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人教版无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人教版无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人教版无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人教版无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人教版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页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人教版无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第一卷〔40分〕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假设丝绸牙行,假设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拟活泼

B.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前面资料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到达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清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

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外表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5.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无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比拟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6.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那么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利于古罗马统治根底不断扩大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效劳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口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效劳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消灭了。〞卢梭意在强调〔

〕A.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B.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那么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

D.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8.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拥有广泛的群众根底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9.1947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年美国出口总额为145亿美元,占GDP约7%。而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求这一数字为20%。战时繁荣的美国荣光不再,CDP增长停滞,失业率大幅上升。这反映出战后的美国〔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面临战后经济转型压力迫切需要输出剩余资本

D.国内社会矛盾日益锋利10.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

B.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萌芽11.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进爵。这说明〔

〕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12.下面资料反映了我国1961~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情况,这说明当时〔

〕年份

钢产量

煤产量

根本投资

积累率1961年

750万吨

2.5亿吨

59.5亿元

19.2%1962年

600万吨

2.39亿吨

46亿元

10.4%全国工业产量急剧下滑

B.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开展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13..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姜义华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旧俄国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其意在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专制特色B.旧俄国宗法传统在苏联得到推崇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合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革命结果的彻底失败14..美国“怀特方案〞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藏、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而英国“凯恩斯方案〞那么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A.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

B.经济开展模式发生变化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15.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16.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开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设计出萨拉娃娃。他说:“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方化装和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材料主要说明A.伊朗对经济全球化持否认态度

B.伊斯兰文化落后于欧美文化C.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冲突明显17..2023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觉察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那么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A.多极化开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B.世界多竭力量共同对抗美国强权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18.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说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开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19..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A.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根底C.民生问题被长期的无视

D.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20..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局部内容;191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上述史实说明A.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第二卷〔60分〕二、非选择题〔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创造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那么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风箱〞是我国宋代创造,此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创造打下了根底,但最早创造“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材料二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置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6分)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19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初宗藩的核心问题是宗藩权力过重,终酿成明初的政治危机和皇权移位。永乐帝及其后来者革除明初宗藩弊端,宗室兵柄尽释。明中叶以后,藩禄不给,造成宗室贫困,加剧了宗室犯罪。各统治者均对宗藩政策做出了适当调整。弘治年间,王府择婚由王府官“于本境内拣选家道清白、人物俊秀,年已长成者,就行彼处按察司核实明白,方许具奏〞。嘉靖三十一年,规定郡王婚后无子者,可“选妾二人〞,如“生有子,那么止于二妾〞。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朝廷下令核查宗室人口,严格宗室新生人口的报生手续。这些调整主要着眼于解决眼前的财政困难,并没有涉及宗藩问题的根本弊病。伴随明王朝的结束,宗藩问题才最终画上了句号。——摘编自雷炳炎、林晓玲?试论明代中后期的宗藩问题与宗藩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宗藩改革的背景。(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宗藩改革的措施,并进行简要评价。(9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33年4月,德国大学校园中开始了一场针对犹太血统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运动。大批科学家被迫流亡他国。但大多数知识精英最初并未把美国放在优先选择的理想接受国的位置上,而是希望去英、法等西欧国家生活和工作。美国知识精英人物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美国私人性资助团体一起,逐步化解了美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国战前扩张政策的成功以及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速胜效应,迫使绝大多数德国流亡科学家彻底放弃了继续留在欧洲诸国的梦想。欧洲局势的恶化也迫使美国社会逐步放弃孤立主义政策,接纳更多科学家。从德、奥两国被驱逐的1400名流亡科学家中,有77%被美国所接受。其中不少人成为美国现代新兴学科的奠基者。人们能在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的材料中找到最鲜明的例证,这次高文化素质难民潮对20世纪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转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摘编自李工真?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德国多数科学家最终选择流亡美国的原因。(9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科学家流亡美国的影响。(6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6世纪末,中国外乡有识之士与一些来华的传教士结交,徐光启是其典型代表。徐光启一生涉及数学、农学和天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城,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