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金色的鱼钩-人教部编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金色的鱼钩-人教部编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金色的鱼钩-人教部编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金色的鱼钩-人教部编版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13.金色的鱼钩-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色的鱼钩本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垫后,走左翼行军路线。1935年9月4日,周恩来曾致电一军首长林彪、聂荣臻称:“据三军收容及掩埋死尸统计,一军团掉队、落伍与牺牲的在四百以上。”那些消失在沼泽中的人,显然还不在上述统计中。红一方面军1935年6月过草地之前统计共有近2万人,过草地之后剩下1.3万人(其中在左路军的五军、三十二军5000人,中央纵队和一、三军8000余人),损失6207人。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过草地之前有1.6万人(原二、六军团1.4万人,又补充了红三十二军2000多人),走出草地时为1.3万人(10月间三大主力会师时为1.1万人),过草地损失约3092人。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最大,仅以第三次过草地统计即损失近7000人。如果加上第一、二次过草地损失的人数,估计损失数翻一倍还要多。右路军路线左路军路线存疑路线国民党行军路线小组合作学习快速朗读课文,想一想: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请找出文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些语句描写有什么不同?3.找出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进行体会。4.体会“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句子的意思。5.把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顺序请找出文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些语句描写有什么不同?1: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2: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3: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找出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进行体会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1.为什么我和两个小同志端着碗不往嘴边送?2.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长满了红锈”是写实,“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而且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口语交际如果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讲解员,你会怎样向参观的人们介绍“金色的鱼钩”呢?把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演一演。第一组:老班长:朱者赤小梁:何欣宸小战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