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孕育(yùn)潮汐(xī)雾霭(ǎi)目孔一切B.簌簌(sù)追溯(shùo)狩猎(shòu)添衣无缝C.陨石(yǔn)粗糙(cāo)沟壑(hè)销声匿迹D.农谚(yàn)遗骸(hái)山麓(lín)海枯石烂3.(2分)下列依次填入下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________,为我送来生机;如_________,为我带来希望;如________为我送来芬芳。①沙漠里的一片绿洲②春天里的一缕凉爽③久旱时的一场甘霖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B.欢笑声在老师走进教室的一瞬间戛然而止。C.近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D.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5.(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①”。家校社合作共育,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②,让所有参与者实现精神共振,产生③的“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更有着④社会并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功效。A.①宝岛②合力③润物无声④影响B.①环岛②磁场③潜移默化④辐射C.①环岛②磁场③点石成金④影响D.①环岛②合力③潜移默化④引领6.(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想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不能撒谎)A.老师,我是不该迟到,但我不是故意的。我以前是有过迟到的现象,但这一次跟以前的原因不一样,信不信由你!B.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故意的,不信您可以到街上去问问,我绝对没有骗您,骗您我是小狗!C.老师,我迟到是有原因的,但绝不是睡懒觉,也不是在街上闲溜达,可我不能说出来,求求您相信我吧!D.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无故迟到的,我有不得己的原因,请老师相信我,我自认不愧为您的学生!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2)或尽粟一石(________)(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2.(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即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强调了千里马的重要性。B.本文借千里马“受辱”和“骈死”的事例,呼吁人才应当自强,莫等待伯乐。C.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统治者。D.作者借千里马最终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理。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几女共沾巾。(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9、(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5)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7)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8)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9)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到哪儿去了袁越①你有没有想过,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向上方扩散,然后在对流层中反复循环,直至被分解。②要想详细解释这件事,必须先科普一下大气分层的概念。我们头顶上的大气层是分层的,最底下的一层叫作对流层,厚度大致在8~20公里。位于地表的空气被土壤反射的太阳光加热变轻,向上移动,上升途中逐渐变冷,再沉降下来,如此反复循环,变化莫测,我们常说的“天气”就发生在这层大气里。③空气中的人造污染物,比如雾霾的主要成分气溶胶,就是被这股上升气流带到高空的。之后会在对流层中反复循环,通常在几周的时间里便会被分解掉,或者变成酸雨重新降到地面。④对流层上方的大气层叫作平流层,这层大气的温度下低上高,和对流层正相反,因此对流层中的大气很难进入到平流层当中。以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只有火山爆发的强大力量才能把水蒸气和火山灰喷到平流层的高度,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类污染物很少能影响到平流层。⑤1996年,科学家们通过气象卫星发现在青藏高原的上空出现了一个气溶胶层,范围大致在地中海东岸、中国西部和印度南部之间,高度大致在13~18公里,几乎已经达到了对流层的最高点。不过当时这个气溶胶层的浓度很低,气象学家们并没有太在意。⑥200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气象学家让-保罗·威尼尔(Jean-PaulVernie)在分析气象卫星发回来的数据时惊讶地发现,这个神秘的气溶胶层的浓度大大增加了,竟然达到了1996年时的3倍。威尼尔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因为一旦气溶胶进入到平流层,就可以随着平流层特有的强劲侧风迅速扩散到整个地球大气层,并给臭氧层带来严重的破坏。众所周知,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膜,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没有被臭氧层吸收,而是直接照射到地表的话,将会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⑦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现象,NASA向中国和印度政府发出申请,试图派飞机进入青藏高原上空进行采样调查,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于是威尼尔只好退而求其次,和印度气象学家合作,通过高空气球来研究这一神秘现象。2014年,威尼尔在印度的三处地点释放了高空气球,之后他又在2015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重复测量,终于得到了可靠的数据。⑧2016年9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召开的气象学大会上,威尼尔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测量结果。他发现这层气溶胶当中90%都是直径小于0.2微米的液态污染物,其中大部分是硫酸盐,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灰尘和碳基污染物,其成分和人类活动(比如汽车尾气或者火力发电厂)产生的污染物十分相似。⑨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产生于地表的污染物究竟是怎样跑到如此高的地方去的呢?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气象学家威廉·刘(WilliamLau)通过分析气象模型给出了答案。原来,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使得那块地方上空的大气层被加热,温度比低海拔地区同样高度的大气层温度还要高,这个温差在夏季格外突出,导致青藏高原上方在每年夏天都会出现一个高空气泵,把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空气吸过去,这就是著名的亚洲季风的来源。来自印度和中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物随着这股强劲的季风被吹到了青藏高原上空,再被这个高空气泵吸到了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交界处。⑩这股季风当然自古以来就有,但1996年正好是中印两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刻,于是两国工业化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终于被气象卫星发现了。这个解释虽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但已经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知道气溶胶一旦进入平流层的话就很难被降解了,而是会停留在那里很长的时间,对臭氧层带来持续性的破坏。这一现象如果最终被确认的话,这就意味着中印两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再是地区性的了,而是会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灾难。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这件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3.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⑤段中“几乎已经达到了对流层的最高点”。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5.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脚下的流沙①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②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吓得我赶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下,这一看,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两只鞋边沾上了点点粒粒的沙子,没想到,这沾在鞋上的沙子,竟成了无可抵赖的证据。我无话可说,只好羞愧地低下了头。③母亲走了过来,拿来一双干净的鞋,让我将脚上的鞋换下来。母亲将那双鞋拿到水池边,边洗刷鞋上的流沙,边说道:“脚踩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即使细小到你眼睛看不见,但别人也能看得见。流沙,就是一个人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的人生。”④我惊讶地望着母亲,没想到,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竟说出了这么富有诗意的话来。那一刻,我感到母亲好聪明,甚至好伟大。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流沙这个词,原来流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伴随在人的脚下。⑤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用“沙”这个字组词,班上同学大都组成了沙漠、沙发、沙子、沙滩、沙地……只有我一个组成了“流沙”这个词,当时课本上还没有学过这个词。老师特意在全班表扬了我,说这个词组得好,并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⑥我将那个鞋上沾有流沙的故事说给了老师听。老师夸我有一个智慧的妈妈。听到老师的夸赞,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甜蜜。⑦二十多年后,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向我说起那个我在班上说过的流沙的故事。他们说,这么多年了,只要一看到自己鞋上沾上的那些流沙,他们就会想起我,想起我说过的那个故事。⑧我听了,感动莫名,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少年时,大家在一起的许多时光,都已淡忘、模糊了,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这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不能不令人感慨,心如潮涌……⑨长大了,我离开母亲,到过许多地方,并在很远的城里安了家。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我开始不明就里,问道:“妈,您在看什么呢?”⑩母亲认真地说道:“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沾上的流沙。”⑪母亲轻轻的一句话,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孩提时的那一幕,像电影一样,又在眼前浮现,真真切切,忧如昨日。我下意识地在努力检索自己所走过的路,心中隐隐地有些忐忑和不安。⑫这么多年过来了,尽管母亲不在自己的身边,但我仿佛感到她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母亲说得对,人走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无论自己行走的多么隐蔽,都隐藏不了脚下的流沙。⑬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寻常、可以贫穷,但绝不能走错了人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1.本文以“脚下的流沙”为线索讲述了哪几件事?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结合语境,说说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这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⑬段画线句“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的理解。4.标题中的“流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哥哥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______)(2)《傅雷家书》体现了傅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兴趣是第一位的。(______)(3)傳雷在家书中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______)2.“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请站合保尔的经历,举一例说说保尔的性格特点。13、(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我国的浙江杭州举行,今年的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让我们响应号召,共同完成下面的任务。1.任务一:请你写出一句环保宣传语。2.任务二:以下的所提到的自然景观从前是何面貌?请选择任意两处用古诗名句进行表达。(1)庐山近年来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瀑布水量锐减,早已没了当年气势,即使雨水季节,也只剩下“一根线”。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对杭州西湖的评价结果为:“2002年度城市内湖水质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质达到三类水质外,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和济南大明湖水质均为劣五类。”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06年9月以来,湖南省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骤降至30多年来历史最低点,湖水自净能力降低,再加上湖区大大小小上百家造纸、化工企业的违规排放,造成洞庭湖污染严重。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务三:在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很多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请你对这些环保意识淡薄的人说几句话,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当中来。(不少于50字)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根据要求作文。小石潭,竹树游鱼,是柳宗元遇见了“美”;壶口,飞瀑龙槽,是梁衡遇见了“美”……只要静下心,打开纯净的眼帘,我们和“美”永远不会擦肩而过。请以“我,遇见了美”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
《社戏》选自《呐喊》,故B错误,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孔”应为“空”。B项“溯”应读“sù”,“添”应为“天”。D项“麓”应读“lù”。3、B【解析】
B.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可根据横线后的“生机”“希望”“芬芳”来判断,它们依次对应的是“甘霖”,因为有了“甘霖”给人带来生机;“绿洲”给人以希望;“芬芳”对应“凉爽”。故选B。4、C【解析】
C.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合语境。5、B【解析】
这段话讲的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教育中的关联作用。从“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提示可知,这三个方面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故填写“环岛”;从“让所有参与者实现精神共振”可知,这是在发挥教育的“磁场”作用;从产生“‘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可知,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从“并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功效”可知,这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教育产生的“辐射”效果。据此分析应选B。6、D【解析】
A.“信不信由你”语气生硬。B.“不信您可以到街上去问问”对听话者不信任。C.“求求您相信我吧”哀求式的,不得体。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2.(1)只(2)有时(3)用马鞭赶3.【小题2】(1)喂马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小题3】【小题3】D【解析】选自《杂说》作者:韩愈年代:唐代1.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策”是“用马鞭打”;“或”是古今异义词,“有时”的意思。3.【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食、而”两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且、等、安”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理解。A强调“千里马的重要性”应该为“强调伯乐的重要性”;B“呼吁人才应当自强,莫等待伯乐”不合文意,文章呼吁更多能够发现人才的伯乐出现;C“以伯乐比喻统治者”错误,“伯乐比喻识才之人”。据此,答案为D。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8、(1)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2)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解析】
(1)考查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语境中解读。也就是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宦游”在句中的意思是“出外做官”。“无为在歧路”的意思是无须在分别的岔路口。“无为”的意思是“无须,不必”的意思。(2)考查这首诗的别具一格之处。可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意思是: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表现出诗人的胸襟宽阔,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且语句豪放清新。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此理解作答。9、(1)萧萧班马鸣(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波撼岳阳城(4)胡为乎泥中(5)万籁此都寂(6)寂寞沙洲冷(7)零落成泥碾作尘(8)在城阙兮(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萧、庇、俱、撼、籁、碾、阙、兮、怆、邃、涯”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逻辑顺序。2.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3.①作诠释。通过对平流层的诠释,清楚地说明了平流层的位置和特点;②作比较。把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温度特点进行比较,具体鲜明地说明了对流层的大气很难进入到平流层的原因。4.不能删去。“几乎”是“接近于”,表明离最高点差不了多少,但并没有达到最高点,删去后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本文标题运用了设问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即说明“空气中污染物的去向”这个事理。【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文章从“大气分层的概念”先阐释概念,“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现象……”再列举现象,“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产生于地表的污染物究竟是怎样跑到如此高的地方去的呢?”探究原因,可见使用的是逻辑顺序。2.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代词指代的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结合前文内容来理解,指的是前一句所说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都跑到哪里去了?”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划线句子对平流层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平流层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几乎”是“接近于”,从范围上加以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5.考查对文章题目的赏析。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能够增强文章吸引力,生动、形象、新颖引出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去向”的说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1、1.示例:①母亲从“我”鞋上的流沙发现“我”在撤谎;②“我”用“流沙”组词受到老师夸赞;③同学聚会,大家对流沙的故事记忆犹新;④长大后,母亲用“流沙”设喻,教育“我”走好人生的路。2.(1)示例:“竟然”,竟,出乎意料的意思;二十多年了,同学们竟还记得课堂上那个流沙的故事,既表现了“我”的吃惊与感慨,也突出了这件事对大家的影响深远。(2)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描写了每次回家母亲检查“我”鞋上流沙,表现了母亲以此教育“我”走好人生路的做法,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3.21.示例: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是母亲对“我”的教导和期望,只有做到了,才是对母亲的孝。无论儿时还是长大后,母亲都用“脚下的流沙”设喻,教育“我”不要懈怠放纵,要正直、刚强,表现了母亲的教育智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4.示例:一是指河边的沙子,二是喻指人生道路中的错误。表达了对要正直、刚强地走好人生之路的感悟,以及对母亲教育影响的感激。【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中围绕题目“脚下的流沙”在①-④段中“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写了母亲通过脚上的流沙发现“我”撒谎了;⑤⑥段写“我”组了“流沙”这个词,“老师特意在全班表扬了我,说这个词组得好,并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并赞扬了妈妈;⑦⑧段写“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向我说起那个我在班上说过的流沙的故事”;⑨-⑪段写长大后,母亲用“脚上的流沙”教育“我”不要走错路。据此理解作答。2.(1)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赏析。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词语的意思+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刻画)的内容。“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这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句中“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我”当年的故事能让同学们记忆犹新这让“我”很意外,同时同学们对这件事有深刻的印象,也表现了这件事对同学们的影响。(2)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每次回家后母亲的举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据此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尾的理解。文章结尾“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母亲经常用“流沙”教育“我”,“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这让“我”感觉到走好脚下的路,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据此理解作答。4.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通常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里的“流沙”表层含义就是指的河边的泥沙,深层含义,结合母亲的话“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沾上的流沙”可知这里的“流沙”指的是不该有的错误。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对母亲的感激。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1)×(2)×(3)√2.示例: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写作,他具有坚强乐观,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解析】1.(1)错误,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启发和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2)错误,道德和艺术的第一位的。(3)对。2.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13、1.示例:保护环境,人人有则;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2.示例:(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3.示例:现在你不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环境,将来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若每个人都关注环保,我们的世界将成为绿水清山永驻,鸟语花香常伴的桃花源!【解析】1.环保宣传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环保”的主题。如“保护蓝天碧水,共建绿色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等。2.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诗歌文化,多记忆有关描写“庐山”“西湖”“洞庭湖”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理解性默写。学生所写诗句符合题干要求即可。3.考查对材料的个性化解读或知识迁移能力。开放性试题,只要所提建议合理即可。如:我们应增强环保意识,不要再随处乱丢垃圾,将垃圾进行再回收。这既环保又节能。这一切都是要靠我们每个人从一点一滴做起。例如买菜时用布袋子或篮子,这样我们就不会再看到塑料袋满天乱飞了;扔垃圾时要进行垃圾分类,能回收的要放入可回收的垃圾箱里,这样可以使废物充分利用起来。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保护人类地球做出一点贡献,让我们少丢一点垃圾,多节约一点能源,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秋季学期小学德育志愿服务计划
- 小学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计划
- 环保产业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教育类展会参展方案计划书
- 科技公司项目物资装备准备计划
- 环保工程成品保护及维护管理措施
- 建筑工程工地实习计划
- 科学课程资源整合计划
- 初中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计划
- 食品批发合同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自查表
- 50道经典逻辑题
- 劳务投标标书模板
- 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市场分析报告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灯具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网络项目割接方案V8
- 幼儿园老师爱的故事——感受一个听障儿童的成长
- 水利工程监理安全台账
- 《美丽的集邮册》朗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