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ɡōnɡ)安土(重)迁(zhònɡ)商(埠)(fǔ)花团锦(簇)(cù)

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耷脑(yān)

C.(懦)弱(nuò)年高德(劭)(shào)两(栖)(qī)(沁)人心脾(qìn)

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坍)陷(tā)一柱(擎)天(qínɡ)

2.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

A.人类改变大自然B.人类改造大自然C.人类善待大自然D.人类影响大自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成功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B.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打字通输入法易学、好记、快速、规范的特点,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项目,同时作为电脑基础教材,进入大学、中学、小学的必修课堂。

C.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非典”被控制住了,人们的心理暂时得到了平静,可是,谁能担保它会不会卷土重来?

D.美国有关情报部门日前承认,两架中国战斗机在一架美国电子侦察机与其中一架碰撞之前曾向它发出过警告。

4.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B.人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C.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D.人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下列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因击沛公于坐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B.今日之事何如夜驰之沛公军

C.樊哙覆其盾于地乃设九宾礼于庭

D.切而啖之秦强而赵弱

6.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孑立】。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词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袁刚的弟弟袁田虽然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兄长,但作为兄长的袁刚在了解情况之后选择了包容,彰显了【举案齐眉】的传统美德。

D.长期以来,一些官员把官场的繁文缛节当成一种为官待遇,习以为常,【安之若素】。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销售额发愤图强杜撰松弛

B.磋商骨刺诡辩论得鱼忘荃

C.蜇伏锥心泣血刽子手萃取

D.洗涤剂珊珊来迟攻略就绪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C.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D.3月5号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B.曲终收拨当心画C.同舍被绮绣D.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10.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B.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C.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

D.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胜其烦】。

二、填空题(10题)1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餍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所描写的《红楼梦》中的人物是()。

12.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齐鲁青未了。(《望岳》杜甫)

14.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1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1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1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19.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0.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曹操)

三、文言文理解(10题)21.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任选4题作答)(8分)①爱国诗人屈原在《国殇》一诗中,赞美楚国的战士刚强不屈,为国牺牲,“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②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③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④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为秋天着色,杜甫则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慨秋的悲凉。⑤雨,可以寄托人的不同情思。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一句“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无限的哀愁,苏轼则在《定风波》里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表现出了超然的洒脱。⑥辛弃疾的《菩萨蛮》意蕴隽永,特别是其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耐人寻味。

22.下列诗句与“黄金难买青春再”含意最想当的两项是(5分)A.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B.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C.流光容易把人抛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E.春如旧,人空瘦

2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①~③题。(11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中吕·山坡羊薛昂夫销金锅在,涌金门外,戗金船少欠西湖债。列金钗,捧金台。黄金难买青春再,范蠡也曾金铸来。金,安在哉?人,安在哉?1.下列对两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塞鸿秋》前四句连用比喻,勾画出世人追名逐利直至老迈的可悲形象。

B.《塞鸿秋》中“至今寂寞彭泽县”一句,运用了陶渊明遭受贬谪的典故。

C.《山坡羊》结尾处连用两个反问句,引发世人对金钱与人生的深入思考。

D.两首元曲均为讽世之作,讽刺批判之余亦有忧时伤世之感,多有警策。

24.上文中,苏轼劝勉李廌说:“你的才华,是可以和万人匹敌的,如果再有高尚的节操促进,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这说明苏轼特别看重高尚的节操对于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对苏轼的见解,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认识。(200字左右,12分)

25.请简要概括《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26.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5分)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取材于《鬼谷子·持枢》)

四、阅读理解(10题)27.结尾说“我就清醒过来了”,意思是()

28.阅读语段,回答问题。然而,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她高髙兴兴地拆开信封,抽出一张请柬……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着:“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但是,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一定很喜欢的。你从来不出门,这是一个机会,这个,一个好机会!……”她用恼怒的眼睛瞧着他,不耐烦地大声说:“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呢?”他没有料到这个,结结巴说:“你上戏园子穿的那件,我觉得很好,依我……”他住了口,惊惶失措,因为看见妻子哭起来了,两颗大大的泪珠慢慢地顺着眼角流到嘴角来了。他吃吃地说:“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她费了好大的力,才()住悲痛,擦干她那湿润的两眼,用平静的声音回答:①“没有什么。只是,没有件像样的衣服,我不能去参加这个舞会。你的同事,谁的妻子打扮得比我好,请把这请柬送给谁吧。”他难受了,接着说:“好吧,玛蒂尔德做一身合适的衣服,你在别的场合也能穿,很朴素的,得多少钱呢?”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了一个数目,考虑到这个数目可以提出来,不会招致这个俭省的书记的立刻的拒绝和()的叫声。末了,她迟疑地答道:②“准数呢,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有四百法郎就可以办到。”他脸色有点发白了。……然而他说:“就这样吧,我给你四百法郎。不过你得把这件长衣裙做得好看些。”在上文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得意洋洋咕哝抑制惊骇B.高高兴兴埋怨抑制不满C.得意洋洋埋怨控制不满D.高高兴兴咕峨控制惊骇

29.文中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0.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的写作目的是()A.塑造一个民族乃至东方传统文化观念的象征:杜鹃,点明全文的中心意思。

B.将杜鹃在中国乃至东方所引发的心理怙态作了概括性描述,与下文关于杜鹃的实际情况形成鲜明对照。

C.塑造一个民族乃至东方文化传统观念的象征:杜鹃,与下文关于杜騎的实际情况的说明形成鲜明对照。

D.将杜鹃在中国乃至东方所引发的心理情态作了概括性描述,点明全文的中心意思。

31.这两段课文中的“黑色的人”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

32.下列关于第三段画线的“这一难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去除掉血红蛋白分子对体内器官产生的毒性。

B.如何阻止血红蛋白分子通过血管襞渗透到周围的组织细胞中。

C.如何用遗传或化学方法改变血红蛋白分子的性质。

D.如何提取和分离每个血细胞中所含的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

3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斜风细雨不须归林岫眼下北京人最时髦的话是“换个活法儿”。太累了不是?那好,去打球,去钓鱼,反正别照老样子窝着。打球,有输赢之争,还是钓鱼舒心,一人一竿,往那林泉花溪边上一坐,鱼儿咬钩也好,不咬钩也好,钓者怡然,还可以坐收身心之益。四川人说“想得宽,要钓竿”,算得上大彻大悟。古代的文人诗人“耍钓竿”吗?幽默作家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文人“并不钓鱼,只是观鱼、观钓而已’[甲]文人改行去当钓鱼郎的当然不会多,但不多不等于没有。或因愤世嫉俗,或因以适疗疾,去换个活法儿的,恐怕也不在少数。周代的姜太公和唐代的张志和,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烟波钓徒。据宋代《夷坚志》栽,卓彦恭夜过洞廷湖,忽有小鱼船驶来,卓问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问何诗,有渔翁鼓榧高吟:“[乙]”就诗论人,这老翁至少也是个类同张志和的“以渔为隐”之士。渔钓诗中最有情趣的是写渔家生活的诗。如柳宗元的“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韩惺“渔翁睡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胡令能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等,皆清雅可诵,充满了生活气息。清代郑板桥的《道情十首》,第一首就写渔翁。词曰:“[丙]”后来为老渔翁写照生情者,俱莫过于此。渔钓诗中有一类借渔家生活自道隐居之乐的渔隐诗,也很值得一读。诗中的“渔翁”大都是换个活法儿的文人,唐代张志和可为代表。《新唐书》本传说他“每垂钓,不设鱼饵,志不在鱼也”。他那首《渔父》词传到日本,令嵯峨天皇五体投地,率朝臣群起而效之,恨不立刻置办蓑衣小舟,也作江湖之行。嵯峨所作“[丁]”等五首渔歌,后又传到长安,观者皆以为“有真玄子(张志和)风神”。天皇位居至尊,未必真舍得去当钓鱼郎,换个活法儿也只是想想而已。另有一些借鱼钓事讽刺名利之徒(或假隐士)的诗,也很有深味。“名危利害君知否?贪饵江鱼自上钩”,鱼儿贪饵忘钩,与贪利试法者似懂非懂“俗世可欺名可盗,沽来道貌岸然人”,钓者设饵得鱼,又与沽名钓利者似。如此情景相符,自然得天成之诗料。如南朝张正见的“[戊]”、唐代沈佺期的“钓玉君徒尚,微金我未贤。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等皆是。魏晋《孔丛子》说,卫国有个人在河里钓到一条极难钓到的鳏鱼,大得都能装满一辆车。智者子思上前请教是如何钓到的。卫国人说,先下一小鲂做钓饵,鳏鱼经过时连看都不看一眼;后来用半只小猪做钓饵,鳏鱼就上钩了。于是子思说,鳏鱼虽然难得,对于能置之死地的鱼饵也会起贪心;士人虽然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对于能置之死地的利禄也会起贪心,此类诗文,足可为贪利者鉴。根据上下文意,在甲处补填一句承上启下的话。

34.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

35.第②句是个比喻句,对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外形相似,都是圆而尖。B.时间相似,都在清明前后。C.数量相似,都呈重重叠叠。D.性质相似,都为阔人吞食。

3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钓鱼比打球更能坐收身心之益。

B.作者认为,古代文人真正改行去当钓鱼郎的不多,但是“以渔为隐”的恐怕也不在少数。

C.“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是说过路人要向渔夫问话,渔夫连连摆手但不应声,怕的是说话声惊跑了水中的鱼儿。

D.第5段画线句“如此情景相符”,是说人贪利与鱼贪饵一样,都会祸及自身;沽名钓利的行为与投饵钓鱼的做法一样,都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五、文言文(2题)37.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处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书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即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处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卜式靠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

B.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完全是出于鼓励富商人贾能够顾念国家、支持自己的政策的目的。

C.皇上对卜式的用管理羊群的方法来管理老百姓的理论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他的本领,便封他为缑县令,果然缑氏百姓反映很好;出任成皋县令,办理漕运的政迹又被评为最好。这样皇上更重用他了。

D.南越吕嘉谋反时,卜式上书朝廷,请缨出战,愿意父子一起率兵奔赴前线,决一死战,以力效国。皇上认为虽然他们最终没有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

六、写作(2题)39.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0.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获的果园里发现了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隐入了沉思。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有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要求以“留下”(或留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A项商(埠)(bù);B项(蔫)头耷脑(niān);D项(坍)陷(tān)。

2.A

3.A

4.D

5.CC均为介词,在;A因,介词,趁机/经由,通过B助词的;动词,到;D连词,顺承;连词,转折。

6.BB项,“蜗角虚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声。含贬义。符合语境。A项“茕茕孑立”指孤零零一人站在那。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指的是人,不能形容“房子”。属于用错对象。C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这里指兄弟之间情谊深厚、应用“手足情深”。属于用错对象D项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不合语境。解答此类试题不一定要弄清楚具体的含义,但应从感情色彩、指代对象、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此外还要弄清熟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

7.A得鱼忘筌;蛰伏;姗姗来迟

8.BA项两面对一面,“强弱”对应“提高”;C项“再不好”应改为“有多不好”,与前后一致;D缺少动词,应改为“开展学雷锋活动”。

9.AB项“画”通“划”,用拨子划;C项“被”通“披”,穿上;D项“辟”通“避”,躲避。

10.DA项,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不合语境。B项,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贬义词。感情色彩错。C项,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此处望文生义。D项,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此处使用恰当,所以选D项。

11.林黛玉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3.岱宗夫如何

14.抱明月而长终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6.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19.沉舟侧畔千帆过

20.若出其中

21.①终刚强兮不可凌魂魄毅兮为鬼雄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④烟光凝而暮山紫万里悲秋常作客

⑤梧桐更兼细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2.AB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DE不得分

23.B

24.(观点2分,联系实际3分,具体分析3分,语言表达4分)

25.《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对追逐金钱的恶劣风气的强烈批判。(内容1分,思想感情1分,程度1分)

26.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生养成藏”中间可断可不断。)参考译文:所谓掌握事物的关键,就是指春季萌生、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贮藏,这是天时的运行规律。不可强行改变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话),即使暂时成功最终也要失败。所以做人君也要(注意)掌握客观规律,负责生聚、教养、收成、储藏等重任。也不可强行改变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话),即使暂时强盛最终也要衰败。这是天道,是做人君的大纲纪。

27.重新认识了唐主编的为人,重新正视当前的社会风气。

28.A

29.①暗示了山民憨厚朴实性格形成的原因;②为下文展开关于兰花的故事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环境之静、喜好之雅与后文唯钱之俗列比强烈。

30.C

31.康大叔。刽子手形象,凶残、贪婪、狠毒的人。

32.D

33.此话未必尽然。

34.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35.B

36.C

37.B“取得重大突破”与文中“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表意不符。

38.C

39.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葱过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恶习就是懒惰。曾几何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广磕着瓜子,扯着闲皮,打开试卷,高分拿来”是我的梦想。然而,一朝梦醒,洗尽铅华,才发觉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乱随流水到人家”的黄粱南柯。对,背上行囊,上征程,征战去,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正途!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诸多品质: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是砥砺学习的品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物华天宝的品质;喜鹊连声叫,黄狗轻声吼,是山高水长的品质……修身、养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当代中学生必需的功课。这门课如果做得不好,不仅遗祸自己,更会戕害他人,甚至误国误民。现代大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害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