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同志的学术回顾_第1页
陈锡文同志的学术回顾_第2页
陈锡文同志的学术回顾_第3页
陈锡文同志的学术回顾_第4页
陈锡文同志的学术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锡文同志的学术回顾一我1950年出生在上海。如果不是因为“文化革命”中的上山下乡,我很可能无缘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研究。从1968年到1978年,作为下乡的“知识青年”,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生活了10年。北大荒、黑土地,那既是我从事农业这个职业的起点,也是我关注农村经济问题的起点。生产建设兵团不同于典型的农村。在那里我们有工资收入、有粮食定量,因此温饱可以不愁。再加上生产经营上的事情根本轮不着我们操心,每天只要按着连队领导们的规定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了。之所以会关心经济问题,是缘自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次去给一位因病在家的老职工送工资(这里讲的“老职工”,其实年龄并不见得老,指的只是在改为兵团前就已经在这里工作且已成了家的原农场职工,他们大多是从河北、山东等地农村“盲目流动”来到这里,遇到机会便转成了农场职工),看到他家炕上爬着一子一女,就问:家属也上班?答:哪能呢!我便不解:他这个月工资就在我手中,总共三十多元,一家四口人,咋过?于是又问。于是就了解到这一家凭这点钱如何安排每月柴米油盐、如何筹措越冬衣被鞋帽,任何勒紧裤带挤出钱来接济家里老人,等等。我为他的艰辛生活唏嘘不已,他却对我说:“我的生活在这儿属正常。比我再多两口人的也没资格申请补助。”这才了解到,按规定,只有当人均月收入低于6元时,才可以向组织申请补助。我们那时都是一级农工,月工资标准32元,但实际是干一天得1.25元,除了法定假日外星期天基本都不让休息,这样,每月实际领到的工资是三十七、八元。按人均6元的标准计,可不是应当养活6个人吗!从他家出来,我就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这6元钱一个月的日子怎么过!后来,我当了连队的文书兼出纳,手里有了全连人的花名册和工资表,能够掌握每个人的履历、家庭简况和每月实际领到的工资额。这就使我有条件比较精确地了解连里“老职工”们的家庭收支情况。据此,我作了一个简要统计,40余户“老职工”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为10元左右,其中有6成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有3户长年需要“吃补助”。兵团的职工和家属都是按定量向连队伙房购买粮油的。记得那时我们的定量是每月42斤粮,面粉每斤0.16元,玉米面每斤0.11元。自从做了那个简要统计之后,我才真正了解那些“老职工”为什么在买粮时总是多买玉米面而少买白面,为什么一有加班机会他们总是争着抢着要去,为什么在连队发钱发物时他们那么“斤斤计较”,为什么他们中的不少人总是“爱贪公家的小便宜”。由此我对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多了一份理解。但随即也产生了不理解:就是为了现在这样的生活,也值得他们背井离乡、跋涉千里地闯关东,来到这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当“盲流”吗?于是,我开始了解他们在老家过的日子,知道了他们在这里的日子远比在老家时要强。由此,我不仅知道了自己有兵团这份“铁饭碗”是多么幸运,更知道了即便是河北、山东这样一些并非苦瘠之地的农村,农民也还都过着温饱难足的日子。对这些事情了解得越多,“文革”带给我的“豪情”就越减退。正是对这些“老职工”们身世和家境的了解,使我开始认识到了社会的差距和命运的不公,于是就总想问一些“为什么”,于是就开始读书、开始思考、开始接触经济学。二1978年,国家恢复了高校招生考试,我在这一年的10月离开了黑龙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我当时之所以放弃考回上海的机会而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农业经济系。因为下乡那10年,不仅使我深深接触了当地的农村,也给我提供了在祖国大地上南来北往的机会。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无一例外的让人感受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明显反差,而这中间,最苦的总是农民,最无奈、最无助的总是农民。因此,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个有幸摆脱了农民身份的人,如果有机会,当然应该为农民们做些什么。我真的是十分幸运。入学不久,党中央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由此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就使得我有机会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学习农业经济学。三中全会的决定,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在于它阐明了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因为只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使农业得到发展,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这使我豁然开朗,认识到保障农民的权益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26年来,三中全会的这句话,始终是我观察、研究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参与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时铭记在心的基本准则。在校期间参加的农村调研活动,至今仍有深刻印象的,一是到北京郊区怀柔县汤河口公社辛地生产队的调研,那使我了解到在距天安门仅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竟然还有如此贫困的山村,可见农村的经营体制非改革不可。二是到安徽省凤阳县板桥公社小岗生产队的调研。当时正值“三夏”大忙季节,我在那里住了20余天,每天只有到了晚上9点钟以后,村民们才有时间端着饭碗和我围坐在场院上聊天,但却往往直聊到天边露出曙光才散。24年过去了,小岗村民们当年对我谈起困难时期如何外出逃荒要饭而村里仍然饿死人时的那种悲愤不已的凄苦面容,在谈起当年18户户主密谋搞“大包干”时的那种绘声绘色的紧张表情,在谈起搞了“大包干”后如何实现“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时的那种神采飞扬的兴奋神态,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下乡的经历和在农村改革中进村入户的调研,使我对中国农业、农村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要以农民为本。农民是中国社会中最忍辱负重和最大的群体,离开了尊重和保障农民的权益,在中国就休想干成任何事情。我大学毕业以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为决策服务。我参与了自1983年以来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问题的绝大部分文件的起草工作。这样的经历,使我更加注重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政策和制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我自己的论著也基本都则重于此。三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是围绕着农民问题展开的。同时认为,不能囿于农业和农村考虑农民问题,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必须充分顾及对农民问题的解决。我提出了“不能将农村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农业问题”,“要认识到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在我国农村,就业问题比农业问题存在更大的矛盾”,因此“在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的发展战略必须能够同时满足多重的经济目标,其中应当包括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更多就业岗位的提供和日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的形成”。“落后国家的工业发展战略,应该使整个工业体系表现出技术和规模上的层次性,从而使工业的发展能够提供与国内劳力资源相称的就业机会,并以此来实现城乡及区域间的收入分配的相对平衡”(1985.10《经济研究》)。我认为,农民权益的最基本之点在于对土地的经营权。在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下,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必须长期稳定。我不赞成以“规模经营”等所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名义去剥夺多数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提出“至少在中期内,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耕地规模经营的形成,都不能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这是因为,耕地按人口平均分包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迎合农民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平均主义要求,同时也是迫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极不充分的现实,而不得不实行的一种农村社会保障形式。因此,要使耕地使用权转移不仅成为个别特例,而且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出现,就必须或者使农民获得充分的非农业就业机会,或者有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替代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分配。显然,这样的条件都不是在短期内就能造就的”。我认为,“在中期内,寻求抑制耕地经营权进一步被分割细化的措施,实际上比追求规模经营要迫切得多”(1988.《中国改革大思路》,沈阳出版社)。我认为农业实行家庭经营是由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不能以生产力水平提高为理由而改变这种经营形式。我提出,农业具有与其他部门不同的特点。除了市场的规律外,农业还必须遵循自然力变化和动植物生命活动变化这两个规律,这使农业成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工作。农业生产者必须随时准确捕捉来自自然界和动植物本身各种变化的信息,并及时做出采取何种措施的决策。因此,在农业中,决策必须尽可能在生产现场做出,农业经营中最理想的决策者,应当就是直接生产者。我认为,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连续性,对其生命周期每一个时点所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只能综合体现在最终产出的产品上。只有使农业经营者对生产全过程承担全部责任,才能使他的付出和收益相一致。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经营者必须灵活决定劳动时间并自主利用剩余劳动时间,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从决策、管理以及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特点和要求看,家庭无疑是最适合农业的经营形式,这并不因生产规模和生产手段的变化而变化(1993.《中国农村改革:回顾和展望》,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起草时采纳了上述观点和分析。由此,该著作于1999年被授予第8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我认为这主要是城乡改革脱节和农村组织制度创新滞后所致。我提出,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根本出路,在于必须使农民有机会和耕地以外的更多样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给农民以更大的就业空间”。但我也认为,仅靠发展乡镇企业不足以解决这个矛盾,并提出“为了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是否一定要把工厂办到农村去”的质疑。我提出,乡镇企业实际上是城市化被抑制背景下的工业化形式,虽然这解决了部分农民的转移就业和收入增长,但它也“损失了工业资本的积聚、损失了城市化的加速,也损失了第三产业可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对于农村改革后不断有人提出的家庭经营和集体经济的矛盾,我认为只有通过观念、组织和制度的创新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尽管没有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但却形成了“从公地上生长出私产的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就必须正确处理“农户经济、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必须“在不得罪农民的前提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据此我提出必须对合作经济的概念正本清源,要承认加入合作社的劳动者的私有产权,承认资产具有参与分配的权力。同时我还认为,将仍然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村组织作为今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的村组织在全国不足1%,且大多有着特殊的生成背景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些村所办的企业都大量雇佣外来农村劳动力,它们积累的资产和本村村民的福利中,有相当部分实际是由外来劳动力创造的经济剩余所提供的。因此我提出“应当考虑到底有多少地方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定要处理好这1%与其他99%的关系,要花更多的力量来研究绝大部分地区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农村基本政策更加符合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愿望”(1992.5《中国农村经济》)。上世纪末,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出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农业、农村经济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在农产品供给充裕的同时,农民增收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矛盾也进一步突显。我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更加全面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新阶段的农村工作必须摆脱单纯考虑农产品供给问题而通力协调抓好五件大事:“钱”: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粮”: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