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宿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宿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宿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宿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南有乔木,不可休思选自()

A.《诗经·蒹葭》B.《诗经·采薇》C.《诗经·采葛》D.《诗经·汉广》

2.《前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一世之雄是()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3.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

A.《采薇》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沈园二首》

4.下列文集中,属于柳宗元的是()

A.《柳河东集》B.《昌黎先生集》C.《东坡乐府》D.《壮悔堂文集》

5.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A.对偶和对比B.对偶和反衬C.排比和对比D.比喻和暗示

6.老子的思想核心是()

A.道法自然B.兼爱、非攻C.刑过不避大臣D.克己复礼为仁

7.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属于()

A.传奇B.话本C.白话小说D.文言小说

8.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暗用伊尹典故的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B.拔剑四顾心茫然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

9.年轻时就立下上马击狂胡壮志的宋代文人是()

A.陆游B.岳飞C.晏殊D.范成大

10.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个说法的提出者是()

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宗臣

11.作品风格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西方作家是()

A.普希金B.欧·亨利C.契诃夫D.莫泊桑

12.《饮酒》(其五)中,表现无我之境的诗句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C.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4.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无变化

B.有利于胸膜腔内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C.使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液体

D.胸膜腔内压大于肺的回缩力

15.莫言凭借哪部作品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A.《红高粱》B.《檀香刑》C.《生死疲劳》D.《蛙》

16.《室语》一文的作者是()

A.贾谊B.唐甄C.庾信D.颜之推

17.苏轼《赤壁赋》中借客之口宣泄了()

A.潇洒超脱,返归自然B.精神解脱的达观C.政治失意,人生无常D.积极进取,欲有所为

18.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一项是()

A.高适、岑参、王昌龄B.高适、岑参、孟浩然C.岑参、王昌龄、李益D.高适、岑参、李益

19.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

A.月亮B.星星C.太阳D.春花

20.发文字号的位置应在()

A.版尾、抄送机关与印发机关之间,居中

B.主体、标题与主送机关之间,居中

C.眉首,红色隔离线以上,发文机关标志以下,居中

D.眉首,红色隔离线以上右侧

二、阅读理解(10题)21.从这首诗中,你能感悟出一种怎样的哲理?

22.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淡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启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方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现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文章为什么要分轻重?作者认为分轻重的方法有哪两种?

23.寄黄几复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

(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24.为什么说困于此?

25.这段文字是用什么方法来阐述哲理的?

26.阅读下面的文字: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请回答

第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27.本诗在形式上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钱钟书《论快乐》)

在这个语段中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29.胡适把四诛的禁锢自由的作用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30.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然

32.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33.原庄宗之所以地天下。

34.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取应

35.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人。

36.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

3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8.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

39.春花秋月何时了?

40.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东蒙主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家园落日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我想起到过的许多地方,见过的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有删改)

文章题为家园落日,但却先写家园之外的各种落日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42.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谈对毒品的痛恨和生命的思考这一主题

五、作文题(1题)4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阅读的幸福时代,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人工智能对阅读的影响诚可期待。有的人认为数字阅读碎片化,会导致阅读能力和水平每况愈下;有的人认为前述担心纯属杞人忧天,数字阅读将来会取代传统阅读;有的人认为根据不同的阅读人群、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方式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请你对上述材料中所谈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或阅读实践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选自《诗经·汉广》

2.A《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作品,其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以看出,这里说的一世之雄是曹操

3.B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4.A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有《柳河东集》。《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韩愈,《东坡乐府》的作者是苏轼,《壮悔堂文集》的作者是侯方域

5.A题干中的这句话是一个对偶句,并且以千百与百万对比

6.A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刑过不避大臣是法家思想,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思想

7.DD《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8.C忽复乘舟梦日边使用了伊尹的典故,传说伊尹在遇到商汤前,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旁经过。表现出作者对前途充满希望

9.AA上马击狂胡一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观大散关图有感》。诗人借观看大散关作战地图,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10.B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的文学理论,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

11.B欧·亨利笔调幽默又带有淡淡的哀伤,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语言风格

12.CC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境界,在无我之境的解释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则称之为无我之境

13.A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

14.BB胸膜腔内压加大了胸膜腔内一些管壁薄、压力低的管道(如腔静脉、胸导管等)的内外压力差,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15.DD莫言凭借《蛙》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

16.BB《室语》一文的作者是清初思想家唐甄。文章运用对话形式讨论重大政治问题,提出了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思想观点

17.CC《赤壁赋》中主与客之间的一难一解、相互辩驳,代表了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两个方面: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情怀

18.A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李益以边塞诗作名世

19.A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月亮

20.CC发文字号的位置在眉首,红色隔离线以上,发文机关标识以下,居中

21.阴云蔽日不会持久,风雨过后必见晴空(或困难挫折是暂时的)

22.原因:一可避免单调,二有利于突出重点。方法:一是从层次上显出,重要的内容放在重要的层次;二是从篇幅分量上显出,重要的内容应多占篇幅

23.(1)①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忆京城相聚之乐,一抒别后相思之苦,形成对比。②一杯酒与十年灯,一言欢会极其短促,一说漂泊极其漫长,形成对比。③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4.因为当时项羽兵败于垓下,被汉军追赶围困在东城,所以说困于此

25.因景生情、借物喻理,融景、情、理为一体

26.议论。写出了故都之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特点

27.这首诗在形式上最主要的特征是通体对仗,不仅上下两句对仗,而且首联还有句中对。如首句风对天,急对高;第二句渚对沙,清对白;对仗十分工整,富有节奏感

28.一切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29.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30.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1.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32.属:同嘱,嘱托,请求

33.推究

34.取应:应试

35.色:脸色,不好的脸色

36.发:启封

37.殆:危险

38.杜:杜绝、抑制

39.了:了结,完结

40.东蒙主:主持蒙山祭祀的人

41.为后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势,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家园落日的深深依恋之情

42.(1)作者想的是人们更迫切需要什么,她是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2)作者有多年从医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的经历;(3)作者在藏北高原当兵十几年,痛感生命的宝贵与短暂

43.多元化阅读才是幸福现代社会,人工智能对阅读的影响日渐凸显,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与以电子书为代表的数字阅读之争甚嚣尘上,有人对数字阅读的碎片化嗤之以鼻,也有人预言传统阅读的没落才是大势所趋。而我却以为:两种甚至更多的阅读方式并存,能够进行自由、多元化阅读的时代,才能称得上我们阅读的幸福时代。传统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