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与一只鸟一棵草两个气球一只鸟_第1页
一棵草与一只鸟一棵草两个气球一只鸟_第2页
一棵草与一只鸟一棵草两个气球一只鸟_第3页
一棵草与一只鸟一棵草两个气球一只鸟_第4页
一棵草与一只鸟一棵草两个气球一只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棵草与一只鸟一棵草两个气球一只鸟我上下班的路上,要经过一处正在创办中的小区。小区的规模很大,由三十几幢多层楼房和五六幢高层楼房组成。从挖槽开工到现在即将封顶,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

靠近路边,是一排板房,约有一百多米长的样子,是民工的住房,也自然地形成了工地的围墙。板房离路边有七八米的距离,用拆迁下来的砖块、石子铺了,与路连在一起,算是工房的院子,也是民工吃饭活动的场地。

平日路过这排板房,我们都是将脸扭向路的另一面,加快步伐匆促走过。由于上下班的时间,也正是民工在吃饭、或者在做上工前打定的时间。民工们灰头土脸满身泥污,没有人容许去多看一眼。假设是夏天,他们光着膀子,穿着裤衩,将一盆清凌凌的冷水,劈头浇下,任亮灿灿的水珠在黝黑黝黑的脊背上闪烁,他们的脸上露出快意的微笑,叫人看了有多少无奈!更加是火热的夏天,或者连绵阴雨后,他们随地倒掉的菜汤、剩饭,发出洋葱、咸蒜、咸鱼、虾酱的酸臭味道,让人不忍卒闻,甚至有呕吐的感觉。所以,尽管这一排板房,是我——包括好多人上下班必经的地方,但是,我们很少有人去关注一下,或者去看一眼,完全可以说熟视无睹。

一天上午,我稍早一点下班回家。那天气温零上三十八摄氏度。太阳当头,大地如烤,空气貌似一点就着火。照以往正常的上下工时间,民工们还要干半个小时才收工。这天可能是为了防暑,他们提前半小时便收了工。我走到工地旁边时,民工们有的在空地上冲澡,有的在工棚内拉呱说笑。这时,我本想快步走过,却无意中察觉一个很年轻的民工,我判断也就二十岁多一点,正拿着水杯——一个用过了的罐头玻璃瓶子,蹲在地上,正往从乱石子中长出的一棵小草上浇水。他低着头,弓着腰,很专心地浇着水。凉快的水从瓶子口细细地流出来,像一股小溪,缓缓地流向那一棵小草。小草张着小嘴,承受着那凉快的甘露,像一个婴儿在啜吸着母亲的乳汁。那个年轻的民工脸涨红着,光着的脊背黝黑泛光,汗水顺着脊沟不停地流着,像淌着的小溪。我觉得有点奇怪,便轻轻地走过去,看到那一棵小草。对,就是我们老家那里最常见的叫“勒死牛”的小草。它随处可以扎根,且根系兴隆强壮,深深扎入大地,很难拔除,所以被叫做“勒死牛”。

我低声问道:“天这么热,不在屋里休息,给这么棵小草浇水干吗?”他答道:“在这破砖碎石中,长出这么一棵小草,你不觉得心爱吗?”我说:“是很心爱。可它终究是一棵草。”他说:“是一棵草,可它长在这里就是一点绿。再不浇水干死了,连这点绿都没有了。”

我无言以对。

然而,另一个察觉更让我诧异。可能是听见我与青年民工的对话,这时,工棚里走出一个年纪大一些的民工,约摸六十岁左右,手里提着一个鸟笼,笼里是一只小鸟在欢快地鸣叫(说实话,我是一个鸟盲,真不知那只鸟叫什么名字)。

老汉提着鸟笼,吸着一支烟,晃晃悠悠地向着我们走过来。

老汉怡然自满。

我看着那位民工老汉。我知道,我的眼里弥漫着迷惑和诧异。

老汉貌似洞穿了我的心理,他眯着眼,笑了笑,说:“笑话我老头子吧?干建筑这卖力气的活,还有闲心养鸟?”

我茫然了。点点头,又慌乱摇摇头,连说:“不,不。”我的心里有点被揭了疮疤的感觉。

老汉吐掉了烟头。像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我们每天都在水泥石子里生活,听到的都是砖石和钢筋的撞击声。晚上,连个电视都没有。你说,我们有什么乐子?养个鸟玩玩,除了解闷,早上它还能把我们叫醒呢!”

我连连说:“是,是,是。”然后逃也似地离开了工地。

之后的几天,那一棵小草始终在我的心里缠围着,那一只小鸟老是在我的眼前欢快地腾跃着。我想,这小草和小鸟,原本是我们童年里最熟谙、最爱好的东西,是我们幼提防灵中最闪亮、最灵动的片面,而今,我们一旦生活在这高楼大厦里,沉醉在这霓虹摇曳中,怎么猛然就对它们目生了呢?是环境变更了我们,还是我们那原本鲜活的心生锈了呢?

草,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一种物质。在我的老家,沟沟坡坡,墙头甚至屋顶上,都会生长。没有人会把它当成一种植物来赏识抑或珍惜。它,春天发芽,夏天葳蕤,秋天枯黄,冬天凋敝,来年春风吹又生。人们往往把它当作杂草来除掉,甚至烧荒。而在一个年轻的民工眼里,它却成了破砖、烂瓦、碎石中的一抹绿色,绽放出璀璨的活力,成了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堡中的一道风景。我从心里感恩那位年轻的民工,他让我们冷漠了的心又恢复了和暖,让我们荒芜了的情感又萌生了新的气息。

鸟,也是大自然万事万物中最普遍的一种生灵。在我的老家,它就在我们院子里的树上栖息,甚至在我们的屋檐下、房梁上筑巢垒窝,生息繁衍。它是人类很好的挚友。那位民工老汉,可能年老体弱,甚至久病缠身。但是,为了生存,他从温馨的家园来到这目生的城市,在泥浆砖石中劳作,在孤寂苦闷中生活。他选择养一只小鸟,这种亲切和暖的方式,填补工作之余的空虚,丰盈每一个枯燥的日子。他喂养着小鸟,就像亲偎着自己的孩子,抚摩着心灵最柔嫩的地方。他的心,或许会抚慰一些,滋润一些。

其实,我想说的,不仅是,那位青年民工、还有那位老汉民工,他们对工作对生活那种乐观的胸怀、那种亮堂的心态,感染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抛却一切烦扰忧愁,摒弃一切怨天尤人,直面生活,笑对人生。

我想说的是,那一棵小草,不知是何处的一粒种子,从哪儿吹过来,落在了这堆砖石中,就生出了这一点绿色,而不知何时,它又会被吹向哪儿去;还有那一只小鸟,不知从哪儿飞来,被老汉民工喂养,给他添加一点喜悦,而明天,它又不知会飞向哪儿去。

我想说的是,那位青年民工、还有那位老汉民工,他们又多么像那一棵草、那一只鸟!他们从天南地北漂过来,用石子砖块钢筋水泥,为这个城市增加着高度。不管这个城市多么崇高与宏伟,都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而他们,在这个城市却没有立锥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