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_第1页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_第2页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_第3页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_第4页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即逐步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为考察中国绿色生活建设推进现状,课题组测算了中国与OECD国家、金砖国家以及中国各省域的绿色生活指数(GreenLivingIndex,GLI)。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现阶段绿色生活建设压力较大,2014年与2013年相比,整体建设水平略有退步;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因生活领域形成的环境压力仍处于上升阶段,与经济水平提升脱钩尚有差距。过半省域绿色生活建设水平偏低,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也带来了生活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压力增加。缩短这段压力不断上升的时期,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绿色生活建设需要着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消费规模与质量、资源产品的需求与供应、污染排放的存量与增量等矛盾。一中国绿色生活建设整体状况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绿色生活建设正处于转型爬坡期,生活水平提升与生活方式改变同时增大了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升,各类资源消耗总量增加,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断上扬。但同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一)主要矛盾凸显从2013年与2014年的建设情况对比来看,绿色生活的主要矛盾已经凸显。GLI2016年度进步指数显示,2013~2014年中国绿色生活建设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总进步指数是负值(-1.58%)。绿色生活建设评价对应的三个核心领域情况各异,消费结构领域建设进展喜人,进步指数达到6.77%;资源消耗领域略有退步,进步指数为-0.34%;排放强度领域退步明显,进步指数是-8.77%(见图1)。同时呈现如下一些特点。图12013~2014年绿色生活建设进步指数1.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同步提升,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都有明显上升。2013~2014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0.14%,同期居民消费水平也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9.98%)。2014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12元,突破两万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1]。2014年居民消费平均为17806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上年度的23609元上升至25449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7773元上升至8744元,分别上升7.79%和12.49%。居民消费结构在升级。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比例不断降低,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水平的消费投入和财政保障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有所提高。2013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31.2%,2014年降低为31.01%,2015年已经降至30.06%[2],从联合国划分的相对富裕的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在30%~40%)逐步向富足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在20%~30%)过渡。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327.37元上升到2586.50元,人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从1486.41元上升到1560.28元。从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来看,2014年人均量为238.40千克,略高于2013年的235.79千克。2.资源占用压力增大,用能结构继续优化。生活领域水资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增加。从2013年至2014年全国层面的数据来看,生活用水总量在上升,而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总量则在下降(见图2)。生活用水总量上升的速度(2.15%)高于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总量的下降速度(2.12%和1.36%)。此外,2013~2014年生活用水人均消耗强度也有所上升,从55.13立方米/人升至56.05立方米/人,同比上升1.67%。图22013~2014年全国用水情况生活领域人均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由2013年的335千克标准煤升至2014年的346千克标准煤,增长3.28%。2014年全国生活用能消费总量为47212万吨标准煤,比2013年的45531万吨标准煤增长3.69%(见图3)。就主要生活能源消费种类来看,2013~2014年,只有煤气的人均消费总量有明显下降,煤炭的人均使用量略有下降,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均有所上升(见图4)。图32013~2014年全国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图42013~2014年全国人均主要能源消费量集中用能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得到稳步推进。在居住方面,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从2013年的571677万平方米上升至2014年的6112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由420886万平方米升至449989万平方米。在出行方面,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数量已经从2013年的12.8辆上升至2014年的13辆。公共交通运营路线总长度由577581公里增加至620051公里。可再生能源的生活利用在农村继续铺开,主要体现在对太阳能和沼气的利用上。农村太阳能热水器面积、太阳房面积、太阳灶数量都同比有所增长。其中,太阳能热水器面积2014年度为7782.9万平方米,上一年度为7294.6万平方米。沼气池产量总量虽有所下降,但处理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的产量总量,以及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数量都有所上升。全国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数量由208551个上升到210719个。3.生活污染物排放控制有喜有忧在全国层面,针对城镇生活领域水体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考察显示,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代表的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强度在“十二五”期间保持下降态势(见图5)。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则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稳定攀升,烟粉尘排放总量则出现波动,但仍呈上扬态势。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成效得益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的推进。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15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85%。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4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从83.6%提升至90.2%(见图6)。2014年,全国各省份中,只有江西、黑龙江、海南、西藏和青海五个省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未达到85%。2011年还有16个省份尚未达到这个水平。随着建设力度的加强,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的削减能力将继续提高。图52011~2014年全国生活源主要水体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图62011~2014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控制则面临较大压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领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也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尚未出现逆转(见图7)。城镇散煤燃烧、餐饮油烟等,是生活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这些分散的排放来源在缺少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在低空范围造成的空气污染不容小觑。生活源长期以来并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且在污染治理上具有较为分散、综合整治效益难以显现等特点,防控具有较大难度。图72011~2014年全国生活源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阶段性特征明显与OECD国家和金砖国家的比较显示,中国绿色生活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正处在消费结构转换、资源占用不断增多、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增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方式带来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影响增大。1.与OECD国家及金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偏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与OECD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部分金砖国家相比也处于偏低水平。OECD国家201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9272美元,金砖国家的平均值为14364美元,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160美元,高于南非(12830美元)和印度(6020美元),但略低于金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36%(见图8)。在消费支出方面,2014年OECD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0450美元和4321美元,中国为2152美元,高于印度,但没有达到金砖国家的平均水平。在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以及恩格尔系数方面的情况也类似。图8中国与金砖国家、OECD国家人均消费水平比较2.中国生活领域的资源占用和污染物排放人均量小,总量大在相对较低的收入、消费水平下,中国生活领域呈现的一大特征就是资源占用和污染物排放人均强度相对低,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消耗和排放总量仍较大。从人均量来看,中国有一定领先优势。2014年,在生活用水方面,中国人均生活用水量(49.51立方米)在比较的39个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爱沙尼亚,既低于OECD平均水平(103.43立方米),也低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68.33立方米)[3]。在人均石油生活消费量方面,中国也有同样优势。与水资源和石油资源利用情况不相同的是,在人均煤炭生活消费量方面,中国要高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和OECD平均水平(见图9)。这反映了我国生活用能结构中,煤炭仍占据主要地位。在2014年,中国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所有OECD国家[4](见图10)以及巴西和俄罗斯[5]。图92014年中国与金砖国家、OECD国家生活人均资源消耗量比较图102014年中国与金砖国家、OECD国家生活二氧化碳排放量、垃圾人均清运量比较在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上,中国面临很大的削减压力。在生活用水总量、生活煤炭制品消费总量、生活石油制品消费总量上,中国在39个样本国家中都排在第一位。2014年,中国的生活用水总量是OECD各国总和的41.78%,占世界总量的15.04%。同年,中国生活煤炭制品消费总量是OECD成员国总量的4.4倍,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66%。生活石油制品消费方面,中国分别占OECD总量和世界总量的38%和15%。2013年中国生活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是OECD的35.38%,是世界总量的17.65%(见图11)。图11中国、OECD及世界部分生活资源消耗总量及生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3.中国处于绿色生活建设的矛盾多发期在努力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中国正面临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压力不断增大的问题,正处于绿色生活建设的矛盾集中爆发期。虽然与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18.79%(2014年)相比,水资源、石油制品的消耗总量,以及生活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世界总量的比值都略低,但根据2004~2013年的走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的水、石油等生活资源的占用总量仍会上升,生活源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也是如此(见图12),生态文明建设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图122004~2013年中国、OECD、金砖国家生活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这是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负重前行的时期,也是积极主动应对生活方式转型的时期。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等基本生存资料的比重在下降,用于生活质量提升的部分在上升。例如,恩格尔系数在降低,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在上升。另一方面,中国生活用能结构也在积极调整,并取得一定进展。例如,生活源用煤及煤制品消费总量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见图13)。又如,在可再生能源的直接利用方面,中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2014年在39个样本国家中,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直接利用总量遥遥领先(见图14)。图132000~2014年中国、OECD和金砖国家生活源用煤及煤制品消费总量图142014年中国及世界太阳能及风能生活消费总量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落实在绿色生活建设上,就是生活方式既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及发展需要,同时生活资源占用和环境影响又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避免造成生态破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OECD国家作为整体来看,已经在一些领域初步实现生活水平与环境压力的相对脱钩,如生活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生活煤炭消费量逐步走低。绿色生活建设成效初显,已经开始进入矛盾缓和期。中国及印度等金砖国家正处于社会发展剧烈变动期,建设任务重,矛盾多发,仍在向前追赶。二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现状(GLI2016)对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的考察显示,中国各省域的绿色生活建设存在不同步、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各省域整体建设水平不高,过半省域的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东部沿海地区绿色生活建设有相对优势,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绿色生活建设相对落后。有相对突出优势的省份数量偏少,在通过发展特色带动整体水平提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各省域GLI2016得分及等级见表1。表1各省域GLI2016得分及等级单位:分排名地区GLI2016地区消费结构地区资源消耗地区排放强度1天津77.43北京25.46宁夏22.56浙江32.382浙江75.5上海25.04浙江21.84广东32.383江苏74.87天津24.21江苏21.84天津31.624上海74.77江苏22.54天津21.60上海31.255北京72.59内蒙古21.50西藏20.88江苏30.496广东69.75浙江21.29山东19.68北京29.367山东67.53辽宁20.24海南19.44山东28.248宁夏63.35山东19.62四川19.20河北28.249福建62.65广东19.62云南19.20河南26.7310河北62.5青海18.78河南18.72福建25.6011河南60.68福建18.57上海18.48重庆25.2212海南59.73吉林18.37福建18.48海南24.8513重庆59.29河北17.95安徽18.48宁夏24.0914陕西58.77江西17.95重庆18.00四川23.7215山西58.26山西17.74吉林18.00陕西23.7216内蒙古58陕西17.53北京17.76山西23.7217安徽57.93黑龙江17.32湖南17.76安徽22.9618吉林57.07宁夏16.70广东17.76内蒙古22.5919四川56.9新疆16.70陕西17.52江西21.8420辽宁56.48安徽16.49山西16.80湖北21.8421江西56.34重庆16.07新疆16.80辽宁21.8422云南55.27湖南15.65贵州16.80云南21.4623湖南54.49海南15.44黑龙江16.80湖南21.0824黑龙江53.32河南15.23江西16.56广西20.7125新疆53.07贵州14.82青海16.56吉林20.7126湖北52.73湖北14.82河北16.32新疆19.5827青海51.91云南14.61湖北16.08贵州19.5828贵州51.19广西14.19广西16.08黑龙江19.2029广西50.98四川13.98甘肃15.60甘肃18.0730西藏47.67甘肃13.98辽宁14.40青海16.5631甘肃47.65西藏12.10内蒙古13.92西藏14.68注:各省域背景颜色246224的为第一等级,246224为第二等级,246224为第三等级,246224为第四等级。表1各省域GLI2016得分及等级(一)各省域绿色生活水平不一,半数以上省份GLI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GLI2016得分,全国31个省域的绿色生活指数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处于第一等级的省份有天津、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和广东6省市。第二等级的省份有山东、宁夏、福建、河北和河南5省区。第三等级的省份有海南、重庆、陕西、山西、内蒙古、安徽、吉林、四川、辽宁、江西、云南、湖南、黑龙江、新疆、湖北、青海等16省份。第四等级的省份有贵州、广西、西藏和甘肃4省份(见表1)。整体来看,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水平大部分低于平均水平,即得分等级处在第三、第四等级,不管是GLI2016还是二级指标得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不足半数,提升空间巨大。GLI2016得分仅有11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到消费结构,高于全国平均分的省份有14个,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都是13个。高于GLI2016平均分的省份,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天津等6个东部省份包揽了GLI2016第一等级,显示了消费结构优化和排放强度下降对绿色生活建设的强势拉动。GLI2016得分处于第一等级的省份在消费结构方面多具有相对优势,除广东之外,消费结构得分都处于第一等级。这6个省份同时也完全占据了排放强度得分的第一等级席位。6个省份中,浙江、江苏和天津在资源消耗方面也占据了得分第一等级的三个席位。第二等级中的山东、河北和福建也地处东部沿海地带,在消费结构和排放强度方面也有比较优势。河南和宁夏则是以资源消耗低和排放强度低赢取了较高得分。(二)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类型中均衡型占多数根据GLI2016三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全国31个省份的绿色生活建设可以划分为六大类型。分别是均衡发展型、相对均衡型、低度均衡型、消费结构优势型、资源消耗优势型、排放强度优势型。均衡发展型省份有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山东、福建6省市。相对均衡型省份有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新疆、贵州、黑龙江、吉林、江西9省区。低度均衡型的2个省份为广西和甘肃。消费结构优势型省份分别是辽宁、青海、北京、内蒙古。排放强度优势型省份有3个,为重庆、广东、河北。资源消耗优势型省份有7个,是四川、西藏、河南、海南、宁夏、安徽、云南。均衡类型省份包括了均衡发展型、相对均衡型和低度均衡型,在2014年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类型中占多数。均衡发展型省份的GLI2016得分均值较高,三个二级指标对应的建设领域得分均较高,有较强的消费实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相对优化的资源利用结构,以及较低的人均污染物排放水平。要保持相对领先优势并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均衡型省份应更重视生活资源的节约和优化。相对均衡型省份在总体得分和二级指标得分上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类型的省份应以消费结构升级作为绿色生活建设的关键推动力,以此为契机,推动节约高效利用生活资源,提升整体建设水平。低度均衡型省份的GLI2016及二级指标得分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消费结构有待升级,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这一类型省份需要在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高效集约化,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和控制,同步整体推动绿色生活建设。特色型省份包括了消费结构优势型、资源消耗优势型、排放强度优势型省份。如何将特色转化为优势,是这些省份在推进绿色生活建设中面对的问题。消费结构优势型省份的GLI2016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三个二级指标对应的建设领域中消费结构得分明显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得分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类型省份的居民消费水平已经有所提升,但资源利用水平尚未及时跟进,进而也影响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调整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这类省份的推进重点。资源消耗优势型省份GLI2016及消费结构、排放强度得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消耗水平则有一定领先优势。这些省份的优势在于,尚未全面遭遇生活水平提升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剧烈冲突,有机会避免或缩短矛盾多发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排放强度优势型省份的GLI2016得分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了排放强度得分水平与绿色生活得分水平之间的紧密联系。但要保持相对优势,这一类型省份必须继续深化消费结构改革,紧抓资源节约提效。(三)大部分省域绿色生活建设得到持续推进2013~2014年,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的进步情况各不相同。总体来看,半数以上省份推进顺畅,其中上海、重庆和福建的进步率最高。而河北、青海和宁夏等12个省份有所倒退。在三个主要建设领域中,消费结构各省域全面进步,资源消耗进步的省份过半,排放强度进步省份则少于半数。整体来看,处于进步状态的19个省份,进步幅度较小,平均进步率为4.51%(见图15)。只有上海和重庆的进步率超过10%。上海的进步,首先得益于排放强度显著进步(23%),其次是消费结构(9.91%)和资源消耗(0.14%)。在生活大气污染物人均排放强度普遍增长的情况下,上海人均二氧化硫、人均氮氧化物和人均烟粉尘排放量同时降低,在各省域中脱颖而出。重庆则以资源消耗大幅进步(21.32%),以及消费结构(7.51%)和排放强度(5.87%)的进步同时推进了绿色生活水平提升。2013~2014年,重庆生活用煤量大幅缩减,同时农村太阳能热水器面积实现较快增长,生活用能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图152013~2014年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进步率各省域消费结构升级呈现无一例外的进步态势。贵州、青海、甘肃、黑龙江、湖北和内蒙古的进步率都达到10%以上(见图16)。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卫生总费用各省份都实现了增长。略为遗憾的是,有5个省份未能实现人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有待加强。在减少生活物质消耗、扩大生活消费中精神文化类消费方面,有11个省份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有所减少,但仍有20个省份未能实现减量化。图162013~2014年各省域消费结构进步率有18个省份实现了资源消耗进步,进步省份的平均进步率为6.46%(见图17)。福建、湖南和黑龙江的进步率达到10%以上,广东和重庆的进步率更是达到20%以上。广东主要得益于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面的扩展,重庆和福建则是在生活煤炭使用量的降低方面成效显著,湖南人均汽油消耗量有所降低。退步省份的平均进步率为-2.43%。图172013~2014年各省域资源消耗进步率排放强度进步率的省份差异是三个二级指标中最大的,进步率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达到46.46个百分点,表明污染物排放形势严峻(见图18)。2013~2014年有14个省份的生活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取得了进展,平均进步率为4.40%。上海、海南和重庆的进步率居前三位,分别为23%、15.06%和5.87%。退步的17个省份平均进步率为-10.38%。图182013~2014年各省域排放强度进步率三绿色生活建设评价的思路与框架GLI2016是对绿色生活建设水平的考察。绿色生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色生活的理解和把握也必须置于生态文明的视阈。绿色生活建设的推进过程就是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过程。这个转型过程最终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这两个目标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赢在生活方式层面的具体体现。从这两个目标出发,在狭义的生活方式层面[6],即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生活是高质量的富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并非通过抑制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来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活力,而是追求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活力的提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永续发展为目标。绿色生活消费应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在整个消费支出结构中,满足生存型需求的支出比重应较低,在物质性生活资料上的消费支出比重应较低,在精神文化类、服务类产品上的消费支出比重较高,即用于发展型需求的支出比重较高。这体现了绿色生活建设的价值导向,即对优质的生活质量的追求,而非占有更多物质;以推进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创造性潜力的发挥、人的身心健康的和谐为目标,而非鼓励物欲的无休止膨胀。另外,绿色生活建设应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即广大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贫富差距小,社会福利健全,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资源社会投入水平高、均等化程度高。其次,绿色生活对生活相关物质资料的直接占用应是高效合理的。资源消耗在支撑消费结构升级,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更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同时,有两个基本导向。一是日常生活资源的占用方式,应集约高效。二是生活能源的消费结构应优质合理。满足第一个基本导向,应在生活方式中提升稀缺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其循环利用率。在日常生活的消费方式中,在衣食住行消费以及闲暇时间的支配上,应通过购买和使用节水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和服务,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抵制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高的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避免奢侈和浪费。在生产领域,扩大绿色产品的供应能力,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提高绿色产品在物质性消费中的比例,减少资源占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环境危害。满足第二个基本导向,就要优化生活能源利用结构,提升优质、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通过政策引导、扶持,采用财政、税收等手段,推广新能源产品、节能环保型产品,推动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再次,绿色生活中,生活污染物排放产生的环境压力应是适度的,不应超出环境承载力范围,不应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从长期来看,生活污染物在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上应与生活水平的提升相对脱钩。将人均生活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才能在排放总量上减轻环境压力,排放总量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排放强度首先是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和资源消耗方式效果的直接呈现。生活源污染物主要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气等。改变消费习惯、资源利用方式和能源使用结构,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产生量,降低有害生活废气的产生量。另外,排放强度的高低也能反映市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状况,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对污染物处置的能力高低,并间接反映政策和资金在绿色生活建设上的引导力度。一般而言,资源消耗的高效合理,污染物排放的减量都容易与绿色生活方式直接关联,而生活的富足高质却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强调绿色生活的第一方面特征,就会把消费增长等与绿色生活建设对立起来,背离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GLI2016是在GLI2014和GLI2015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GLI2014是中国与OECD国家绿色生活水平相比较而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着重考察消费结构、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和污染治理四个建设领域[7]。GLI2015将考察范围扩展到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聚焦消费结构、资源效率和排放效应三个主要建设领域[8]。GLI2016考察的主要领域是消费结构、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消费结构二级指标紧扣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支出结构、福利保障等内容展开评价。资源消耗二级指标强调了资源占用方式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排放强度二级指标反映的是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从生态文明要求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繁荣相一致的内涵出发,生活资源消耗量应以地区资源存储量和可持续开发、使用量为参照系,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应以一个地区的环境容量为限。在评价中应当考察生活方式与资源储备、环境容量的协调程度。但在当前可获取的数据条件下,还难以较为直观地对此进行考察和评价。这也是GLI指标体系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见表2)。各国各地区发展存在极大差异,现阶段生活方式的转型对不同地区来说存在差异。此外,相关领域指标数据的非线性特征,也使得评价面临一些技术困难。例如,根据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处于环境压力上升期与环境压力下降期的评价对象在评价得分上可能是相同的,但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却完全不同。这也意味着,绿色生活指数和绿色生活水平不能直接画等号。在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水平时,分析需要小心谨慎,结论的获得也具有相当的探索性,但这并不能否定评价的意义与价值。表2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分(分)权重值(%)指标解释指标性质绿色生活指数(GLI2016)消费结构(30%)人均可支配收入56.52本年可支配收入/本年人口总数正指标恩格尔系数67.83居民人均消费食品支出/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100%逆指标人均消费水平22.61本年人均消费支出正指标人均卫生总费用33.91本年卫生总费用/本年人口总数正指标人均公共教育经费33.91本年公共教育经费总数/本年人口总数正指标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45.22本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本年城镇人口数逆指标资源消耗(30%)人均生活用水量34.50本年生活用水总量/本年人口总数逆指标人均煤炭生活消费量57.50本年煤炭生活消费总量/本年人口总数逆指标人均汽油生活消费量46.00本年生活消费汽油总量/本年人口总数逆指标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34.50本年农村太阳能热水器面积/本年农村人口数正指标公共交通条件57.50本年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正指标排放强度(40%)人均化学需氧量生活排放量49.41本年城镇生活源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本年城镇人口数逆指标人均氨氮生活排放量49.41本年城镇生活源氨氮排放量/本年城镇人口数逆指标人均二氧化硫生活排放量37.06本年城镇生活源二氧化硫排放量/本年城镇人口数逆指标人均氮氧化物生活排放量37.06本年城镇生活源氮氧化物排放量/本年城镇人口数逆指标人均烟粉尘生活排放量37.06本年城镇生活源烟尘排放量/本年城镇人口数逆指标表2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明确中国绿色生活建设与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差距和比较优势,课题组对中国与OECD及其他金砖国家进行了绿色生活建设水平的国际比较,建构了国际绿色生活评价指标体系(InternationalGreenLivingIndex2016,IGLI2016)。评价同样围绕消费结构、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三个核心建设领域展开。但在绿色生活建设相关领域,可获取的国际比较数据较少,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数量偏少。消费结构领域三级指标共5个,资源消耗领域三级指标为4个,排放强度二级指标领域现阶段只有人均生活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个指标。为此,国际版与国内版相较,在二级指标权重上有所调整(见表3)。表3绿色生活建设国际比较评价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国际绿色生活指数(IGLI2016)消费结构40资源消耗40排放强度20表3绿色生活建设国际比较评价框架四中国绿色生活建设中亟待理顺的三对矛盾根据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的结果,在具体建设领域中需要梳理三对矛盾,即消费水平的规模与质量、资源产品的需求与供应、污染排放的存量与增量。(一)消费水平的规模与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升,消费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的扩大并非意味着质量的同步提升。从生态效益维度来看,消费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占用、物质消耗和污染排放。因为当前市场上兼顾生态效益的绿色产品毕竟仍非主流,即使相应的购买量得到了提高,整体消费规模的扩展仍然有可能会抵消这些产品消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为生态效益较差的产品购买规模过于庞大,环境压力仍在不断增加。绿色生活是否意味着紧缩消费规模、限制消费呢?消费规模缩减,意味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减缓甚至倒退,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要求不符。但只追求消费规模扩大,而不重视消费的生态效益,仍然是粗放型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要求不符。要真正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就要提升消费水平和质量,优化结构,使规模与质量相协调。首先,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产品消费中,提升绿色产品的比例。其次,在满足发展、享受需求的产品消费中,提升精神文化类、过程服务类产品的比重。再次,逐步降低生存型消费比重,提升发展型消费比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绿色生活不能与限制消费直接画等号。真正需要限制的是奢侈浪费型的消费,即相应消费已经超出适度范围,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形成危害的消费方式。从消费者主体角度来看,消费结构绿色转型的障碍之一在于,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认知度偏低。调研显示,消费者中确切了解消费可持续性内涵的比重不到40%[9],对绿色产品的标志、等级等相关信息的认知也较为模糊。消费者主体障碍之二在于,消费者一般偏向购买价格较低的产品,生态效益往往在购买行为中让步于价格因素。研究显示,中国绿色产品市场供应价格偏高,而消费者的普遍收入水平较低、绿色消费能力不强,使得绿色产品缺乏有利的市场竞争条件。即使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上海市,被调查者中82%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的绿色产品价位,也仅高出普通产品价格的10%[10]。消费者并不是绿色消费结构转型的唯一责任者,甚至也不是当前最主要的责任者。就中国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看,很多消费者仍处于被动消费而非主动消费状态。企业应该为绿色消费提供更多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产品,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政府应该提供完善的政策环境,共同推动绿色消费市场的成长。(二)资源产品的需求与供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资源消费的需求也不断扩展,但可以看到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张力还较为明显,两者的良性对接还有待推进。在生活能源产品的供应方面,在不少地区,因为缺少相应优质产品供应能力,居民在生活中实际上没有选择优质能源产品的主动权,但又有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结果还是推动传统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譬如,缺少清洁能源产品供应,反过来导致煤炭制品消费量的反弹,柴油、汽油等石油制品消费量的攀升。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步伐迟缓。与此同时,一些地区优质的能源产品供应能力又相对过剩,如内蒙古等地风力发电空转、弃风等现象十分普遍,未能实现资源供应的优化配置。要解决上述矛盾,一方面,应普及生态文化,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在消费能力增强的基础上,促进居民选择绿色、低碳、环保资源产品,从需求侧为资源产品的供应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应加强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资源产品,优化资源产品结构,为绿色需求的满足提供配套条件,引导资源消费需求向合理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来推进需求与供应的对接,还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因为当前环保绿色能源产品在价格等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