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招聘1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1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招聘1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1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招聘1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1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招聘1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1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招聘1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1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招聘1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

A.36.92亿元

B.239.33亿元

C.93.85亿元

D.45.21亿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全国共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32个(不含港、澳),所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共有23个,这些省市的经费支出为亿元,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采用直除法知首位为3,选项中只有A项的首位为3。

故正确答案为A。2.部分英国医生宣称,他们开始对苹果iPad用户类似重复性劳损的病症进行治疗,这类被戏称为“i伤害”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用户的手和点击、触摸屏幕的手指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痛。专家推测:大多数iPad用户左手拿着平板电脑以保持其稳定,右手食指点击屏幕发送邮件或生成文件。这使得他们有患上诸如重复性劳损、腕管综合症以及其他肌腱伤害的风险。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推测的是:

A.使用iPad的用户患上此类病症的概率比较高

B.使用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的用户出现了类似病症

C.未普及iPad的地区此类病症出现的比率极少

D.使用台式机的用户患上此类病症的概率比较低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大多数iPad用户因为iPad使用习惯的问题,有患上诸如重复性劳损、腕管综合症以及其他肌腱伤害的风险。

论据:无明显论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使用iPad的用户患上此类病症的概率比较高”,是对论点的直接加强;B项,“使用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的用户出现了类似病症”,说明不是只有iPad用户才会出现这类问题,否定专家的推测;C项,“未普及iPad的地区此类病症出现的比率极少”,未普及iPad的地区到底有多少人用iPad不知道,多少人得病不知道,得病的这部分人是不是这些用iPad的人也不知道,因此无法对题干进行支持;D项能一定程度支持,但比A项力度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IPAD用户有患上“i伤害”病症的风险。

论据:大多数IPAD用户左手拿着平板电脑,右手食指点击屏幕。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加强论点。说明IPAD用户患病率高,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使用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的用户出现了病症与使用IPAD的用户是否会患病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未普及不代表无人使用,如果有人使用了,使用的人数不明确,使用IPAD的人里面有多少患此类病症也无从得知,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论点讨论的是使用IPAD会出现病症,而该项谈及的是“台式机患病率低”,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有助于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对iPad用户使用习惯的观察得出论点,即“用户有患上诸如重复性劳损、腕管综合症以及其他肌腱伤害的风险”,要支持这一结论,只需说明使用iPad确实会有患此病症的风险。

题干论点:用户有患上诸如重复性劳损、腕管综合症以及其他肌腱伤害的风险。论据:大多数iPad用户左手拿着平板电脑以保持其稳定,右手食指点击屏幕发送邮件或生成文件。

A项,说明ipad用户患病率高,直接支持了论点。

B项,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的用户与iPad用户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未普及iPad的地区此类病症出现的比率极少,从反面支持了题干观点,但没有A项直接支持了力度强。

D项,台式机的用户与iPad用户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3.某公司对即将上市的两款产品X、Y进行销售测试,测试中,产品X的定价为产品Y定价的50%,但是,购买一件产品Y可以获得一件相当于产品Y一半价格的赠品,在预销售测试结束后,产品X的销售额是产品Y的两倍。

由此可以推知:

A.产品Y的定价过高导致销量不高

B.产品Y附送的赠品并不受消费者欢迎

C.该公司应当不再继续销售产品Y

D.产品Y附送的赠品与产品X的定价相同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及题干特征,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只是提及产品Y销量不高,但是并未提及销量不高的原因,无法推出;

B项:题干提及产品Y定价是产品X的一倍,同时还赠送赠品,结果销量并不高,但是无法确定是否是因为赠品不受消费者的欢迎,无法推出;

C项:题干只是提及产品Y销量不高,但是并未提及不应当再销售产品Y,无法推出;

D项:该项指出“产品X的定价为产品Y定价的50%”以及“赠品相当于Y一半的价格”,说明赠品的定价与产品X的定价相同,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4.“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就能做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谦受益”与“满招损”

B.“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C.“博观而约取”与“厚积而薄发”

D.“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子填空。解答这类题目要首先看空缺处句子所在的位置,由此确定其具体作用。其次,要分析文段内容,由此确定空缺处所填句子应表达的意思。最后,结合选项内容,选择最符合文段内容所需的一项即可。阅读可知,空缺处所填句子应是针对悖论提出的解决方法,再结合前文悖论的内容和选项,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即可。文段首先提出“学习悖论”,并指出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然后说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没有意义的。最后由“其实”引出破解“学习悖论”的方法。即空缺处所填句子是针对文段中的悖论而提出的解决方法。文段中悖论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A项是关于“自满和谦虚”的问题,C项是关于“积累和作为”的问题,D项是关于“学习和思考”的问题,均与文段无关,排除。“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然”,“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所以然”便可破解悖论。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破解这个悖论用我国古语中的道理就能做到”,可知此空总结前文。前文讲了两种学习情况:不知道学习的内容和已经知道了学习的内容。要破解这个悖论,分别应对上述两种情况应为“知道学习的内容”“知道为什么,也就是其原理”。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可以破解这一悖论。“知其然”对应“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知其所以然”对应“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又根据“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可知横线处要破解悖论,前文是说学习悖论表现为“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和“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就能做到”表明这个古语是来解决悖论的。只有选项B符合意思,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所以要“知其然”;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还要知其原理,即还要“知其所以然”。

A项是说谦虚与骄傲的后果,与知不知道学习内容无关;C项两句话都是说“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不能破解悖论;D项是说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亦不能破解。

故正确答案为B。5.强调“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原则,体现的控制方法是:

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概述知识。

第二步,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所以也称为“事前控制”。前馈控制是用来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出现问题时再补救。“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原则体现的是前馈控制。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现场控制是一种主要为基层主管人员所采用的一种控制方法。A项错误。

B项:反馈控制是指在某一行动和任务完成之后,将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下一步行动的进行产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事后控制”。B项错误。

D项: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人们习惯于把利用经济杠杆进行的控制称为间接控制。D项错误。

6.已知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144,且长宽高之比是5:4:3,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A.423

B.846

C.1264

D.1620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则所有棱长之和为,解得,即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5、12、9。表面积。

故正确答案为B。7.下列食品中,属于禁止生产经营的有:

A.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B.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C.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D.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食品安全法》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A项当选。

B项: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B项当选。

C项: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C项当选。

D项: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D项当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8.某单位2018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要使行政部门少,则其他部门应尽量多,即所有部门尽可能平均分,,即平均分配给7个不同部门还剩余2名毕业生,已知行政部门毕业生最多,所以只需将剩余的2名毕业生分配给行政部门即可(如果只分配1名,那么其他部门也会出现不少于10人的情况),可得名。

故正确答案为B。9.按照(

)可将管理工具分为规制类和非规制类管理工具。

A.特定的目的

B.资源特征

C.特定职责

D.权力特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工具分类主要是根据资源特征和权力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二分模式、三分模式和四分模式。最早的二分法主要是依据权力特征分为规制类和非规制类管理工具。最新的二分法则是按照资源特征分为开支性工具和非开支性工具。

故正确答案为D。10.校园引入共享单车,由于样式规格统一,易于识别,所以也不怕被盗抢,因为销赃困难。校园内长期困惑师生的私人自行车盗窃案件恐怕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学校还不需要每年花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废弃的、有碍观瞻的“僵尸车”,企业会定期修缮、回收破损的共享单车,校园环境会有所改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共享单车进校园的关键是要管理到位

B.共享单车进校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C.共享单车进校园应符合学校秩序

D.共享单车能切实为所有教师提供便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共享单车进校园这一话题,接下来分析共享单车进入校园内不用担心被盗,最后用“而且”说明共享单车进入校园的另一个优点是学校不用费心管理,企业会定期来处理。阅读文段可知,文段重点强调的是共享单车进校园的益处。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文段未说管理欠缺,谈不上“要管理到位”。C项:“符合学校秩序”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D项:“为所有教师提供便利”过于绝对且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11.近几年,依托互联网的打车服务逐渐火爆。用户只要打开手机APP,输入目的地和出发地、选择车型,几分钟后,司机会打来电话确定时间地点。与传统打车方式相比,依托互联网的打车服务:

A.提高了居民消费质量

B.确保了居民理性消费

C.增加了居民消费支出

D.将引发攀比消费热潮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依托互联网的打车服务,用户只要打开手机APP,输入目的地和出发地、选择车型,几分钟后,司机会打来电话确定时间地点。这体现了专车服务预订能让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个性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居民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升级。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依托互联网的打车服务是让打车更加便利、快捷,和理性消费无关。B项错误。

C项:依托互联网的打车服务方便了用户,提高了居民消费质量,但没有增加消费支出。C项错误。

D项:依托互联网的打车服务并没有提及用户之间的对比,故不能引发攀比心理。D项错误。

12.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从资源和技术上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B.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C.在相关领域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D.数字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主旨归纳。解答本题要抓住“因此”这一提示文段结论的关键词,其后内容为文段主旨句,即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包容、普惠底色,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会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C项与“因此”后的结论相符,是文段意在强调的重点。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不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通过背景铺垫先介绍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紧接着第二句话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即便是数字化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属于问题表述。最后一句提出对策,即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慢慢地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接着通过“但”进行转折,指出技术的发展是不断演进的,社会总会不断出现“落伍者”,今天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尾句通过“因此”总结前文,提出我们应该从理念层面体现包容性,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文段重在强调用包容的理念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对应C项。

A项,“从资源上解决老年人难题”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为问题表述,文段重点在提出对策,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D项,“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为问题表述,文段重点在提出对策,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让老人在数字化时代少碰壁,别再把他们视为“少数群体”》13.1/2,1/2,5/8,7/9,11/10,13/12,(

A.17/14

B.19/16

C.7/6

D.23/2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将第一个1/2化为2/4,第二个1/2化为3/6,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

分子为质数数列,分母为合数数列,所求项为17/14。

因此,选择A选项。

14.在过去

20

年间,世界经济经历了重大变化:新兴市场愈发________,许多发展中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

B.举足轻重

C.举步维艰

D.举棋不定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强调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且最后一句说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济体,意在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发展繁荣越来越重要。

第二步,辨析选项。“举足轻重”形容有实力,所处的地位很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举重若轻”强调能很轻松的完成或解决繁重的工作或困难的事情;“举步维艰”强调每走一步路都很困难;“举棋不定”强调在面对多重选择之时不知如何抉择。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解释对应。根据“许多发展中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可知新兴市场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B项“举足轻重”指地位、作用很重要,包含这个意思。

A项“举重若轻”指能力强,不能形容新兴市场,排除;C项“举步维艰”形容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D项“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二者均不能体现出新兴市场的积极作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辨析选项词语含义,选择能体现新兴市场影响力大的一项。由“许多发展中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是对“新兴市场”地位的肯定。“举步维艰”比喻事情很难办,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举棋不定”比喻做事有所顾忌,犹豫不决。均与题意不符,排除C、D。“举重若轻”形容担当重任或处理难题不费力气,轻松自如。强调能力强,与题意无关,排除A。“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用来形容“新兴市场”地位的重要性,恰当。故本题选B。15.气候保险是一种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的保障机制,它通过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费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能够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的是:

A.天气异常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

B.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掩埋了山下一处工厂

C.暴雪封路,导致大批牲畜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

D.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导致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毁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遭受气候风险”、“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费”、“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天气异常干旱,属于气候因素,符合“遭受气候风险”,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符合“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且减产是天气异常直接导致的,符合“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符合定义,当选;

B项: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属于地质灾害,不符合“遭受气候风险”,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暴雪封路,符合“遭受气候风险”,但最后大批牲畜死亡是得不到及时照料导致的,并非气候因素直接导致的,不符合“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属于人为因素,不符合“遭受气候风险”,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支持的保障机制;

②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险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

③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因为天气异常引起的水稻大面积减产,是“直接气候风险损失”,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符合定义;

B项: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掩埋工厂,不属于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

C项:牲畜因为暴雪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牲畜饿死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得到及时照料,而气候是间接原因,不属于“直接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

D项:泄洪不属于气候灾害,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不属于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的一项。分析气候保险的定义,发现其承保范围为“遭受直接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

气候保险承保范围:遭受直接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

A项,天气异常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是气候风险造成的资产损失,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

B项,山下的工厂因地震引起的滑坡而遭受损失,但地震不是气候风险,不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

C项,暴雪封路,导致大批牲畜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并不是气候因素直接导致了牲畜死亡,不符合定义。

D项,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溃堤,导致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毁损,但泄洪是人为措施,并非气候风险,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16.有报道称,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150多年中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

B.此现象在上世纪50~70年代曾出现过,随后又开始加速变暖

C.联合国气候专家指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

D.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全球变暖并不严重。

论据: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解释了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为什么会减缓,补充论据,为加强项,无法削弱,排除;

B项:此现象指的是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现象,这个现象曾经出现过,但随后又加速变暖,即:气温上升速度的放缓并不能得出变暖不严重,有可能之后全球变暖会更加严重,可以削弱,当选;

C项:首先专家的意见不一定符合实情,其次二氧化碳和全球变暖的关系题干中也没提到,需进一步说明才能明确,为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题干主题是全球变暖这件事儿会不会变得更严重,而D项说的是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二者话题并不一致,为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

论据: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说明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缓解了表面温度,能够说明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用曾经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来说明表面温度上升变缓只是暂时现象,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与气候变暖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说明才能明确,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与题干论点全球气候变暖不那么严重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述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题干论点为“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要削弱该论证,只需指出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题干通过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得到全球变暖不严重的结论。

A项,解释了地球表面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内在原因,说明其可能是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的缘故,但深海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热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发生了位置转移,则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削弱了题干论述。

B项,说的是以前的情况,属于诉诸过去,但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不代表现在仍会出现类似情况,对题干的削弱力度不强。

C项,尽管指出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但二氧化碳只是温室效应的一个因素,无法仅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说明全球变暖是否严重,对题干的削弱力度较弱。

D项,描述了近期情况,但并未与之前的情况作对比,不知道全球变暖是否严重,无法削弱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A。17.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故?处应选择轴对称图形,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18.(2016山东济南)某市有4个舞蹈队,除A队外,其他三个队的总人数是103人,除D队外,其余三个队的总人数是111人,B、C两队的总人数比A、D两队的总人数少7人,则这四个队共有(

)人。

A.136

B.145

C.146

D.15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列式:B+C+D=103①,A+B+C=111②,B+C=A+D-7③,联立三式解得:B+C=69,A+D=76,则A+B+C+D=69+76=145,即四个队共有145人。

因此,选择B选项。

19.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述原则范围的是(

)。

A.效率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信原则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

A项错误,根据《民法典》,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不包括效率原则。

B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C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D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0.已知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小明、小华和小敏三人中的一人,且三人年龄各不相同。己知小明的年龄比甲高,乙的年龄与小敏不同,小敏的年龄比丙低,小华的年龄比乙小且和甲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小明

B.乙是小华

C.丙是小华

D.甲是小敏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从最大信息小敏进行推理,由“乙的年龄与小敏不同,小敏的年龄比丙低”可以推知小敏是甲;由“小华的年龄比乙小且和甲不同”可以推知小华是丙;最后可以推知小明是乙。

因此,选择CD选项。

21.某驴友在长白山徒步时,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而另一面不生长苔藓,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那么生长苔藓的一面朝向是:

A.东

B.北

C.西

D.南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苔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终年从南面照射,南面是向阳坡,北面是背阴坡。故长苔藓的一面朝向北。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长白山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因此朝南的方向向着太阳,朝北的方向则是背光面。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即生长在树干的背光面。该驴友可以据此判断,生长苔藓的一面是朝向北。

故正确答案为B。22.根据《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额的: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担保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担保法》第九十一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合同标额的20%。

因此,选择B选项。

《担保法》第八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担保法》第九十条,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2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A.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D.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两句诗对仗工整,野径对应江船,云俱黑对应火独明。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诗句出自宋代曾公亮的《宿甘露寺僧舍》,意思是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涌过的波浪,一打开窗户,滚滚长江仿佛扑进了我的窗栏。两句诗不对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诗句出自唐代高适的《燕歌行》,意思是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两句诗对仗工整,战士对应美人,军前对应帐下,半死生对应犹歌舞,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客中行》,意思是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两句诗不对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诗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意思是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两句诗不对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4.口头约定的合同不能算作正式合同。(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此可知,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合同可以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也就是说口头约定的合同是正式合同。

因此,本题错误。

合同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根据。

25.-1,0,1,8,27,(

A.32

B.42

C.58

D.64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1

0

1

8

27

(64)

幂次数

(-1)³

(4³)

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3+1=4,指数为3的常数数列,所求项为4³=64。

因此,选择D选项。

26.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译为“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A.东施捧心蹙眉

B.情侣之间默契的扶额动作

C.小东看完阅兵仪式,想去买一套军装

D.游击队员的英勇,鼓舞村民开始武装反抗日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东施捧心蹙眉,是因为要模仿西施,不符合“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情侣的扶额动作并不存在下意识的影响、暗示,不符合“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东是看完阅兵仪式才去买军装,不存在下意识的影响、暗示,不符合“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游击队员的英勇,鼓舞村民开始武装反抗日军,符合“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幅图都是由外框和阴影图形两个部分构成,且两个部分存在公共边,考虑公共边的数量。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没有明显规律,考虑竖向规律。

第一列找规律,三幅图外框图形和内部阴影图形的公共边数分别为:2、1、1,构成2-1=1的规律;第二列验证规律,三幅图外框图形和内部阴影图形的公共边数分别为:3、2、1,构成3-2=1的规律;第三列应用规律,前两幅图外框图形和内部阴影图形的公共边数分别为:1、0,运用规律1-0=1,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28.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以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外销的需求急速衰退,家电企业可谓

。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也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扶持性政策

,对家电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履薄冰有的放矢

B.今非昔比有目共睹

C.举步维艰不负众望

D.江河日下任重道远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金融海啸造成了家电产品外销衰退,且对应下文“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故横线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家电企业处于低谷、困境、处境艰难之意。C项“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均可体现家电企业经营艰难的现状,符合文意,可选。A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与文段强调的家电企业经营困境无关,排除;B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段中并未进行现在与过去的比较,且不能表达家电企业现在处境困难之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所填词语应该形容“扶持性政策”有作用。C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符合文意,当选。D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强调目标远未达成,与“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对应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金融海啸”“需求急速衰退”以及“低谷”可知,家电企业处境艰难。A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B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即现在发展比以前好,而文段是家电企业现在的发展没有以前发展得好。二者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C项和D项都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要与“扶持性政策对家电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相呼应。C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体现了“扶持性政策起到的作用”,符合语境。D项“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文意并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词义,选择与文意相契合的词语。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根据文意即可确定答案。第一空,“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能用于形容家电企业在金融海啸中的处境,排除A。“今非昔比”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用于现在比过去好的语境,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B。

第二空,“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由“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各种扶持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任重道远”与句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C。29.2020年的疫情,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活动,同时各地区也先后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机制,各类教育信息化平台与工具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现象表明:

A.当下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不具有客观性

B.疫情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原因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D.内部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也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疫情期间各地区先后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机制体现了在联系客观性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联系具有客观性。A项错误。

B项:疫情属于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B项错误。

D项:内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D项错误。

30.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符合旁观者效应的是:

A.公路上发生货车侧翻,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防止哄抢

B.路上偶遇行人跌倒,小李见周围无人见证怕承担责任不敢帮助

C.超市附近突发火灾,小张催促其妻报警,其妻回答别人肯定已经报警了

D.海边有人落水,救生员小王边跑边喊,提醒围观群众不要随意下水施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防止哄抢,未体现“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

B项:小李在周围无人见证的情形下未帮助,不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

C项:超市附近突发火灾,张某妻子回答肯定已经有人报警,体现了“有他人在场”,且张某妻子不打算报警救助,符合“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符合定义;

D项:救生员小李施救的同时提醒围观群众勿下水,是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以及施救过程的顺利进行,不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31.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范围经济是指由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而引起单位成本降低的经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范围经济的是(

)。

A.某酒厂生产多种度数白酒,发现研发、生产、销售的成本分别比生产一种度数白酒要低

B.某广告公司做平面广告时利润非常少,于是公司拓展新业务,开始接拍各类宣传片,结果人员成本降低,企业抗风险能力也增强了

C.某手机厂引进了新的进口芯片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本降低

D.某小微贷款企业原来只经营单一业务,在面临财务危机后进行了改革,混合经营理财、投资、保险等不同业务,整体效益增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规模经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单位成本下降”、“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范围经济:“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引起单位成本降低”。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生产多种度数的白酒,属于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成本下降,符合“范围经济”定义,排除;

B项:某广告公司做平面广告,拓展新业务接拍宣传片,属于生产两种产品,符合“范围经济”定义,排除;

C项:手机厂引进了新的进口芯片,并没有扩大经营范围或者增加产品种类,不符合“范围经济”定义,符合“规模经济”定义,当选;

D项:小微贷款企业混合经营理财、投资、保险等不同业务,属于经营两种以上产品,符合“范围经济”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2.蒸发散热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蒸发散热的是:

A.发高烧时用酒精擦拭身体

B.天热游泳避暑

C.夏天用冰块降温

D.酷暑天大汗淋漓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带走大量热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用酒精擦拭身体后,是通过酒精挥发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不是体液水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带走热量,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通过接触其他低温的物体来降温,不是体液的蒸发,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通过接触其他低温的物体来降温,不是体液的蒸发,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酷暑出汗由于酷暑温度过高,人体皮肤汗腺分泌体液进行排汗,汗水在皮肤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能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②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蒸发的是酒精,不是“体液”,不符合定义;

B项:游泳是接触泳池的水让自己感觉到凉快,不符合定义;

C项:冰块降温是接触冰块让自己感觉到凉快,不符合定义;

D项:出汗是汗水“在皮肤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体液的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体液的水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蒸发散热的定义要点:①体液;②水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A项,酒精不属于体液,不符合要点①。

B项,天热游泳是通过热传递来降低温度,并非体液的水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散热,不符合要点②。

C项,用冰块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来降低温度,并非体液的水分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散热,不符合要点②。

D项,汗液属于体液,汗液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并带走大量热量,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33.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们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统一性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将近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

③他们有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在相隔极远、完全陌生的岛上,竟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④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

⑤这使得许多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浪潮中驶入太平洋的西方航海家们惊异地发现,几乎他们每找到一处新的岛屿,都已有了土著们居住过的痕迹

⑥然后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⑥⑤④③①

D.③①②⑥④⑤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首句分别是②、③、④三句,②③均有代词“他们”,指代不明确,不适合作首句,排除C、D两项。

对比A、B两项发现,④句后面分别是②和⑤,即需要对比②和⑤两句的先后顺序。②提到“他们找到了小岛”,⑤句提到了“土著居民有居住过的痕迹”,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找到小岛然后才能居住,因此②句在⑤句的前面,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南岛语族:六千年前驶向太平洋的中国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题干6个句子,了解这段文字是主要介绍的是南岛语族创造的航海奇迹。第二步,从首句入手分析选项,根据首句一般不含指代词的原则,排除C、D。第三步,对比A、B两项差异,确定答案。观察首句,②、③均以指代词“他们”开头,置于首句则指代不明,④指出“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引出话题,适合作首句,排除C、D。

继续分析选项,②中的“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是对④中“航海奇迹”的具体说明,故两句顺序为④②。⑥中的“然后定居其上”是对②末尾“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的承接,故⑥应紧跟④②之后,排除A。验证B项,逻辑通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②句和③句均出现指示代词“他们”,若②③做首句,则其指代不明,故②③两句不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比较④句后接②句还是⑤句。④句论述核心为“南岛语族的航海奇迹”,②句论述核心为“没有设备,用原始竹筏却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小岛”是对“航海奇迹”的解释。而⑤句的论述核心“新的岛屿有土著人的居住痕迹”与④句论述核心关联性不强,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34.在作为公共健康政策的工具方面,流行疾病的研究比研究毒素对动物的影响有一个有利之处:在流行病学中绝不需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间作推论。

下列选项中,可由上文推论得出的是:

A.在流行病学中,生物间的推论只是辅助工具

B.流行病学是一种精确的科学

C.在流行病学中,人类可直接作为研究的主体

D.动物体的毒素研究得出结论的速度比流行病学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本题属于日常结论题,首先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点说明流行疾病的研究比研究毒素对动物的影响有一个有利之处,第二点说明在流行病学中绝不需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间做推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在流行病学中,生物间的推论只是辅助工具,由第一步中第二点可知流行病学不需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间做推论,因此A中说法无法推出,排除。

B项,流行病学是一种精确的科学,流行病学是否精确题干并未涉及,无法推出,排除。

C项,由第一步中第二点可知在流行病学中绝不需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间做推论,从而说明在流行病学中,人类可直接作为研究的主体,可以推出,为正确答案,当选。

D项,毒素研究的速度与流行病学研究的速度,题干均未涉及,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5.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的共同点是:

A.目的

B.人称

C.阐明方法经验

D.用材料证明观点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务公文知识。

第二步,调查报告是在对某客观事物或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书面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事务文书。工作总结是把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相比,相同点是都是寻求规律性的东西,用典型材料证明基本观点,形成书面报告,借以指导工作。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工作总结为了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并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调查报告是以第一人称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的人以第三人称写作。即调查人是自己,调查对象是第三人称。其实在写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人称,调查人尽量省略,据我们调查显示就写成据调查显示。而工作总结撰写时一般使用的为第一人称。因此,人称也不是两者的共同点。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工作总结为了阐明方法经验,得出教训。而调查报告一般来说就是将某种情况的调查结果呈现出来,并不是为了阐明方法经验。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36.甲私自将乙托他保管的笔记本电脑以合理的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丙,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乙依然拥有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

B.丙获得了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

C.甲无权处分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

D.甲依然享有该笔记本电脑的占有权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错误,B项正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无处分权人甲将电脑以合理价格卖给不知情的丙,丙具备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取得了该电脑的所有权,乙也因此丧失了该电脑的所有权。

C项正确,甲受乙委托保管电脑,享有该电脑的占有权能,但无权处分该电脑的所有权,甲属于无处分权人。

D项错误,甲将电脑交付给丙后,就失去了对电脑的实际控制,丧失了该笔记本电脑的占有权。

故正确答案为BC。37.提起机场消费,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价格高”“垄断”。78元一碗面条,59元一碗馄饨……机场的“天价”餐饮,可以说令人________。其实,从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角度,未来机场餐饮的变化,或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的更加亲民上。在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等方面,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都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词语是:

A.望尘莫及

不可或缺

B.望洋兴叹

大有裨益

C.望而生畏

举足轻重

D.望而却步

大有可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价格高”“78元一碗面条,59元一碗馄饨”可知,机场的“天价”餐饮令人不敢尝试。A项“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B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C项“望而生畏”指看见了就害怕,语义程度过重。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大有可为”指事情有发展前途,很值得做,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价格高”“78元一碗面条”等可知,机场餐饮价格很高,让很多人不敢尝试。D项“望而却步”指看到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符合文意,当选。A项“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通常用于对比的语境,排除。B项“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望而生畏”指看见了就害怕,语义过重,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D项“大有可为”指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置于文段体现出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等服务区在未来大有发展,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机场“天价”牛肉面,不该任由市场自决》38.史书如果是以国家为编排类别来记述的,称为国别体,如《汉书》就是此类。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常识。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主要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故表述错误。39.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让微消费模式________。这种情况下,随时随地消费就成为可能,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运用。这种由碎片化时间________出的微消费市场________着很大的商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虎添翼

衍生

蕴藏

B.突飞猛进

产生

掩藏

C.蒸蒸日上

生产

隐藏

D.如日中天

牵引

潜藏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微消费模式”。B项“突飞猛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C项“蒸蒸日上”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两项均不能直接搭配“微消费模式”,而应表述为微消费模式的发展“突飞猛进”或“蒸蒸日上”,故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A项“衍生”指从母体物质得到的,符合文段阐述的“微消费市场”是从“碎片化的时间”发展出来的。D项“牵引”指拉、拖,引动,引起,不符合文段语境,故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蕴藏”强调积蓄未显露,符合文意,与“商机”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A选项。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40.关于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B.铁器表面的锈可减缓其内部的锈蚀速度

C.我国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器农具

D.铁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保留铁器表面的铁锈不清除会加速铁的锈蚀,不能防锈。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铜的电阻率低于铁,结合电阻公式R=ρL/S可知(其中R为电阻,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粗细的铜的电阻小于铁,因此铜的导电性比铁好。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战国时期,铁制品已开始逐步广泛使用,主要是农具和兵器。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我国古代“湿法冶铜”的反应原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铁比铜活泼,可以置换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04=FeS04+Cu。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41.人类增强就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智能技术、神经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使健康人类的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其正常范围,从而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认知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具有全新能力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显著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人类增强的是:

A.演员赵某用药剂延缓衰老

B.医生建议老张去做心脏搭桥手术

C.医生将传感器植入老陈大脑提高其记忆力

D.小王为了增加自己的身高服用类增高药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方式: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健康人类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正常范围,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认知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具有全新能力。

目的:显著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药剂属于一种生物医学技术,延缓衰老是人类机体功能超出正常范围的表现,使寿命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排除;

B项:老张做心脏搭桥手术说明老张的心脏有问题,是从不健康变为健康,而不是从健康变为超出正常范围,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传感器是一种高新技术手段,利用传感器提高记忆力使老陈的认知功能发生变化,符合定义,排除;

D项:服用类增高药物属于一种生物医学技术手段,利用该药物使小王的体貌发生变化,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人类增强是一种技术手段,分析其方法、特点和目的,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人类增强的定义要点:①利用生物医学技术、智能技术、神经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使健康人类的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其正常范围;②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认知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具有全新能力;③目的是显著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A项,延缓衰老是使寿命发生变化,符合定义。

B项,医生建议老张去做心脏搭桥手术,说明老张原本身体不健康,也没有超出机体正常范围,不符合要点②。

C项,提高记忆力是使认知能力发生变化,符合定义。

D项,增加身高是使体貌发生变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利用高新技术手段;

②使健康人类的机体功能或能力超出其正常范围;

③使人类的体貌、寿命、人格和行为等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且具有全新能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药剂,属于“生物医学技术”,延缓衰老,属于“使体貌或寿命发生根本性变化”,符合定义;

B项:心脏搭桥手术是为心脏病人做的手术,是为了恢复病人的正常心脏功能,老张需要做手术,不属于“健康人类”,不符合定义;

C项:将传感器植入老陈大脑,属于“神经科学技术”,提高记忆力,属于“使人类的认知发生根本性变化”,符合定义;

D项:类增高药物,属于“生物医学技术手段”,增加身高,属于“使人类的体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42.下列属于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有:

A.取保候审

B.罚款

C.监视居住

D.逮捕

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

第二步,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章强制措施,分条叙述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拘留五种。

因此,选择ACD选项。

B项:罚款属于行政处罚,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故B不当选。

43.新型冠状病毒已知的传播途径有(

)。

A.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水流传播

D.远距离传播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飞沫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久,当吸入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时即可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当接触了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无症状携带者的分泌物,如痰液、唾液、粪便均可能被传播。如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也可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A项正确,呼吸道和接触均可传播新型冠状病毒。

B项错误,血液并非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

C项错误,水流并非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

D项错误,远距离传播并非近距离接触,无法传播新型冠状病毒。

故正确答案为A。44.5,11,21,35,53,75,101,(

A.131

B.121

C.127

D.119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但整体呈递增趋势,优先考虑做差。做差可得:6,10,14,18,22,26,(),二级数列为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30。因此所求项=101+30=131。

故正确答案为A。45.杯中有浓度为25%的盐水500克,现向杯中倒入150克某浓度的盐水甲和200克另一种浓度的盐水乙,此时杯中盐水浓度为20%,若乙的浓度是甲的3倍,则乙的浓度为(

)。

A.6%

B.12%

C.18%

D.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

第二步,设甲的浓度为x,则乙的浓度为3x,则由题意(500×25%+150x+200×3x)÷(500+150+200)=20%。解得x=6%,那么所求浓度为6%×3=18%。

因此,选择C选项。

A选项和C选项刚好是3倍关系,故直接猜测答案为C。

46.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从文物价值保存方面看,古籍文献不适合向读者开放;接着从史料价值方面看,古籍文献应该向社会开放。由此可以看出,开放还是不开放均有各自的道理,是一个难以权衡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与文段重点意思相符。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由两个“从……来看”的句式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归纳两部分内容的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