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1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1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长沙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

A.横征暴敛B.草菅人命C.好烦其令D.贪赃枉法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的艺术手法是()

A.象征B.对偶C.拟人D.比兴

3.律诗这种文学样式兴盛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4.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开篇的小说是()

A.《阿Q正传》B.《祝福》C.《狂人日记》D.《伤逝》

5.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是()

A.培根B.杜威C.马克思D.恩格斯

6.《炉中煤》的主题是()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思念祖国,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D.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7.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行文()表彰杨利伟同志的丰功伟绩并授予航天英雄称号和勋章

A.通讯B.通知C.消息D.决定

8.朱自清《背影》的最主要特点是()

A.真实简明B.闲适伤感C.清丽典雅D.以情制胜

9.《爱尔克的灯光》的总体行文特点是()

A.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B.边叙事,边议论,难得抒情C.边叙事,边抒情,难得议论D.先叙事,再抒情,后议论

10.下列诗作,抒写新时期青年爱国深情的是()

A.《发现》B.《再别康桥》C.《雨巷》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1.《长亭送别》中【端正好】是()

A.题目B.杂剧名C.曲牌名D.宫调名

1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狂人日记》B.《尝试集》C.《沉沦》D.《猛虎集》

13.在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见于()

A.等容舒张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心房收缩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

14.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句话的提出者是()

A.庄子B.老子C.荀子D.孙子

15.下列作品中属于郭沫若历史剧的是()

A.《王昭君》B.《女神》C.《星空》D.《恢复》

16.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

A.仁政B.爱人C.仁民D.仁心

17.《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景物是()

A.淡酒B.晚风C.黄花憔悴D.梧桐细雨

18.我国古代首次标举风骨说的文艺理论作品是()

A.《诗品》B.《文心雕龙》C.《古诗源》D.《诗大序》

19.《谏逐客书》一文用来说明任用客卿重要性的秦国历史上的四个君主是()

A.秦穆公、秦襄公、秦惠王、秦昭王

B.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

C.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庄王

D.秦穆公、秦孝公、秦昭王、秦始皇

20.请示一般要()

A.多头主送B.齐头主送C.一头主送D.双头主送

二、阅读理解(10题)21.哀郢

屈原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我国古代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

A.陶渊明B.曹操C.李白D.屈原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约取而实得

张尔岐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①,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②。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③,略得影响而止④,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有删改)

【注】①札录:用小纸片摘录。②笥:竹箱。③泛滥:指多而杂乱。④影响:印象

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请回答

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4.本诗语言的音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5.请说明结尾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6.李白诗歌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首诗歌哪些部分最能显示李白诗风?请简要说明

27.下列关于本诗主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表现出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8.这段文字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29.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第一段是从哪几个层次进行分析论述的?

30.通讯员枪筒里插的野菊花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32.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33.无以,则王乎?

3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35.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

36.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37.三年,乃流王于彘。

38.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39.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40.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短文一: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注】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A.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

B.根据派别的不同来对文学进行批评

C.遇见一个作品,说出好的理由

D.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2.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五、作文题(1题)43.材料一

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怕被他人所嘲笑,因为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一些人在后面笑你,你做得好,做得坏,都会有人在笑你,不要怕被人嘲笑,就算你喜欢研究蚯蚓,或者你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哪怕你立志于要做第一个华人的美国总统,不要紧,JustDoIt。

(节选自《韩寒:青春是一场旅行》)

材料二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

(节选自魏征谏唐太宗《十渐不克终疏》)

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C《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进行扰民、残民或害民,典型地表现了封建官吏的好烦其令

2.D

3.A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4.DD鲁迅小说《伤逝》的首句为: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该小说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

5.AA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把经验与理性统一起来,提出了经验—理论—经验的公式

6.C《炉中煤》是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以火样的激情、浪漫的奇想、热烈奔放的旋律,唱出的一曲充满着力和美的时代赞歌。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7.D决定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项

8.D

9.A

10.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

11.CC【端正好】是曲牌名

12.BB《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沉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猛虎集》是徐志摩的诗集,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

13.BB在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急剧升高;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压最低。在快速射血期,室内压上升达最高,射出的血量占收缩期射血量的70%左右,动脉血压亦上升达最高

14.A题干中引文见于《庄子·胠箧》,批判了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15.AA郭沫若是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剧作家,抗战时期,写有历史剧《王昭君》《棠棣之花》《屈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B、C、D三项均为其诗集

16.BB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爱人,由爱自身、爱自己的亲人,扩展到兼爱他人、泛爱众人

17.D《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引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呼告

18.B

19.B《谏逐客书》一文用秦穆公访求贤才,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秦昭王得到范雎等四位君主纳客而成就帝业为据,归纳出纳客的有利之处

20.CC请示应当一文一事,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21.DD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华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22.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23.渴求贤才,礼贤下士

24.①用韵。彷徨悠长雨巷丁香姑娘惆怅迷茫均用唐韵或回环吟叹,增添了全诗伤感惆怅的情致。其用韵与古典诗歌将韵用在诗脚不同,是让同样的子音和母音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以达到听觉和谐的效果。②叠词、叠韵。诗歌中大量采用叠词和双声叠韵的词语,使诗歌低回婉转,一唱三叹。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25.这个结尾告诉我们,中国农村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这种状况不改变,封建势力还会卷土重来,类似的辫子风波还会继续上演,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26.雄奇飘逸,想象奇特。本诗描写异域风光的部分最能体现李白诗风。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意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7.DD《采薇》全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展现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士兵保家卫国与思亲想家的矛盾心理。诗歌内容并没有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8.运用类比(比喻)来阐明道理

29.(1)第一段一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正面概论老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第二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三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第四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

30.这个细节表现了憨厚单纯的通讯员爱美、热爱生活的情感

31.尔:语末助词,相当于耳

32.姝:美女

33.以:通已,止

34.缓:宽松

35.得:学到

36.辟:同避

37.流:流放,放逐

38.顾:回头看

39.骤:骤然,立即

40.躐:践踏

41.DD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握现身说法一词的本义以及其前后文的意思,特别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等。现身说法比喻用自己的经历、经验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现身说法前文讲述的是作者在国外读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教授讲解的内容,现身说法所在的句子属于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结合现身说法的词义与‘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这句话的意思便可得出答案

42.不矛盾。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杨木桩的情感变化过程。文章开头写我对杨木桩的随意,不仅显现了它的普通与不引人注目,而且为下文写杨木桩的特点和抒发自己对它的喜爱与赞颂之情做了铺垫;结尾这样写抒发了作者对杨木桩生命成长的惊叹与景仰之情。首尾相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3.青春是一场旅行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一句广告词:带上你看风景的心情,去旅行。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从未知的起点到达未知的终点,没有人知道下一站的风景。而青春就是这场旅行中最美的一段旅途。有人说,青春是一场旅行,回不去了。而当青春渐行渐远,有些风景根本来不及欣赏就已经错过,就像席慕蓉说的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