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洛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下半年洛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下半年洛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下半年洛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

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

2.李清照的号是()

A.香山居士B.六一居士C.淮海居士D.易安居士

3.对三年,乃流王于彘中的流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流动B.流传C.流放、放逐D.江河的流水

4.下列哪句词不是纳兰性德的()

A.人生若只如初见B.谁翻乐府凄凉曲C.洞房昨夜停红烛D.君不见,月如水

5.诗歌《北方》的作者是()

A.戴望舒B.艾青C.徐志摩D.闻一多

6.《报刘一丈书》的主要内容是()

A.同情底层百姓的疾苦B.同情刘一丈的人生遭遇C.揭示官场的黑暗腐败D.表达怀才不遇的情怀

7.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D.通过抒情来说理

8.以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为创作主张的唐代诗人是()

A.王安石B.欧阳修C.白居易D.韩愈

9.下列作品中,反映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是()

A.《听听那冷雨》B.《故都的秋》C.《我与地坛》D.《围城》

10.《故都的秋》一文中故都指的是()

A.西安B.南京C.北京D.洛阳

11.下列词作中,以良辰美景抒写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的是()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声声慢·寻寻觅觅》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2.以下关于王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蒙是当代作家

B.王蒙前期创作主要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各种矛盾

C.王蒙的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

D.王蒙小说《春之声》的主人公为方鸿渐

13.《雪夜访戴》选自()

A.《淮南子》B.《汉书》C.《搜神记》D.《世说新语》

1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自()

A.《老子》B.《大同》C.《论语》D.《孟子》

15.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

16.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其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是()

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

17.以飘逸、奔放、雄奇、壮丽为诗歌风格的唐代诗人是()

A.柳宗元B.韩愈C.李白D.王维

18.《谏太宗十思疏》从文体上看是一篇()

A.奏疏B.语录C.杂文D.书信

19.李斯《谏逐客书》所奏请的皇帝是()

A.秦穆公B.秦孝公C.秦惠王D.秦始皇

20.雪莱《西风颂》中的西风是_____的象征()

A.破坏者B.保护者C.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D.捍卫者

二、阅读理解(10题)21.下列对上规姚姒,浑浑无涯中的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规矩B.规范C.规定D.学习

22.作者对车夫姚纳倾注了怎样的感情?

23.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分别象征什么?

24.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有哪些显著的特色?

25.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姚纳的真正苦恼是什么?

26.阅读诗歌《天狗》,然后回答问题。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请回答

《天狗》的作者是?诗歌写于哪个历史时期?

27.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淡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启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方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现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文章为什么要分轻重?作者认为分轻重的方法有哪两种?

28.从这段话的精神出发,可以把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

29.(3)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遥岑远目。

32.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33.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曲士

34.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切峻

35.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36.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3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8.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

39.求!无乃尔是过与?

40.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流年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

42.短文二:

有输有赢才是人生

刘墉

今天你放学回家,我问你在学校好吗?你没搭腔,我就觉得不对劲,果然走进厨房,看见你正搂着妈妈,眼睛红红的。

是身体不舒服吗?我问你。

你没答,妈妈答了:只是流鼻涕。

我又问你:是什么没考好吗?

你点了一下头,眼泪突然像断线珠子似地滚下来:历史没考好,才考了八十四分。

别人都考好了吗?我问。

好多人考得比我好。你嘟着嘴,我从来没考过这么烂。接着一转身,冲上楼去。

我也跟上楼,看你进了浴室,对我没好气地说:不要理我,我哭一下就好了。

果然隔一阵,你已经平复,坐到书桌前面,弯身翻书包,拿出厚厚的历史课本。

我认识那课本,因为前几天你留在客厅桌上,我曾经翻过,里面除了讲历史,还附带了许多相关的世界名著。记得当时我问你是不是课外读物,你说是课本,还赞美那书编得真生动。

我坐在你的床上,看你拿出考卷在检查。

是错了吗?我又问你。

是错了。你说,可是我真不懂,为什么自己会那么糊涂,别人都没错,连最烂的男生都会的几个‘军事强国’,我却会错!忘了写德国。说着说着你又哭了,一边呜呜地哭,一边说:我不是没念,我念了啊!

孩子!看你哭,我也很伤心,尤其当你说别的同学问你成绩时,我可以想象你当时的尴尬,因为你的成绩从来都是最好的。

但我也要对你说,这世界上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获。有时候,你可能用的种子不好、水土不对,再遇上坏天气,结果下了最大的工夫,反不如那些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却没努力的人收获来得好。

你也要知道,知识不见得全由课本里得来,那些最顽皮的男生,可能成天阅读战争小说,他们的长辈可能参加过二次大战,在家总说当年的往事;他们又可能爱读报、看历史频道和益智问答节目,他们看似没有认真读书,却因为周遭的氛围,而在自然中学习了。你甚至可以猜,他们玩的战争电脑游戏,都有帮助。

中国有句俗话——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不见得你最用心的,就一定成功;反而可能无形中造成的机缘,使你获胜。

但是会不会因此,你就不必耕耘了呢?

错了!尽管不见得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但是耕耘多的人总能有较多的收获;这就好比守株固然可能碰上一只自己撞上树的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击的猎人。

再举个例子吧!我从小就喜欢写文章,可是常常投稿没几天,就收到厚厚的信,里面装着退稿,主编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懒得写。

有一阵子,我被退得实在伤心了,不再投稿,但是总在翻报的时候幻想有自己的文章发表。你想想,这实际吗?我不投稿,怎么可能有文章发表?投稿固然有被退的伤心,但是不投稿就连伤心的机会都没了。所以有意栽花花不发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种更多的花。

记得昨天晚餐,婆婆说养孩子,忙得要死,好辛苦时,我怎么说的吗?我说养孩子固然辛苦,但是正因为有苦才有乐。孩子这次考糟了,下次考好了,苦成了乐;孩子前天病了,今天退烧了,担忧成了欣喜。我又说人生如果只是一根平平的线,多没意思?一定要起起伏伏,有付出,有获得,才丰富。

那么,我现在也要对你说,人生就是要有成功、有失败,才有意思。你今天失败了,痛定思痛,检讨改进,明天反败为胜,多棒!而且如果你能由今天的小考中得到教训,使你明天的大考不再犯错,这小考不就像注射疫苗,小小疼一下,却能避免得大病吗?

亲爱的小丫头,别再为人家考得好、你考糟而伤心了吧!你甚至应该为那些顽皮男生,居然能拿回家一张九十分的成绩单,然后得意地说他赢了你而高兴呢!

有输有赢,才是多彩的人生啊!

(有删改)

文章画线句中的兔子和猎人分别喻指什么?

五、作文题(1题)4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阅读的幸福时代,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人工智能对阅读的影响诚可期待。有的人认为数字阅读碎片化,会导致阅读能力和水平每况愈下;有的人认为前述担心纯属杞人忧天,数字阅读将来会取代传统阅读;有的人认为根据不同的阅读人群、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方式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请你对上述材料中所谈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或阅读实践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作者在文中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固然伟大,但是都江堰为民造福的功绩更是不可湮没,显现了一种推崇为民造福的崇敬精神

2.D香山居士是白居易;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淮海居士是秦观。古人的名号容易混淆,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留心

3.CC三年,乃流王于彘的意思是:三年后,人们就把厉王驱逐到彘地去了。句中流的意思是流放、放逐

4.CC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谁翻乐府凄凉曲出自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君不见,月如水出自纳兰性德的《金缕曲·赠梁汾》。洞房昨夜停红烛出自唐代诗人朱庆馀所写的《闺意上张水部》

5.BB《北方》一诗写于1938年2月。因一位朋友感叹北方是悲哀的,触发了艾青的思绪。于是他便满怀深情地创作了《北方》一诗,吟唱出对北国大地和人民的悲哀、同情和挚爱;同时也表达了全民族渴望光明的理想主义情怀

6.C《报刘一丈书》一文并不是简单地揭露权要者、干谒者、守门人的种种丑态,而是通过对这些人物讽刺,提示整个官场的黑暗腐败

7.C陶诗是生活本身的理趣化,对常事常情的妙悟,俯拾皆情,情景浑融,以平淡自然而又含义丰富的面貌,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丰富的田园生活画卷

8.C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是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试图以诗歌为手段,把政治弊端、人民疾苦反映给统治者,以求得政治的革新,于是就出现了著名的中唐新乐府运动

9.A《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反映了其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10.C《故都的秋》中,故都指北京,当时称为北平

11.A柳永的《八声甘州》通过描绘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词人久客他乡急切的思归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辛弃疾的《摸鱼儿》上片描写抒发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词,情调婉转凄恻。李煜的《虞美人》通过描写三月春光来表达自己国破家亡的痛苦

12.DD方鸿渐是钱锺书《围城》中的主人公,《春之声》的主人公是岳之峰

13.DD《雪夜访戴》选自《世说新语》,作者为南朝宋的刘义庆。故事介绍了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显示了他作为名士的潇洒自适,率真豪放

14.CC孔子在《论语·樊迟、仲弓问仁》中提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实践仁的一种具体表现

15.AA辫子是封建势力复辟与旧的思想意识束缚的象征,也是小说《风波》贯串始终的线索

16.CC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是《周易》。《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7.C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词采瑰玮绚丽,风格飘逸自然

18.AA《谏太宗十思疏》中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19.DD《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始皇嬴政的一篇奏章,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任用客卿使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20.C《西风颂》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情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西风作为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所以,西风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

21.DD规的意思是取法,学习

22.同情

23.前者象征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祖国;后者象征中国人民不间断的反抗和斗争

24.一是多用叠字,二是善用口语

25.姚纳死去儿子的痛苦无处诉说

26.郭沫若五四

27.原因:一可避免单调,二有利于突出重点。方法:一是从层次上显出,重要的内容放在重要的层次;二是从篇幅分量上显出,重要的内容应多占篇幅

28.一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9.(3)做人要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0.BB《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31.目:名词用作动词,望的意思

32.反:通返,返回

33.曲士: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

34.切峻:急切而严厉

35.若:你

36.率:大都

37.赍:给予,赠送

38.贿:财物,指女子的陪嫁

39.过:动词,责备

40.流年:流逝的岁月

41.小枣树是弯腰屈膝、软弱无力、消极生存的,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在于将小枣树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

42.兔子喻指由机缘获得的收获,猎人喻指那些为收获更多而主动出击的人

43.多元化阅读才是幸福现代社会,人工智能对阅读的影响日渐凸显,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与以电子书为代表的数字阅读之争甚嚣尘上,有人对数字阅读的碎片化嗤之以鼻,也有人预言传统阅读的没落才是大势所趋。而我却以为:两种甚至更多的阅读方式并存,能够进行自由、多元化阅读的时代,才能称得上我们阅读的幸福时代。传统阅读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阅读文化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