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第八章 利他行为_第1页
社会心理第八章 利他行为_第2页
社会心理第八章 利他行为_第3页
社会心理第八章 利他行为_第4页
社会心理第八章 利他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第八章利他行为第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不期望报答”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

第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后续许多研究发现:利他行为的动机,有些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第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第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书本P255页: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利他行为的分类(一)按实施情景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第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按责任归属职责性利他行为非职责性利他行为第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按实施动机求回报性利他行为不求回报性利他行为第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两种利他主义的行为取向: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体现自我价值而采取的助人行为纯利他主义取向:为了他人幸福

第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977年纽约地铁站:一个名叫埃弗里特·桑德森的男子跳下路轨,救起一名叫米歇尔·德耶色斯的4岁女孩。“如果我没有设法去救她,只是像其他人一样站在那儿,那我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第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利他行为的理论(一)先天论社会生物学威尔逊:利他行为由遗传的先天决定,是一切群体动物生存的机能。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动机论斯淘布:每个人都有利他动机,只是强弱不同。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决策论拉坦内和达利:在紧急事态发生时当事人要介入,有一个从认知到行动的过程。助人的行为模型:对紧急事态的注意——对事态的判断——个人责任程度的决定——介入的方式——介入的实施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一)认知(二)移情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移情导致的利他行为的优点:1、更容易产生实际的帮助行为2、抑制攻击行为3、增加合作4、改善对弱势群体的态度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移情导致的利他行为的缺点:1、偶尔产生伤害性的后果有时候会因此献身;有时可能产生无意识的伤害和羞辱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容易产生情感的枯竭感3、引起偏爱、不公正,并对更广泛的公共利益冷漠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情绪愉快、内疚、不愉快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社会规范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是因为社会规范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明显推动利他行为产生的社会规范有:互惠规范、社会责任规范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互惠规范:对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施以帮助。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马丁·尼莫拉: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应用:邮寄调查问卷和发出请求时,附赠小礼品会更容易实现目的。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骄傲、自尊心强的人不愿意接受帮助。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社会责任规范: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耶稣:“如果你只爱那些爱你的人,那么你有什么权力去要求任何信任呢?……我告诉你,爱你的敌人吧。”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社会教育因素(六)社会文化因素(七)性别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利他行为的过程第一,可能的助人者感觉到有人需要帮助;第二,可能的助人者决定要不要给予帮助;第三,若助人者决定给与帮助,需要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并实施行为。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要不要给帮助?这个决定需要经历两个判断:责任归属判断:判断造成被助者需要帮助的内外在原因损失酬赏分析:对损失和内心酬赏做出评价。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其它影响因素:1、助人者的个人因素助人者的心理特点;助人者的生理特点(性别);助人者的能力特点;先前的利他经验;助人者的宗教信仰。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当时的情境因素天气好坏;环境干扰;有没有其它重要的事情;有没有其它人的示范。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被助者的特征长相、穿着、行为举止;求助者受伤害的严重性等;与助人者的相似性。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的所影响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利他行为的七个阶段1、自我中心的利他行为利他是为了奖励或逃避惩罚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互补性的利他主义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帮助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首属群体的利他行为愿意为自己人做出极大牺牲,但对“外人”则不愿意。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规范性的利他行为顺从社会规范而实施的利他行为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5、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6、自然的利他行为依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实施的利他行为。7、圣人式的利他行为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七、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美国:一青年男子乘地铁回家时,被歹徒用刀捅伤了腹部,在歹徒下车后,其他11名乘客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年轻人因流血过多而致死。2000年6月,在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酗酒的年轻人对60名单独出行的妇女进行了性侵犯,旁边数万名游客、包括警察对此无动于衷。戴安娜王妃的车祸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坐视不理,袖手旁观。第四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午夜独自回家,路遇高个男性坐在地上呻吟。2、闹市中看见一群人持凶器追打一个人。3、遇到数十人围观的车祸现场。4、经常打架的邻居夫妇晚上又打了起来。5、参加研究生考试途中遇老人摔伤,而开考只剩2分钟。6、拿酒瓶的醉汉跌倒在污水中。7、长途车遭抢劫,30位乘客无一人出面制止。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思考题:你是怎么看待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的?请根据以上情境和自己的日常体验,推测该类行为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指出,要减少该类行为的产生,必要的措施有哪些。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产生的原因:(一)常规的个人、情景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详见五、利他行为的过程)1、助人者的个人因素。2、当时的情境因素。3、被助者的特征。4、社会文化因素。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旁观者效应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此现象为旁观者效应。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闹哄哄的街市,老人摔断腿,无人理会;车祸现场,数十人围观,无一人报警;一穿着体面的人,靠在小汽车的车窗外用衣架往外面够东西,旁边不断有人经过;《疯狂的石头》里面,借搬家名义入室盗窃的镜头。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旁观者的数量多会影响个人的注意力。2、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到个人对事件的解释。3、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到目击者对责任的确定。4、旁观者中部分人不良行为的示范作用。5、害怕在群体中丢脸。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八、如何增加利他行为,减少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的出现?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减少模糊性,提高对方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研究发现,以下行为会提高利他的机率:1、彼此交谈,互相介绍姓名、年龄;2、之前有过目光的接触和友好的微笑;3、以后有可能再度碰面;4、明确的个人请求;5、想办法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意识。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提高自我意识的方法:贴上姓名标签、让对方感觉到被观察和评价(摄影机、领导在场)等。有实验表明,让被试之前看过自己的相片、录像、或照过镜子,都会大大提高其实施利他行为的机率。第五十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让对方产生负疚感感到内疚的人会以行动来减轻内疚感。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技巧:1、留面子技术。先提出一个大的要求,然后再提出一个相对小得多的要求。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请求极微小的帮助,以至于让对方不能拒绝,除非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吝啬鬼。心理学家:恰尔迪尼“哪怕是一美分也是帮助啊”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将利他主义社会化1、通过社会教育2、树立利他主义榜样实验表明:提供好的榜样,比提供对坏榜样的惩罚,宣传效果更好。

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七页,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