超出经验范围的应用技术。故研究主题也不限于"××证〔药、治法、经络等〕机理研究",而多是"人体生理〔病理、药理、遗传等〕学研究"。在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上,应着重在"求异",并发挥前者对后者的判别,改造功能。
4.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开展已有一些例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自序》中开宗明义的说:"余着?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即表明其研究主旨是不受临床经验束缚之纯理论研究。
一些"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概念"如微观辨证,潜隐性证,生理性肾虚等,均在理论研究成果根底上扩大了经验性诊断的范围,虽然这种扩大并未改变原有经验性知识框架。
证病结合研究提供了单纯证、病研究所不能揭示的许多信息,据此有人提出应建立中西医统一之"疾病状态组合学",研究中医病、中医证、西医病、西医证之分期或分型等疾病状态自身及相互之间更广泛组合之病理意义。这是现代宏观中医理论研究对辨证施治体系之改造和扩展。
从证候机理研究成果看,证候间各微观指标之改变互有交叉,因此可依据微观指标改变对原有的证候体系进行多角度重新分类,以辅助或代替原有分类。
从经验表象而言中医证候与西医病之间似有明显区别,但多年来对此之证实性理论研究并未给二者建立具有本质性差别的定义。这从背面推动了对证、病的统一认识。
5.现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理论必然是一体的,或:只有唯一的现代医学理论。所以,现代中医理论开展除了无止境的创新外,一大方面工作就是引用已有之现代西医理论。后者同样存在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项目合同
- 律师见证 委托协议
- 智能金融科技应用开发合同
- 中心社区房屋买卖代理合同
- 电子设备租赁服务合同
- 第3单元第9课《按图索骥-制作热点链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 Section A (3a)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认识倍数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GA/T 2002-2022多道心理测试通用技术规程
- 《玉磨弥蒙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滇南安质〔XXXX〕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 《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8.5发布)
- YY/T 0729.4-2009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伤口闭合强度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血管“斑块”的风险课件
- mks spectra介绍残余气体分析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