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练习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练习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练习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练习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45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S—32Cl—35.5K—39Mn—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点燃1•化学方程式2H2+022H2O所表示的意义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每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2+O2====H2OB.Mg+O点燃B.Mg+O点燃Mgo3Fe+20点燃FeO2MnO23Mn%2HO2h0+022223.(2010・潍坊中考)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02====X+2H20(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A.Sb0B.SbOC.HSbOD.HSbO2523344.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H2。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12B.18C.22D.405.(2010・无锡中考)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只含氧元素B.—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6•实验室用8gKMnO4放在试管里加热制O2,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7.4g则剩余物是()MnO、KMnOTOC\o"1-5"\h\z224KMnO24KMnO、KMnO、MnO4242KMnO、KMnO4247.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与一定质量B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A.4:3B.3:4C.12:11D.11:12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刖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10分)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反应前反应后请回答以下问题:氢原子反应前反应后请回答以下问题: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1)1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TOC\o"1-5"\h\z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4分)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3.(8分)根据图示实验,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类型。①②—氧气13.(8分)根据图示实验,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类型。①②—氧气(1)()(2)()(8分)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潮流”火炬中燃料的组成,取此燃料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燃料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若所取燃料的质量是4・4g测得生成水的质量是7.2g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g则该燃料含元素,元素的质量比为。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12分)如图所示装置,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TOC\o"1-5"\h\z(1)白磷燃烧时可以观察到产生浓厚的。2)左盘锥形瓶在微热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紧,这是因为:①;②。(3)为了防止瓶塞被冲开,你能对实验进行怎样的改进?。4)实验时,也可以用加热后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点燃瓶内的白磷吗?O(12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现分别标以A、B、C、D表示如下:丙组丁组撲条燃烧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来完成,D实验由丁组同学对镁条燃烧前后分别进行称量,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指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D实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8分)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0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请你通过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