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伴随中央与地方文化旅游系统相继正式挂牌,诗和远方’从口号走向实际。”这句话是病句。B.4月12日晚,马云更新了个人微博,表示“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同时又强调“年轻人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解析: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2.(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A.④③①②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3.(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前,亚洲文明在开放中交流、在互鉴中发展,亚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绚烂绽放。B.生我养我的故乡的一草一木,至今对我记忆犹新。C.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D.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是“冬梦”,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B.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C.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D.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5.(2分)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
)爱好写作,(
)想在这方面成才,(
)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
)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A.如果
并且
所以
而且 B.既然
并且
就
因此C.既然
又
就
而且 D.如果
又
所以
因此6.(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竺可桢(zhú)出类拔萃(cuì)遗骸相辅相成B.沙砾(lì)风雪载途(zǎi)枯躁不知所措C.溯洄(shù)缄默不语(jiān)抉择自园其说D.明媚(méi)挑拨离间(jiàn)开辟消声匿迹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2)或尽粟一石(________)(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2.(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即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强调了千里马的重要性。B.本文借千里马“受辱”和“骈死”的事例,呼吁人才应当自强,莫等待伯乐。C.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统治者。D.作者借千里马最终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理。8、(3分)古诗词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冒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歌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感情?2.“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节主要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9、(7分)诗文默写(1)_____,君子好逑。(《关雎》)(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大道之行也》(3)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4)诗言志,歌咏言,经典咏流传。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心系寒士,发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表达自己的济世情怀。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梅花遭遇挫折、不改香气“_____,_____。”的诗句,抒写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品格。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我的母亲①我的母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她小姐出身,上过大学,不会做任何家务,走在街上永远挺胸抬头,在年轻的时候,吃过北京所有的馆子,去过北京所有的公园。在那一辈妇女中,像她那样的女人是不多的。②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外地口音浓重,且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③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无论我受了什么委屈,无论我得到多么不公平的待遇,我永远会先问我自己: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有没有你自己的问题?④个子矮小我无法改变,但是口音我则彻底改掉了——现在即使我告诉别人我是南方人,人家都会说不可能,为什么你没有一点口音?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舌学出来的!⑤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给我取出1000元钱快寄给我,母亲愤怒地说:“你去出差为什么不带够钱?你妈妈不是家庭妇女,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干这些事情?”⑥我在电话里哭了——后来她当然是给我寄了钱,但是警告我下不为例。的确,后来我再也没有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麻烦过她,因为她不止是一个母亲,还是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我也明白: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要的一切。⑦2003年,某一天深夜,我被送到医院急诊,母亲当时正负责宝钢项目,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告诉她我病情严重,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化疗。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那天,我明白:她不是不肯为我做出牺牲,她只是不肯为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⑧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从来不像有的母亲那样说些“善良的谎言”,她直截了当跟我说:你生的病叫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如果不化疗,你活不过半年,如果化疗,你有50%的胜算。即使化疗结束,你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你必须常常到医院检查,防止复发。⑨我当时差点疯掉,我对她说,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打算治疗,我要用最后的时光去周游世界。⑩她冷静的告诉我:第一,现在不是最后的时光;第二,你的生命不完全是你的,你这条命是我给你的,你要为我活下去。我想,如果我的母亲不是这样一位母亲,我现在还能活着写这些文字吗?她让我成为我自己,又让我懂得:我的生命并不是任性地属于我一个人,生命之所以可贵,并不仅仅在于它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且还在于它的广度和厚度。我的母亲不是那种传统型的母亲,我曾经因此而yíhàn,但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命运给了我这样的母亲,而她也造就了我独特的个性,为此我真的很感激她——因为她,所以才有我,因为她有个性,所以,我才有个性。1.根据拼音写汉字yíhàn(__________)2.紧扣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事件母亲的表现我的感悟我常常被人欺负(1)受到委屈不公时要找自己的问题(2)批评我,警告我下不为例(3)我病重需要化疗(4)她只是不肯为我做不必要的牺牲我想放弃治疗周游世界冷静地告诉我要活下去(5)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5.对于文章结尾段的理解,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我曾因为母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而感到遗憾。B.我感激母亲,是因为有她才有了我,是她给了我生命。C.结尾的内容照应文章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D.点明文章的写作意图,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11、(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筷子,是中国文化代表符号之一。古时称为“著”,后流传到南方,因“箸”的谐音为“住”,住在河边的船家忌讳这个词,便把“箸”改为“快”,讨个口彩。又多以竹子为做筷子的工具,所以给“快”字加个竹字头,“筷子”便流传开来。《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怖。”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三千多年。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蔡元培曾在法国设在餐宴会招待客人时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过刀叉,不过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宴会上出现刀叉会被人视为凶器,影响友好欢乐的气氛。”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用筷的习俗皆由我国传入。(材料二)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因为“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材料三)下边是关于法国和中国餐具的图片。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筷子”都蕴含哪些文化信息。2.请仔细观察下图,说说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写作提示:①说明要素要全面;②思路清晰;③80字为宜。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正在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即使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1.用简洁的语言说出选段中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并用一句话概括该选段的内容。2.朱赫来是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选段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原著分析在保尔成长过程中朱赫来对他的影响。3.选段是怎样描写保尔的?主要体现他此时怎样的精神?1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同志说:“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揭秘“和”文化: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上面材料中获得的主要信息。(2)溯源“和”文化:请你根据积累列举一则与“和”文化有关的古代名言。(3)探究“和”文化:为了介绍“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某同学找到了以下几则材料,请你帮他去掉不符合要求的两项。(只写序号)①故官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②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③蔺相如受命带和氏壁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和氏壁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和氏壁完好回归赵国。④国人拜年时互道“大吉大利”。⑤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⑥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和”。(4)践行“和”文化:在食堂排队买饭后,刘晖不小心和一位同学撞到了一起,饭菜洒了那位同学一身。那位同学气得满脸通红,说:“没长眼呀你!你怎么不看着点儿!”本着“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刘晖会说:“”。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落幕,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总冠军。雷海为7岁起读诗,经常带在手边的是《唐侍三百首》,也经常翻阅《唐诗宋词名句三百》《宋词故事》等。白天,雷海为和其他外卖小哥并没有什么不同,兢兢业业地上班;下班后,别的同事躺在床上刷快手、看直播、打游戏时,他就静下心来读诗。晚上学习,白天复习,雷海为一天背一首诗。董卿对雷海为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个时刻得到回报。”请以“读书的回报”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l)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题目二:请以“我有隐形的本领”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析】
A.不是病句。B.标点错误,“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改为:“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D.“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故选C。2、A【解析】
分析四个语段,可辨析④句和③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启了话题,应该是语段的第[0-9]{1,}.(9分)[0-9]{1,}.(9分)[0-9]{1,}.(9分)【点睛】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3、B【解析】
B.主客颠倒,应改为:我对生我养我的故乡的一草一木,至今记忆犹新。故答案选B。4、D【解析】
试题分析:A.前后矛盾。把“不再”改为“再次”;B.语序不当,改为“发现并解决”;C.搭配不当。“欢呼声”不能“看到”,去掉“欢呼声”,或者在“欢呼声”前面加“听到热烈的”。故选D。【点睛】要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关键是要找到病灶之要害,有一个办法是看否定词。很多病句的病点就在否定词上,或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或否定副词(没有,未必)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反对、拒绝)、形容词(好、坏)等连用造成句意相反。5、C【解析】试题分析: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连接起来。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句与句之间一般有递进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等。“爱好写作”和“想在这方面成才”是并列关系,只有“既……又……”是并列关系。确定答案为C。把C项中的答案对号入座后读一读,语意通顺。【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A【解析】
B.“载”应读“zài”,“躁”应为“燥”;C.“溯”应读“sù”,“园”应为“圆”;D.“媚”应读“mèi”,“消”应为“销”。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2.(1)只(2)有时(3)用马鞭赶3.【小题2】(1)喂马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小题3】【小题3】D【解析】选自《杂说》作者:韩愈年代:唐代1.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策”是“用马鞭打”;“或”是古今异义词,“有时”的意思。3.【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食、而”两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且、等、安”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理解。A强调“千里马的重要性”应该为“强调伯乐的重要性”;B“呼吁人才应当自强,莫等待伯乐”不合文意,文章呼吁更多能够发现人才的伯乐出现;C“以伯乐比喻统治者”错误,“伯乐比喻识才之人”。据此,答案为D。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8、1.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2.这一节主要写秋雨屋漏无法入睡的凄惨景象,突出了诗人个人的悲苦遭遇,与后面写其济世情怀形成对照,更能突出诗人的宽广胸襟。【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根据最后一节的意思“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可知最后一节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诗人的博大胸襟。点睛: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情感。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理解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诗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作用。根据“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知这一节主要写秋雨屋漏无法入睡的凄惨景象。这一节突出了诗人个人的悲苦遭遇,与最后一节所写的济世情怀形成对比,更能突出诗人的博大胸襟。9、(1)窈窕淑女(2)讲信修睦(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窈、窕、睦、愿、厦、俱、碾”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遗憾2.“当机立断”的意思是“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写出了母亲为了照顾病重的我,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与前文“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与付出;“整整”写出了时间之长,“甚至”表示递进,强调了母亲爱我甚于她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表达了母爱的厚重以及我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3.(1)让我思考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我却不欺负别人。(2)我出差钱没带够,给母亲打长途电话希望她寄钱给我。(3)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要的一切。(4)当机立断办理了退休照顾我。(5)我的生命并不只属于我一个人;生命之所以可贵,还在于它的广度和厚度。4.母亲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她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母亲那样宠爱我,而是冷静客观地教育我。母亲还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当我被别人欺负时,她让我去找自己的问题,我由此明白要改变自己。母亲也是一个热爱孩子的人。我病重,她立刻退休照顾我,告诉我要珍惜生命。5.B【解析】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遗憾”: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注意据义定形。2.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中的“当机立断”本义:把握时机,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语境义:写出了母亲果断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来照顾病重的我。突出了母亲对我的付出。“整整”本义:达到一个整数的,实足的。语境义:强调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地照顾我的时间之长。“甚至”本义: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语境义:强调了母亲不顾一切地爱我。整句话表达了母爱的厚重以及我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由此也刻画了母亲伟大的形象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3.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表现、感悟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表现、感悟。如(1)空,可直接提取第2段末“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一句作为答案。(2)空,可分析第5段“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给我取出1000元钱快寄给我”等句,即可整理出答案。(3)空,可直接提取第6段“: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要的一切”一句作为答案。一次类推,即可概括出其它几项的答案。4.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等语言描写中可概括出其是个教子有方的人;再如从“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等情节和描写可以看出她对孩子厚重的爱。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5.B.说法有错。从结尾“命运给了我这样的母亲,而她也造就了我独特的个性,为此我真的很感激她——因为她,所以才有我,因为她有个性,所以,我才有个性”一句分析,感谢的是母亲“造就了我独特的个性”,而不是感谢“是她给了我生命”。【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11、1.筷子的外形“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传统解读。“天圆地方”蕴含着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筷子的使用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关系的理解:有“箸”到“筷子”名称变化蕴涵着中国人的忌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筷子是中国人生活的情感纽带,传递着中国礼仪传统。2.示例:手捏筷子前,要先将两根筷尖对齐,然后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头轻轻将其中一根筷子拿住,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边,无名指的指甲垫在另一根筷子下面,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夹住筷子将其固定住,使用时一根筷子动,而另一根筷子是不动的。【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细读材料我们可以搜集到筷子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住在河边的船家忌讳这个词,便把“箸”改为“快”,讨个口彩”,“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地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不过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宴会上出现刀叉会被人视为凶器,影响友好欢乐的气氛。”。据此理解概括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对图片的解读和语言表达能力。解说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条理要清晰。这个语段我们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首先总说拿筷子的方式,然后分说具体说各个手指的动作及作用,最后说说如何完成使用的环节。据此理解作答。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前因是朱赫来被抓,后果是保尔被维克托告发,被抓到城防司令部。文段内容:保尔单枪匹马营救被白匪抓住的朱赫来。2.遇事沉着,果断,敢于反抗,从文中他抓住时机,及时制服押解自己的匪兵可见。朱赫来对保尔的影响:朱赫来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这些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保尔自己所说的,朱赫来是他“最亲爱的人”,是“启蒙老师”,“是以自己的英勇无畏和坚强性格博得他深深敬重的人”。3.主要从心理、动作两个方面正面刻画,也从匪兵的角度侧面描写。主要体现保尔为了营救共产党员朱赫来,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奋死抗争的英勇无畏、敢于反抗的精神。【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联系原著可知,朱赫来为了躲避帕夫柳克的追杀到保尔家借宿,保尔回家时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着,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天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抓到城防司令部。据此可作答。2.(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①机智:从“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可以看出来;②沉着冷静:从“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可以看出来;③勇敢:从“当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可以看出来。(2)解答此题,要联系与保尔和朱赫来有关的故事情节。朱赫来对保尔后来的成就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正是朱赫来的启迪和帮助才成就了保尔。点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3.此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的分析。“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是对保尔的心理描写,说明他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是对保尔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即使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是侧面描写,表现了保尔的顽强。13、(1)中国文化崇尚“和”。(2)示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③⑤(4)示例:这位同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弄脏了你的衣服,我负责给你清洗干净,可以吗?【解析】
(1)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概括这类题目,一定要将材料内容认真研读,找到材料关注的主要问题,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如可分析“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贲、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一句,即可概括为:中国文化崇尚“和”。(2)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古代文化,多积累箴言俗语,多记忆名言警句,特别是多背诵与“和”文化有关的古代名言,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3)“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和氏壁完好回归赵国”是说“聪明才智”所发挥的作用;“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说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个有志者,一个苦心人。这两句与“和”的内涵无关。故选③⑤。(4)补写。一定要审好题干,即本着“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应该跟对方怎么说、说些什么。首先因为是自己“不小心和一位同学撞到了一起,饭菜洒了那位同学一身”,所以应诚恳道歉,请求对方的原谅,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中心装饰装修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 2025年小学三年级班队管理计划
- 人才储备风险评估及应对计划
- 青岛版二年级科学教学实验室管理计划
- 肘关节强硬的护理查房
- 幼儿园数字化教学园长工作计划
- 统编版六下语文口语表达计划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整合计划
- 医院危险废物处理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 二年级道法学生兴趣培养计划
- 农田水利学专业课程设计
- 子宫脱垂病例护理讨论
- vte病人的健康宣教
- 2024届四川凉山州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3全新包干制物业服务合同
- 外卖运营培训手册
- 铝压延加工材项目评估报告
- 多学科治疗协作模式
-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监理实施细则
- 国际税收税收管辖权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