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项是()A.撺掇敦实妩媚相辅相成B.浮躁暸望帐幕不修边副C.辐射沼泽污蔑挑破离间D.告诫懈怠巅簸同眩神迷2.(2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朱光潜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探讨了诸如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烦恼与乐趣等话题,给中学生指明了人生方向。B.《傅雷家书》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教育家傅雷晚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C.保尔·柯察金是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儿子,小时候他曾身体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一度灰心丧气,想自杀,后来在丽达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D.《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都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哥哥孙少安不安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平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E.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你会发现书中这些令人景仰的巨人,心中也埋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巨人之所以为巨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坚守着自我实现的理想。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B.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C.全场的日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D.他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4.(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háng)砂砾(shuò)行将就木袖手旁观B.瞭望(liáo)斡旋(wò)名幅其实周而复始C.两栖(qī)龟裂(jūn)川流不息接踵而致D.连翘(qiáo)虔诚(qián)漫不经心轻歌曼舞5.(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杜甫之后,唐朝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卖炭翁》描述了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的情怀。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出自于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D.马克·吐温是一位美国作家,细读其作品,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亭亭净植_________(2)而名之不可_________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香味:莲——_____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的品性。8、(3分)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小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7分)默写。(1)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3)当窗理云鬓,________。(《木兰诗》)(4)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虎见之……以为神,________。(《黔之驴》)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小题。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第二,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材料二图1图2材料三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肥胖也属营养不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重视学生一日三餐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1.请在材料一中找出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2.材料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根据文意,在材料一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4.材料三中专家说: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过度肥胖?11、(15分)又见“点葫芦”何申⑴初春那日去吃农家饭,时间稍早,便往村后沟里随意走走。山杏乍开,溪水淙淙,小路弯弯,好不惬意。忽听不远处有咚咚咚的敲打声,声音不大,节奏均匀,只是有点偏快。我有些诧异,难道是点葫芦的声音?转过山弯,果然见一行人正在种地,那声响正发自播种者用小棍敲击点葫芦。点葫芦,久违了,没想到又见到你!⑵记得插队第一年春耕时,去生产队库房领农具,见角落里有几个类似葫芦丝但个头儿要大许多的物件,我傻傻地问这是什么乐器,吹呀还是弹?社员乐了,说那是点葫芦,是敲的。怎么敲,一会儿你就明白了。那天种谷子,到了地里,社员往点葫芦里装满谷种,站在垄沟里一敲,我顿时不仅明白了,还佩服得不得了——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即谷子,去皮称小米。点葫芦,就是专门用来播撒体积较小如谷子、芝麻、烟籽儿等种子的器具。别看那东西不起眼,像出土文物,却是农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⑷点葫芦,顾名思义,葫芦是主体。待葫芦长成后,取个头稍大的,把内中掏空。掏空是个技术活,不能一破两半,那就成瓢了。只能在葫芦顶底两端各破鸡蛋大小的孔,掏空晾干。然后在葫芦底部安一个木把,要牢,便于手拿。前端则装个尺把长亦掏空心儿的向日葵秆,封住断头,再在上部开一小孔儿,孔儿下绑几缕干高粱穗。同时,在葫芦大肚上开个往里装谷种的洞洞,这样,一个点葫芦就做成了。操作时,葫芦里装种子,手持者行走在豁开的垄沟间,用小棍有节奏地敲打葫芦头,顿时,谷种就从向日葵秆上的小孔中蹦出,顺着高粱穗均匀地散落到田垄里。⑸塞北山地缺水,谷子耐旱,早年种得多。在春耕时节,不论深山沟壑多么曲折,多么寂寥,只要听到敲击点葫芦的声,追声寻去,就会看到播种的人马,顺序是:拉牲口的、牲畜、扶犁杖的、点种的、撒粪的、培垄的、踩垄或压垄的。我拉过牲口,撒过粪,也压过垄,但没有敲过点葫芦,使用点葫芦的都是年纪大的人。⑹点葫芦的声响,是一种劳作号令,更是社员一年的希望。点葫芦咚咚,我们各自低头如在流水线上干各自的活。点葫芦咚咚咚,将近晌午的阳光照着干燥贫瘠的山地,缕缕热气时隐时梦幻般升腾。点葫芦咚咚咚咚,口干,流汗,肚子咕咕叫,但只要点葫芦声音在响,就要脚步不停地往前奔。那天我望着渐渐远去的人马,再看留在地里的一行行脚印,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开窍:千百年来农民的生活,好像就如在这漫长的山地里走呀走的……⑺自离开乡下,就再未见过点葫芦。而且现在种地也不比先前。先前传统,现在简单,有除草剂和化肥,就不用耪地施农家肥。雇个机器一播一埋,就等着秋收了。于是那日我便奇怪——那村子有生态园区,建了许多大棚,种着草莓和果瓜,山上又有栗子树,村容整洁漂亮,已进入“美丽乡村”行列,为何又用老法子种谷子呢?⑻不由得上前看个究竟,近了看清,那一小队人马竟都是些年轻人,穿着同样的上衣,显然是公司的员工。问了得知,来生态园游览就餐的人,都希望吃到更原生态的食品。为此,这里的员工费了很大劲,才找来几件早年用过的农具,特别是这点种的东西,还不大会使,正犯愁。我说不用犯愁,这个东西叫点葫芦,是种谷子的专用工具。听你们敲的频率,有点快了,这样将来苗出得太密。⑼他们很高兴,请我给示范一下。虽然我先前没敲过,但插队五年,年年春种,没少见了,便一口答应。调整妥当,轻敲一下,几粒谷子跳出来,大声喊:“好了,走起!”几个年轻人便跟着我干起来。咚咚,敲击的力度要合适。咚咚咚,敲击的节奏要和行进的速度相适应。咚咚咚咚,光滑的谷种如金粒子投身到养育它的大地里……⑽那日蓝天白云,我在山坡上敲击着点葫芦,好像将种子播到了云间。低头望见层层田地与排排新式大棚相伴,便有些明白什么是传统与现代的联接和传承。⑾又见点葫芦,不虚此行。(选自2017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副刊)1.请根据第⑴段内容,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欣赏初春山景时的(_______)——听到山中传来点葫芦声音时的(______)——看见一行人种地时用小棍敲击点葫芦时的(_______)2.联系⑶⑷⑹段,说说点葫芦“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的原因。3.第⑷段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绘了点葫芦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有何用意?4.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⑻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5.读完文章后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哪些?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面两个情节中任选一个,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汴京城杨志卖刀(2)请简述一下故事情节:“营救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3、(5分)综合性学习。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1)根据以上有关“住宅区命名”的调查情况,简要写出你的探究结果。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2)请参照示例,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拟写一个住宅区名称,并对其内涵进行阐释。(注意不能拟写该题中已出现的住宅区名称)参考示例: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倚一湾清溪,享一方净土;浪漫一生,相守一世。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圆规为什么可以面固?因为期两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额(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谢意不分:(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析】
B.暸望——瞭望,不修边副——不修边幅。C.挑破离间——挑拨离间。D.巅簸——颠簸,同眩神迷——目眩神迷。故选A。2、BC【解析】
B.《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的家信摘编。C.保尔·柯察金不是“小时候他曾身体瘫痪,继而双目失明的”。故选BC。3、B【解析】
A.主谓搭配不当。删去“一年”。C.主谓搭配不当。删去“和掌声”。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情景”。故选B。4、D【解析】
A.shuò——lì;B.liáo——liào;幅—副;C.致—至。5、B【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段是有个总起句,是第③句,排除AC。第⑤句紧随其后,解释“循环往复的阅读”。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末尾句应是②。②句与③相呼应,对“循环往复的阅读”的意义作总结。故选B。6、C【解析】
《社戏》出自于鲁迅的小说《呐喊》,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立说出2.B3.(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4.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5.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识记、积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植”“名”的意思,注意积累。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需要结合该字所在的语句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兰花的香气,不是接近就可以闻嗅品赏的。所以,此句中“逼”的意思是“接近,迫近”。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要注意“而”“染”“濯”“清涟”“妖”的意思。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用选文原句进行回答。如本题从【甲】文中可以找出描写“莲”香味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从【乙】文中可以找出描写兰品位的句子是“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5.试题分析:【甲】文将莲、菊和牡丹进行对比,突出莲的高洁。同时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用莲花的高洁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乙】文中的“文王、孔子、屈原”都是品行高洁之人,作者将兰比作这些人,实际上暗示着兰花高洁的品性。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译文:【甲】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乙】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是在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韵取胜,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总有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同。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亲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8、1.运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2.顽强地追求理想,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考查内容理解。“垂钓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乘舟梦日边”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借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2.考查主题思想。“破”字写出了冲破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与行动,“挂”字表现果断坚定的愿望和行动。运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现在常用来激励他人或自己实现抱负。9、(1)八千里路云和月(2)老骥伏枥(3)对镜帖花黄(4)枯藤老树昏鸦(5)蔽林间窥之【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骥、枥、帖、藤、鸦、蔽、窥”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2.举例子,举长跑、跳绳、打篮球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是消耗性较大的运动。3.控制饮食;4.要控制饮食,均衡膳(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要增强运动,坚持运动。【解析】1.本题考查图表。材料二第一个图是柱状图,结合其下面的解说和柱状图分析,2014年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比例是11.2%,2015年是12.13%,2016年是13.56%,比例呈递增趋势。表现了中国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比例逐年递增。图二是一个漫画,结合注释,老师让孩子跑,孩子背着书包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并且说跑不动了,看出学生体质下降。故选择材料一中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判断。从“如长跑、跳绳”等句子可知是举例子说明方法。2)作用。结合“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可知通过举出具体的运动方式,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哪些是消耗性较大的运动。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二,要增强运动”可知段首句是概括整段内容的,结合“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可知接下来的两段是要指出防止肥胖的方法。结合“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控制饮食。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找到原文,结合前后文进行分析概括。结合材料一中的第二三段的“控制饮食”“增强运动”和“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可以概括出两点:1)要控制饮食,均衡膳(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2)要增强运动,坚持运动。11、1.惬意诧异惊喜2.(1)点葫芦能够均匀播撒细小的种子。(2)制作复杂而精巧。(3)点葫芦的声响是一种劳动号令。(4)点葫芦的声响给农民带来生活希望。3.(1)让读者更清楚了解点葫芦的形态和作用(2)赞美劳动者的心灵手巧。(3)表明了点葫芦的“神奇”。4.内容上:写了生态园的员工为了种出更原生态的食品,找来了点葫芦却不会使用。结构上:与上文农民能熟练地使用点葫芦形成对比;引出下文我再次使用点葫芦的情节以及“我”对现代和传承的思考。5.表达了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怀念;表达了对艰苦岁月中农民能干、勤劳、坚韧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引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的联接和传承的思考。【解析】1.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可概括为:惬意——诧异——惊喜。2.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点葫芦“真是一个神奇的发明”的原因有:(1)点葫芦能够均匀播撒细小的种子。(2)制作复杂而精巧。(3)点葫芦的声响是一种劳动号令。(4)点葫芦的声响给农民带来生活希望。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第(4)段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绘了点葫芦的制作和使用过程,让读者更清楚了解点葫芦的形态和作用,赞美劳动者的心灵手巧,表明了点葫芦的“神奇”。4.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第(8)段内容上:写了生态园的员工为了种出更原生态的食品,找来了点葫芦却不会使用。结构上:与上文农民能熟练地使用点葫芦形成对比;引出“我”对现代和传承的思考。5.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本文表达了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怀念,对艰苦岁月中农民能干、勤劳、坚韧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示例一:林冲一身本领却遭高俅父子陷害,被发配沧州看守草料场,又遭陆谦、富安等放火暗算。林冲幸免于难,得知真相后,于山神庙前怒杀陆谦等人,后冒风雪连夜逃亡落草。林冲之悲,悲在一味懦弱退让,最终导致家破人亡示例二:杨志本是杨家将的后人,想凭一身本事博个封妻荫子,却屡遭挫折。在汴京城欲卖掉祖传宝刀度日,又遇泼皮牛二寻衅滋事,一时性起,怒杀牛二,吃了官司。后他又因失陷生辰纲而落草。杨志之悲,悲在命运坎坷,怀才不遇,急功近利。(2)示例: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他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一天,朱赫来外出在街上被抓,保尔为了感谢朱赫来对自己的帮助,他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保尔却被抓到城防司令部受尽折磨。【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1)本题作答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情节,叙写与之相关的内容,分析其悲情作答即可。如:林冲因得罪高太尉而被陷害发配沧州。到了沧州后,林冲遇到了曾被自己解救过的李小二而得到细心照顾并准备安下心来过日子。但没想到高太尉派陆虞候追踪而至,与当地管事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小二嘴中得知实情后怒火中烧,但后来见没有动静后,心里也就懈怠了。之后他被调到草料场去看守草料,因天下雪,他外出买酒御寒。回来发现住的草屋被风吹倒而被迫夜宿山神庙,没想到追踪而至的陆虞候,富安串通差拨火烧大军草料场,并在山神庙门外议论此事。林冲在庙内听到实情,义愤填膺,于山神庙前怒杀陆谦、富安等人,最后无处可去,只好连夜奔梁山了。林冲虽然武艺高强,但因为对高太尉父子的一味隐忍退让,最终导致家破人亡,只能落草为寇。这是其悲情所在。本题亦可概述“杨志卖刀”的故事情节,从其怀才不遇,最终也只好投奔梁山来叙写其悲情即可。(2)依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中对“营救朱赫来”的故事情节的描述,概述其过程即可。其过程大致是: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在保尔家里,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也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这八天里,朱赫来总是傍晚时出去,深夜再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在街上打听朱赫来的下落,当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之后被抓到城防司令部。13、(1)①住宅区命名愈来愈富有诗意,凸显其文化内涵;②住宅区命名呈现“洋化”趋势,反映出部分国人的崇洋心理。(表意准确、简洁、通顺,意对可得满分)(2)示例一: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示例二: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处繁华街市,居宁静之所;隐闹市之间,享和美人生。【解析】
(1)本题考查探究与归纳总结。先分层,然后归纳总结。调查材料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1)“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过去与现在住宅小区名字对比,发现小区名字更加诗意、浪漫了,更展现了中国文化内涵。2)“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最后一句戏称有讽刺意味,这一系列洋名反映了一些人崇洋媚外的心理。(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明确要求:参照示例的意思是要一定程度上模仿示例,示例里引用了诗句。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体现语言的文采。拟写名称,解释内涵。示范:座于苍松翠柏之中的“关山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春的气息中醒来,在鸟的鸣啭里呼吸;与绿色为伴,和春光同乐。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例文:圆规的启示立定原点不动摇,始终不渝地把既定的路走下去,这就是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的答案。路是心的选择,人生旅途中,只有心存定力,不随波逐流,并付出行动,持之以恒地坚定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垫资采购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版合作社农村电商冷链物流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SPF猪饲养基地智能化养殖费用支付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交易中介服务合同编制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合同履约保证书
- 2025年度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版冷库租赁及冷链仓储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考98分以上的数学试卷
- 2025版股权互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协议
- 桥台裂缝加固处理方案
- 危货运输安全知识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文证明书(三联)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第3章沼气发酵原理与设计
-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 华为技术校园招聘会ppt招聘宣讲会ppt课件
- 消防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2012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VI形象识别规划提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