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眨眼(zhǎ)

黄晕(yùn)

碣石(jié)

山岛竦峙(shì)B.着落(zháo)

粗犷(kuǎng)

莅临(lì)

秋风萧瑟(sè)C.澄清(chéng)

卖弄(mài)

露馅(lù)

呼朋引伴(fū)D.伦敦(dūn)

棱镜(léng)

诱惑(huò)

披蓑戴笠(suō)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苍海

烘托

丰茂

花枝召展B.摇蓝

宛转

宽敞

水何淡淡C.碣石

稀疏

天崖

红波涌起D.枯藤

镶上

蓝天

津津有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十分注意资料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他的考据旁征博引,材料过硬,从不根据推测妄下断语。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大相径庭。C.今年七十五岁的李佩教授,满头飞银,仍神采奕奕、步履轻捷地往返于课堂与住宅。D.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无所顾忌地开展了起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论语》中阐述学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表现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聊斋志异》)

【乙】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①,似甚恨怒,然遥忘不敢前。蛇果腹②,蜿蜒入穴,方将过平,鼠奔来,力噘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③便捷,欻然④通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之,啾啾如悼息⑤,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瞪目如椒:小眼瞪得很圆,像花椒的果实。②果腹:饱腹,满腹。③故;本来。④欻然:忽然。⑤悼息:悲伤叹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弛担持刀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

(3)及入穴______

(4)衔之而去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文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B.甲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和乙文中的“如是者/久”的停顿正确。C.甲文告诉我们对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D.甲文中的“狼不敢前”和乙文中的“嚼如前状”两个“前”字的意思和用法是一样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4.[乙]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曾为此事作《义鼠行》一诗,诗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这里的“黠”和[甲]文“狼亦黠矣”的“黠”分别体现在哪里?在情感态度上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怀念一棵稻子张淑清①我理解一棵稻子是从父辈开始的。那时候,一株秧苗,通体绿油油的,像婴儿的身体,娇嫩且柔软,被盛在一只容器内,坐上土篮,经过一根扁担的平衡,一路顺风抵达田地。田喝足水,水面迎着蓝天白云,偶尔有大雁掠过,燕子盘旋。秧苗一朵一朵,从一双结着泥土的手掌,兴奋地跳进水里。水被溅起一片一片浪花,最后,一朵朵苗儿,排列整齐,站在田里。②那时候,父亲种植的杂交水稻,产量很高。他骑自行车去乡农业站购买稻种,卖货员向他介绍,杂交水稻是一个叫袁隆平的人研究出来的。父亲望着籽粒饱满、金灿灿的种子,心里说不出的温暖。父亲小心翼翼地捧回稻种,并让它在地里萌芽,破土,抽出嫩叶,直至在水田中尘埃落定。父亲像伺弄他的孩子,细致入微。刮风暴雨的天气,父亲扛一把铁锨,守在稻田上。水涨了,将堤坝挖一道口子,引水出去;禾苗倒了,父亲弯下腰,扶起;累了,父亲跪在田里,一步一步朝前挪移。在父亲的眼中,庄稼就是他的世界。③稻棵萎靡,父亲清楚,它患病了,该用什么药治愈。父亲一边和稻子窃窃私语,一边念着一个人。他不会说漂亮的语言,唯有用行动和一个大爱之人进行交流。父亲很有仪式感,斟一杯米酒,洒到地上,敬拜苍天与大地。我们在父亲庄重严肃的神情中,懂得一粒米来之不易,它和一个人息息相关——袁隆平,没有他,大家的饭碗是干瘪的、枯瘦的,一粒米里渗透着他一生的挚爱、几世的深情。④后来,我读书离开村子,离开稻田。在别人的城市,我想家,想念一粒米,想一汪碧水盈盈的稻田,微雨缠绵,想此刻的父亲,一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守护他的田地。⑤即便是回去,我已不像过去,赤脚下田,浑身泥水,干得热火朝天,而是变得谨小慎微,我与稻田拉开了一道距离。父亲,叹口气,凝眸着他的稻田、沉默的村庄,自喉咙挤出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忘,但养大你的米是从哪来的,不能忘!”父亲蹲在院子里,仿佛一棵弯着腰的稻穗。⑥当我像一棵稻子,历经风雨,慢慢长大成熟,我才吃惊地发现,我吃的每一粒米都是父辈的杰作,全和父亲的田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朝气蓬勃,繁荣丰腴。以前我总是记不住袁隆平的名字,终日只知为生计奔波。在他乡的炊烟中,我吃着同样的一碗米饭——它们有着和父亲一样的气息,和我熟悉的田地如出一辙的气质,规规矩矩,不张扬不媚俗,就那么执着地活在民间。而现在,我却只能缅怀那些村庄和稻田。村子里的稻田消失了很多年,它们成了风干的记忆。父亲越来越老,皱纹满脸,像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父亲指着碗里的米说,要记着,米和一个人有关,没有他,城市和村庄吃米都困难,呷一口米酒,抹一下泪。父亲愈来愈沉默寡言,他像一棵低着头的稻子,又深邃得似一口井。我吃掉的每一粒米,几千斤的分量,和着父亲的话语,沉甸甸地横在我的心间。⑦两个月前,我回老家探望父母,父亲伫立在门口。一下车,父亲就急着对我说:“袁隆平走了。”刚说完,父亲眼圈就红了。不知为何,我也不由自主地潸然泪下,是的,这个让我们吃饱米饭的人走了,从此,世上再无袁隆平。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对我的孩子说,记着我们吃的米饭是袁隆平给的,以后做人做事也要像他那样,永葆一粒米的温度,摸着良心行走人世。(《安庆日报》2021年9月,有删改)1.作者回忆了父亲与稻子之间的一些事情,请根据内容填空。

父亲种植稻子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父亲教育孩子牢记水稻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第⑥段画浪线句的理解。

4.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说说它们在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甲]一下车,父亲就急着对我说:“袁隆平走了。”刚说完,父亲眼圈就红了。——《怀念一棵种子》[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完成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甲】诗以描写杨花和子规起笔,既表明事情发生的_____,又渲染了_____的气氛。

(2)古诗词中诗人经常借“月”来抒发情感。请结合两首诗歌,从内容和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人是如何借“月”抒情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响亮响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