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共123张PPT)_第1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共123张PPT)_第2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共123张PPT)_第3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共123张PPT)_第4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七年级上册 朝花夕拾(共123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专题备考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朝花夕拾》读书方法指导——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1)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体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温暖回忆和理性批判。(2)思考人生问题:如《五猖会》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3)注意经典文化的积累:让自己的思想和大师们联网接轨,涵养性情,启迪人生。作家作品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时期,家道中落,父亲卧病不起。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辗转奔波。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弃医从文,意在以文艺拯救国民精神。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二、创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这三篇散文后来与在惨案发生之前,鲁迅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任教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写了很多作品,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一起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阅读导航一、了解鲁迅散文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的创作特色。

《朝花夕拾》所写的人和事,往往包含着作家真挚浓郁的爱憎情感,这种思想感情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清是非,使回忆与感想、抒情与幽默和谐地结合起来。二、理解作品中丰富深刻的主题思想。散文形散而神聚,《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看似毫无关联,各有各的内容,但是它们的神都凝聚在一个焦点处: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形象,叙写多件具体事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陋面目和社会中不同人的不同生活写照,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三、体会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鲁迅在写作中,严格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对笔下的人物,如实描写,全无伪饰,不虚美,不隐恶,既写出他们身上某些美好的东西,又写出他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点,表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提纲挈领名著缩微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保姆阿长、恩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这些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的高贵品格。《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介绍长妈妈—厌烦长妈妈—敬重长妈妈—哀悼长妈妈。阿长是“我”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我”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我”对她寻购和赠送给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一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不大佩服她,到最后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考点情节联系(1)典型事例:①阿长名字的由来。②切切察察的毛病。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大”字。④令人烦恼的规矩。⑤讲长毛的故事。⑥给“我”买《山海经》。(2)文章第一句所谓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所以文章开篇,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人物形象长妈妈:是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却又懂得许多繁文缛节,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和仁慈的美德。艺术特色(1)善抓细节:为了表现长妈妈爱啰唆、爱说闲话的性格特点,作者写她“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为了表现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作者写她睡觉时摆成一个“大”字;元旦早晨的细节则传神地写出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祝福。(2)欲扬先抑: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我”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接着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这样对比鲜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满。阅读体验作者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祝福和祈祷之情。《藤野先生》

文章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回忆了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留学的“我”因看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无非是在公园赏樱花、在会馆学跳舞而感到失落,于是辗转到仙台求学。文章重点回忆了“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写藤野先生的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一、为“我”批改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二、为“我”纠正解剖图,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三、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四、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接着记叙了在仙台时发生的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日本学生的歧视侮辱和中国人的麻木冷漠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准备弃医从文。“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之情,藤野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也经常激励与鼓舞着“我”。《藤野先生》考点情节联系藤野先生的典型事例:①教授的第一节课。②上讲堂忘记戴领结。③为“我”批改讲义。④纠正“我”的解剖图。⑤关心“我”的解剖实习。⑥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关爱年轻人。艺术特色对比手法:藤野先生在生活中不拘小节和工作时的认真严谨的对比;藤野先生对中国学生的一视同仁和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的对比。阅读体验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先生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地为一个清国留学生改作业,连一根画错位置的血管也要当面替学生改过来;他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他尊重学生,尽管替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临别还赠予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先生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范爱农》文章以“我”与范爱农的交往为线索:东京初识—故乡重逢—学校共事—别后闻变。

第一部分:从政治上写封建统治的凶狠残暴。主要写了两件事:①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②“同乡会”争执,“我”主张写文章悼念,发电报痛骂清政府,但范爱农反对,“我”认为他懦弱、冷漠。

第二部分:从思想上突出封建思想之根深蒂固。范爱农在家乡教几个小学生以挣钱糊口,“我”在故乡做教员,两人境遇相同,冰释前嫌,范爱农回忆起在东京误会“我”的原因是“我”的两次摇头:①绣花鞋事件。②让座风波。这两件事揭示了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而范爱农对此其实是不满但又无奈的。

第三部分:写辛亥革命失败。主要事件是报馆案风波。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两条线索:明线是范爱农对辛亥革命从“向往—参加—绝望—殉道”的变化;暗线是辛亥革命“封建阶级投机革命—收买革命—镇压革命—窃取革命果实”的实质,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第四部分:写范爱农之死。主要是写描范爱农“困顿漂泊—期盼来信—醉酒落水”的过程,借以抒发了“我”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范爱农》考点情节联系文章前两部分是为第三部分做铺垫的,前三部分又为第部分范爱农之死埋下伏笔。人物形象

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失望而终。阅读体验(1)徐锡麟被杀,作者用极为细致的笔触描写了这一情节,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凶狠残暴。(2)报馆案风波、范爱农之死,揭示了范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了“我”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作者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生活片段的回忆,既表达了对往日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五猖会》“我”家所在的地方偏僻,家乡迎神赛会经过时,仪仗之类已经极其寥寥,只有十几个人抬着神像匆匆而过,这使“我”常感到失望,“我”希望有个繁盛些的赛会。《陶庵梦忆》里描写的明人赛会实在是豪奢极了,这使“我”心驰神往。终于要到关东看五猖会了,这是“我”儿时罕逢的一件盛事,五猖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文章的重点就是记述“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五猖会》考点人物形象

父亲:刻板、严格、权威。艺术特色对比手法:文章前半部分通过描述迎神赛会、明朝赛会,从正反两面为后文来之不易的五猖会做铺垫,更加突出“我”对五猖会的期待,与下文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阅读体验(1)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语调看似很平静,感情却很强烈,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在文字背后隐藏着对刻板专制的父亲的强烈控诉。(2)《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批判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性,反映出刻板、严酷的教育束缚了儿童的天性的现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包括两部分,展现了“我”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第一部分:写的是“我”在百草园的生活。作者紧扣“我的乐园”写了“我”在百草园的无穷乐趣,依次回忆了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故事和百草园的冬天。

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先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先生的印象,再依次写了询问“怪哉”、后园寻趣、师生读书和在课上做戏、画画的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考点情节联系寿镜吾先生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严格要求,教学循序渐进。人物形象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艺术特色对比手法: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乏味形成鲜明对比。阅读体验百草园的趣味生活,表现了“我”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封建书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琐记》

《琐记》的时空跳跃性比较大。开始写的是童年在故乡绍兴的事,后来主要写在南京读书的事情,最后还点到初到日本的情景。中间着重写在矿路学堂的所见所闻。文章从衍太太写起,记叙了衍太太的几件琐事,衍太太一开始给“我”的印象是“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这里,“我”称赞衍太太“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但是,后来她怂恿孩子们冬天吃冰;鼓动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衍太太甚至把淫秽的春画塞给“我”看;又曾一面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来变卖,一面放出流言诬“我”已经行窃。接着主要回忆了“我”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而离家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在中西学堂,自己所追求的却被人所不齿,南京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乌烟瘴气”迫使自己要去“寻别样的人们”。这些都生动地展现了“我”不断探索前进、努力奋斗的曲折过程。通过具体描述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还记述了“我”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以及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我”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最后写“我”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前向前辈同学请教该如何准备,他说要多带中国袜子并先在上海换了日本的银元,结果到了日本,都没用了。《琐记》考点人物形象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术不正,喜欢使坏捉弄人的妇人。艺术特色(1)欲抑先扬:文章开篇称赞衍太太“对别家的孩子却是好的”,并非反话,而是作者于当年设身处地发自童稚之心的直感。但后来逐渐发现衍太太实际上是个很丑恶、很会捉弄人的人,就把衍太太两面三刀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2)平静叙述中饱含强烈的批判:如写到“只可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难讨替代”,人死后要找替死鬼的迷信思想饱含着损人利己的阴暗心理。(3)对比手法:衍太太怂恿孩子们吃冰和沈四太太劝阻孩子们吃冰的良善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的区别。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作者结合切身感受,揭露和批判了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狗·猫·鼠》文章从现实写起,开篇就直接写明全篇是针对“正人君子们”攻击“我”“仇猫”而引发的,攻击者借“狗不是仇猫的么”,妄图以此诬蔑“我”是狗。然后,“我”立即从覃哈特博士《自然史底国民童话》一书中寻出狗猫结仇的故事,反戈一击,把“现代评论派”之流暗喻为“没眼力”的狗。接着,将他们与动物比较,说:“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从而深刻地揭露“正人君子”的虚伪性。之后,“我”清算猫的罪行,刻画猫的形象: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结尾在叙及眼前对付“猫们”的态度和策略时,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我”坚持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狗·猫·鼠》考点人物形象猫:欺负、玩弄弱者,媚态十足。喻指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艺术特色(1)托物喻人:本文选取“猫”的形象,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式”嘴脸,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一副媚态”的憎恶,也表达了作者对暴虐者的批判和对弱者的同情。(2)反语:文章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二十四孝图〉》“我”从当时的小学生们能看到的一些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的白话文作品谈起,这些孩子比起有着精美儿童用书的外国儿童自然是可怜,而比“我”和“我”的同窗却是幸福的了。“我”由此忆述“我”小时候阅读时的枯燥乏味,最先得到的画图本子便是《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二十四孝图〉》考点情节联系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的书,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的孝道。

老莱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乱世,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的食物孝顺双亲,七十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大哭,二老大笑。

郭巨埋儿: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自供养母亲,对母亲极孝顺。后家贫,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如果要抚养孩子,怕没有粮食供养母亲。于是和妻子商量埋掉儿子,节省粮食以便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掘到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俩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阅读体验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严厉地批判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无常》

本文主要描述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的“我”寂寞悲凉的心些许安慰。《无常》考点人物形象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作者借此深刻又巧妙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虚伪的“正人君子”。艺术特色对比手法:人鬼对比,用鬼的善良公正反衬人的冷漠自私。《父亲的病》本文是一篇表现“我”和父亲关系的记叙类文章,作者精选生活场景表现父子关系:

生活场景之一:替父请医、抓药。文章重点回忆“我”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先是和本城的一个名医“周旋”“两整年”,但是父亲的水肿病却是越来越严重,于是这位名医便推荐另一位名医陈莲河。这位医生开的一种药引(原配的蟋蟀一对)和另一种药丸(败鼓皮丸)都很奇特,但也都不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告诉父亲:“医能医病,不能医命。”他认为父亲的病缘于前世的冤孽,无药可医。

生活场景之二:守候父亲弥留。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我”心中的痛。父亲终究是要死了,弥留之际,衍太太要“我”拼命地叫父亲,致使已经平静的父亲又紧张了,仿佛有些苦痛。“我”一直叫父亲,一直到他咽了气。这使“我”愧疚至今。《父亲的病》考点人物形象

名医、陈莲河:无能庸医,故弄玄虚,草菅人命。艺术特色反讽:父亲被庸医害死,文章平实地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阅读体验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人,我们要与之斗争到底,并学会辨明是非对错,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人物形象主要人物相关情节性格特征长妈妈教“我”烦琐的规矩或道理;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给“我”买来《山海经》。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也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纠正“我”的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足的情形;惜别时送照片给“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主要人物相关情节性格特征范爱农“同乡会”争执;绣花鞋风波;绍兴话离别;报馆案风波;溺水而亡。固执倔强,耿介真诚,疾恶如仇;孤独、勤奋、热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父亲“我”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我”背书。刻板、专制、严格的封建家长。衍太太唆使别人的小孩吃冰、打旋,却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给摔倒的孩子抹药;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流言。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圆滑。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具有人情味。艺术特色一、选材上,作者精心提炼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擅长细节描写,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如《藤野先生》中选取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4件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二、表达方式上,把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糅合为一体。如深情回忆往事时,作者亦无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的生动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在叙事和议论中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增添阅读的趣味。三、表现技巧上,多采用对比、反讽、烘托、比喻等手法强化主题。(1)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但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又例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了“标致”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用“精通时事”来讽刺清国留学生所“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些无聊的事;用“爱国青年”来反讽日本当时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2)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做对比,深刻地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在语言风格上,闲散温馨,亲切感人,而且色彩纷呈,有的尖锐辛辣,有的质朴温和,有的精辟,有的机警。经典演练(一)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情形还是不行,王金发他们。”一个去年听过我的讲义的少年来访问我,慷慨地说,“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还有一个是子英先生,一个是德清先生。为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推却的。”我答应他了。两天后便看见出报的传单,发起人诚然是三个。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这样地骂了十多天,就有一种消息传到我的家里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取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手枪来打死你们了。别人倒还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但我还是照常走,并且说明,王金发是不来打死我们的,他虽然绿林大学出身,而杀人却不很轻易。况且我拿的是校款,这一点他还能明白的,不过说说罢了。果然没有来杀。写信去要经费,又取了二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不过爱农得到了一种新消息,却使我很为难。原来所谓“诈取”者,并非指学校经费而言,是指另有送给报馆的一笔款。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于是乎我们的少年们便开起会议来,第一个问题是:收不收?决议曰:收。第二个问题是:收了之后骂不骂?决议曰:骂。理由是:收钱之后,他是股东;股东不好,自然要骂。我即刻到报馆去问这事的真假。都是真的。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钱的话,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这不是股本……。”“不是股本是什么?”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这一点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或者明天在报上就可以看见我怎样怕死发抖的记载。然而事情很凑巧,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节选自《范爱农》)1.选段开头描写了光复后绍兴的特点,有什么作用?(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两条线索写报馆案风波,请分别提炼出这两条线索,并体会作者借此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情节概述+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复后的绍兴没有丝毫变化,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为范爱农的死埋下了伏笔。两条线索:①描写范爱农;②描述辛亥革命。作者借报馆案风波全景式地表现辛亥革命的过程,借此表现范爱农对革命的感情变化,并极具讽刺意味地写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3.结合两处画线的句子分析范爱农的心理变化。(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处: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现范爱农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内心充满了期待,然而他期盼已久的革命却只是一场换汤不换药的游戏。第二处:“颇凄凉”是范爱农心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对辛亥革命的失望乃至绝望的心情,作者在此用深邃的笔触,暗示范爱农之死。(二)奇怪的药引、药丸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节选自《父亲的病》)1.文中详细地描述医生开的药方,有什么用意?(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描述医生开的药方,十分形象地反衬出当时那些庸医的无能。庸医为了骗取金钱,给人看病就用故弄玄虚的药方,看似神丹妙药,其实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的。2.结合文段,分析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批判和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但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提到名医陈莲河用“败鼓皮丸”来治父亲的水肿病时联系到清政府的“虎神吞洋”,同样荒唐可笑,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3.“我”在童年目睹父亲受病魔纠缠的痛苦后,一心想从医,但去日本后为什么又改变了这种想法?从中体现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具体分析。(情节概述+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藤野先生》一文中,“我”去日本求学后,从“匿名信事件”“电影风波”等所见所闻中觉醒,即使学医能医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也拯救不了国民的灵魂,所以“我”就弃医从文了。从“我”看不惯“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从“我”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所蕴含的愤懑,可见“我”是一个爱国的学者。(三)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节选自《五猖会》)1.作者在写到五猖会之前先写了四次迎神赛会,联系作品,概述其中的两次,并体会其作用。(情节概述+艺术特色)————————————————————————————————————————————————————————————————————————————————————————————————————————————————————————————————————————————————————————————————————————————————————————————————第一次回忆了家附近的赛会,太过匆忙简单,使人失望;第二次作者想象繁盛些的赛会,能买个“吹都都”吹几天;第三次描述了明人书上豪奢的赛会,让人神往;第四次是自己亲眼见过的较盛的赛会。(概述任意两次即可)表达了“我”对赛会的强烈神往,为下文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做铺垫,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根据作品内容,说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可见父亲是个刻板、专制,不理解、不尊重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作者借此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3.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铁钳”的想象形象地刻画出“我”被迫背书时的痛苦和艰难;而“蟋蟀”的比喻则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急切、担心和焦虑的复杂心情。(四)

①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②“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以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③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④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朱熹曰,“……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⑤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僊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⑥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著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⑦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像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⑧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节选自《〈二十四孝图〉》)1.全文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时代背景,作者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选文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请简述选文内容及批判的主题。(情节概述+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回忆自己儿时读书的情景,进而详细叙述了自己对《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2.联系原文说说,鲁迅先生着重写了哪几个故事?鲁迅先生通过这几个故事主要批判了什么?(情节概述+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前两则故事,鲁迅先生主要批判了其不真实性,而后两则是对愚昧的孝道的沉重抨击,作者通过这几则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的愚昧可怕。3.文中第⑤段和第⑥段都提到老莱子的孝亲故事,两者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御览》版本在前,老莱子扮孩子哭是机智之举,显得自然;日本人版本在后,将婴儿啼变成了“诈跌而哭”的故意行为,还增加了穿彩衣做儿戏的情节,作者认为夸张,显得牵强。这种变化说明了封建孝道宣传者为强化封建孝道而进行失真夸张的宣传,结果适得其反。(或:这种变化说明了封建孝道宣传者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五)

(甲)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乙)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听说西洋是不很喜欢黑猫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AllanPoe(埃德加·爱伦·坡,美国作家)的小说里的黑猫,却实在有点骇人。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那食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只是我在童年,总觉得它有点妖气,没有什么好感。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父。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像自己的捉老鼠一样。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脚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它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节选自《狗·猫·鼠》)1.甲文开篇从“仇猫”写起,有什么作用?(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写作缘由,开篇就直接写明本篇文章是针对“正人君子们”攻击作者“仇猫”而写作的。攻击者借“狗不是仇猫的么”,妄图以此诬蔑作者是狗,作者以此为话题自然引出下文。2.品读选文,简析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及作用。(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以议论为主,是杂文笔调,引用“正人君子”文章的语句,如“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不好惹”等,辛辣讽刺了买办文人“正人君子”的虚伪性。乙文以记叙为主,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明了自己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3.联系原文,简析作者“仇猫”的近因和远因。(情节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因:①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②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③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远因:心爱的隐鼠被猫所吃,作者因而仇猫。(六)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1.不识字的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性格特点?(情节概述+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她发现“我”非常喜爱这套书,而“我”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这突出了她的善良、乐于助人、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2.原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开篇先写“我”对阿长的“憎恶”和“不大佩服”,后文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阿长善良朴实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3.选文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情。直接抒发了“我”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感激和尊敬之情。(七)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节选自《范爱农》)1.作者不惜笔墨详写了引起误会的两次摇头——“绣花鞋事件”和“让座风波”,有何深意?(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封建统治在人们思想上的根深蒂固,即使是革命者——陈伯平、马宗汉等也难脱其桎梏。2.结合原著分析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并谈谈“我”对范爱农的感情变化。(人物形象+情节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爱农是个孤傲、正直、倔强、追求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热忱爱国,追求新生活,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却最终在那个社会受到排挤,溺水而亡。感情变化:“我”在同乡会争执时厌恶范爱农;绍兴酒楼叙旧后,在冰释前嫌的交往中与范爱农相熟,成为朋友;报馆案风波后两人成为战友、知己;得知范爱农的死讯后,“我”深切怀念。3.《朝花夕拾》以《范爱农》结束,有何意味?范爱农的典型遭际揭露了当时社会一个怎样的问题?(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花夕拾》以《范爱农》结束,说明鲁迅先生重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通过范爱农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八)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节选自《藤野先生》)1.画线的两个短语在行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一星期”表示相识不久,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注和热情地关怀;“第二三天”表示时间之短,体现出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2.文段中提到“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结合文段分析“我”当时的心情。(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自己讲义错漏之多而不安;因藤野先生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而感激。3.结合文段分析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我”修改讲义的藤野先生是认真负责、真诚热情、毫无民族偏见的人;帮“我”纠正解剖图说明藤野先生是个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学者。(九)凡有一处地方,如果出了文士学者或名流,他将笔头一扭,就很容易变成“模范县”。我的故乡,在汉末虽曾经虞仲翔先生揄扬过,但是那究竟太早了,后来到底免不了产生所谓“绍兴师爷”,不过也并非男女老小全是“绍兴师爷”,别的“下等人”也不少。这些“下等人”,要他们发什么“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那样热昏似的妙语,是办不到的,可是在无意中,看得往这“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的道路很明白:求婚,结婚,养孩子,死亡。但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他们——敝同乡“下等人”——的许多,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因了积久的经验,知道阳间维持“公理”的只有一个会,而且这会的本身就是“遥遥茫茫”,于是乎势不得不发生对于阴间的神往。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然而虽说是“下等人”,也何尝没有反省?自己做了一世人,又怎么样呢?未曾“跳到半天空”么?没有“放冷箭”么?无常的手里就拿着大算盘,你摆尽臭架子也无益。对付别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对自己总还不如虽在阴司里也还能够寻到一点私情。然而那又究竟是阴间,阎罗天子,牛首阿旁,还有中国人自己想出来的马面,都是并不兼差,真正主持公理的脚色,虽然他们并没有在报上发表过什么大文章。当还未做鬼之前,有时先不欺心的人们,遥想着将来,就又不能不想在整块的公理中,来寻一点情面的末屑,这时候,我们的活无常先生便见得可亲爱了,利中取大,害中取小,我们的古哲墨翟先生谓之“小取”云。(节选自《无常》)1.作者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深刻地刻画和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陋面目。2.怎样理解“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这一句话?(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指人间缺少公正的裁判和真理,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人君子”之流的辛辣嘲讽。3.文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从这一角度赏析鲁迅先生散文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议论。作者融议论于记叙中,在记叙生活现象和人物时运用议论来发表自己对现实的看法,或讽刺,或针砭时事,于平凡中见真理。(十)

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