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95619661976194919781992年文化事业的繁荣程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20011984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背景一、“双百”方针提出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1、背景一、“双百”方针提出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3)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4)解决意识形态中矛盾的需要(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提出(1)内涵: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理解:(2)具体指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新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3)双百主要适用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而非其他领域(4)双百实施的前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5)双百实施的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4、意义:1)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2)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类别作品名称文学创作《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雷锋之歌》电影《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剧目《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文成公主》艺术精品《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洪湖赤卫队》歌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5、文化成就

梁斌梁斌《红旗谱》封面刘白羽贺敬之

雷锋之歌(节选)——贺敬之假如现在呵,我还不曾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假如让我呵,再一次开始开始我生命的航程——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哪里是我最迷恋的地方?哪条道路呵能引我走上最壮丽的人生?面对整个世界,我在注视。从过去,到未来,我在倾听......

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长诗《向太阳》《火把》。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自由诗的又一高峰。话剧《茶馆》剧照原著老舍

人民艺术家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导火线:1965年《文汇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政治色彩变浓,批判范围扩大。2、文化凋零的原因:破四旧、“文艺黑线专政论”左倾错误发展的恶果。“十年动乱”中文化凋零的表现:(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各路大仙不能幸免故宫被改成血泪宫观音被判死刑焚烧古籍字画破四旧运动

龙门石窟之皇甫公窟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十年动乱”中文化凋零的表现:

◆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1966.5.17服毒致死;老舍:1966.8.24不堪凌辱跳北京太平湖自杀

◆傅雷:著名翻译家,1966.9.3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

◆翦伯赞:历史学家,1968.12.18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样板戏”一枝独秀(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十年动乱”中文化凋零的表现:京剧《奇袭白虎团》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八亿人民八个戏”交响乐《沙家浜》《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革中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4)“样板戏”一枝独秀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1、新时期文艺方针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双百与二为的关系(1)双百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2)二为方向概括了新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符合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3)二为方向是双百方针的补充和发展,为双百方针指导下的文化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文化艺术再现勃勃生机名称类型鲁迅文学奖优秀文艺创作茅盾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

电影荣誉奖

金鹰奖飞天奖

电视艺术大奖百花奖

金鸡奖金鹰奖探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⑴高峰: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⑵原因:①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主要原因是党中央“双百”方针的贯彻。②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原因是“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③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1)政治: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逐步展开。(3)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创作。(4)双百方针的提出。探究二:建国初期文化繁荣的原因?(1)文艺要为人民服务(2)允许文艺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处理好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4)勇于艺术创新探究三:党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百花凋零万马齐喑万紫千红欣欣向荣贯彻破坏重新确定“二为”“双百方针”演讲完毕,谢谢观看!内容总结二、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双百主要适用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而非其他领域。《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洪湖赤卫队》歌剧。《红色娘子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