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_第1页
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_第2页
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_第3页
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_第4页
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的6大特点(一)生产快速增长1-9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7441.5亿元,同比增长28.7%,增幅比上半年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5199.3亿元,同比增长21.1%;二季度5977.6亿元,同比增长29.8%;三季度6264.6亿元,同比增长34.6%。可以看出,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增长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二、三季度以来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持续攀高、部分产品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的影响。具体从产量来看,前9个月重点监测的64种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的有63种,占98.4%,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有47种,占73.4%。与一季度相比,产量增幅回落的有44种,占68.8%。表1

2004年前三季度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及全年预测

单位:万吨、万条前三季度实际全年预测产量同比(%)产量同比(%)原油13029.83.0170001.5原油加工量20188.215.42720012.1汽油3874.711.6525010.1柴油7517.220.31000017.5化肥(折纯)3374.415.4430011.0尿素1458.711.8190016.0纯碱923.715.312008.4烧碱77712.8105011.7乙烯462.32.86507.9甲醇324.336.642035合成树脂1322.311.2180012.9

聚氯乙烯368.218.949020.0合成橡胶109.015.415521.5轮胎外胎17441.919.52200011.0

(二)市场销售活跃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产品销售情况得到改善。1-9月份,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85%,比上半年提高0.8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化工产品产销情况持续好转,1-9月化工产品产销率达到98.06%,同比提高0.86个百分点,特别是8月份化工产品产销率达到100%,创近年最好水平。受成本上升及产品旺销的推动,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扬。重点跟踪的153种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的产品数各月均在73%以上。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对石油需求的加速增长、重要产油国局势不稳、俄罗斯尤科斯税务危机、美元大幅贬值、石油期货投机者的恶意炒作、墨西哥湾石油设施遭到飓风破坏等因素导致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价格已经突破50美元/桶,10月18日一度摸高至55.33美元。1-9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平均价格已经达到35.87美元/桶,同比上涨7.18美元/桶,涨幅达25%。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影响很大,尤其是成品油,今年来国家发改委已三次调高成品油价格,目前油价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从拉动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出口和投资)看,油价大幅上升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从而对国民经济总体产生不利影响。从进口方面来看,油价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逆差的主要来源。从出口方面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物价水平来看,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生产、运输成本上升,推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服务价格走高。就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原油是石化、化工产品的源头,原油价格上涨,将拉动石化、化工产品价格上扬,带动经济效益提高。据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拉动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增加约56亿人民币。(三)进出口贸易继续扩大前三季度,全国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原油进口大幅度增加,全行业贸易逆差继续扩大。1-9月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进口842.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出口2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7%;贸易逆差555.3亿美元,同比扩大51.1%。在贸易逆差中,占比重最大的主要是原油、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树脂,分别占全行业逆差总额的40.7%、22.5%和25.4%。预计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进口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出口370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贸易逆差760亿美元,同比扩大53.2%。前三季度全国累计进口原油9031.4万吨,同比增长34.4%,预计全年进口量可能大约在1.15~1.2亿吨。(四)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由于销售活跃,价格提升,全行业经济效益的得到大幅度提高,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132.5亿元,同比增长30.2%;利润总额1992.3亿元,同比增长51%;利税总额3044.3亿元,同比增长41.1%。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17.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3.1次,同比提高0.4次。分行业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尽管原油产量增长有限并且原油开采成本大幅提升,但国际油价连创历史新高增加了其利好,行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精炼油加工制造业由于成品油销售量价齐增,利润大幅增加;化学工业则在合成材料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化肥制造业等子行业的推动下效益继续提高。据统计,前三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1267.1亿元,同比增长29.7%;炼油加工产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78.4亿元,同比增幅达2.4倍;化学工业利润总额543.3亿元,同比增长89.3%。(五)产品结构调整继续改善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95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化工产品536.1亿元,同比增长37.8%。化工产品中基础化学原料106.8亿元,同比增长42.1%;专用化学品93.3亿元,同比增长60.1%;涂料、油墨、颜料等产品54.3亿元,同比增长53.2%。原油加工产品中,柴汽比显著提高,1-8月份柴汽比为1.94,同比提高0.14,其中8月份柴汽比达到2.04,创近年最好水平。氮肥产量中,高浓度氮肥尿素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7.7%上升到58.6%,提高了0.9个百分点。化学农药中,杀虫剂的比重为49.7%,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4和1.9个百分点。轮胎外胎中子午胎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6.1%上升到43.7%,提高了7.6个百分点。(六)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由于石油和化工行业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油品需求和化工原材料需求,推动全行业投资较快增长。1-8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4.5亿元,同比增长41.3%,中央调整投资过热,电石、纯碱、烧碱均应控制。分经济类型看,1-8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1267.8亿元,同比增长40.4%,增幅略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74%。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109.2%和69%。分地区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是华北地区,1-8月份投资增长了63.7%,但投资额仅占全国的2%,华东地区投资比重最大,投资总额达到657.1亿元,占全国的38.3%,增长也较为快速,增幅达47.6%。分省市来看,宁夏、甘肃、上海、湖南四地投资增幅都在100%以上。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尽管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较好,但是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不注意加以解决,将会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煤、电、运输问题煤、电、运输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问题目前仍普遍存在,制约着不少行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如华东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开三停四,使得轮胎、染料等行业无法正常交货,这些地区小型柴油机发电现象盛行。电力价格的上涨已经对用电大户氯碱行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二)原盐价格暴涨问题自去年底以来的原盐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之势至今没有得到缓解。据反映,目前国内原盐到厂价已经达到350-450元/吨,而去年同期每吨仅170-180元,翻了一番多,使得纯碱、烧碱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已无法承受,被迫限产或停产。统计资料显示,7、8月份以来,全国纯碱、烧碱生产已显著下降,纯碱产量较二季度平均产量下降约7万吨,烧碱产量下降约3万吨。与此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过快,企业经济效益也随之大幅下滑。7月份,全国纯碱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仅1168.3万元,同比下降75.5%,1-7月份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8987.5万元,同比下降6%。可见,成本的迅速攀升已经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损害。原盐价格暴涨,主要是由去年海盐大面积减产造成的。受去年多次大海潮的侵蚀,我国海盐严重欠收,致使全国原盐产量出现下降。据统计,2003年全国原盐产量3242.4万吨,比2002年下降3%,全年有7个月产量比2002年同期下降,使得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原盐供应逐渐紧张。今年二、三季度以来又连降暴雨,秋盐减产又成定局。一些原盐生产和经销商开始屯盐,限卖,不断推高市场盐价。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原盐供应不足的状况可能会延续到明年,甚至影响到后年。(三)化肥价格持续上涨问题今年以来,国家对化肥市场价格干预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多项措施的作用基本保证了上半年化肥使用旺季的供应及价格的稳定。但是到6月底以来,国内化肥市场价格持续看涨,部分地区尿素售价一度超过2000元/吨,至目前仍没有明显回落,9月份市场平均报价达到1765元/吨,同比上涨37.9%,部分地区价格仍高达1900元/吨。应该说,化肥价格的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推动化肥价格上涨,如煤炭价格就上涨了50%以上,另一方面国际尿素价格不断上升支撑了国内化肥的高价位,9月份中东散装颗粒尿素(FOB)价格达到218.5美元/吨,俄罗斯尤日内散装颗粒尿素(FOB)价格达216.75美元/吨,美国新奥尔良袋装颗粒尿素(FOB)价格246.5美元/吨。另外,公路运费上涨、销售环节过多也推动了化肥价格的上涨。同时,一些经营部门看好冬储市场,在今年用肥季节结束后,趁价格相对较低,纷纷进货补充库存,也推动了9月份以来化肥价格的再次上涨。(四)化肥淡储资金问题随着化肥传统淡季来临,淡季的储备成为焦点。化肥生产企业由于资金有限,自身难以进行冬储,而社会经营商的热度进入,又势必抬高今冬及明春的化肥价格,违背国家支农的初衷。因此,国家有必要对执行冬储的化肥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平抑目前居高不下的化肥价格,同时保证企业淡季的正常生产活动。(五)成品油价格问题我国成品油价格是以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价格为基础制定的,当三地价格浮动8%,国内成品油价格也随之调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暴涨,不断创历史新高,虽然8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调整了成品油中准价,但上调幅度远远低于国际油价上涨的幅度。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炼油企业利润大受影响。据悉,目前香港油价是深圳油价的几倍,由此深圳加油站出现不少拥有深港两地牌照的私家车到深圳来加油的现象。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的政策建议

首先,对于化肥生产所用原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磷矿石、硫铁矿等,以及化肥产品的运输,铁路部门应保证充分供应,并实行优惠运价;建议国家把淡储资金列入国家贴息贷款计划,作为化肥的专项储备资金,通过给企业发放贴息贷款,既方便了企业淡季时的正常生产,又保证了冬季的化肥储备,也避免了社会投机商利用冬储大做文章抬高春耕肥价的“造市”行为。

第二,为解决两碱企业原盐紧张、价格暴涨的问题,一方面集合业内大型企业赴国外组织原盐进口,另一方面限制生产,加大井矿盐的使用。据悉,我国青海、内蒙等西部地区有大量湖盐,价格非常便宜(当地价格每吨才50多元),但是由于路途遥远、铁路运输紧张、运费太高而较少得到工业企业的使用。如果铁路部门能够对西部湖盐向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运输实行优惠政策,则不仅缓解了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