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忌讳(huì)

苟安(gǒu)

怯懦(qiè)

蹑手蹑脚(niē)B.遗诏(zhào)

崩殂(cù)

契合(qì)

赫赫扬扬(hè)C.臧否(pǐ)

適戍(zhé)

睥睨(nì)

信手拈来(niān)D.稽首(qí)

夙夜(sù)

诘难(jié)

镗镗鞳鞳(tā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鞠躬

污秽

敬仰

哗众取庞B.摇橹

阴残

播弄

大义灭亲C.徘徊

骚动

发泻

翻波涌浪D.波澜

犀利

婵娟

拖泥带水3、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A.③④②⑤①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D.②③⑤①④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至舍

色愈恭,礼愈至B.媵人持汤沃灌

浩浩汤汤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敝帚自珍D.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1.选文开篇提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这一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不包括(

)A.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B.对所观察的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C.写景就是写情。D.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他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B.写诗、作画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C.写诗、作画只有起点上高于现实,才能够全面深入,更有意境。D.不论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3.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画家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一个山水画家的优秀作品,意境和意匠缺一不可。B.山水画家只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就能够深入全面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的感情,从而让意境在作品中产生。C.画家熟悉客观事物也不一定能画出好画。山水画意境的独创性,要求画家不能简单重复别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达这种感受的强烈愿望。D.要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除了长期观察,还需要注重表现观察结果。画家创作中思想感情的介入要以高于现实的观察为前提。4.文章结尾部分提到了“意匠”,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意匠比意境更加重要。B.说明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就谈不到意境的独特性。C.说明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使得论证更加严密。D.说明画家、诗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境,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的颔联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

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们常把金钱称作万恶之源,照我看,这是错怪了金钱。钱本身在道德上是中性的,谈不上善恶。毛病不是出在钱上,_______。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即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当然,钱可能会刺激起贪欲,_______。无论在钱多钱少的人中,都有贪者,也都有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