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澄东片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东片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东片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东片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江阴市澄东片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六义”。B.《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双喜、阿发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张潮。本文赞美了刻舟者的精湛技艺,同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D.《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______________,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2)历史______________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3)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______________了自己伟大的性格。(4)每次出访,主席总能巧妙妥帖地援引到访国家本土话语,打破文化______________,促进文明互鉴,拉近与到访国家的距离,展示大国的形象与风采。A.恬静给予形成隔阂 B.寂静给予形成隔膜C.寂静赋予铸成隔阂 D.恬静赋予铸成隔膜3.(2分)下列各句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是需要奋斗的,只有你奋斗了,失败后才会当之无愧。B.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C.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D.我们语文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同学们都对他爱不释手。4.(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读书日”这天,市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B.叶子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D.长期以来,“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经深入人心了。5.(2分)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6.(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亢奋(kāng)斡旋(wò)戛然而止(jiá)B.翩然(piān)缄默(qiān)销声匿迹(nì)C.襁褓(qiǎng)拾级(shè)怒不可遏(è)D.寒噤(jìn)龟裂(gūi)接踵而至(zhǒng)7.(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B.能够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C.《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D.国内首份《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报告》出炉,深圳荣获全国最爱阅读城市。8.(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竺可桢(zhú)出类拔萃(cuì)遗骸相辅相成B.沙砾(lì)风雪载途(zǎi)枯躁不知所措C.溯洄(shù)缄默不语(jiān)抉择自园其说D.明媚(méi)挑拨离间(jiàn)开辟消声匿迹9、(4分)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_____(,;)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_______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1)给加点字注音:琼浆()(2)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______。(3)“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一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请将“______”改为“______”。(4)第③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5)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6)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10、填空。(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③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⑤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⑥你的朋友即将远行,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劝勉他。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香乔叶①汉语里有些词,越看越美,美不胜收。比如,秋香。②四季里能配香的,还有春。春香也不错,可是跟秋香一比,就有一些避色了。春天的香是刚则苏醒的香,刚刚生长的香,是根株的香和童年的香,什么都不曾经历,还太娇嫩。③秋香,则不同了。秋香,在哪里呢?④路边的水果报子上,葡萄、香煮、苹果、桃子、石榴、梨……是的,明知道有些水果不是秋天才有的,是夏天就有了的,可是显然的,它们跟这秋天更相知,更默契。要不,形容秋天的时候,人们怎么会喜欢用硕果累累这个词呢?这些个水果,都是甜的,可这个甜跟那个甜又不一样,有的甜得深些,有的甜得浅些,有的甜得浓些,有的甜得淡些,有的甜得柔些,有的甜得柔些。都好。⑤还有各种莱蔬。西红柿格外红,南瓜格外大,丝瓜格外长。花生刚下来,壳上还带着一点点浮土。磕开一个,花生衣还是粉粉的。芹菜、菠菜、空心菜、商蒿、小白菜、生菜,层层叠叠的绿,都挤在这秋天里。它们似乎都知道,应该趁着这个时节拼命地长,不然到了冬天,就只能闷在大棚里去长了。人们吃这些大棚菜的时候,只觉得吃的不是那个味儿,哪里会想得到,它们在大棚里长的时候,也不是那个味儿呢?⑥有香意的还有人们的闲话:“哎呀,买这么多菜,你家冰箱修好啦?”⑦“修好啦。花了两百多。”⑧“还不如买个新的得了,把日子过得怎仔细。”⑨“好饭可不得小口吃,好日子可不得仔细过?”⑩这些琐碎的家常,和秋天也最配。⑪悬铃木的叶子还没有变黄,泡桐的叶子刚刚开始落下,金桂、银桂已经繁星似的闪烁了一树,慢性子的槐花,还在不慌不忙地开。今天的阳光是这样的好,也许明天就不那么好了,那不管,明天来了再说明天。现在正是秋天最饱满的时刻。也许是因为过于热情,夏天的饱满多多少少会让人倦怠。而秋天的饱满,因为温度的降低反而更为坚实。⑫一直喜欢的那种颜色,就叫秋香色,简称香色。这里的香,说的本是树。檀香、沉香,都是这些个带香气的硬木。这颜色,是黄和绿调得最平衡的时候。偏绿一些,就叫秋香绿。偏黄一些,就叫秋香黄。当然,叫香绿、香黄也很好,可是加上了秋字,就更好,让这香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⑬秋香,到底是怎样的香呢?⑭也许是经过烈日和暴雨才提炼出来的香吧。⑮也许是从容等待着寒霜和大雪将至的香吧。(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10月12日,有删改)1.秋香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2.品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有的甜得深些,有的甜得浅些,有的甜得浓些,有的甜得淡些,有的甜得烈些,有的甜得柔些。(1)简析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2)朗读这句话时,你将重读哪几个字?为什么?3.请你谈谈对第⑥段中加点的“香意”的理解。4.文章题目为《秋香》,为什么开头要写“春香”?12、(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抱抱曾经的自己张亚凌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⑪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2.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作用?3.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4.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通读文章,你觉得“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带给你哪些启示?13、(12分)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1)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2)当时,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一个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3)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地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的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4)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5)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贺卡没贴邮票。”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6)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7)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张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给贺卡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它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8)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9)次日8点,那张贺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10)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了这张贺卡。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他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11)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1.概括文意,补充情节。本文围绕贺卡依次写了:写贺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结合文本,揣摩第5段划线句子中两个“哆嗦”的不同含义。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A)的手更哆嗦(B)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第6段划线句子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每当“他”凝视着母亲的贺卡时,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D项表述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诗经》按内容体制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赋、比、兴”。B:《社戏》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C:《核舟记》作者是魏学洢。2、C【解析】

恬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寂静”符合(1)句语境。排除AD。赋予,意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给予,意思是赠送,使别人得到。“赋予”符合(2)句语境。排除B项。检查其他词语的搭配,“铸成性格”“打破文化隔阂”正确,故选C。3、C【解析】

试题分析:A.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愧色。不能用在失败方面,使用错误。B.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C.莫衷一是:比喻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爱不释手:喜欢得舍不得放下,形容非常喜爱。一般用在对物上,不能用在人身上,使用错误。据此,答案为C。4、D【解析】

D.“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用在此处不合适。故选D。5、A【解析】

A.翻译不准确。“妻子”意思是“妻子和儿女”。句子翻译为: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故选A。6、C【解析】

试题分析:A.亢奋(kāng)-(kàng);B.缄默(qiān)-(jiān);C.正确;D.龟裂(gūi)-(jūn)。故答案为C。7、B【解析】

A.句式杂糅,删掉“是因为……造成的”或“的原因”。C.《经典咏流传》不但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D.成分残缺,在“城市“后面加“的称号”。故选B。8、A【解析】

B.“载”应读“zài”,“躁”应为“燥”;C.“溯”应读“sù”,“园”应为“圆”;D.“媚”应读“mèi”,“消”应为“销”。故选A。9、(1)qióng(2);(3)“阻塞”改为“阻挡”(4)比喻(5)只有(6)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解析】

(1)对于字音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注意据义记音。琼: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读qióng。(2)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分句里包含逗号,因此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用分号。(3)“阻塞”和“风雨”搭配不当,把“阻塞”改为“阻挡”。(4)“爱”是本体,“如”是比喻词,“漆黑长夜里的明灯”是喻体,因此,本句是比喻。(5)本句是条件复句,“只有”和“才”搭配。(6)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所述应为“爱”;运用比喻;句式为“爱如……”;要能写出“爱”给人的慰藉。符合此四个条件即可。10、(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4)杜川唱来柳林铺笑。(5)皆若空游无所依。(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窈窕”“逑”“撼”“涯”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二、阅读理解。(42分)11、1.秋香在路边的水果摊子上,在各种菜蔬上,在人们的闲话里,在秋天树叶的颜色里。2.(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节奏感强,有一种韵律美,强调了“这些水果,都是甜的”,但甜得又不一样,突出了水果之多、之甜,表现了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需要重读的有“深”“浅”“浓”“淡”“烈”“柔”等字,这样可以强调“甜又不一样”,突出了水果之多。3.“香意”指人们的闲话中蕴含的纯朴的人情味和生活味。4.写“春香”是为了用“春香”的娇嫩与“秋香”对比,突出“秋香”因为经过烈日和暴雨,因为从容等待寒霜和大雪,而显得“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的特点。【解析】

秋香在路边的水果摊子上,在各种菜蔬上,在人们的闲话里,在秋天树叶的颜色里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方法: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的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据第四段“路边的水果报子上,葡萄、香煮、苹果、桃子、石榴、梨……是的,明知道有些水果不是秋天才有的,是夏天就有了的,可是显然的,它们跟这秋天更相知,更默契”可知,秋香在路边的水果摊子上;第五段“还有各种莱蔬”“都挤在这秋天里”可知,秋香在各种菜蔬上;第十段“这些琐碎的家常,和秋天也最配”可知,秋香在人们的闲话里;第十一段“悬铃木的叶子还没有变黄,泡桐的叶子刚刚开始落下,金桂、银桂已经繁星似的闪烁了一树,慢性子的槐花,还在不慌不忙地开”“现在正是秋天最饱满的时刻”可知,秋香在秋天树叶的颜色里。2.(1)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此题,要通读句子,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表达效果。本句将连续六个句式相同,字数一样的短句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富有节奏感强和韵律美,强调了“这些水果,都是甜的”,连续六个“有的”突出了水果种类之多、味道之甜,“深”“浅”“浓”“淡”“烈”“柔”等词语水果的味道甜得不一样,表现了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朗读的重音的理解。重音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在朗诵中必须联系上下文,根据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情节发展、人物的行动变化来进行判断。一般要重读的词语和短语有:起对比作用及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和短语;列举的同类词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或短语;在文章中起照应、强调作用的词语。本句的“甜”强调了水果的味道都是甜的,“深”“浅”“浓”“淡”“烈”“柔”则强调了不同的水果的甜是不一样的,这七字要重读。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包括:引申义、语境义、比喻义和指代义。答这类题,要在了解词语的本义基础上,联系语境、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根据人们闲话的内容——都是些琐碎的家常,充满了生活味,第九段“好饭可不得小口吃,好日子可不得仔细过?”让人感受到纯朴的人情味。据此可理解“香意”。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写“春香”是为了用“春香”的娇嫩与“秋香”对比,突出“秋香”因为经过烈日和暴雨,因为从容等待寒霜和大雪,而显得“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的特点。第二段说春香是“刚则苏醒的香,刚刚生长的香,是根株的香和童年的香”,突出了春香的娇嫩,与经过烈日和暴雨,因为从容等待寒霜和大雪,而显得“更丰饶、更璀璨、更深沉”的“秋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秋香”的特点。据此作答。12、1.(1)跟随母亲割麦,脚受伤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陪着母亲。(2)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练习写字,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3)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2.这句话写出了同学对“我”的偏见与嘲讽,从侧面表现了“我”当时成绩并不好,承受的压力之大,也突出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3.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泥泞、黑暗”比喻我内心的压力与困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被忽略时悲伤难过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抗争表现了作者坚强的性格。4.题目中“抱抱”,有回忆、感激和赞美的意思。作用:(1)文章围绕“抱抱曾经的自己”展开,起到线索作用;(2)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感谢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这一主题。5.(1)勤劳、懂事、坚强、坚持、乐观、有才华(2)表述接近主题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细读文本可知,第一段到第七段为第一件事,七岁那年,“我”跟随母亲割麦,脚受伤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陪着母亲。第七段到第十段为第二件事,十岁那年,“我”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练习写字,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第十一段到第十四段是第三件事,十四那年,“我”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细读画线句可知,这是同学对“我”的看法,表现了同学对“我”的偏见之大,从侧面表现了“我”当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如此,“我”还在努力坚持,表现了“我”的好好学习的决心。3.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此句将“泥泞与黑暗“比作我经受的磨难,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心理的沉重,表达了作者坚强的性格。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4.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与作用分析。细读文本可知,“抱抱自己”是因为对自己的感激与赞美,所以才会用抱抱这个动作。全文三件事都围绕“抱抱自己”展开,所以文题目就是本文的线索,同时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对自己坚持不懈的感谢和肯定。5.第一问: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时,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我”跟母亲去割麦子,镰刀割破了自己的脚面也不吭声,继续干活,由此可知“我”是一个勤劳、懂事、坚强的人。“我”“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我”的作文获得了全县一等奖,“我”终于“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由此可看出“我”是一个坚持、乐观、有才华的人。第二问:此题考查阅读后的体会、解答时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来回答即可。13、1.送(寄)贺卡收(看)贺卡2.比喻将雪中的母亲比作笨笨的雪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冒雪寄贺卡的艰难,塑造了一位爱子情深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赞美。3.A:老所长由于年老(或寒冷)而手有些发抖。B:老所长看到这张贺卡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而心里感到沉重、紧张、担心,所以本来就哆嗦的手更哆嗦了。4.环境描写:渲染恶劣的环境气氛;突出送(寄)贺卡的艰难;烘托老所长的敬业、爱心。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5.是感激母亲,更感激那些帮助他却不知道名字的人们。(或是感激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人间有大爱。)【解析】1.试题分析:读文章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本文以事物的形象“贺卡”为线索,贯穿文章许多段落的都有时间,可知叙述顺序是时间顺序。概括故事内容注意从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角度进行概括。可概括为:所长等人帮助一位母亲把一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传递到想要轻生的儿子手中,最终儿子受到鼓舞振作起来。点睛: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空间顺序为线索;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以事理为线索。2.试题分析: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意,注意结合上下文找到词语在文中的具体的含意,尤其是涉及到文章的主旨的词语的含意的题目注意从词语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的角度分析。“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前者是表层含意,指老所长年纪大双手有些颤抖;后者是深层含意,表现了老所长看到这张人命关天的贺卡后沉重、紧张的心理。3.试题分析:景物描写具有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注意结合文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作用。本题对雪的景物描写主要从交代了恶劣的天气情况;烘托人物美好的心灵;渲染紧张的气氛;突出送贺卡的艰难等角度考虑。4.试题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此题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