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先锋中学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经典著作是文学作品中的精髓。《朝花夕拾》中既有鲁迅先生对幼年和青年生活的温馨回忆,也有对当时社会的理性批判。请找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B.《社戏》记述了作者儿时去看社戏时的期盼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儿时小伙伴间真挚的友情和六一公公的善良好客。C.《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记述了鲁迅运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但应允许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和个性特长有所调整,某些方面可以高于或低于课程标准的目标。②以适应学情和教情,实现个性化、有差异的发展。③学生学语文和教师教语文的目标,须依据国家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④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以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来逐渐达成大目标。⑤除了明确语文学习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A.⑤④②③① B.③⑤④②① C.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①②③3、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B.《核舟记》作者张潮,选自《虞初新志》。C.《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写法上通常以记述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并以此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D.《马说》作者韩愈,古文运动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C.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郓城的蓝天成了常态。D.《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5、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就山来说,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B.王羲之写出了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C.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缄默/蓦然枯燥/浮躁褶皱/暴风骤雨漫不经心/轻歌曼舞B.苍劲/腈纶羁绊/脑畔楫桨/销声匿迹接踵而至/招摇撞骗C.瞭望/缭绕探察/擦拭迂回/震耳欲聋瞬息万变/川流不息D.晦暗/欺侮蜿蜒/演绎萦绕/草长莺飞不修边幅/名副其实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B.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的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C.为了防止不再出现安全教育事故,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D.我们都不忘初心践行自己的梦想,在不同的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8、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偏僻狡辨和颜悦色振耳欲聋B.燎原帷幕人情事故出类拔萃C.眼眶喧哗销声匿迹慢不经心D.浮躁震撼川流不息天衣无缝9、诗文默写。(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3)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4)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5)知不足,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8)_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9)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10)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①人们评韦应物:“大抵平淡诗,非有深情者不能为”。②在父亲节这一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傅雷家书》,③今天,忘记这是一本名著,这只是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信,④看似来自父与子之间的寻常对话,而且每封信都承载着赤诚、最朴素的亲情。⑤血脉融化了距离,跨越了时间,进行着艺术之间的碰撞、灵魂之间的交流,而思念与爱,被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地包裹在这一切的最里面。(1)第①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写出你的修改建议。(2)第④句有个词语使用有误,请写出你的修改建议。(3)第⑤句画线部分表达不够简明,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中国人何时开始用筷子徐风①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拔、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物美价廉。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的两根东西,却巧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温,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②究竟是谁发明了筷子?我们早已无从考证。《礼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说的是先民把谷子用树叶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放进火灰中,不时地用树枝拨动,让谷物得到均匀的受热后再食用。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一根树枝逐渐变成了两根,树枝又被竹木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现了。③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却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④在商周及其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用筷子的是贵族,用筷子吃饭在当时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之后才慢慢向民间推广普及。⑤有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距今400年的面条,或许让筷子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⑥考古学家发现的这些古老面条保存完好,长而细,呈黄色,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科学家确定这种面条是用小米制成的,小米是中国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广泛种植。而现代北美和欧洲的面条则通常是用小麦面粉制作。⑦这个发现将面条的发明权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上,从制作水平来看,面条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食品。但使用匙匕吃面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早已放弃了手抓习惯的先民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用骨箸食用面条。面条的出现,或许是筷子出现的最大原因。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人同时使用匕和著进餐,但箸的地位渐渐取代匕,却是在汉代开始的。而以汤饼为前身的面条,也是在汉代开始普遍流行的,到了宋代,面条已经发展出炒鸡面、笋辣面、卷鱼面等不同品种。或许,正是面条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让筷子成为人们的主要进食工具。⑨筷子曾经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等,形成东亚地区使用筷子进餐的传统。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延续至今。⑩然而,东亚地区之外的外国人见到筷子的第一感觉多半是新奇并且惊讶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录了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们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内,而不必借助于手指。食物在被送到桌上时已切成小块,除非是很软的东西,例如煮鸡蛋或鱼等,那些用筷子是很容易夹开的。”⑪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饭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或者东亚人的专利,美国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数千万双竹筷子,法国甚至还设立了“金筷奖”来表彰中餐及其他亚洲风味餐的出色经营者。如今,有3000年历史的筷子传递着东方特有的饮食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发挥着它的作用。(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对筷子进行介绍?请简要概括。2.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第③段中加点词“目前”删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4.为什么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12、阅读《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完成下面小题。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是因为他们仍然服从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匪首蒋介石的命令,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经过双方代表团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表示了对于战犯问题的宽大处理,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官兵和国民党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宽大处理,对于其他各项问题亦无不是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作了适宜的解决。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决心将他们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打到底。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议的和平谈判,不过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以便反动派获得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势力。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因为,既然承认惩办战争罪犯,用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国民党反动军队,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以及其他各项基础条件,就没有理由拒绝根据这些基础条件所拟定的而且是极为宽大的各项具体办法。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命令你们:(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二)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三)向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宣布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对于凡愿停止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者,你们即可照此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和他们签订地方性的协定。(四)在人民解放军包围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愿意再一次给该政府以签字的机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1.用一句话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主要内容。2.第一段中反复出现多个“拒绝”。结合上下文,请准确说出“拒绝”了什么。3.文中画线句“在此种情况下”是指哪种情况?4.文中的四条“命令”,其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2.[甲]文中的“进”是指________,“退”是指__________。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甲文第二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4.乙文第一段衍生出一个现在常常使用的成语是:__________。5.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淡谈你的观点和理由。1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鸟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①,膝语蛇行②,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做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③。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殷栗④。有沙门⑤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注释)①介胄之士:穿铠甲戴头盔的士兵。②膝语蛇行:跪着说话,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③表:表章。④股粟:(害怕得)大腿发抖。⑤沙门:此处指和尚。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欲客某者(把……当作幕客)B.属文长代作表(嘱托)C.好奇计(好的)D.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用来)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文长乃葛衣鸟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A.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B.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C.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D.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文长虽然屡次乡试都未考中,但是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仍旧聘请他做幕客。B.胡宗宪威振东南,军人们十分畏惧他,只有徐文长敢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C.胡宗宪凡是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徐文长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D.酒楼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文长暗中写短函迅速告知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他绑进衙门斩首。4.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四、作文(40分)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时时刻刻都在面对,面对是人生的经历,面对是人生的态度,面对也是成长的机遇。有时会面对繁花似锦,有时会面对平川坦途,有时也会面对荆棘丛生,有时也会面对崎岖险滩……面对,勇敢地面对,我们的人生才会精彩;面对,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路才会更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要求:(1)题目自拟;(2)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不少于600字:(6)文中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B【解析】

B.表述不准确。《社戏》通过小时候的“迅哥”和小伙伴去看社戏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美好童年的回忆,充满着一种浪漫理想色彩,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追求。故选B。2、C【解析】

阅读语段,句③为第一层语意的中心,而句①是在句③的语意上进行转折,句②点明了转折的目的。句③①②可作为一个语意整体存在。“除了”与“还”把句⑤与句④连成另一层整体语意,作为前一层语意的延伸,扣住“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这个相同的短语。据此,答案为C。3、B【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B错,《核舟记》作者魏学洢,选自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4、A【解析】

B.语序不当。将“解决并发现”改为“发现并解决”。C.搭配不当。改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D.句式杂糅。“原因是”和“造成的”杂糅。故选A。5、B【解析】

A.“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与“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是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中间的句号要改为分号。C.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去掉“十七、八岁”中间的顿号即可。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改为“都到齐了吗,同学们?”。注意问号要放到句末。故选B。6、A【解析】

A.mò;zào;zhòu;màn。D.jìng/jīng;bàn/pàn;jí/jì;zhǒng/zhuàng。C.liào/liáo;chá/cā;yū/yù;xī/xī。D.huì/wǔ;yán/yǎn;yíng/yīng;fú/fù。故选A。7、D【解析】

A.搭配不当,“笑貌”不能与“在耳边回响”搭配。B.成分残缺,应删掉“使”。C.双重否定不当,删去“防止”或“不再”。故选D。8、D【解析】

A.狡辨——狡辩、振耳欲聋——震耳欲聋。B.人情事故——人情世故。C.慢不经心——漫不经心。故选D。9、(1)天涯若比邻(2)停杯投箸不能食(3)青青子衿(4)萧萧班马鸣(5)然后能自反也(6)但余钟磬音(7)零落成泥碾作尘(8)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9)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0)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解析】

诗词默写要求:[0-9]{1,}.(9分)[0-9]{1,}.(9分)[0-9]{1,}.(9分)10、(1)把结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2)把“而且”改为“但是”(3)被小心翼翼地包裹在这一切的最里面。【解析】

(1)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句号放在引号里边。故把结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2)“看似来自父与子之间的寻常对话”和“每封信都承载着赤诚、最朴素的亲情。”的关系是转折关系。故把“而且”改为“但是”。(3)重复赘余,“小心翼翼”和“十分谨慎”意思重复。把“十分谨慎”去掉。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意义;筷子的诞生及早期发展情况;筷子出现的原因;筷子向国外传播的情况。2.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李政道的话,描述筷子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充分有力地说明了筷子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科学发明。3.“目前”表时间,起限制作用。说明“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这一发现只是现阶段的发现,随着考古、科技的发展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4.考古学家发现的古老面条长而细,而使用匙ヒ吃面是不切实际的。先民们早就放弃了手抓习惯,而开始使用骨箸食用面条。到宋代,面条已发展出多种品种,从而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让筷子成为人们的主要进食工具。【解析】1.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①段“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可知是介绍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意义;第②段“究竟是谁发明了筷子?”③段“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④段“在商周及其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用筷子的是贵族。”可得知介绍了筷子的诞生及早期发展情况;⑦段“面条的出现,或许是筷子出现的最大原因。”可得知介绍了筷子出现的原因;第⑨段“筷子曾经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等,形成东亚地区使用筷子进餐的传统。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延续至今。”可得知介绍了筷子向国外传播的情况。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一段引用“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的话”表明运用的是引用,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引用李政道,来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筷子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科学发明。增强了说服力。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目前”是指当前,现在”的意思,从时间上加以限制,但不表包括过去和将来,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对应的段落,即⑦⑧两段,“从制作水平来看,面条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食品。但使用匙匕吃面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早已放弃了手抓习惯的先民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用骨箸食用面条。面条的出现,或许是筷子出现的最大原因。”“到了宋代,面条已经发展出炒鸡面、笋辣面、卷鱼面等不同品种。或许,正是面条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让筷子成为人们的主要进食工具。”作答即可。12、1.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保卫领土主权的完整。2.拒绝了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3.①这种情况就是——国民党政府“拒绝”了与“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②拒绝这个协定,就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阻止“推进”就是想“扑灭革命势力”。③南京政府的“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这一答是“这种情况”的表面含义。)④这种情况就是指国民党政府企图阻止“中共的伟大事业”——与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等相违背。4.不可调整: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勇敢前进,先消灭一切敌对力量,再解放全中国,再保卫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在这个大环境下惩罚罪犯,再宣布和平协定,最后还留有余地,给机会。四条命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解析】1.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可采用的答题格式:“谁(在何时何地)+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或者是“什么(事物)+怎么样”即可。文本内容叙写的是毛泽东、朱德向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发布的进军命令;其主要内容是: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本题可重点结合“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来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关键字词含义的理解。本题作答可联系文中“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这句话,再联系上文“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可以发现“这个”和平协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据此概括即可作答。3.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一方面,“这种情况”需要联系“拒绝”的表面含义——“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深层意思要分析“拒绝和平”协定的真正意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据此分析概括作答。4.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顺序的理解。这是一道主观性的命题,从四条命令来看,先说进军的根本目的;再说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并依法惩办;再宣布和平协定;最后给一些人留有机会,表达还有余地。由此可见,这几条命令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从本质上看,是不能调换的。当然,也可以认为能调整。但前提是先要肯定本顺序的内在逻辑力,再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D2.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做官)3.答到壮阔、浩渺这类词语均可给分4.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其一均可给分)5.参考: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引申义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由此可见,纵然理想与现实常有矛盾,青年们仍应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解析】1.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不同”;A:断/与世隔绝;B:日光/景色;C:怀念/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结合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总结洞庭湖的景色特征,总结合理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学生根据积累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4、1.C2.A3.D4.胡宗宪(胡公)因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解析】选自《徐文长传》作者:袁宏道年代:明参考译文: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正赶上胡公猎得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很满意。胡宗宪(胡公)因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这相仿。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的解释有误,“好”在这里是“喜欢”的意思。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D项有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