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开启了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交往方式、实践方式和认知方式。我们接触事物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书(Shu)本、报刊、杂志和有线电视,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海量信息冲击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统价值生态环境。第一页,共二十三页。互联网为我国(Guo)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互联网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第二页,共二十三页。1.互联网的发展对我(Wo)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第三页,共二十三页。1.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She)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1.1互联网对意识形态传统价值生态的改变首先,互联网横向无中心的交流模式使得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日益突显。其次,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中,个体往往是作为集体的附属而存在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个体化与异质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最后,个体价值取向多样化与价值评价标准多重化成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第四页,共二十三页。1.2互联网对意识形态传统政治生态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们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手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正在作为一种全新的、更为有效的载(Zai)体和手段,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和各种网络团体正在通过网络行为影响现实社会的政治生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的现实社会政治环境,进入到网络政治环境与现实政治环境并重的新阶段。1.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第五页,共二十三页。虚拟公共领域兴起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社区、博客、微博、新闻跟帖等各种网络组织形式以其匿名化和去中心性的特点,成为了时事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集中讨论区。网上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排山倒海般的评论和抗议形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日益影响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甚(Shen)至影响政治体系和国家权力的运作。互联网在为公民创造了一个信息化的民主社会的同时,网络舆情也可以为政府公众决策提供原生态的舆情基础,增加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有效监督,增强决策的公信力,校正不合理决策。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格局,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1.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第六页,共二十三页。1.3互联网对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的改变网络文化的发展在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对意识形态具有创造和更新的功能。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它重新构造了我们的意识形态,重塑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观念,影响(Xiang)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将为意识形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1.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第七页,共二十三页。2.互联网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Dai)来的机遇第八页,共二十三页。2.1互联网搭建(Jian)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Jian)设的新平台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与地缘政治的界限,世界各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思想在互联网上交流、碰撞、斗争,开辟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空间,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搭建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2.互联网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第九页,共二十三页。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Liu)意识形态建设的宣传与教育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借助于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产生了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或与新媒体融合而产生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新媒体不仅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也对传统受众的使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很多人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或手机等终端浏览新闻)第十页,共二十三页。互联网扩展了社(She)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监督与反馈平台。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有利于网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网民的政治意识。同时,网络事件作为网络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层面,网民所反映出的思想取向与价值追求更是考察现实社(She)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2.2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途径
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机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工具整合社会思潮,纠正公众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网络传播工具拉近了受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网络传播机制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引(Yin)导社会舆论。网络化传播进程有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发展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2.3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式与方法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信息的获取已不再是问题,重要的是必须通过改变教育方法,培育公众选择、思考、判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由“被动接受”走向“自由选择”。意识形态教育场所由“现实场所”走向“虚拟空间”。意识形态内容由“单向接收”走向“共享建构”。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互动平(Ping)台,“它集合与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一体化的信息传播。”
意识形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途径来开展工作,传播主流声音。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3.互联网(Wang)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3.1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一直通过互联网向中国渗透,传输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影响网民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在网上对我国进行负面报道,对我国政府工作中的不足夸大其词、横加指责,坚(Jian)持从西方价值观角度来解读我国政策;还以多种形式如网络游戏、影视、论坛、课程等吸引中国网民,其目的是在中国网民中培植个人主义、道德虚无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弱化网民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3.2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面临的发展性挑战社会思潮多样化冲(Chong)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虚拟生存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多样化与复杂化,这就决定了思想意识必然日趋多样化,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网络信息泛滥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网络负面消息所建构起来的不安全与不稳定的网络舆论环境,深刻影响着公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降低了网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建设的难度。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Xing)不强。部分政府网站长期处于“睡眠状态”。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3.3互(Hu)联网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狂潮。网络作为青少年人际互动的新空间,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了冲击。网络信息的芜杂使部分青少年判断力丧失。网络管理的失控使部分青少年主体行为迷乱一方面,互联网传播成本低廉,传播手段较为隐蔽,一些道德败坏的人肆意散布垃圾信息。对网络的“一往情深”使部分青少年人格异化。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4.互联网时代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Si)考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计算机、网线和信息技术等没有情感,也没有价值观,不姓“资”也不姓“社”,但互联网起源于美国,美国自然享有控制网络的先行之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最大的接入系统供应商(Shang)和主要的网络安全公司,拥有约3000个世界大型数据库中的70%和全球13台顶级域名服务器中的10台,还掌握着互联网核心技术和标准(制式)的制定权。一旦美国把互联网作为颠覆他国政权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就不可能是中性的。在一个国家的网络空间里,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悖的言论和信息,无疑会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产生负能量。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因此严密防范和抑制(Zhi)网上攻击和外来因素的渗透,对异见进行批驳和抵制(Zhi),甚至采用技术手段处理,是应然之举。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互联网的监管,网络空间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美国根据《爱国者法案》实行极为严格的网络审查制度和互联网监控措施。从2010年6月起,美国开始执行“社交网络/媒体能力”项目,对网上公共论坛、博客和留言板等进行监控;德国政府对待“破坏国家民主秩序”的网络言论从不手软,有多部法律直接适用于网络谣言管制。各联邦州政府也可对涉及本地科教文卫领域网站上的不良言论下令关闭;新加坡禁止在互联网上讨论宗教、种族等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中国对互联网坚持依法管理,控制那些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言论,这并不是压制言论自由,而是符合世界通行做法的。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面对互联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宣传部门自然责无旁贷,需要做足功夫,在网上开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丰富宣传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30-2025数据安全技术机密计算通用框架
- 借用林地协议合同范本
- 包装纸盒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过户合同范本
- 军事拓展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价值咨询合同范本
- 动产个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合同范本
- 农业机械改装项目合同范例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知
- GM/T 0115-2021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JJF 1458-2014磁轭式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
- GB/T 39935-2021塑料制品薄膜和片材抗粘连性的测定
- GB/T 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
- 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 绪论
- 马工程教材 《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八章 税收
- GB/T 22544-2008蛋鸡复合预混合饲料
-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