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B.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ào)C.阡陌交通(qiānmò)

刘子骥(yì)D.诣太守(yì)

无人问津(jīng)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晶盈

流淌

顺水推舟B.映照

掌故

五彩斑澜C.跌落

堤坝

目眩神迷D.黎明

掠过

白须捶胸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C.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D.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蒹葭萋萋,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②挑兮达兮,____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③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

⑥《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曲折蜿蜒的句子是“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选自《桃花源记》)【乙】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③窜山谷。有法朗④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⑤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⑥如此?”僧曰:“我事⑦佛。佛须摈落⑧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⑨,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选自《秦时妇人》)

【注】①客僧:外来和尚。②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③权:权且,暂且。④法朗:和尚法号。⑤赍:携带。⑥形骸:形体。⑦事:侍奉,供奉。⑧摈落:剃光头。⑨弊:压迫。

1.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

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便要还家_______

(2)处处志之_______

(3)并衣草叶_______

(4)僧具言之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

4.【甲】文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乙】文中人们来到雁荡山的原因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两文在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到结尾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选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4.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D.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2.把“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换成“征兵”好不好?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假如你是本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