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攻略1(共82张PPT)_第1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攻略1(共82张PPT)_第2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攻略1(共82张PPT)_第3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攻略1(共82张PPT)_第4页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攻略1(共8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现代文阅读解题攻略第一章说明文阅读解题攻略一、考纲要求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3.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选自广东省最新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二、考纲阐释1.2011年考纲将考点“说明性文章”细化为“科技、社科”作品,并沿用至2013年。第一部分考试内容和要求2.2018年考纲增加了新的考点: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删去了以下两个考点:①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②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3.2009、2011和2012年考查说明文,后两年增加1道选择题,减少1道主观题,题量不变,分值由11分变为10分。从2014年开始,增加1道选择题,减少1道主观题,题量和分值不变。但2013—2017年都没有考查说明文。时隔多年,2018年又重新考查说明文。2019年笔锋一转,又考查议论文了。第二部分命题分析1.选材特点(1)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说明文阅读与议论文阅读。广东省中考语文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就在这两种文体阅读中选取一种,最近10年广东省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出题情况如下:中考时间题目文体类型2019年《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议论文2018年《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说明文2017年《人生三病》议论文2016年《悲加欢不等于零》议论文2015年《培养自己的“静能量”》议论文2014年《读书与境遇》议论文2013年《怎样让幸福来敲门》议论文2012年《“毒胶囊”有多毒?》说明文2011年《被妖魔化的沙尘暴》说明文2010年《三思而行》议论文

从以上表格可知,2011年以前,说明文与议论文两种文体每年交替考查,2011、2012年连续两年考查说明文,2013—2017年连续五年考查议论文。时隔多年,2018年重新考查说明文。2019年又考回了议论文。由此可见,2020年继续考查议论文阅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2)说明文选自课外的科技、社科、新闻作品。选材内容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最新科技:3D打印、转基因、工农业前沿科技、航空航天航海技术、节能技术等。②生态视野:雾霾、气候变化、冰川融化、沙漠化、污染、天文地理等。③与生活相关:医药、食品安全、医学医药进步等。(1)题型变化:2009、2011和2012年考查说明文,后两年增加1道选择题,减少1道主观题,题量不变。从2014年中考开始,增加1道选择题,减少1道主观题,总题量不变,但选择题由1道变成2道。2015—2019年均延续了这一考查形式。选择题看似简单,但却最容易出错,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2.题型特点(2)分值:2009、2011和2012年考查说明文,后两年分值由11分变为10分。2014年共10分,两道选择题各3分,简答题4分。2019年延续了2014—2018年的分值分布特点。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及运用能力,包括:①理解能力,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②概括能力,筛选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概括其要点;③运用能力,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3.考查内容第三部分文体知识归纳

说明文是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解说事物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介绍说明,达到以知识教人的目的。与记叙文、议论文相比,说明文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强调知识性和科学性。中考说明文阅读的选材主要以反映前沿科技、生态视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天文地理等知识的文章为主。

说明对象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一般来说,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1.说明文的说明对象2.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说明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顺序。它是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由远而近,或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故宫博物院》一文就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对象的一种顺序。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概括到具体;②由主要到次要;③从原因到结果;④从整体到部分;⑤从特点到用途;⑥由个别到一般;⑦由具体到抽象;⑧从现象到本质等。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合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如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这样的事理原因时,一般就要按照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主要到次要等逻辑顺序来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说明顺序很多时候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相互综合运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三者对比如下:说明顺序概念特征用法及举例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的过程,如介绍中国文字的演变、某事物发展变化的历史、做菜的方法等。空间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由远而近、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介绍某一座建筑物、风景区等,就要从外到内、从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等顺序依次进行说明。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①由概括到具体;②由主要到次要;③从原因到结果;④从整体到部分;⑤从特点到用途;⑥由个别到一般;⑦由具体到抽象;⑧从现象到本质。如说明气温变化的利弊、介绍甲型H1N1流感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等。

说明方法是指在说明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用、下定义、做诠释等。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特点、作用及例句列数字特点用具体数字说明某事物、物体特征或本质的方法。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国石拱桥》(具体准确地说明桥的长短、宽窄的特点)做比较特点做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突出石拱桥“坚固”的特点)说明方法特点、作用及例句举例子特点列举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深奥的科学知识的方法。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云能预示天气的特点)打比方特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做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将桥洞形象化)说明方法特点、作用及例句分类别特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的说明方法。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摹状貌特点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注意和打比方区分开来)作用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例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将石狮子写“活”了,使其更具体、更形象)说明方法特点、作用及例句列图表特点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方法。作用条理清晰,直接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引用特点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公式定律、典故等进行说明的方法。作用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③引用诗句:……这个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说明方法特点、作用及例句下定义特点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或某一概念的内涵作规定性的说明的方法。作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道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准确、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道理的说明方法。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做诠释特点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特点进行一般性的解释的说明方法。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1)准确性、周密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凡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文字表述,都要求准确无误。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更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密性。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等。5.说明文的语言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国石拱桥》“在当时可算是”起限制作用,表明赵州桥的大拱只是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而不是有史以来最长的石拱,语言讲究分寸,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生动性。有些科学小品文,讲究趣味性、可读性,需要做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动词的运用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例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把“桥洞”比喻成“虹”,更形象,更生动。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本考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主要涉及内容的理解,如关键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概括、关键语句的理解、语言特点的体会、知识的迁移等。主要考查两点:(1)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第四部分解题技巧1.选择题的考查内容(1)重视“绝对”法。对于一些出现过于“绝对”性的词语的选项,如:“只要……就……”“只有……才……”“最重要”“必须”“从不”“就是”等词,应该特别重视,这类选项很可能与原文意思存在差异。(2)代入法。此法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极为有效。即把选项逐一代入原文,仔细揣摩它与原文的叙述有何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是否改变原句的意思。2.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2018年广东省中考《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参考答案

把四个选项逐一代入原文,很容易发现B、C、D三项与原文的文意不符,只有A选项与原文第③段的“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第④段的“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体积相当,而且表面还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第⑤段的“微塑料的性质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的意思相符。例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2012年广东省中考《“毒胶囊”有多毒?》)参考答案

把C项中的“‘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代入原文,很容易发现与原文文意不符,原文说的是“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的原因,而不是毒性难以检测的原因。(3)归谬法。即根据文意,逐项判断对错。此法为常用方法,适用于考生对原文内容以及选项非常有把握的情况。(4)排除法。即首先排除已确认的选项。(5)归类法。此法适用于前四种方法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一般来说,四个选项会涉及四个方面,如果四个选项中有重复的方面,答案很可能就在其中。

想要做对选择题,自己必须先熟练地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牢记说明文原文的意识,全面理解原文,在原文中寻找答案。温馨提示

二、简答题解题技巧

解答说明文的简答题,一定要有原文意识,大部分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而是在原文中,要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在原文基础上提炼出答案。【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本考点是当前的重要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能力。常见的题型有:以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其特征。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本考点是当前的重要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能力。常见的题型有:以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其特征。如:(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例1

阅读选文第⑧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2012年广东省中考《“毒胶囊”有多毒?》)例2

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2009年广东省中考)【答题指导】(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分析标题。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特征。如《死海不死》。②抓首句和中心句。有些说明文运用首句和中心句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③分析材料。先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2)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方法。①浏览全篇,理解题意。事理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清晰明了。开篇先引出说明对象,然后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并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最后顺势总结,或给人以启迪,或指出其影响。题目有时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具有指向性。②注意标志性词句,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要善于分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语段的结构层次,进而明确文章语段的内容要点。③信息再加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提炼、压缩、完善,最后整合成答案。2.分析说明顺序与方法【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本考点考查考生感知文章、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能力。常见的题型有: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或局部的说明顺序,指出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如:(1)本文或某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好处?(2)某些段落或语句的顺序能否调换?(3)文中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画线句的表达作用。【答题指导】(1)说明顺序。①解题技巧: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第一空应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进行表述)(2)说明方法。①解题技巧: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②答题格式:这段(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科学准确等)地说明(突出、强调)了

事物(说明内容)

的特点,使读者

。(每种说明方法的具体格式可参照文体知识归纳的第四个知识点的表格)【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本考点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的把握,以及对词句的含义或作用的理解。常见题型有:(1)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或生动性的词句,并分析其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或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3)分析语句或语段说明语言的特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4)指示代词具体指代的内容。【答题指导】(1)加点词语有何作用?①解释词语。(考虑限定词语的角度或修辞)②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回答此词语对表达被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③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或生动性。(2)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或为什么用……而不用……)。①表态:一般不能替换。②分析词语含义,简单解释词语或换个说法。③分析加点词语从哪个角度修饰限制中心语(或考虑修辞),注意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④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⑤分析换词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从而判断它不科学或不符合实际,说明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3)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①表态:不能去掉。②解释词语或指出对说明内容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限制,说明其原意。③结合原句,具体指出该词的作用。(紧扣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说明的中心)④如果去掉该词,原句的表达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表达意思太绝对或与事实不符。⑤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4)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词句,并体会。①找出使用语言准确的词句:A.找有准确数据的词句。B.找有概数的词句。C.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②结合原句,具体指出该词的作用。(紧扣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说明的中心)【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本考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常见题型有:4.拓展、迁移,运用说明文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当前重要考点)(1)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认识)这个问题。例1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2012年广东省中考《“毒胶囊”有多毒?》)例2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2011年广东省中考《被妖魔化的沙尘暴》)(2)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3)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4)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例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2018年广东省中考《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5)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答题指导】(1)根据文章内容,谈自己的认识。首先,理解文中所介绍的科学原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次,找出题干中所提到的生活现象对应其中的哪个原理或规律。答题时要着眼于整体感知,了解作品的内容要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体会文中所传达的科学精神,从作品中领悟作者的科学思想。(2)答题注意事项。①做问题探究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其次要立足于文章内容,有条不紊地回答,条理要清楚,尽量分点作答。②做举例阐述题时,要注意所举例子一定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真实可信,符合事理。理由的阐述要准、要精,要点要全,不能偏离题目的要求。③做创新表述题时,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优缺点、意义,语言表达要准确,层次要清晰。④做推断题时,读懂文本是关键,同时思维要放开,视野要开阔,观点表述要准确、全面。⑤做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法题时,要分析、理解所给材料,联系实际,组织好语言,紧扣题干作答。一、2018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及考生失误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李道季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英国王室将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第五部分近年中考真题及考生失误分析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着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这些塑料垃圾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都有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即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在运输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珠;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经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后形成的微塑料。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体积相当,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层级的生物体内富集。⑤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此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工作也会困难重重。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贻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B.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4分)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3分)2.C(3分)3.①海鸟胃中的微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③海鸟因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考生失误分析◎1.第1道题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学生选错,其原因是很多年没有考说明文了,有些学生虽然平时都有练习,但还是有点措手不及,所以如果稍微受影响,则易导致没有仔细阅读原文,没有把各个选项的内容认真对照原文分析。如C项中正确说法应是“可能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缺少了“可能”一词,由于很多考生只是粗略地阅读文章,凭自己对文章的大致印象来分析选项,往往忽略了细节的地方,看到各个选项好像都正确,觉得好像都有道理,不知如何选择,而不知道静下心来,把选项带回原文再阅读分析。再者是有些学生看错题干了,把选择“正确”选项看成选择“不正确”选项。所以说,做选择题,心态很重要,一定要对照原文静心分析选项,找出选项与原文的差异,否则极容易失分。2.第2道题还是一道选择题,这道题虽说是选择题,但涵盖面很广,它涵盖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诸多方面。做题时还是需要把每项放到原文中去,认真对照、分析。当然也是考验你对说明对象以及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所以这道题不容易得分。3.这一道题要求运用说明文中的信息以及提供的链接信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属于开拓性的题目。得分容易,但得满分难。大部分考生不知道分点作答,只回答其中一点,导致丢分。还有一部分考生不根据原文作答,脱离原文,信口开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开拓性的题目,还是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作答,通过原文筛选要点,整合信息,提炼出答案。二、2012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及考生失误分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毒胶囊”有多毒?谢滨欢①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制成毒胶囊,流向药品企业。②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③经检测,药品胶囊中的铬含量严重超标。胶囊之所以会发生铬超标,是因为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代替了药用明胶。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猪皮和牛皮应是未经铬盐鞣制①或未经有害金属污染的制革生皮或新鲜皮、冷冻皮。而制革厂的边角料只能用来生产工业明胶。④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而六价铬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毒素”了。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150微克/千克。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2010年德国新修的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含有六价铬。⑤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原因有两个:第一,鞣制虽然使用的是三价铬,但是工业用鞣制试剂并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第二,毒性较小,三价铬和毒性剧烈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2010年,河北大学科研人员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15个添加了明胶的食品样品中,有13个超过2毫克/千克的标准,其中10个超过了100毫克/千克。毫无疑问,这些市场上的食品样品中添加的都是工业明胶。⑥了解了工业明胶制作胶囊的危害性后,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都是不可取的。⑦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这是对文献的误读。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⑧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⑨面对毒胶囊问题,我们无须恐慌,只要理性对待,即可很好地避免再受侵害。(本文有删改)【注释】①鞣(róu)制:用鞣料加工兽皮、制成皮革。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2.阅读选文第⑧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3分)2.①看颜色,毒胶囊颜色深、鲜艳;②看质地(成分),毒胶囊杂质多、易碎;③看工艺(质量),毒胶囊口比较松,易拧开。(答对1点得1分)3.①用工业明胶替代药用明胶的只是少数黑心企业,不必恐慌;②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毒胶囊”的危害性;③要掌握鉴别“毒胶囊”的方法;④吃铬超标的胶囊药品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我们不必谈药色变。(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以上得4分)☆考生失误分析◎1.第1道题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学生选错,其原因是没有细读原文,没有把各个选项的内容认真对照原文分析。很多考生只是粗略地阅读文章,凭自己对文章的大致印象来分析选项,看到各个选项好像都正确,觉得好像都有道理,不知如何选择,而不知道静下心来,把选项带回原文再阅读分析。所以说,做选择题,心态很重要,一定要对照原文静心分析选项,找出选项与原文的差异。2.第2道题,相对比较简单,题干中很明确地指出,答案从第⑧段中找,但是,要得满分还是不容易,有些考生没把考点回答完整,漏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导致丢分。还有一些考生没有养成分点作答的习惯,把答案全部写在一起,导致条理不清晰,不利于改卷老师找得分点,也有可能导致丢分。所以,回答简答题,一般要考虑是否要分点作答。3.这一道题要求运用说明文中的信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属于开拓性的题目。得分容易,但得满分难。大部分考生不知道分点作答,只回答其中一点,导致丢分。还有一部分考生不根据原文作答,脱离原文,信口开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开拓性的题目,还是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作答,通过原文筛选要点,整合信息,提炼出答案。三、2011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及考生失误分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