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23年中考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23年中考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23年中考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23年中考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2023年中考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下列关于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B.血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原尿中不含葡萄糖D.尿液中不含无机盐2、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这一反射活动的受大脑的支配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种神经结构来完成的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运送到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3、当病人不能进食时,需要点滴葡萄糖,从静脉注射开始,到舌尖感到有点甜,这些注射入身体的葡萄糖穿过了心脏几次A.0次 B.1次 C.2次 D.3次4、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是因为它们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论证错误的是()A.黑麦的根部有多达150亿条根毛,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B.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C.小肠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D.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有利于肾形成原尿6、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发育B.毛毛虫长大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要经过蛹期C.蝗虫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7、下列营养物质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它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8、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用枝条扦插繁殖的月季

B.用种子繁殖玉米

C.用叶繁殖的椒草

D.嫁接的桃9、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10、细菌的生殖特点是()A.分裂生殖,速度很慢 B.分裂生殖,速度很快C.孢子生殖,速度很慢 D.孢子生殖,速度很快11、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进入体内的茶多酚,部分随尿液排出。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茶多酚主要由小肠绒毛吸收入血 B.茶多酚随血液回心,最先到达右心房C.肺部血管的血液中不含茶多酚 D.肾小囊腔内的原尿中可检测到茶多酚12、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里流动着血液,下面有关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动脉和静脉内分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和静脉瓣B.血液流经肝脏和肾小球后,动脉血都变成了静脉血C.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联通,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血是含氧和养料丰富的血1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沉鱼落雁B.鸡犬不宁C.虎头蛇尾D.指鹿为马14、小明同学生病发烧,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扁桃体发炎。从人体的结构层次讲,扁桃体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5、切除胰脏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A.尿里含有氨基酸B.尿里含有蛋白质C.尿中含有糖元D.胰岛素缺乏,狗出现糖尿16、2019年12月30日,“基因编辑婴儿”案在深圳公开宣判,涉案的贺建奎等人声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涉案人员因违反国家法律而获刑。下列有关有关艾滋病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还未研制出艾滋病疫苗B.蚊子叮咬可以传播爱滋病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和血液传播D.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17、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B.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C.青霉是一种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青霉通过孢子繁殖18、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A.增加光照时间,利用相关照明设施B.增加农田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农田输送二氧化碳C.合理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D.尽力密植,让植物充分利用太阳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C.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0、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 B.4个C.16个 D.32个21、若下列选项中的各生物学概念依次用1、2、3、4、5表示,则可构成如图关系的是(

)

A.花蕊

雄蕊

雌蕊

花药

花丝B.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管C.菜豆种子

种皮

子叶

胚乳D.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22、水稻的根能不断生长,其中能够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的结构是()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23、诗句“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中,由于大量繁殖使水变绿的植物主要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24、酸奶和泡菜是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 D.乳酸菌25、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为液泡,液泡中有细胞液B.②内含有遗传物质C.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6、下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排序)A.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2)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___________上。(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____________面镜对着光源。(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27、疟疾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请回答: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传染源是______人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属于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28、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某同学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该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上述缩手反射属于____反射,此类反射只需要____的低级中枢的参与就可以完成。该同学被蔷薇针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____。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若遮挡脑功能正常的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后会立刻缩手,但他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则说明此人脊髓的____功能有可能出现障碍。29、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摘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资料中提到的黄蜂属于__门____纲。(2)“叫天子”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它属于____(填“恒温”或“变温”)动物。(3)“紫红的桑葚”的叶子是蚕的食物,中国蚕丝的产地主要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江浙等地。蚕吐丝属于____(填“先天性”或“后天性”)行为。30、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312属。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

(Rupr.Maxim.)Harms)、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

Bunge.)、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和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Kengvar.mongolicum);塞罕坝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6科261种、亚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塞罕坝在上世纪50年代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但塞罕坝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_____的。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是_____,该食物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可依靠______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其中与白簕(Acanthopanaxtrifoliatus

(L.)Merr)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31、请认真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应问题。资料一:近几年,一些野生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致使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棕色田鼠是农田的主要危害属种,过去,农田里的田鼠数量比较稳定,近几年有些农田里额田鼠的数量猛增,下面是一个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有资料,以及该地区近50年来每公顷土地捉到的田鼠平均数量统计资料。某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统计表动物种类猕猴猫头鹰灵猫巨蜥各种毒蛇每日交易量(只)3004901001501710﹣2280每公顷田鼠的平均数量统计表年份195419631975198319932002数量(只)449111417资料二: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的捕杀,随着狼群的消失,鹿的数量急剧增多,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结果,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接下来,灾难又降临到鹿群,饥饿和疾病使鹿群的数量迅速下滑到4万只。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食用野味与大量农田遭到田鼠损坏有关系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资料二,你认为狼队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作用吗?捕杀狼能最终保护鹿群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两个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周围有老鼠吗?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控鼠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A、C、D错误;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正确。2、B【解析】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这一反射活动的不受大脑的支配,是一个非条件反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物质—激素直接进入到毛细血管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不能转化为糖元,浓度高。3、C【解析】试题分析: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左心室→体动脉→身体各部→体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一个病人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后,葡萄糖经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到舌上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葡萄糖渗入到舌上的味蕾,因此感觉到了甜味,故有一个病人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因为经过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过程,经过心脏两次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渗入到舌上的味蕾的缘故。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点评: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一定的难度,理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路线,进行解题。4、D【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生活的环境,故选项D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组成成分。5、C【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数量很多,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A正确;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B正确;小肠内含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是与消化有直接关系的,与吸收无关,C错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D正确。6、B【解析】

两栖动物的生殖: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详解】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故A错误;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毛毛虫属于幼虫,故B正确;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C错误;鸡卵中的将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7、D【解析】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对人体各具有一定的作用。据此作答。解答: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故选D8、B【解析】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详解】用枝条扦插繁殖的月季、用叶繁殖的椒草、嫁接的桃,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C、D不符合题意;

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用种子繁殖玉米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9、B【解析】

0.9%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与组织液的浓度相当,这样不会因为过浓或过淡而引起细胞的失水或吸水对细胞造成损害,能够保持细胞的形状,且细胞不死亡,便于实验的观察。【详解】A.0.9%的生理盐水中细菌也能生存,起不到杀菌的作用,A错误。B.0.9%的生理盐水与细胞内部的渗透压相等,可以保持细胞在体外的正常形态。大于0.9%,细胞就会失水,萎缩;小于0.9%,细胞就会吸水胀破,都不利于显微镜下的观察,B正确。C.0.9%的生理盐水是杀不死细胞的,C错误。D.生理盐水没有粘住细胞的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让学生明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要滴一滴清水,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要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原因。10、B【解析】试题分析: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11、C【解析】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详解】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分析可知,茶多酚经过消化道的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内,进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内(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说明肺部血管的血液内有茶多酚。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尿的形成过程。12、C【解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详解】A.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内没有瓣膜,A错误。B.血液流经肝脏时,是体循环,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入球小动脉流入是动脉血,由出球小动脉流出依然是动脉血,血液成分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C.在体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正确。D.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血是含氧丰富的血,与营养物质无关,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内容有:血管的特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等知识,注意掌握。13、D【解析】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详解】沉鱼落雁中“鱼”属于鱼类、“雁”属于鸟类;鸡犬不宁中“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虎头蛇尾中“虎”是哺乳类、“蛇”是爬行类;指鹿为马“鹿”、“马”都属于哺乳类;因此,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鹿和马,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分析出生物之间所属的等级的大小。14、C【解析】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所以它属于器官这个结构层次。15、D【解析】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会含有葡萄糖,而蚂蚁是喜食糖类的小昆虫,因此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会引来很多蚂蚁。16、B【解析】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详解】A.注射疫苗能使人体产生抗体,但目前还未研制出艾滋病疫苗,A正确。B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传播,蚊子叮咬不可以传播爱滋病,B错误,C正确。D.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D正确。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危害及传播途径。17、B【解析】试题分析: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A不符合题意;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青霉具有细胞核,靠孢子繁殖,属于真菌,C不符合题意;青霉属于真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掌握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抗生素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内容。18、D【解析】增加产量,也就是要提高光合作用,让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可以采取增加光照,因为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密植,让土壤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19、C【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详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A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可以简写为:生产者→消费者,B正确;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圈的含义、食物链是书写、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组成。20、A【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是原来4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8=2个。考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1、A【解析】一朵花的1花蕊包括2雄蕊和3雌蕊两部分。2雄蕊包括4花药和5花丝,A符合题意。

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体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B不符合题意。

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而且菜豆种子中没有胚乳,C不符合题意。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两大类;按照种子内子叶的片数被子植物可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D不符合题意。22、C【解析】试题分析:A、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但不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A不正确;B、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能够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但不能是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B不正确;C、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因此能够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C正确;D、根冠具有保护作用,但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D不正确.故选C.23、A【解析】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详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使水变绿,使春水荡漾着绿波。故选:A。【点睛】熟记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特征。24、D【解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详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可见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理解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C【解析】

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详解】①为液泡,液泡中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多种营养物质,故A正确;②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B正确;③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C错误;④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6、②①③低倍遮光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600左下方物镜凹面镜d【解析】

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详解】(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①③。(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3)对光时,应选用遮光器和反光镜来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5×目镜和1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50×;5×目镜和4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200×;15×目镜和1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150×;15×目镜和4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600×,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600倍。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当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到视野中央。(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移动,污点可能在物镜上。(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点睛】对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可结合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掌握27、疟原虫疟疾病人及带虫者特异性【解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详解】(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病原体,疟原虫属于寄生虫;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疟疾病人及带虫者属于传染源;(2)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点睛】理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①→③→④→⑤→②非条件脊髓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复杂反射(或条件反射)传导【解析】

反射的类型有两种,简单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或条件反射)。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效应器,③表示传入神经,④表示神经中枢,⑤表示传出神经。【详解】(1)手被刺发生缩手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这是简单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缩手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中枢在脊髓,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3)当手受到蔷薇刺伤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大脑有感觉、运动、语音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这是在第一次被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4)脊髓的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它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脊髓通过脊神经与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联系。来自人体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着脊神经进入脊髓,然后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所发出的大部分神经冲动先是沿着下行的神经纤维传导到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从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以,若遮挡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会立刻缩手,但其不知有针刺和缩手动作发生,则此人脊髓的传导功能有可能出现障碍。【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包括:简单反射、复杂反射以及神经冲动的传递途径。29、节肢动物昆虫肺恒温先天性【解析】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