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产权改革_第1页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_第2页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_第3页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_第4页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对于产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和争议。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多样化所有制形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中深入研究产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一节国有企业产权及其特征一产权和国有企业产权1.产权的内涵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由主义学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理论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了企业性质理论、企业产权结构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三个主要分支。产权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斯蒂格勒、诺思、张五常等,他们大多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代世界经济学界扮演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一文中指出:“产权的所有者拥有它的同时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产权的定义如下: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阿尔钦的产权定义则很简明,“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进行,我国对于产权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两权分离”提法是“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关于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综合上述各种定义,可以把产权定义为:产权,简言之就是对财产的权利(propertyrights),亦即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2.国有企业产权的界定国家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又称原始股权,而实际支配国有资产的价值形态和使用价值形态的各类企业则拥有国有资产的派生产权。国有企业在国有资产上拥有的是派生产权,也是法人产权。我们一直讲,国有企业在国有资产上拥有的是经营权,“经营权为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有条件地处分等全能的综合”。但是实际上的国有企业仅拥有国有资产,不享有收益权能,不能参与收益的分配,很难说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很难建立起自主经营的地位,所以,以国有企业法人产权来解释、定义国有企业产权更为合适。[1](1)法人产权是一种派生产权。产权按其主体的法律身份不同可以分为自然人产权和法人产权两大类。自然人产权指的是以法律上的自然人作为主体的产权;法人产权则是以法人为主体的产权。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法人产权运作与自然人产权的运作会产生较大差异,其运营机制的构造也会大不一样。法人产权的形成是以一定的原始产权为前提的,是由其派生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它又可以作为一种原始产权,派生出第二代法人产权,这个派生过程从理论上讲没有极限。法人产权的性质由其原始产权的性质决定,这种决定性不仅表现为原始产权决定派生产权所体现的抽象的生产关系,而且还表现在法人产权运动的实际过程中。(2)法人与法定代理人。无论是原始产权还是派生产权,如果其主体为自然人的话,其产权运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是高度一致的,但法人产权的运作过程就完全不同了。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由法律赋予其人格,它不可能像自然人那样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直接运用归其支配的产权。它必须通过由该组织依法选定的某些自然人来完成产权的运作,这种自然人称之为法定代表人,也称为代理人。通过法定代表人实施产权是法人产权运作的最典型的特征。在法人产权运作中作为代表的自然人又有着个人自身的人格和利益,这就使得法定代表人实际上具备了双重人格和双重利益。这种双重人格和双重收益现象的存在,就使得法人产权在运作中可能产生法定代表人名义上以法人的利益为目的运用产权,但实际上却是在为其个人私利运用产权的风险。可以说,法人产权运作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是如何避免和减少代理风险。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法人产权,还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法人产权,都是一样的。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特征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过程使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形成有自身的特点。目前,我国宏观的产权结构是以公有产权为主,多种私有产权同时并存。所有权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我们所鼓励的公司组建形式。国有企业由于其企业性质的特殊性,加之经历了国有企业的几次改革,使得现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又有着自身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两权分离”、“委托—代理”以及“法定产权与事实产权”三个角度。1.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中的两权分离问题两权即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控制权)。所有权可分为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指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控制权主要包括董事会的剩余控制权和经理层的特定控制权。剩余控制权也称决策控制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特定控制权也称决策管理权(或经营控制权),包括日常的生产、销售、雇佣等权利(如图5-1所示)。图5-1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结构两权分离是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主要特征,尤其在股份制公司中。股份制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源于股份制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以及股权自由交易的股票市场制度。具体表现为:财产的控制权通过法律形式集中到管理者手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建立,形成了比较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股东拥有企业的最终所有权,企业的内部经营者拥有企业的日常经营控制权。因此,以经营管理者为主的内部人控制是两权分离重要的企业管理特征。实际中,国有企业的两权如何分离,是影响企业治理绩效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对于两权分离的阐述是:“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可以看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与控制的分离”都是公司内部产权的分离,这些分离发生的前提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的范围在公司内部。公司所有权或者是法人财产权必须由公司内部的主体拥有。也就是说,对于有国家财产存在的企业,国家作为所有者是内在于企业的主体而不是企业之外的主体。国家是以国家财产的所有者身份行使自己的所有者产权,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而不是完全以局外人的方式进行控制。而在实际治理中,两权分离围绕的实质性问题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归属,尤其是政府如何向企业下放经营决策权,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经营管理的模式。在我国,许多大型股份制企业是在原国有企业的基础上,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建立而成的;国有股所占比例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股份,国有股股东占绝对控股地位是我国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的典型特征。各种主客观因素都使得国有股股东——政府自始至终不会也不能放弃对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也就是说企业的日常经营控制权并非掌握在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人手中,这就给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带来了自身的特点。怎样治理更能合理地分离两权,是国有大型企业更需关注的治理重点。2.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之上的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第二,所有者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第三,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在企业经营风险承担方面的责任不对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经营者利用其拥有的公司控制权侵蚀股东利益,这也是股份制企业固有缺陷的原因。目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主要通过行政契约而非市场方式实现,企业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决策、管理、监督等权力于一身。由此形成的矛盾在于:如果国家作为所有者直接内在于企业监督,约束企业行为,则企业难以实现政企分离。而为提高代理者的权限,国家减少干预甚至完全依赖企业,则又导致代理者拥有过大的权力,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损害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国有股占绝对比重的股份公司董事会本身均不具备承担资产责任的能力,他们对国有资产支配权利的获得,不是以自身资产责任能力为前提,国家作为所有者将资产支配权委托出去,则最终风险仍由国家承担。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不明,企业经营者缺乏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的业绩难以提高。但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又受制于诸多指标的约束,特别是利润指标的约束,为了应付有关考核以及出于政治利益之目的,经营管理者便经常采取财务造假的办法来提升企业的业绩,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可以看到,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取向以及由于利益取向差异所造成的委托—代理成本,是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的重要方面。当治理结构中缺乏相应的机制克服这一问题时,股份制企业也就很难取得好的绩效。加上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也使得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有更高的委托代理成本。从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轨迹看,尽管委托代理问题不可避免,但是,股份制企业制度及其赖以生存的股票市场制度本身包含着克服其委托代理问题缺陷的内在制度机制,这一制度机制就是股份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3.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中法定产权与事实产权不一致问题国有企业从性质上讲属于公有制企业,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有企业明确了企业资源的合法所有权,但是,它并不没有改变“个人总是其人力资源天然的实际所有者和控制者”的现状。在法律上属于国家和集体的人力资源,并不能直接听由公有制企业调动和指挥而得到发挥。加上处于“公共领域”的资源既没有得到清楚的法律界定,也并不是“无主财产”,因此,除非资源没有价值,否则,总有人可以获取公共领域资源的价值,并建立事实上的排他性权利。这样,资源在法律上的所有权和事实上的所有权相脱节,导致资源的受益权益与成本责任相脱节。另外,法定产权与事实产权不一致的影响也体现在企业的激励问题上。从法律上看,国有企业中生产性资源非个人所有,这就使得其在面对激励问题时,存在一些特别的障碍——公有制企业体制没有可追溯的最后委托人。现实中,国有企业为激励实际控制在个人手中的人力资源,并使其在国家所有权的环境下高效工作,需要寻求新的制度性的替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剩余”理论认为,占有和享用是产权问题的核心,剩余则是相对于合同以外的权益。早期的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是有成本的,产权分配就非常重要;而后期的不完全合同理论则认为,明晰所有的特殊权力的交易成本过高,合同是不可能完全的。当合同不完全时,资产归谁所有,谁拥有对资产的支配权或控制权,就成为关键性问题。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1.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主要对象。由于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国家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混为一体,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无法真正对国有资产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其盈亏效果承担无限责任。而企业往往负盈不负亏,无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造成一部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因此,1977年前后的中国政府面临着一个选择,或者是继续采用原有国有企业模式,由国家承担全部投资,直接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以追求企业产出最大化;或者是放松对企业的控制,让企业有一部分投资、生产、经营决策权和收益享有权,促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国家通过利税形式获得一部分收益。而实践证明,第一种办法不仅难以促使企业追求产量最大化,而且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和财政困难,举步维艰。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向企业放权让利,这种办法在当时条件下,既可以相对搞好国有企业,而同时又可以不加重财政困难。1978年,我国开始选择权利分配关系调整的方式改革国有企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证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对国有企业实施放权让利的空间。前南斯拉夫的企业自治和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强调利润刺激为核心的改革就是这方面突出的例子。60年代,在中国理论界以孙冶方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强调企业自主权和增强企业利润动机的建议;在实践上,则在1958年进行了对企业扩权让利的短暂实验。这次改革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对工业企业的管理以及商业管理、财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行政机关,适当扩大了企业的权力。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运用“托拉斯”这种经济组织管理国有企业的尝试,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局势方面的原因,没有发展成放权让利的改革。1978年以前的国有企业改革,都只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框架内实行的行政管理权力下放,因而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国有企业改革,才真正开始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崎岖历程。1978年以前的改革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结果,但对于以后的国有企业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我国在1978年以前不仅进行过对地方下放企业的改革,而且在1958年曾经进行过短暂的对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始,就已经认识到这一体制过度集中的弊端,因此在1958年和1969~1970年间先后两次进行了改革。上述两次向地方下放企业改革包括1958年间放权让利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尝试了解决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的办法。而且,这两次放权改革前后,即1958~1960年间和1969~1972年间,恰恰是1956~1978年间国有独立核算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这表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中央集中程度是反向运行的。因此,这两次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其中的历史启示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必须分权。这两次改革的失误与教训在于:一方面,改革的出发点并不是将企业变成独立的经济实体,而是为了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推进经济的“大跃进”(1958年)和建立地方的完整的经济体系(1958年和1969~1970年);另一方面,两次下放企业都是在国民经济体制没有理顺和整体经济运行不健康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是采取“一刀切”和群众运动的方式激进地推进的。1958年的下放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因而导致了经济宏观失控,不得不终止。2.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结果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冲破人们头脑中的思想禁区,人们开始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对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此时,经济学界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认识到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盲目追求公有化程度的企业发展思路是错误的,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其中对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的方向作了详细论述,该论述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早期的主要思想。产权的纯国有形式使企业不能以资产和劳动共同作为企业与职工关系的纽带,难以形成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动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缺乏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的竞争激励机制和利益共同体,带来企业吃国家的“政策饭”、职工吃国有企业的“大锅饭”的后果。产权问题不触及,势必难以拉动与之不相适应的某些上层建筑的政治改革和社会配套改革,而某些上层建筑的政治改革和社会配套改革的相对滞后,反过来又会制约和影响了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延缓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因此,产权制度改革是拉动国有企业其他改革的链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第二节国有企业产权战略性调整与改革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认识思路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飞跃,每次飞跃都带来了理论的突破和实践的创新。第一次飞跃,是从着眼于搞活单个国有企业到必须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这个飞跃的实质,就是引入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兼并破产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第二次飞跃,是从搞活国有企业到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实质,是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完善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这就找到了一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金钥匙”。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所有制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是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率、使国民经济有一稳定基础的前提;改革国有经济的所有制关系,改善所有制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本重组”。[2]更进一步而言,这两次飞跃的意义,不仅是企业改革思路的升华,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即从靠政策调整解决表象问题转向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深层问题,并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定位在支撑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1.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适度增加私有资本、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国有资本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就是集中国有资本的力量,发挥优势,保证重点,国有资本向国家必须控制和介入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集中,向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从整体上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3](1)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负重前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2002~2007年,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9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2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80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6.1%、33.7%和18.2%。用一句话来概括:从历史看国有经济发展很快,从现实看国有经济举足轻重。但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国有经济的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适应,国有资产的存量与其发挥的效益不相适应。据统计,1999年,我国全部工业资产利润率仅为1.29%,销售利润率只有3.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分别只有1.26%和2.76%。流动资金利用效率过低,全部工业流动资金年周转次数只有1.19次,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只有0.98次。国有企业亏损面增大,不少地方已超过50%,1996年第三季度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国有企业第一次净亏损。许多国有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况,大量国有资产闲置沉淀,有形流失和无形损耗严重。国有经济的现状已经影响了其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制约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要进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调整国有资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国有经济的现状令人担忧,国有资本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不小,但在资产总额中净资产不多。国有资本的总体负债率太高。1995年清产核资的结果表明,在6.87万户国有工业企业中,负债率达100%以上的有1.3万户,挂账损失大于所有者权益的空壳企业有1.8万户,两者相加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45%,国有资本不仅实际上失去了这些企业的控制权,而且还背上了大量的不良债务。在相当多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的同时,国有资本的分布太广,几乎遍及了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国有企业资本投入普遍不足。1995年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中,国家预算内投资比重仅为4.7%,“拨改贷”之后十几年来,相当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几乎没有一分钱的资本金投入,完全靠银行贷款来建设。由于用银行贷款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与财政拨款没有什么区别,付息等于变相交利润,贷款对企业形成不了约束机制,反而形成一种“赖账机制”,成为企业产权关系不清、所有权约束不强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不仅来自企业自身制度的缺陷,还与整个国有经济的布局存在问题有关。有限的国有资本撑不起庞大的国有经济“盘子”。因此,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重组。[4](3)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国有资本配置的分散,使得国有企业的规模小型化,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的要求。[5]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都是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行业排头兵企业)年销售收入之和,1998年为25853亿元,折合3115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美国通用汽车、德国戴姆斯—克莱斯勒)年销售收入之和3159亿美元的98%,只与世界500强最后34名企业的销售收入之和大体相当。1999年,我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机械企业达4.02万户,前300户的生产集中度仅为20%。煤炭工业在关闭大量小矿井后,现有企业仍达4万家,平均年产原煤不足3万吨,国家94户重点煤矿的生产集中度不到40%。我国汽车工业现有120多家企业,产量仅185万辆,只相当于国外一个中等汽车公司的产量。石化行业国际上最大的炼油厂规模已达4000万吨/年,原油加工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已达1250万吨/年,而我国最大炼油厂的规模仅1600万吨/年,原油加工单系列规模最大的为800万吨/年,其中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厂达170多家,占全国炼油厂总数的77%。我国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仅为8万吨/年,而国外一般都在60万吨/年以上。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目前最困难的纺织行业中,棉纺企业的合理经济规模应为3万锭以上,而我国有80%的棉纺企业在3万锭以下。在发展较好的电子工业中,行业排名前10位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只占全行业的15%,生产集中度仍很低下。而在近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外企业激烈的彩电大战中,国产彩电之所以夺回了市场,站稳了脚跟,为民族工业争了光,靠的就是长虹、康佳等几家国有企业的规模经济实力,这两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已达50%以上。2.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的结果,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只是结构转变的一种表现。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资源重新配置等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当前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1)经济结构失调是“条块分割”体制的重要表现。[6]在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块分割”的影响,还存在着各种名义的保护主义和众多的贸易壁垒。由于改革以来多元化、多层次利益格局的形成,一些部门、地区在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画地为牢,“条块分割”,追求过分齐全、自成系统、自我配套的经济结构,搞部门和地区封锁,搞市场垄断,禁止紧俏资源“外流”,不准外地竞争性产品“入境”,强令当地企业经销本地产品;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脱节,生产企业、商贸企业与运输企业分离,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甚至部门、地区内部各局部之间也都相互封锁,相互遏制,如前几年,上海与湖北在轿车市场的相互封锁。这些现象制约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妨碍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大市场体系的建立。(2)产业结构失调和趋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现。第一,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由于长期以来忽略从战略上、整体上合理配置资源,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和高速度、高产值,过分依赖上项目,铺摊子,导致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建设,形成产业结构的失调。结果是产业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加工工业过剩,基础工业薄弱。第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有的地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为了实现本届政府的“政绩”,为了填补本地区的“空白”,硬把一些根本没有条件发展的产业列为“支柱产业”,哪怕简单重复,哪怕质量低下,哪怕形不成规模,哪怕要背上上亿元到上百亿元的财政包袱,也要大力发展。这种趋同化产业结构,使我们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发展经济的路子。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不合理的资源配置趋同化产业结构,至今还没有引起一些地区、部门的足够重视,仍在不同程度地发展。(3)产品结构失调是企业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从企业运行情况看,当前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两老”(老设备、老产品)和“四难”(机制难活、债务难清、社会包袱难卸、破产难破)。产品不对路,畅销的少,平销和滞销的占大多数,产销率下降,产品成品库存增加,患了“市场不适应症”。具体表现在:第一,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的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现象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第二,主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据对我国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十六个行业的调查,多数大中型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10%,小立窑生产的水泥仍占相当比重,而日本干法生产能力已占总能力的98.3%,意大利为96.5%。船舶国产设备装船率不足40%,而韩国、日本分别达到85%和98%。电力企业的中小机组、低参数机组比重大,其中低效率、高污染、急需关停的50兆瓦以下燃煤装机容量还占10%。第三,企业技术开发力量薄弱,投入不足。技术开发投入少,资金使用分散,造成我国多数行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弱。由于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十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第四,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结构亟待优化。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人员过多,非生产性辅助、服务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比重过大,富余人员一般占企业的30%~40%,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才严重缺乏。3.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实现两大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整体推进两大战略性调整是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的方向,是国有资本重新配置的要求,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重大突破。[7](1)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完善生产关系必须有机结合。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则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状态,体现了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状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第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作为生产要素配置活动,必然涉及产权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投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产权结构。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展示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的变化及选择,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产权关系。第三,所有制关系形成后,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传统的国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凝固了生产要素,国有制实现形式不改革,产权不能流动,存量就无法调节,结构调整就是一句空话。(2)结构大调整,资产大重组与机制大转换必须有机结合。从微观层次看,企业是一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具体结合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赖以进行的载体。就多数国有企业而言,普遍存在着双重缺陷:一方面体制僵化,产权主体单一,企业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一方面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竞争力。因而克服双重缺陷需要同时推进两大调整,单一方面的调整所释放出来的效应是有限的,有时还会相互制约。只有把两大调整自觉统一到微观行为主体上,真正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战略性调整取得更大成效。适应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全面改革,改出新的产品、新的组织结构、新的经营机制和新的企业制度,这样才能搞活整个国有经济。(3)焦点在于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是在改革的战略上进行调整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触及改革的最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从我国有企业业改革的过程来看,从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常用的策略是首先确定重点,然后通过解决这些重点,再实现全局性的推进。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产权。如果不在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上有实质性的突破,两大战略性调整也很有可能重新走上“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从公有制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新的国有产权制度就是要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要有利于国有资本的流动,要有利于明晰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要有利于强化国有产权的约束,要有利于促进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化。总的目标就是通过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使国有企业经营市场化,国有资产运作资本化,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概述为加快整体经济发展,国有产权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对于国有企业的调整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1978年10月四川选择了宁江机床厂等六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自此,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各个阶段在改革目标、理论依据、主要措施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理论界对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阶段划分及特点分析上,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不同时期采取的各项举措都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成效。总体上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经历大致相同,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扩大经营自主权阶段(1979~1993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即基本不涉及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和所有权,而是在坚持国有经济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的条件下,在企业经营管理权上进行改革,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留给企业一部分原来必须上缴的利润,由企业自行支配使用。放权让利内容主要包括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基本建设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两步利改税等。1979年,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五个文件,要求地方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办法选择少数企业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从四川开始。1979年2月,四川省委和省政府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四川实际情况,选取了100家企业,给企业扩大七个方面的自主权利:利润留成权;自筹资金扩大再生产权;多提留固定资产折旧权;销售部分产品权和计划外生产权;外汇分成权;灵活使用资金权;惩处权。以后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扩大自主权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有了新的可喜的突破。根据对试点企业中的84家的统计;1979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利润增长26.2%,而全省工业总产值只增长9%,利润增长17.1%,试点企业比一般企业分别高14.1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1979年1~8月,试点企业上缴给国家的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增长幅度比非试点企业高1倍以上。1981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等单位拟定的《关于实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到这一年年底,全国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工业企业已达42000多个。此后的1984~1985年两年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以及《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继续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围绕着这一改革目标,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提出了“两权分离”的改革原则。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对“两权分离”改革原则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进一步以法律形式促进政企职责分开和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大中型企业实行“两权分离”的一条主要途径。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明确界定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企业和政府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到1990年第一轮承包到期时,预算内工业企业有3.3万多户,占承包企业总数的90%。第二轮承包总结了第一轮承包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承包内容和承包方法。到1991年第一季度末,90%以上的到期企业签订了第二轮承包合同,基本上完成了两轮承包的衔接工作。除去改进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外,还分别进行了税利分流和股份制的初步尝试。2.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产权改革阶段(1993~2002年)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针对理论界姓“资”姓“社”的争论和怕这怕那、迈不开步子的做法,指出:“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的发言,肯定了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也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此后,国家经贸委组织实施了“万千百十、转机建制”规划。即在1万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不折不扣地落实《条例》所赋予的14项经营自主权,为企业转机建制、进入市场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委派监事会的形式,分期分批对1000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企业的国有资产实行监管;此外,选择100户不同类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并在10个城市或地区进行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和提高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比重试点,进行配套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工作。1993年以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改革实现了由单一所有制向混合所有制、由单一产权主体向多元产权主体的大转变,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质的飞跃。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3.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2002年和2007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召开,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规章相继出台,国有企业逐步实施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源于基层,源于实践。改革的许多措施和理论也是首先由基层提出来的,在实践中产生的。扩权是四川的一些厂长先提出来的。他们代表了几十万个厂长的呼声。广大企业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造出改革新形式,提出一个又一个革除旧体制弊端的方法,提供一套又一套改革开放的经验。中央及时进行总结、归纳、集中,形成科学的符合客观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指导实践,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健康发展。改革开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坚持改革开放而具体步骤方法又极其谨慎,说明了我们党的成熟。邓小平同志把这叫做“走一步,看一步”,老百姓叫做“摸着石头过河”。不知水之深浅,事关国家发展前途和十几亿人的切身利益,看准了的才大胆改,一时看不准的先小范围试一试,试好了再逐步扩大;一个方面有把握的先在一个方面试,一个方面改好了再扩展到另一些方面;有必要、有条件的就改,有必要、无条件的,待具备了条件时再改。这种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和改革方式,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真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也是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三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途径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事实上正处于瓶颈状,需要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而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制度变迁问题。当前,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因此,欲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就必须在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有所创新,按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来改造传统的产权制度。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产权清晰对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授权机构,代表国家进行产权经营,反映出独立的利益主体要求,使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国家可以给国有资产授权机构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加强监督与约束,保证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确定到位。对非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实行特殊法人制,即该法人的组织及有关关系(治理结构、业务程序、财务)不受或不完全受《公司法》或《民法》规范,而是针对其特点制定专门法律或法规来规范其行为。特殊法人企业的国资管理机构应设在该行业主管部门内部,主要由政府投资、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将其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2.产权多元化是产权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所属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进行现代公司制改造,必须以实现所有者多元化为前提条件,并根据国家规定和企业的不同情况,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凡是可以转为公司的企业,原则上股权都可以多元化。一些持有较多不良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目前不具备股权多元化条件,但经过业务和资产结构调整,将来仍能实现股权多元化。具体来说,目前对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层面上进行:第一,进行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即将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产业资产委托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其他法人经营。第二,实现国有产权的间接化,真正实现国家作为管理者和作为所有者身份之分离。第三,在国有经济必须涉足的领域,重新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营范围。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应把引入有经济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引进外资,尤其是那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大型跨国公司和企业,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把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先进技术以及发达的营销渠道移植到改制企业中,最终实现由“管企业”逐步转换为“运营资本”。3.规范产权转让,完善交易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产权流动,而产权交易是企业实现规模经营的最佳运作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将传统的企业制度改革改造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就必须充分利用产权市场机制,通过企业的产权流动、交易方式对现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性的构建,打破地域、国界、行业、企业经济性质、法人、自然人和经济组织的界限,对原企业进行整体或部分产权(股份)转让,并通过一系列各种形式的产权运作措施进行改组、改造。当前,要使国有产权明晰,产权结构合理,就必须改革国有产权不能自由流动的状况。国家应对国有资产从主要以实物管理为主转变为以价值管理为主,实行资本经营,让国有企业债务重组,解开国有企业债务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通资金,这是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资金需求的根本出路。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和保证产权转让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认定的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进行转让,防止“暗箱操作”,实现“阳光交易”。而且,为了实现国有产权的自由流动,还必须进行银行及融资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协调银企关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职责已经分开。对商业性银行,要完善信贷责任制,实施风险经营和企业化经营。国有公司将充分利用银行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同时,银行又是公司的债权人,是公司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因此,要建立一系列的金融制度,降低债务风险,保护银行利益,化解金融风险。为强化银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监督职能,银行也可以以利益相关者身份进入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加强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保证银行债务的安全,并从外部对企业进行监督。公司则要自觉接受银行监督,履行偿债义务,在公司治理中充分考虑银行的利益。4.深化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破解股市发展头号难题,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由于制度的缺陷和历史的原因,我国股市上有2/3的股份不能流通。存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因而,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2001年6月,作为一种尝试,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国有股减持”。但此次尝试由于以牺牲流通股股东利益为前提,遭到了市场的拒绝。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并表示将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研究制订具体操作办法。2002年6月,国有股减持政策正式“叫停”。2004年2月初,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确定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目标和指导原则。2005年4月12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表态,根据“国九条”的总体要求,“解决股权分置已具备启动试点的条件”。证监会称,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早期对股份制的认识不统一,对证券市场功能和定位的认识不统一,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处在早期阶段”。股权分置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已经成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国有产权改革的一个重大障碍。2005年4月29日,《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解决“股权分置”这个股市头号难题,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尤其是国有产权的改革。但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代表资本市场所有根本问题的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还要在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制度、发行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而且,在2008年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我国股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情况更加凸显,怎样继续深化“股权分置”,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实施产权改革的动力。总之,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构建合理的产权结构,对于整个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力,是所有者主体的要求和占据国有经济成分最大的所有者(政府)发展的内驱力和直接推动力。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创新划分、界定、实施、保护和调节产权的规则,使确认和处理各个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的规则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我们应该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合理产权结构的建设。国有产权从私有到国有再到民有的变革是展现中国产权革命的一条渐进之路,这场深刻持久的变革,必将给国有经济带来全新的未来。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成功实践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由点到面,由易到难,针对企业发展实际,灵活调整改革思路,坚持把国有企业改革与促进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实现转换经营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职工得到合理安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同步推进,大企业集团重点突破,资产经营公司过渡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小企业改革和困难企业退出工作基本完成,改革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1.股权分置改革圆满完成2005年4月,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开始试点并启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至2006年10月16日青啤股改方案通过,标志着青岛市六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改工作全面完成。六家上市公司平均对价水平为10股送3.1股,相对合理;全体股东平均表决赞成率96.6%,流通股股东平均表决赞成率83.8%,均处于较高水平。六家公司按股改前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计算的控股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总价值为53.44亿元,股改后按2007年1月23日收盘价计算的控股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总价值为129亿元,较股改前增值141.39%。六家公司中,碱业股份和青啤股改尤为成功。青岛碱业股改采用了“对价+重组+承诺”的方案,在相对提高了国有控股比例巩固了国有控股地位的前提下,降低了对价支付,节省国有资金1.2亿元。青啤的股改既保持国有控股地位、保护了民族品牌,又节约国有对价资金3.5亿元,被评为全国“十佳股改沟通上市公司”之一。青岛啤酒在股改后的股价于2007年1月17日曾达到21.86元,比股改前增值高达478.27%,创下了历史新高,彰显了股改效益。2.国信实业公司无偿受让山东黄岛发电厂一期国有产权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和青岛市委、市政府同意,自2006年1月1日起,国信实业公司无偿受让山东黄岛发电厂一期产权,并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有效维护了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平稳过渡。目前,由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全资建设的黄岛发电厂三期工程扩建工程中的5号机组已于2007年5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是我国首台自行设计、制造、投运的超临界660兆瓦~710兆瓦等级或电机组,在同类机组中充分体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2007年6月7日17时,黄岛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6号机组也顺利通过了整套启动前质量监督检查,进入整套启动阶段。3.青岛啤酒通过规范化重组不断做强做实根据市政府有关确保民族品牌与控股地位的专题会议精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规范注资的要求,市政府国资委通过划转股权对青岛啤酒进行了规范化重组,规范、理顺对企业的出资,提升集团公司的资金实力和运营投资能力。2007年1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和青岛市政府批复同意,将市政府国资委持有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无偿划转至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使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30.56%,股权性质变更为国有法人股。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成为青啤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并承担为青岛啤酒股份在资本市场再融资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职责。2007年3月14日,经青岛市政府同意,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又将青岛市浮山新区开发指挥部资产整体划入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第三节混合多元所有制经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必然涉及到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多种”和“有效”强调的就是国有企业实现样式具有“多元化”与“普适性”的本质特征。目前,除涉及国家安全等少数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通过积极推行股份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及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促进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成分,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成分组成的所有制方式。它打破了区域、所有制、行业的界限,它所具有的多元性、开放性、分散性等特点使其比单一的公有制和私营经济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混合多元的所有制经济不仅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混合所有制经济1.混合所有制的定义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8]混合所有制作为所有制改革的产物,它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将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形式之一。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财产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社会化,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实物形态的“共同占有”和价值形态的“个人所有”相统一;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是一种更开放、更具兼容力的所有权运行的制度安排,对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是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对所有制认识深化与所有制关系调和的产物。混合经济作为所有制改革的产物,必将对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手段,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发展混合经济,塑造合格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也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途径。[9]2.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点混合所有制作为所有制改革的产物,它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五大特点。第一,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财产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社会化,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实物形态的“共同占有”与价值形态的“个体所有”的统一。[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者在产权形式上的联合(劳动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劳动者自己的财产权),使不同所有制形式及不同所有者主体得以融合,从而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产权清晰,以此界定的责、权、利关系明确,相应的股权设置合理,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行规范、高效。第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协调社会多种利益关系,使之“和谐统一”的产权组织形式。[11]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完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这种新型经济体制的产权基础,既不是单一公有制,也不是单一私有制,而是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统一”不是外在的统一,而是内在的统一。第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实现管理制度科学化。为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必然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再选聘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经理人员来实行具体的经营管理职能。为了保证股东大会的决策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又需要建立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会的工作。这就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公司形成责任明确、权利清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实现管理制度科学化。第四,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联系。[12]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商品交换是不同利益主体的交换,从本质上看是不同所有权的交换。混合经济是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引进非公有和非国有经济,从而构建不同所有权主体、不同交换主体和不同利益主体。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众多市场参与者的存在是广泛的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因此,混合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第五,分配制度实行按资分配或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企业形态多种多样,其企业内部既有纯粹的资本联合,也有资本与劳动的联合。这种所有制的结合态势决定企业内部利润的分配,纯粹的资本联合必须实行按资分配,资本和劳动的联合就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这种分配制度,既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又有利于调动公众投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二混合所有制经济产生的必然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第一,混合所有制是协调社会多种利益关系,并使之“和谐统一”的产权组织形式。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社会和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已经“多元化”,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此处指资本主体)利益关系的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时,特别强调“社会更加和谐”。如何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矛盾,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中国未来20年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十六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些重大举措,实际上是为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新探索。现在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吸纳不同的利益主体——不是产权模糊的吸纳,而是产权清晰的吸纳,不是彼此隔绝的共存,而是彼此渗透的共生,从而融合成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13]这种以产权为纽带的新型的利益共同体,对于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提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手段。[1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基本定位是关乎国家安全性、公益性、自然垄断性产业生产领域、国民经济命脉性的骨干企业四个领域。根据这种定位,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从而塑造出合格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最后,混合所有制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财产组织形式,其中,孕育着新的公有制组织形态。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理想。虽然几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就指出“攻坚战”的改革任务,但客观现实是“久攻不下”。究其原因,难以找到合适的所有制形式是重要原因之一。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真正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法人化的制度。从发展的眼光来审视,随着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从中会产生公有制的新的组织形式。三混合多元所有制经济的作用1.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混合所有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资本控股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在一些改制的重要的国有企业中,国家可以以绝对的资本优势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同时又可以以资本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不仅能实现对国有经济的控制,也能实现对非国有经济的规范和控制。[1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所有制,始终是产权改革中的一大难题。历史证明,那种名为“公有”甚至“全名所有”,但无人负责的所有制不是一种好的产权形式。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是有人真正负责能够保值增值的所有制,必须是劳动者个人有一定支配权力的产权形式。现在,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产权制度提供了可行的基本形式。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很大困难是资金,很多企业债台高筑,甚至资不抵债;一些优势企业也无法扩大规模经营,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亏损企业也无力进行改造。面对庞大的资金缺口,依靠国家财政扶持和银行贷款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这种形式。实行混合股份制有利于从社会吸收分散闲置资金,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加快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因此,混合多元的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可以被利用也应该被鼓励的有效形式。实践已证明,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出资者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企业转换机制,使国有企业重新焕发活力。2.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安排日常的生活开支以外,居民手中存款大量增加,至1998年我国银行城乡居民存款达到50000多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手里的闲置资金也越来越多。此时,混合多元的股份制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渠道。人们可以将闲置资金投入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持有企业的股票或债券。这样居民在劳动的工资收益之外,还有额外的投资资本收益。这不仅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生活,同时也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3.有利于建立开放式的社会融资机制改革开放30年来,从社会层面看,虽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开始出现,但这种格局,还不是一种“胶体式”的混合格局,而是“板块式”的离散格局,特别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结构方面,这种封闭性表现得更为严重。在此类企业中,不仅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的进入十分困难,而且本企业内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的股本进入也不顺畅,其结果,造成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占”的局面。混合所有制经济则要求我们实行一种开放的融资机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以各种途径吸引外资、私有资本等非公有资本。在形式上,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从而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有效调动各种资金,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有利于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效放大公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也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四混合多元所有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混合多元所有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人民群众首先在经济实践中创造的,后由政府加以肯定与推动并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由于受传统的“公”、“私”观念的制约、体制的路径依赖和利益诉求中的不当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离又好又快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16]对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产权制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一是产权主体多元化以及产权多层次结构的实质性建构欠缺。由于我国大多数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即使有一部分外资或民营资本进入,但因“势单力薄”,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二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不明确。三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抛售持有的内部职工股票,而使其作为小股东的地位难以落实。这些因素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的不同经济成分或产权主体很难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也不能实现有机融合、形成统一整体,难以实现公私融合、利益共享、风险共享的目标。(2)财产组织的社会化和出资者责权有限化没有真正落实。现阶段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么国有股、要么某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一股独大”、“一股独占”,实际负责支配财产的组织者、管理者及法人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其来源的社会化,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产权的社会联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出资者以所出资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也就异化为国有资本或某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以其财产为限承担债务责任。(3)按资分配或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没有实现。由于分配制度上存在的平均主义的路径依赖,混合所有制企业内如何对各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董事、经理、监事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突出,同时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剥削也始终存在且无有效解决机制。(4)产权交易不畅。由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制度供给不足,特别是由于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误解,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控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股票上市的种种限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产权依据法定程序,使其股权通过股票市场进行交易难以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也有了很大发展,但与理想目标仍有很大差距。(5)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内不同所有制性质股东之间的目标调适不规范。股份制公司的国有股东代表着国家,因此其主要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非公有性质的股东代表其主要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协调这种不同的目标函数尚无有效方式。二是集体决策的有效性问题。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股份公司中没有一个股东对董事会有足够的影响力,这时,就会出现“搭便车”或“用脚投票”的现象,因此当股东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决策尚无有效机制。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听命“一家之言”。特别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国有股往往占绝对控股权,其他投资主体小而分散,重大经营决策难免听命“一家之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难以民主。三是公司监控机制的缺乏问题。公司内部治理的监控机制缺乏,体现在各相关利益主体间没有相互的制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机构职责不清,造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式化的现象,外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四是公司治理结构转型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制前经历过党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主要表现为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或职代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并且形成了长期的思维定势和规章制度。改制后,要打破以前的习惯,打破以前的旧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要改变领导体制,与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基本构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负责接轨,也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2.解决混合多元所有制经济中问题的对策国有经济要想走出高投入、低效率的困难,必须解决分散投资、企业规模过小、战线过长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近年来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些领域和一些小企业,国有经济已经和正在退出,国有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但是,从目前国有经济结构的总体现状看,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是党中央审视历史和现实所做出的科学决策,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一方面就是要原则上对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拍卖、转让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另一方面要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要彻底改变国家单一投资主体国有国营的局面,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是指导我国今后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第一,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我国所有制的根本——公有制经济。在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基础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已取得巨大进展。到2005年底,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国家重点企业中的252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有1331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改制面为52.7%。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0%以上。第二,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有国有经济的比重依然偏高,不仅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占工业部门总资产的比重(65%)明显过高,而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占整个工业总资产的比重(47%)也属偏高,即使是国有经济在整个GDP所占的比重(33%)与理想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00年,中央企业净资产3.07万亿元,到2006年,增长到5.39万亿元。2007年,《财富》全球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有22家,这些企业全部为国有控股企业。因此,今后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此外,还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第三,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鼓励、支持、引导它们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到2006年底,已有个体工商户2576万户,从业人员7500万人;私营企业497.4万户,从业人员6395.5万人。今后,要继续破除体制障碍,重点是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于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一方面,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完善我国所有制形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在竞争过程中,不断寻找并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两种制度都进一步完善,实现一种双赢的结果。改革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