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yùn)

应和(hé)

朗润(rùn)

婉转(wǎn)B.蓑衣(suō)

嫩绿(nèn)

黄晕(yùn)

眨眼(zhǎ)C.稀疏(shū)

鸟巢(cháo)

烘托(hōng)

薄饼(bó)D.胳膊(bo)

抖擞(sǒu)

抚摸(fū)

戴笠(lì)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袍子理智镀金狡滑B.钦差雕像凯歌聘请C.虚荣滑稽头衍澄澈D.愚蠢庇护爱慕绵廷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谁能否认,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

②“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诚哉斯言,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是时代的楷模。

③他们不仅志存高远,更甘于奉献,无所保留,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

④时代洪流静狂都是常态,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片非矛盾对立,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

⑤谁又能否认,老将苏炳添以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既突破了自我,又振奋了时代精神。

⑥时代洪流或静或狂,英雄自是勇立潮头,乘风踏浪,奋楫笃行,指引着人们的精神航向。A.⑤⑥①④③②B.①③②⑤⑥④C.②⑥④①⑤③D.③⑤②④①⑥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白求恩于1938年初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B.诗歌《白求恩纪念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C.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D.能否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关键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以观沧海。

(2)__________,山岛竦峙。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4)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

(6)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

(7)回乐峰前沙似雪,__________。

(8)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太丘舍去(

)

(2)下车引之(

)

(3)元方入门不顾(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节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注释】①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郭伋始至行部(到)B.及事讫(赶上)C.先期一日(约定)D.行部既还(回来)4.请用3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5.你从短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朝花夕拾》书介【编辑推荐】《朝花夕拾》是一代文豪颇负盛名的传世佳作,是一部发人自省、催人奋进的教科书,一部认识中国人、剖析中国人的经典范本,一部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先河的伟大史诗。【内容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的一部散文集,包含了十篇散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则写于厦门。这十篇散文,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是研究鲁迅先生早期思想和生活的重要资料。这些作品,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鲁迅堪称现代文学的旗帜,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其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目录】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评论】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老舍)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勇敢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真挚热忱的朋友。(郑振铎)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书摘】小引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父亲的病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父亲!父亲!!”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1.《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请在目录中任选一篇,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鲁迅先生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老舍和郑振铎都对鲁迅进行了评价,而郁达夫的评论并不是指向鲁迅本人,编者选择郁达夫的评论是否恰当?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3.《朝花夕拾》中既有“小鲁迅”天真可爱的身影,也有“大鲁迅”深沉自省的情思。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从“大鲁迅”的角度,分析【书摘】中画线句蕴含的思想情感。

4.这份书介能否激发读者购买《朝花夕拾》的欲望?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比较阅读下面两篇诗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夜上受降城①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乙】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②相看③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②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③相看:又作“相逢”。

1.两首诗歌所写的内容都与笛声有关,抒写的都是作者闻笛所引发的感触。【甲】【乙】两诗中作者闻笛的地点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甲】诗中体现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历来认为,【甲】诗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句的加点词语“不知”用得很妙,试分析该词语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甲】诗中“沙似雪、月如霜”这两个比喻突出了边关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虽然我们不知道吹芦管的是何人,但我们根据诗歌内容推测,所吹的音乐在内容上一定与______________有关。

4.【乙】诗中,“寒山吹笛唤春归”引发了作者的感触,作者感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进入初中以来,小军明显感觉学科增多,学习压力大,针对语文老师提出的阅读名著的要求,他迟迟不能完成,并扬言道:“那些书都过时了,读了也没用!”你作为语文课代表,针对他的困惑,请写一段劝说他的文字,100字左右。

要求:①符合情境;②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七、作文(共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