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_第1页
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_第2页
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_第3页
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_第4页
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精神文化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一方面,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和文化消费,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1],这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强调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要注重质量上的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管理问题日益增多,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科学管理,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一科学管理是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业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承担着民族文化创新的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制度创新,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在当前国内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下,必须对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一)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3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未扣除价格因素),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3.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76%。[2]一方面,传统文化行业借助互联网、手机媒体、创客等新媒体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使文化产业获得了科技的促动力,产生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蓬勃发展。如故宫借力文创衍生品逐步实现转型发展,从故宫手机壳、朝珠耳机等新鲜玩意儿到《韩熙载夜宴图》等APP上线,7000多种各具特色的文创衍生品勾勒出另一个“活色生香”的故宫。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根据《琅琊榜》《花千骨》等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文化创意与版权价值带来的收益节节攀升。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与全球文化产业巨头公平竞争,如复星集团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太阳马戏团、万达院线控股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等,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力量。(二)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3D打印机、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年轻群体的学习与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出版发行等产业的异军突起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全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消费理念,而且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提供了全新的题材。“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显现。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龙头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不断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712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392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9223元,比上年增长10%[4],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在文化产业急速发展、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大形势下,往往会涉及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资源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等各种需要探讨的问题,对文化产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三)中国文化产业繁荣背后的管理问题堪忧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持续增长,从业人数急速增加,投融资体系初具规模。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存在文化产业管理框架不明晰、文化行业监管主体不明确、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6.7亿,网络音乐用户达4.8亿,网络视频用户达4.4亿,网络游戏用户达3.7亿,网络文学用户达2.9亿。2015年网络游戏产业收入达1330.8亿元,同比增长25.3%。[5]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监管缺失、法律法规建设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二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文化产业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稍显滞后,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文化产业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文化产业的管理体系仍不完善,文化企业的创新竞争力较弱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并没有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模式,文化管理体制比较混乱,文化产业管理体系还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首先,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目前,文化管理方面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缺位与越位现象也比较明显。如政府对电影业和书刊业的管理。对电影业,中央一级是广电部(设有电影局)进行管理,而省以下则由文化部门实施管理;对书刊业,县以上由新闻出版部门进行管理,而县及县以下由文化部门进行管理。其次,政府过多干预文化市场的微观运行,文化企业创新竞争力普遍较弱。从市场现状分析看,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整建立,企业内部人员执行力不足,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市场规范尚未健全。我国的文化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仍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而不是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选举产生。这一系列问题致使文化企业缺乏市场独立运作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导致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文化产业业态的监管主体不明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尚未出台国家标准的文化产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各门类已经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澳大利亚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比较成熟完整,联邦政府针对电影行业出台了《税收法案》以及传媒业的《传媒管理法规》等一系列法律体系和地方政策。我国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中除了《文物保护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一些法律外,《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演出市场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都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我国的文化产业立法呈现层次较低、覆盖面不全的态势。同时,文化产业各门类的相关管理政策法规均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起草制定,缺乏宏观的视角以及统一的思想,这种情况也导致政出多门、无明确分工的现象。目前,政府部门与文化经营单位之间的权、责、利尚未理清,文化部门普遍存在条块、区域分割,监管主体不明确,难以形成合力。一方面,文化市场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的体制,造成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执法效能不高,影响文化企业的正常经营,容易造成推诿扯皮,使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及时彻底查处;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存在违规收费和以罚代管问题,侵犯了文化市场主体的利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部门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明确文化市场监管主体,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缺乏有效的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机制,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甚合理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国文化产业中高学历与高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比重在整个行业中普遍偏低。文化产业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尚不完善,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文化产业各门类的高学历与高技术型人才普遍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不能充分广泛地调动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激发其创新活力;分配机制上出现的“平均主义”导致人才的流动性,这些人才要么纷纷出国,要么涌向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内一线城市,造成人才在国内分布严重不均衡;在人事制度上,没能形成合理规范的流动机制和淘汰机制,导致部门人员过多,人员冗杂。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也不合理,文化艺术类人才比例过大,而经营和投资管理人才偏少。目前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从业者在从事经营时,往往缺乏企业管理专业知识,不擅长产业经营,也缺乏投资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建设和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2004年,教育部在本科招生目录中首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相关专业的高校有100多家。然而,大部分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明显落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三发达国家典型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借鉴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程度、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其文化政策和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也截然不同。从全球范围来看,存在参差错落又各具特点的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目前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管理有三种典型模式,即“市场取向型”“政府引领型”“多元交叉型”。“市场取向型”管理模式即政府彻底放权于社会,采取市场充分自由发挥政策;“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即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多元交叉型”管理模式即政府将多种管理体制相结合,形成复合多维的文化管理体制。(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取向型”管理模式在美国,从白宫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没有正规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目前美国政府只下设一个从属“文化外交和公共事务部门”的文化事务局、美国新闻总署,以及以民间形式存在的非政府文化组织和非营利性文化组织,包括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国家遗产网络协会等,这些机构分别承担了与其相对应的文化管理职能,负责国内各类文化艺术团体的文化事务。美国的文化产业属于典型的“市场为王型”管理模式,是一种依靠社会力量、以市场为取向来管理本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美国政府不直接干预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实行市场调节政策,让其自主经营、自行管理、自负盈亏。据统计,2010年美国的GDP为14.7万亿美元,其文化产业总值为2.784万亿美元,占同期GDP的19%。[6]同时,美国还掌握了全球75%以上的电视节目主导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有较高比例的市场份额。第二,法律法规和政策双管齐下。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性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版权法》《税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完善,都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限干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7月美国共有150多万个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掌握的资金达4.24万亿美元,雇用的员工占美国就业人员的10%。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支持、社会捐助以及自身营利性收入。(二)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引领型”管理模式在日本,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行政部门较多,主要有文部科技省、文化厅、经济产业省、总务省、国土交通省以及各个地方自治体。日本还设有振兴文化艺术基金,基金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该基金主要用于长期、连续地支持各类艺术文化活动。早在1988年,日本文化厅就提出《文化振兴基本计划》,将文化振兴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同时,政府制定了“e-Japan”战略,政府提供了2兆亿日元的经费。2012年3月,日本政府制定了《观光立国推进基本计划(2012~2016年)》,提出了2012~2017年日本文化旅游发展新战略目标。[7]为了鼓励地区与地方文化的发展,日本政府明确规定,政府应大力支持地区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间风俗、文化遗产等;通过制定中、长期文化规划,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资金补助与政策扶持。现阶段韩国政府对文化领域的管理,主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资金援助、加强人才培养三种方式实现。一是完善法律法规。2004年,韩国政府修改《税收特例限制法》,将以内容产业为主的电影产业、公演产业和广播电视业纳入减免税收的中小企业之中。二是加强资金援助。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同时通过设立多种专项基金,如文化产业振兴基金、文艺振兴基金、艺术基金等,较为有效地缓解了文化企业产品研发及海外推广的资金问题。三是加强人才培养。重点抓好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相关行业的高端人才培养;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8]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12年,韩国文化产业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2%,达87.2716万亿韩元;韩国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比上年增长1.1%,达61.1437万人。[9](三)以法国为代表的“多元交叉型”管理模式在法国,负责全国文化事务的政府机构为文化部,法国的重点设施、文艺团体、艺术院系都受法国文化部直接领导,而法国文化产业的地方管理机构是地区文化局。除以上政府部门以外,还有“文化发展委员会”“欧洲影视空间”“民间艺术节组织”等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法国是一个历来注重文化传统的欧洲国家,如注重本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出台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文化政策,让传统文化面向社会大众,把文化作为一项国家福利提供给公民。法国在“多元交叉型”文化管理模式下运营本国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国政府在文化领域内采取“文化分权”政策,即把一些文化权利、文化资金、文化活动和设施分散到全国各地,而并非只集中在首都——巴黎,从而增加了对地方文化组织的经济资助。第二,集权与放权相结合。在法国,有些文化单位属于国家垄断管理,而有些文化单位政府则放权于市场。第三,对营利性文化产业和文化单位,政府采取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政策。综上所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不会只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而是几种管理模式共存,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更加注重法律法规与市场调节的作用。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不可能完全按照国外的管理模式展开,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方法,结合本国国情,探索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文化产业管理道路。四新常态下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探索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文化产业进行更加有效的系统的管理,必须将文化产业管理置于全球视野中,深入认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剖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在新常态下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一)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建设体系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制度创新能够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10]通过转变、约束、规划和完善政府职能和行为,从“办”转向“管”,从“管理”转向“服务和引导”,从“行政指令管理为主”转向“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促进发展原则的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实施和监督,减少行政直接干预,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为文化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以发展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管理的出发点,提高行政效能。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宏观引导,运用经济政策调节文化市场,间接对文化经济微观活动进行调控,合理引导市场配置文化资源,实现文化需求总量的扩大和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管理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立法阶位较低,地方立法不完善,缺乏总体的文化产业促进立法。应加快文化产业立法步伐,将现有政策法制化;加快制定《文化产业基本法》,尽快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提升文化产业及相关行业立法的法律位阶,完善文化产业地方法律法规,开展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清理与整合,使文化产业立法协调统一,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是创意型产业,技术革新和内容创新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推动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原创性较强,前期研发投入大、成本高,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会严重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文化企业的正当利益,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严重打击企业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应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原创者的正当权益。首先,应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文化产业包含多个行业,应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三五”文化产业重点扶持项目,有针对性地确立行业知识产业保护重点和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其次,应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大圣归来》等国产动画取得了高票房收入,然而相关的知识产权仍受制于国外动漫巨头,国内动漫相关衍生品开发与销售严重不足。因此,应鼓励文化企业提升自主文化创新能力,提炼和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积极保护知识产权,及时制止、制裁侵权行为,不断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与商务交易平台,提供包括专利、著作权等在内的信息检索,杜绝侵权和重复创作,加强相关文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共享,降低文化企业维护知识产权的成本,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三)制定重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新常态下,应进一步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各项支持,增强文化产业服务意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管理相辅相成,科学有效的文化产业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我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符合国情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并实施有效管理。第一,在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布局,重点加大对文化产业资源禀赋较强地区的支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企业或集团,促进文化企业的良性竞争;第二,重点挖掘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带状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第三,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掌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相关文创衍生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性发展。(四)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因为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是以人的知识或技术为载体的。同时,文化产业的性质不同于其他产业,属于满足人民精神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