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基础_第1页
超声医学基础_第2页
超声医学基础_第3页
超声医学基础_第4页
超声医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 念超声医学(Ultrasonicmedicine)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一门学科,是研究超声对人体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到达诊疗、保健和治疗等目标学科。包含超声诊疗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超声诊疗学(Ultrasounddiagnostics) 研究和应用超声物理物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诊疗疾病科学称为超声诊疗学 超声显像法:Ultrasonograph,Ultrasonogram 声像图:Sonograph,Sonogram超声医学基础超声医学基础第1页二.超声波(Ultrasound)振动传输称为波动(简称波)。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声波是一个机械波。人类使用声波范围达17个数量级,即f10-4Hz-1013Hz。以频率划分声波能够分为三大类: 次声:10-4Hz<f<16Hz(20Hz) 声(可听声):16Hz<f<2104Hz 超声:2104Hz<f<109Hz超声诊疗使用频率范围:2-20MHz(兆赫)超声医学基础第2页三.超声波传输及成像原理声阻抗(特征阻抗):Z=c。为介质密度、c为介质声速超声波在声阻抗不一样介质中传输,可产生折射、反射、衍射、散射及多普勒效应,介质则吸收声波能量,并产生声衰减。当前使用超声诊疗仪都是建立在回波基础上,其物理基础便是人体内声阻抗值是不一样,当声波穿过不一样组织器官时,其回声产生对应改变,从而可提取各种诊疗信息。声波碰到气体时,被全部反射,不能成像。超声医学基础第3页四.超声诊疗技术发展简史1880年发觉压电效应1923年首次将声纳用于探测潜艇1945年A•Firestone制成A型脉冲超声检测仪。我国自1958年11月开始将A型超声诊疗应用于临床。1960年代中后期-1980年代早期B型超声检验发展并普及,仪器渐趋完善,我国自1978年开始应用B型超声诊疗疾病。1980年代中后期彩色Doppler超声显像仪出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为超声诊疗开创了愈加辽阔领域。超声医学基础第4页五.超声诊疗仪基本组成主机:包含基本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器等探头Probe(换能器Transducer):关键器件是压电晶体,其作用是向人体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显示器:显示各种类型超声图像探头种类:依晶片排列方式不一样分为线阵、凸阵、扇扫、扇括及腔内探头等不一样种类。腹部检验惯用探头频率为3.5MHz,表浅部位检验惯用高频探头7-10MHz。超声医学基础第5页六.超声诊疗种类(1)A型(Amplitudemode)超声诊疗法,简称A超 是将回声以波形式显示出来,依据回声波幅高低、多少、形状及有没有进行诊疗。因其一维波形显示不足,当前仅用于眼科检验。(2)B型(Brightnessmode)超声诊疗法,简称B超 是将回声信号以光点形式显示成二维图像(2-dimentionalultrasonograph)当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实时显像(Real-timeimaging)。(3)M型(Motiontype)超声诊疗法 是B型超声一个特殊显示方式,能够显示体内属层组织对体表距离随时间改变曲线、与A超相同,均反应一维空间结构,惯用于以及检验,即M型超声心动图。超声医学基础第6页(4)D型(Doppler)超声诊疗法 通称为Doppler超声,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运动器官和血流进行检验。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疗。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 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丁•约翰•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提出。 在振动源与观察者作相同运动时声波密集,在背向运动时声波疏散,运动产生这种声波频率改变是能够测量。这种改变数值被称为多普勒频移(Dopplershift),这种现象称为多显勒效应。超声医学基础第7页彩色多显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或彩色多显勒显像(ColorDopplerimaging,CDI)主要是利用血液中运动红细胞对声波散射,产生多显勒效应,经伪彩色编码技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彩色血流影像。不一样方向血流以不一样颜色表示,通常设定流向探头血流为红色,背离探头血流为蓝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疗仪同时具备频谱多普勒(SpectralDoppler)功效,可在彩色图像上定点取样,显示Doppler频谱图,并听取多普勒信号音。超声医学基础第8页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olorDopplerenergy,CDE)又称超声血管造影(Ultrasonicangiography),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发展,以其不受探测角度影响、能显示CDI所不能显示低流量和低流速血流为主要特点。用于肿瘤内血管检测、实质脏器血流灌注检测、实质脏器梗死判定、胎盘血流及周围血管病变检验等。超声医学基础第9页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意义判断血流方向及性质(层流、湍流或涡流),测定血流速度及各种指数(RI阻力指数= ,PI动脉指数= ,TAMX为时间最大平均血流速度)。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测定是否存在分流与反流,并定量估测;判断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是否有血栓形成;检测肿瘤内血管,为判别肿瘤良恶性提供参考;移植肾排异反应判断。VMAX-VMINVMAXVMAX-VMINTAMX超声医学基础第10页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Doppler,TCD)用较低频率多普勒超声探查颅内动脉,显示为多普勒频谱图,用来诊疗各种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血管痉挛等(5)三维成像法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医学影像技术,能显示直观立体图像,可提供比二维超声更为丰富信息。主要用于心脏疾病研究与临床诊治,在妇产科、眼科、腹部及周围血管成像等方面有一定应用。超声医学基础第11页七.惯用超声诊疗术语及临床意义无回声区:病灶内声波穿透性良好,不产生回声,不发生衰减,常伴有后方回声增强。可见于各种囊肿、胸/腹水、血管管腔等。低回声区:在二维图像上显示为暗淡点状回声区。各种实性占位性病变均显示为低回声区,尤以恶性肿瘤多见。等回声区:病灶与周围组织回声强度一致或近似,与邻近组织不易区分,给诊疗带来一定困难。如显示为等回声肝癌。强回声、在声像图上显示为极亮点状或团块回声。各种结石、骨骼、金属异物等物均为强回声。超声医学基础第12页声影:声束遇有强反射或声衰减很大物体时,其后方出现超声不能到达区域,形成与声束方向一致条状无回声区,称为声影。常见于结石、骨骼及钙化灶后方。假肾征:较大团块中心为强回声、边缘呈低回声,类似肾脏结构。常见于胃肠道肿瘤。牛眼征(bull’seye):团块边缘呈低回声,中心回声增强,并于增强区内出现光点稀少暗区,形似牛眼。常见于转移性肝癌。靶环征(targetsign):病灶中心回声较强,边缘为低回声,形似靶环。亦见于转移性肝癌。超声医学基础第13页(一)正常肝脏声像图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肝外形近似楔形,右叶厚而大,至左叶外缘呈锐角;肝被膜光滑而连续;肝实质呈稍低均匀细小光点。可显示肝脏各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右分支,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正常值:肝右叶最大斜径12-14cm,前后径8-10cm,肝左叶前后径<7cm,长径<9cm。临床超声诊疗一.肝脏超声诊疗超声医学基础第14页(二)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性: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 肝脓肿、肝结核、肝脏炎性假瘤、肝脏 局灶性结节性再生 肝血管瘤、肝腺瘤、肝错构瘤、肝脂肪 瘤等。恶性: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肝 母细胞瘤 继发性:转移性肝癌超声医学基础第15页1.肝囊肿声像图肝实质内或自肝脏边缘向外隆起类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薄而光滑,可见侧壁声影,囊肿后方回声增强,部分囊内可见分隔光带。囊肿可单发或多发: 直径0.5-20cm。

2.多囊肝声像图肝脏大小正常→显著增大;肝脏外形规整→形态失常;肝实质内可见无数大小不等无回声区,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囊壁不规则,囊肿后方回声增强不显著。超声医学基础第16页3.肝脓肿声像图细菌性及阿米巴性肝脓肿在超声图像上常不易判别,需结合表现。早期:病变区呈不均质低-中等回声,与肝组织界限含糊,图像极似肝肿瘤。进展期:脓肿病变区开始出现坏死、液化,早期可呈蜂窝状,后期可展现内壁不规整无回声区;与脓肿相邻肝组织可出现数毫米宽低回声炎性反应带。超声医学基础第17页4.肝血管瘤肝脏最常见良性肿瘤发生率0.35-2%,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少见。声像图:依肿瘤大小、性状不一样,可展现不一样影像。强回声型:肿瘤常较小,直径1-3cm,呈均质强回声,边界清楚,外形规整低回声型:肿瘤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有时可见网状或蜂窝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回声增强,边界清楚,外形多规整。Doppler超声,于瘤体内较难探及血流,有时可见低速门静脉样血流,偶见动脉血流。超声医学基础第18页(1)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cinoma)占肝癌90%,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按大致形态可分为: 巨块型:最常见,肿瘤直径可达10cm以上。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瘤结节直径<5cm 弥漫型:肝内弥散分布细小癌结节,直径常<1cm声像图:依肿瘤部位、多少、大小及病程等可展现不一样声像图。通常小肝癌(Ø≤3cm)多表现为低回声团块。5.原发性肝癌超声医学基础第19页肝脏大小:正常或不一样程度肿大。肝脏外形:肿瘤邻近肝脏表面时,可见不足隆起,呈“驼峰征”(Humpsign)。肿瘤回声:低回声型,强回声型、等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常呈不均质回声,伴液化坏死时,中心可见无回声区。继发声像图表现 ①卫星结节;②肿瘤相邻血管受挤压绕行;③PV、HV、IVC癌栓;④胆囊受挤压或肝门区肿瘤压迫胆管,使肝内胆管扩张;⑤肝门淋巴结肿大。Doppler超声:肿瘤内血流较丰富,多数易于探及动脉血流,部分仅探及门静脉样血流。弥漫型肝Ca者常可见肝内血流增多,肝动脉扩张,流速加紧,最高达2.5m/s以上。超声医学基础第20页(2)肝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声像图:常表现为肝内低回声或不均质低回声团块

(3)肝母细胞瘤多见于婴儿,临床以肝肿大、胎甲球增高为特点声像图:肝脏显著肿大,失常态。肿瘤普通位于肝右叶,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质,以低回声为主,可见钙化灶。Doppler::可探及动、静脉血流。超声医学基础第21页6.转移性肝癌声像图:肝脏正常或肿大,外形规整或失常态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实性结节,有各种回声类型,低回声型最多见。“靶环征”“牛眼征”结节:常见于胃肠道肿瘤肝转移。囊实性团块:可见于鼻咽癌、神经源性肿瘤或各种肉瘤肝转移。Doppler:较原发性肝Ca血流检出率低,常以门静脉样血流为主,亦可见高阻力动脉血流。肝动脉血流可加速。超声医学基础第22页(三)肝破裂见于闭合性创伤患者,常有明确外伤史或肝穿刺检验史,少数患者可因肝癌或巨大血管瘤自发性破裂引发。声像图:肝包膜下血肿:肝包膜与实质间出现棱形无回声区,肝脏局部隆起,肝实质受挤压。真性肝破裂: 肝包膜中止,不规整,伴有伸向肝实质无或低回声区。为肝撕裂直接征象。 肝周围积液:膈下、肝下区或肝肾间隙,下腹部或盆腔可见无回声区。为最常见间接征象。超声医学基础第23页(四)肝脏弥漫性病变指各种病因所造成肝实质弥漫性病理改变经典脂肪肝声像图:肝脏大小正常或轻-中度肿大,肝实质回声前方致密增强,后方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不清楚。超声医学基础第24页2.经典肝硬变声像图特征肝脏外形失常,左右叶百分比失调,左叶代偿性增大,右叶径线缩小;肝被膜不光滑或凹凸不平,呈锯齿状;肝实质回声粗糙,显著不均质,部分可见弥漫性结节状改变;合并门脉高压者,PV管径增宽,主干内径>13mm,血流速度减慢,VMAX<15cm/s。侧支循环开放时,可见脐静脉重新开放,腹腔静脉曲张。脾大,脾门静脉迂曲扩张,内径>8mm。腹腔内出现无回声区--腹水。超声医学基础第25页

3.血吸虫病肝脏经典声像图肝内弥漫分布着大小不等回声增强网格状结构,在实时、动态观察下更为显著。肝脏大小、形态可正常。有时可见PV管壁增厚,呈条索状强回声。超声医学基础第26页4.其它可致肝脏弥漫性

病变疾病肝糖原累积病、肝淀粉样变性、肝豆状核变性、高雪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肝脏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纤维化、结节病、恶性淋巴瘤肝浸润等。超声医学基础第27页二、胆道系统超声检验检验前准备:患者须空腹8-12小时。急症患者应予及时检验。

(一)正常胆道系统声像图胆囊:纵切面胆囊呈梨形,颈部指向肝门,为经典囊性结构,壁光滑,曲线自然,壁厚约2mm,长径<9.0cm,宽径<3.5cm。肝内胆管:左右肝管位于PV左右支前方,内径<2mm,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管腔呈缝隙样。肝外胆管:上段与PV伴行,下段与IVC伴行,包含肝总管和胆总管,通常以肝动脉为标志区分肝总管与胆总管。正常内径2-8mm,老年人正常上限10mm。超声医学基础第28页1.胆囊结石超声诊疗经典胆囊结石三要素:胆囊内强回声光团、光团后方声影、光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非经典胆囊结石:

胆囊充满型结石:正常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沿胆囊壁形成一弧形强回声光带,后伴声影。

胆囊泥沙样结石:结石颗粒较粗大者,可见其沉积于重力方向,后伴声影;结石颗粒细小且量较少时,后方声影不显著,须变换体位,观察其移动情况。判别诊疗:胆囊内沉积物、胆泥、胆囊壁间小结石。(二)胆道结石超声医学基础第29页2.肝内胆管结石声像图:沿肝内胆管走行探及圆形、斑片状或条索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多数病例可见远端胆管扩张。判别诊疗①肝内钙化灶:强光团位于肝实质内,局部无扩张管状结构②肝圆韧带:走行方向与肝内胆管不一样。③胆道术后患者应与肝内胆管积气相判别。通常气体呈闪烁强回声,紧贴于胆管前壁,后方可伴彗星尾样声影(彗星尾征Comettailsign)。少许积气时,判别较困难,应结合临床。

3.肝外胆管结石声像图:扩张肝外胆管腔内出现强光团,后伴声影,部分可移动。同时可见肝内胆管扩张。超声医学基础第30页1.急性胆囊炎声像图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肿大,囊壁含糊,壁轻度增厚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含糊,可呈“双边”;炎性物质较多时,可见囊内散在中等强度回声光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壁显著增厚,可达5mm以上,厚薄不均匀。气性坏疽时可见胆囊壁内出现气体强回声。合并胆囊穿孔时,可见胆囊周围积液。如与十二指肠形成内瘘,可见胆囊腔内积气。(三)胆系炎性病变超声医学基础第31页2.慢性胆囊炎不一样病理过程:声像图表现都有差异。轻度炎症时,超声可展现正常声像图。经典声像图:胆囊壁增厚,不光滑,壁厚3-10mm不等,甚至可超出10mm。有时胆囊壁可呈不均匀增厚。胆囊萎缩时,胆囊径线减小,长径常<5cm。胆囊腔缩小,囊壁增厚,甚至囊腔内无胆汁充盈,胆囊呈一较强回声条索状。超声医学基础第32页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发病机制不明。ERCP为首选确诊方法声像图:胆管壁增厚,可达5mm以上,回声增强,管壁僵硬。肝外胆管管腔可呈不一样程度节段性狭窄。病变可累及胆囊、致使胆囊壁增厚。肝门区可探及肿大淋巴结。超声医学基础第33页1.胆囊息肉样病变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一类病变,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非肿瘤性包含: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炎性息肉等。声像图:沿胆囊壁向腔内隆起中等-强回声团,呈指状或分枝状,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伴声影。基底不宽。(四)胆囊增生性病变超声医学基础第34页2.胆囊腺肌增生症为胆囊壁粘膜和肌层增生为主胆囊非炎性、非肿瘤性良性病变。依据病变范围可分为三型:①弥漫型:病变自胆囊颈至胆囊底,囊壁普遍增厚,较少见;②节段型:胆囊壁节段性腺肌增生,致局部囊腔环形狭窄,普通位于胆囊体中部,呈葫芦形胆囊;③局限型:常见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或结节状突入腔内。声像图:受累胆囊壁增厚,可厚达1.0cm,壁间可见小囊状结构,并可见胆囊壁间小结石强光团,伴“彗星尾征”。脂餐后胆囊收缩功效亢进。判别诊疗:①以增生为主胆囊炎;胆囊壁显著增厚,结合临床表现及治疗后复查,可予判别。②厚壁型胆囊癌:Doppler于胆囊癌内可探及动脉血流;腺肌增生症者难以探及血流。超声医学基础第35页(五)胆道肿瘤

1.胆囊腺瘤良性肿瘤,可分为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声像图:自胆囊壁向腔内隆起乳头状或类圆形中等-强回声结节。基底较宽,可单发或多发。不随体位改变移动,不伴声影。Doppler显示结节内无或有少许血流。

2.

胆管腺瘤患者可出现无痛性黄疸,陶土样便等声像图:肿瘤局部胆管扩张,管腔内可见中等强回声团块,外形较规整。肿瘤以上胆管扩张。超声医学基础第36页3.胆囊癌病理大多为腺癌,偶见鳞癌。依据声像图不一样表现可分为五型①小结节型:早期表现乳头状向腔内隆起中等偏强回声团块,Ø1-2.5cm。②蕈块型:蕈块状肿物突入胆囊腔内,呈中等偏低回声,基底较宽,外形不规整,可多发。③厚壁型:囊壁不均匀增厚,呈局限或弥漫型,内壁多不规整。④混合型:囊壁增厚,伴蕈块状或乳头状肿块。⑤实块型:胆囊肿大,胆囊腔消失,代之以实性低或不均质回声团块。常可见浸润邻近肝脏。Doppler常可于胆囊癌内探及动静脉血流,当出现高速低阻力动脉血流信号时,更具诊疗意义。超声医学基础第37页4.胆管癌经典临床表现:无痛性、进行性黄疸,消瘦声像图:扩张胆管内出现低-中等强度回声实性团块,部分表现为胆管壁环形增厚;梗阻水平以上胆管扩张。肝门胆管癌:指胆总管起始部以上肝外胆管癌,临床上称Klatskin癌。可于肝门处探及肿瘤,呈低至中等偏强回声,有时可见肿瘤已突破胆管壁,浸润相邻肝实质。肝内胆管呈星状扩张。胆囊无胆汁充盈。超声医学基础第38页(六)胆道蛔虫病以胆管、尤其是胆总管蛔虫多见。声像图胆管呈不一样程度扩张管腔内可见3-5mm宽条状回声,经典者呈平行双线样回声,中间为蛔虫假体腔形成低回声带。实时超声下观察,有时可见蛔虫蠕动。超声医学基础第39页(七)先天性胆道疾病

1.先天性胆道闭锁超声对于该病意义在于诊疗是否为胆囊闭锁或先天性胆囊缺如,二者均可于胆囊床处探及一索条状较强回声带。对于胆管探查,有时可提醒胆管存在,但无法证实其内是否有胆汁经过。超声医学基础第40页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为胆总管-部分或全部呈球形或囊状扩张,扩张远端胆管常有狭窄存在。主要发生于婴儿、小儿及青壮年,女性多见。声像图胆总管部位出现不一样形状囊状扩张,呈无回声区囊肿近侧胆管普通不扩张囊内有时可见结石影像当囊内出现实性回声区时,应警觉癌变可能超声医学基础第41页(八)超声对于梗阻性黄疸诊疗意义明确黄疸是否为梗阻性黄疸-肝内外胆管是否扩张判断梗阻部位: 肝门部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及肝外胆管不扩张,甚至胆囊不充盈 胆总管水平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 壶腹部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管扩张。明确梗阻原因:结石、肿瘤、炎症、先天性异常等 对于过分肥胖、腹腔显著胀气者,超声常难以显示肝外胆管下端病变,须结合PTC或ERCP等检验。超声医学基础第42页三、胰腺超声检验

(一)正常胰腺声像图于胰腺长轴切面上,胰腺常见三种形态:蝌蚪形、哑铃形及腊肠形。胰腺呈均匀中等偏强回声,边缘光滑整齐。胰管呈纤细双线样回声,内径<2.0mm。胰头厚径<3.0cm,测量时应不包含钩突。胰体、尾厚径<2.0cm。识别胰腺主要血管标志: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超声医学基础第43页(二)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声像图: 胰腺肿大,弥漫性或不足肿大 胰腺回声减低,合并出血及坏死时,可于胰腺内探及不规则低至无回声区。 胰腺周围可见积液无回声区。 部分单纯性胰腺炎患者,可于声像图上无显著特征性改变。超声医学基础第44页2.慢性胰腺炎常由急性胰腺炎重复发作而来。声像图对慢性胰腺炎诊疗敏感性较差,全方面评价不如ERCP及CT。胰腺回声增强,或减低,不均质主胰管轻度扩张,走行迂曲或呈串珠样改变当合并胰管内结石时,对诊疗帮助较大可伴发假性胰腺囊肿经典慢性胰腺炎声像图超声医学基础第45页(三)胰腺囊肿真性胰腺囊肿:先天性、潴留性及包虫囊肿。均可见胰腺内无回声区。假性胰腺囊肿:急、慢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后,也可由外伤或手术引发声像图:胰腺某一局部或与胰腺相邻部位出现无回声区,多呈圆形,边界清楚,内可见分隔及漂浮回声光点。囊肿后壁回声增强。囊肿大小不等,小至1-2cm,大至10cm以上。囊肿巨大时,可使周围脏器受挤压或移位。判别诊疗:①周围脏器囊肿,如肾囊肿。②腹膜后淋巴内瘤。③巨大卵巢囊肿。超声医学基础第46页(四)胰腺肿瘤

1.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肿瘤普通较小,平均Ø1-2cm,临床有经典低血糖症状。经腹超声常难以发觉肿瘤,可探及者多呈低回声结节,其敏感性不如CT检验。应用高频(10-20MHz)术中超声,可予肿瘤准确定位,并可发觉术前不曾查出微小肿瘤。无功效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常无症状,偶然于体检发觉,或于肿瘤较大时,以上腹部肿物而就诊。声像图:肿瘤常位于胰腺体尾部,常较大,Ø可达10cm。呈圆形或椭圆形,界清、内部呈中等或低回声,回声可不均质。超声医学基础第47页2.胰腺癌声像图:胰腺不足肿大,内部出现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楚。后方可出现声衰减。肿瘤较大时,可见中心液化坏死。Doppler:多显示为少血流肿块,如检测到高阻力动脉血流可助诊疗。胰头癌:胰头部低回声团块,外形可不规整,胰管扩张,胆道梗阻表现。

超声医学基础第48页(五)壶腹癌又称壶腹周围癌,为发生于十二指肠第二部分壶腹区肿瘤,其起源可来自胰管总胆部管末端上皮,亦可来自十二指肠乳头部。胰头癌、胆总管或胰管末端Ca及十二指肠乳头癌三者临床表现极为相同,声像图上有时亦难以区分,尤其在壶腹癌较小时,因肠气影响等,常难以探及肿瘤本身,仅可提醒梗阻性黄疸和梗阻水平。需行纤维内窥镜、ERCP或超声内镜,找到肿瘤原发部位,给予确诊。超声医学基础第49页四、脾脏超声检验

(一)正常脾脏声像图因为肺底遮盖,于声像图上通常仅可探及脾脏下半部。脾外侧呈外凸弧形,内侧中部向内凹陷,为脾门,可见脾血管经过。脾实质呈均匀低回声。正常脾厚度:男<4.cm,女<3.5cm,长径8-12cm,肋下不可探及。脾门静脉内径≤8mm。超声医学基础第50页(二)脾肿大声像图轻度脾肿大:脾形态正常,经线稍增加,平静呼吸时于左肋缘下刚可探及中度脾肿大:脾形态失常,各经线显著增加,脾下缘超出肋缘3cm,但未超出脐平重度脾肿大:脾脏体积显著增大,挤压邻近器官使之移位,脾前缘超出左锁骨中线,甚至可超出腹中线,脾下缘超出脐平。超声医学基础第51页(三)脾外伤声像图脾包膜下血肿脾大小正常或肿大,于脾包膜下可探及梭形或半月形无或低回声区,该区域与脾实质间无包膜强回声。陈旧性血肿可见分隔或多房状结构。脾实质内血肿脾肿大,实质内出现无回声区,周围脾实质回声强弱不均,是为脾挫伤。脾破裂脾包膜线中止,脾破裂口大多位于膈面包膜,少数位于脾门处。脾周围或腹腔内出现游离液体。超声医学基础第52页(四)脾脏占位性病变脾囊肿和多囊脾,均较少见脾良性肿瘤:脾血管瘤、脾错构瘤、囊性畸胎瘤、囊性淋巴瘤等脾原发性恶性肿瘤:淋巴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均表现为脾内低回声团块脾继发性恶性肿瘤:脾转移瘤。超声医学基础第53页五、胃肠超声检验

(一)正常胃声像图空腹于肝左叶后方可见食管腹段及贲门,纵切面贲门呈“鸟嘴征”,横切面呈靶环样。正常贲门前后径<2cm胃充盈后,可见胃壁规整,呈清楚五层结构第一层:强回声-相当于粘膜层及其粘膜表面产生界面回声第二层: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第三层:强回声-相当于粘膜下层第四层:低回声-相当于固有肌层第五层:强回声-相当于浆膜及浆膜外组织产生界面回声胃壁内外两条强回声线间距离代表胃壁厚度,正常为3-5mm,幽门厚度<6mm。超声医学基础第54页(二)胃肿瘤1 胃平滑肌瘤声像图胃壁不足肿物,普通呈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无明确包膜腔内型:肿物位于粘膜下,向腔内生长,粘膜层连续、完整壁间型:肿物同时向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外生型:少见,常表现为胃相邻部位肿物,易误诊为肝、脾肿瘤。2 胃平滑肌肉瘤声像图:肿瘤普通长径>4.0cm,可呈分叶状不规则形低回声团块,回声欠均质,可见液化区,粘膜层常可见深溃疡,呈“火山口征”。常伴肝内及周围淋巴结转移。超声医学基础第55页3 胃癌 早期胃癌经腹超声诊疗较困难(敏感性约15%)。胃镜结合超声内镜对本病诊疗及临床分期极有帮助。 进展期胃癌声像图肿块型(BorrmannI型):胃壁不足增厚,>1.0cm,多呈低回声,胃壁正常结构消失。溃疡型(BorrmannIIIII型):肿物向胃腔突出,表面溃疡凹陷,呈“火山口征”。超声医学基础第56页弥漫型(BorrmannIV型):可局限于胃窦或侵及整个胃壁,致使胃壁弥漫性增厚,呈“假肾征”,是为“皮革胃”。 经腹超声能够明确肿瘤部位、大小、侵及深度及范围,而内镜超声能够确定胃癌分期,与病理分型有很高一致性。4 贲门癌声像图:贲门区胃壁增厚,呈不规则低回声,管壁僵硬,粘膜面不规整,贲门前后径>2.0cm,部分还可见向外隆起团块。超声医学基础第57页(三)急性胃肠穿孔超声常难以发觉穿孔部位,诊疗以间接征象为主①腹腔内游离气体:肝、脾前方可探及随体位改变气体强回声②腹腔内游离液体③腹腔内不足液体集聚--小网膜囊积液超声医学基础第58页(四)肠梗阻声像图因病因、梗阻部位及原因、病程长短不一样而表现各异声像图:梗阻水平以上肠管显著扩张,管腔内液体积聚,小肠管径>3cm,结肠管径>4cm。梗阻近端肠管蠕动频繁,但麻痹性肠梗阻蠕动减弱或消失常见梗阻原因:粪石性肠梗阻:肠腔内强回声团,伴声影,常位于回肠末端肠套叠:多见于小儿,成人可继发于息肉、肿瘤或炎症。沿肠管长轴或见局部呈多层状低和中等强度回声相间结构,短轴切面呈同心圆征。结肠癌、嵌钝疝、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等超声医学基础第59页(五)肠道肿瘤声像图1 小肠平滑肌肉瘤腹腔内可移动性包块,直径常>5cm,呈低回声团块,内部常可见液化不规则无回声区。2 结肠癌 结肠区“假肾样”低回声团块,为结肠癌经典声像图Doppler:于肠道肿瘤内常可探及动、静脉血流,RI值多在0.70以上。超声医学基础第60页(六)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普通认为正常阑尾超声难以显示。探查阑尾宜用高分辨力超声诊疗仪及高频探头。声像图: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呈指状或腊肠形低回声,成人直径约1.0cm,儿童2-6mm,有时可见粘膜呈稍强回声,阑尾腔内可积液或积脓而呈无回声,合并粪石时可见强光团。横断面:阑尾呈双层环形,内环为粘膜层。阑尾周围或肠间隙可见少许反应性积液。当阑尾周围出现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包块时,常提醒阑尾周围脓肿。有时患者就诊时已形成脓肿,使阑尾无法区分,仅可探及炎性包块。超声医学基础第61页六、肾脏疾病超声检验

(一)正常肾脏声像图纵切面:肾呈椭圆或扁圆形,肾被膜呈光滑、清楚强回声带,肾实质呈低回声,中央部分为肾窦强回声,包含肾集合系统,血管和脂肪等。横切面:于肾门水平呈马蹄形,肾血管为肾门标志,肾门上,下部分肾脏横断面亦为椭圆形。肾脏测量正常值:成人长径9-11cm,宽径5-6cm,厚径4-5cm。儿童依年纪及身高不一样而有差异。超声医学基础第62页(二)多囊肾声像图:成人型:双肾增大,外形不规整,呈分叶状,肾内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难以计数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囊壁常不规整。部分囊内可见钙化。婴儿型:少见,超声常难以显示其内微小囊肿,部分图像类似于肾发育不全。婴儿型出现症状愈早,预后愈差,多半在症状出现后3个月内死亡。超声医学基础第63页判别诊疗①正常肾窦分离,在大量饮水及膀胱过分充盈以及妊娠期,肾窦可有轻度分离,其宽度常<1.0cm②多囊肾或多发性肾囊肿:肾积水液性暗区相互交通,而肾囊肿彼此不通连。肾积水可找到漏斗状或鸟嘴样突起,藉以可与巨大肾囊肿区分。部分多囊肾呈大囊状改变,但其囊性区不但在肾窦区,肾实质区亦可见多囊性改变。超声医学基础第64页(三)肾积水声像图肾盂:肾盏(集合系统)扩张,呈无回声区,如合并输尿管上段扩张,于肾脏长轴切面可呈烟斗型或花朵型无回声区。以集合系统扩张大小判断肾积水程度:轻度:肾形态无改变,集合系统无回声区宽度>1.0cm中度:肾体积轻度增大,集合系统扩张显著,无回声最大宽度>2cm。重度:肾显著增大,集合系统显著扩张,宽度>3cm。肾实质显著受压,当肾实质厚度<1.0cm时,常提醒肾功效受损。超声医学基础第65页(四)肾及输尿管结石声像图肾结石:肾窦区内出现点状或团状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 继发肾积水时可见肾盂,肾盏扩张输尿管结石: 上段结石:输尿管扩张,管腔内探及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可有或无肾积水 末段结石:于输尿管近膀胱入口处探及强光 团,伴声影。常无肾积水。超声医学基础第66页(五)肾肿瘤 分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90%以上为恶性。肾实质肿瘤:恶性:成人最常见为肾细胞癌,儿童为肾母细胞瘤(Wilmsu瘤)其它为各种肉瘤、恶性淋巴瘤、转移癌等良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血管瘤、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和腺瘤等肾盂肿瘤:移行上皮细胞癌,约占80%,少数为鳞状上皮癌,移行上皮乳头状瘤临床普通按低度恶性处理(易于复发及癌变)。超声医学基础第67页1.肾细胞癌声像图早期者肾外形无改变,较大肿瘤则致肾外形失常,局部出现隆起性团块;肿瘤内部多呈低回声,亦可见不均质中等回声型,少数肿瘤呈囊实性团块。团块边界多可确定,外形常不规整。肾窦受挤压变形。Doppler于团块内易于探及动脉血流,部分肿瘤显示血丰富。当肿瘤侵及肾静脉及IVC时,可见癌栓。沿淋巴路径转移时,肾门及腹腔淋巴结肿大。超声医学基础第68页2.肾母细胞瘤

(肾胚细胞瘤或Vilms瘤)2-4岁小儿最多见,是儿童最常见腹部恶性肿瘤之一,常以腹部肿物而就诊。声像图:肿瘤体积常较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肿瘤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合并出血、坏死液化时可见无回声区,少数肿瘤内可见钙化强回声。部分患儿肿瘤可侵及整个肾脏,使之完全失去肾脏形态。约10-15%病例为双侧性肾母细胞瘤。超声医学基础第69页3.肾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肾脏侵犯通常是淋巴瘤晚期表现,可见两种声像图:局限型结节状或团块状低回声肿物。弥漫浸润型4.肾错构瘤最常见肾脏良性肿瘤声像图:肾实质内圆形结节,边界清楚,内部呈均匀致密强回声。Doppler于结节内难以探及血流。超声医学基础第70页5.肾盂肿瘤超声对于肾盂肿瘤检验不及IVP及CT敏感。声像图:肾窦区出现低回声区,部分或全部占据肾窦,使肾窦扩大有时肾盂移行细胞癌回声较低,酷似肾盂积水,而乳头状瘤回声较强。Doppler超声检验血流情况,对肿瘤检出有一定帮助。超声医学基础第71页(六)肾功效衰竭1 急性肾功效衰竭肾前性:双肾正常肾后性:双侧输尿管以下梗阻。双侧肾盂积水或一侧肾盂积水,另一侧肾毁损肾性: 双肾增大,长径常>12cm 肾皮质增厚,回声增强,常为皮质疾病 肾锥体肿大,呈球形,回声极低,常为髓质病变 Doppler:显示肾内血流降低,阻力指数常增高。超声医学基础第72页2 慢性肾功效衰竭随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样而有图像改变。部分慢肾衰者肾脏大小可于正常范围之内,肾脏形态结构亦无著变。在终末期,双肾萎缩,以长径<8.5cm为标准,肾实质回声致密增强,实质与肾窦分界不清。Doppler:频谱可反应慢性肾病肾功效程度,肾功效代偿期为高速低阻频谱,肾功效衰竭期为低速高阻频谱。超声医学基础第73页七、肾上腺疾病超声检验成人正常肾上腺右侧显示率为78.5%,左侧44%,直径改变较大,但极少超出3cm。患者越肥胖,超声越难显示肾上腺。但对于1cm以上肿瘤,较易于检出。肾上腺肿瘤判别肿瘤名称 直径 内部回声 其它表现醛固酮瘤 1cm左右 均匀低回声 皮下脂肪极少皮质腺瘤 4-5cm 均匀低回声 无功效者无显著 临床症状,有功 能腺瘤者有向心 性肥胖等

超声医学基础第74页肾上腺肿瘤判别肿瘤名称 直径 内部回声 其它表现嗜铬细胞瘤 4-5cm 均匀低回声 肿瘤可位于肾上腺外,患者 内部可伴囊 有阵发性性区高血压或连续 性区 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髓样脂肪瘤 可>6cm 强回声,可见 临床无症状,常于影像检验 网状偏低回声 时偶然发觉皮质腺癌 可>6cm 不均质低回声 无显著临床症状,早期小肿 瘤与无功效皮质腺瘤难以鉴 别神经母细胞瘤 多>6cm 不均质回声可 多见于婴幼儿,常因腹 见液化或钙化 部肿块而就诊转移癌 大小各异 不均质回声可 多起源于肺、肾、乳腺癌转 见中心液化坏死 移

肾上腺疾病超声检验超声医学基础第75页八、腹膜后肿物超声检验适应证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来自间叶组织、神经组织和胚胎残留组织、种类繁多。约80%为恶性。最常见者为各种肉瘤、恶性淋巴瘤等。适应证为1 腹膜后原发性肿瘤、转移癌2 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 腹膜后含液性病变:腹膜后脓肿/血肿,腰大肌脓肿等4 Ao及IVC、髂血管病变等超声不直接显示腹膜后间隙,经过显示腹膜后脏器及大血管、脊柱、腰肌等进行腹膜后间隙超声解剖定位,进而作出正确诊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呈低回声。超声医学基础第76页九、妇科超声检验子宫及卵巢大小、形态、位置、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确定节育器存在及位置。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子宫畸形、先天性处女膜闭锁、判别两性畸形。各种子宫疾病:肌瘤、肉瘤、内膜癌等。卵巢赘生性囊肿、卵巢原发或继发性肿瘤。盆腔病变:炎性包块、积液、盆腔脓肿、盆腔肿瘤等。妇科介入性超声: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后穹窿穿刺抽液、取卵、引流注药等。术中超声:经腹超声监护人工流产、刮宫术、取环。经直肠超声监护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效性子宫出血。超声医学基础第77页十、产科超声检验正常妊娠 ①妊娠诊疗;②预计孕龄、胎儿体重,了解胎儿生长发育;③多胎诊疗;④确定胎位;⑤胎盘定位、胎盘成熟度判定。异常妊娠 ①异位妊娠;②胎停育及死胎;③水泡状胎块(葡萄胎)诊疗;④胎儿先天性畸形和异常;⑤胎盘早剥;⑥羊水过多或过少,⑦脐带绕颈、单脐动脉脐带等;⑧子宫畸形或肿物合并妊娠,盆腔肿物合并妊娠;⑨高危妊娠超声监护;⑩产科介入性超声: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绒毛活检术,胎儿疾病介入性治疗。超声医学基础第78页十一、眼科超声检验球内及眶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及血管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泪腺混合瘤等。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病变:了解有否玻璃体出血及机化程度晶体疾病:晶状体异位及白内障程度眼外伤和球内异物眼眶脓肿眼科生物测量超声医学基础第79页十二、甲状腺超声检验

(一)正常甲状腺声像图颈前纵切显示气管两旁呈棱形双叶甲状腺,均质中等偏强回声横切可见连结左右叶峡部,双叶甲状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