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成“成果”)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为的是”)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腈纶jīng轧钢yà巉岩chán拾级而上shèB.堕落duò襁褓qiǎng顷刻qǐng挑拨离间jiànC.寒噤jìn卑鄙bì矗立chù接踵而至zhǒngD.苍劲jìng醉醺醺xuěnxuěn丁肇中zhào白雪皑皑áiái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脑畔(pàn)颠簸海枯石烂(làn)人情事故B.潺潺(chán)寒噤落英缤纷(bīng)水犹清冽C.亢奋(kàng)缄默蒹葭苍苍(jiān)蜂至踏来D.晦暗(huì)雾霭黄发垂髫(tiáo)窈窕淑女4、下列句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陶渊明)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小石潭记》)柳宗元)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核舟记》魏学洢)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北冥有鱼》)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作者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C.《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6、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B.作为时代的镜子,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民众的利益诉求。C.不动脑筋,不认真思考,提起笔来就写,怎么能写出中心明确、层次分明的文章不是很清楚吗?D.如何将各种弯曲的木料进行严丝合缝的连接,正可以体现大木匠师的营造智慧。7、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B.王医生只开了三帖中药,就让叔叔的病好转,真是妙手回春啊C.这件事必须当机立断,不宜首鼠两端,犹疑不决。D.经过专家鉴定这个所谓宋代瓷瓶是假的,一文不名。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澳大利亚海关当局正在对代表团成员的历史记录进行反复核对,以核实在参加过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以及即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运动员中,是否有人涉嫌走私兴奋剂。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9、填空。(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回延安》)(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蒹葭》)(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知困,____________。(《虽有嘉肴》)(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北冥有鱼》)(8)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丽、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就有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句子,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伫立在壶口瀑布前,目睹着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振耳欲聋的轰鸣,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升腾/腾空)而起,猛然俯冲向下,齐刷刷地跌进深渊。从深渊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飘落)。(即使/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或淌过石板,;或被夹在石间,。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黄河也就如此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挟(jiā)伫立(zhù)瞬息万变B.缕(lǚ)咆哮(xiào)振耳欲聋C.迂(yú)倏而(chù)张牙舞爪D.刹(chà)雾霭(ǎi)夺路而走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升腾飘落即使B.腾空抖落尽管C.升腾抖落尽管D.腾空飘落即使3.依次选用句子填入横线,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潺潺成溪②汩汩如泉③哀哀打旋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现代文阅读可燃冰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1.本文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2.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3.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12、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阅读的愉悦①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②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③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④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汁,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⑤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从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⑥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1.首段引用“开卷有益”“敬惜字纸”的说法以及仓颉造字神话,其作用是什么?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根据文意简要回答。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注:①捽(zuó):揪;②詈:骂;③起居:问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翁捽其御者/其真无马邪B.詈且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由某携回重惩可也/惩山北之塞D.翁叩谢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汤敦甫是一个怎样的人。1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狼(节选)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狼洞其中。2.下列属于“狼诱敌”策略的一项是()A.狼不敢前,眈眈相向。B.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屠乃奔倚其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这一举动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四、作文(40分)15、(1)班级要举行演讲比赛,请你以“读书人是幸福的”为题,写一篇演讲稿。(2)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要求:①以上文题任选其一。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整洁。④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析】

D.“避免”和“不再”表意不明,应该把“不再”改为“再次”,变为“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故选D。2、B【解析】

A.“轧”应读“zhá”;C.“鄙”应读“bǐ”;;D.“醺”应读“xūn”;故选B。3、D【解析】

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B.水犹清冽——水尤清冽,落英缤纷(bīn)。C.蜂至踏来——纷至沓来。4、B【解析】

B选项加点字解释有误。“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5、C【解析】

C项“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6、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有语病,句式杂糅,删去“不是很清楚吗?”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7、D【解析】

D项成语运用不正确。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名:占有。使用语境明显错误。【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8、B【解析】试题分析:A第一个“?”改为“,”;C“嘛”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D概数中间不用顿号。考点:标点符号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9、(1)亲人们迎过延河来。(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拣尽寒枝不肯栖(4)半匹红绡一丈绫(5)坐观垂钓者(6)然后能自强也(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默写时,要注意“溯、沚、绡、抟、幽、厦、俱”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10、1.D2.B3.C【解析】1.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jiā-xié。B:振耳欲聋-震耳欲聋。C:yú-yū,chù-shū。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B项正确,升腾/腾空:后文是“而起”,故用腾空。飘落/抖落:与上文“浑厚庄重”“飞毯”搭配,用抖落更符合语境。尽管:关联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即使:关联词,表假设关系,此处不表示假设让步,故用尽管。故选B。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C项正确,钻石觅缝,因为从缝隙流出,所以用汩汩如泉;淌过石板,流动顺畅,所以用潺潺成溪;被夹在石间,像人被挤住一样,所以用哀哀打旋。故选C。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逻辑顺序。2.可燃冰在零度至20度之间可以生成;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3.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大多数之意,并非全部(“几乎”表程度,意思是“差不多,接近于”),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若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所以不能去掉。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近即可。4.第④段主要采用列数字说明方法,作用: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新能源。5.后果:严重破坏环境;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海啸。【解析】本题是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及文章内容的考查。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即可。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作答此题,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一段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可燃冰;第二段介绍什么是可燃冰;第三段介绍可燃冰的形成;第四段介绍可燃冰的优点;第五段介绍可燃冰开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据此可知,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三段中的“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可提炼出三个条件:温度,压力和气源。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几乎”是大部分的意思,还会产生一些少量的污染物,如果去掉,语气过于肯定了,与事实不相符。据此分析可作答。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第四段中列举了几个准确的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一定在其附近可知,准确的说明了“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新能源”。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最后一段中的“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作答即可。12、1.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书籍信仰,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出了关于阅读的愉悦这一论题。2.阅读能够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广泛的愉悦。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4.要有选择地阅读,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广泛阅读,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要多读书,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解析】1.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通观全文,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论题。第一段引用古人“开卷有益”“敬惜字纸”的说法以及仓颉造字神话,其作用是也就是引出文章论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2.考查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即作者对某一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观点、看法、意见等。(1)论点的形式:完整的陈述句。(2)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3)文中表达不集中时,则需要概括。通观全文,本文的论点需要概括。可从标题中的“愉悦”一词和开头第一段的“开卷有益”一词及结尾段的“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一句就不难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①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通读第④自然段,可看出本段语言生动形象,论证了“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这一观点。4.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回答本题可抓住第③段“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第⑤段“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第⑥段“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这几个关键句子来阐述“阅读的愉悦”的。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D2.公乃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而去。3.参考示例:汤敦甫借钱来赔偿卖菜老翁的菜钱,还设法待他走远才离开,不让指挥找他的麻烦,可见汤敦甫是一位为官爱民、宽厚仁爱、不仗势欺人的官员。【解析】1.试题分析:D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都是“离开”之意。A前者代词,代“驾马的人”;后者副词“难道”。B前者“并且”,后者“将近”。C前者“惩罚、治罪”,后者“苦于”。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公乃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而去。译为: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挥,叫车子离开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即可。3.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无庸,假贯钱足矣”“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等句说明汤敦甫是一位为官爱民、宽厚仁爱、不仗势欺人的官员。翻译:汤敦甫在京师的时候,坐车经过宣武门大街,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路旁,驾马的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在地上。老翁抓住驾马的人不放,责骂并且殴打驾马的人,索要赔偿菜钱。汤敦甫掀开帘子问:“值多少钱?我赔你。”老翁要一贯钱,汤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老翁不肯,说:“要赔就在这儿赔。”这弄得汤敦甫很是尴尬。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互行完了礼,就说:“这纯属小人,让我抓回去重重治罪就行了。”老翁才害怕起来,磕着头哀声乞求。汤敦甫对指挥说:“不用,借我一贯钱就行了。”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就走了。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挥,叫车子离开14、1.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2.B3.恐前后受其敌面对像狼一样的敌人,我们要善于斗争【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洞:挖洞。2.B正确,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问,屠户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第二问,通过屠户遇狼、惧狼、杀狼的故事,告诉人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点睛】翻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四、作文(40分)15、读书人是幸福的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的。天龙洞游记大家都看过《天龙八部》吧,我也一样,所以我非常想去看看《天龙八部》里的神仙姐姐洞——天龙洞。来到大理,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天龙洞景区位于大理苍山第一峰——云弄峰山麓,由天龙洞、天龙寺、上关花公园等景观组成,具有“观沧海、赏名花、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