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1.gif)
![中医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2.gif)
![中医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3.gif)
![中医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4.gif)
![中医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18a6c0b2fa1e4bde35056859122050b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拔火罐技术【目的】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操作方法】一、点火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3、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二、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1、留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2、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3、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4、刺络拔罐法:在经络穴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三、起罐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2【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4、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5、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6、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7、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舐部均不宜拔罐。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3、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4、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二、留罐技术【概述】3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中医拔罐疗法的一种,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置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它可用于拔罐治疗的大部分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又分为多罐和单罐。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操作方法】一、点火1、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3)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2、起罐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4、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5、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6、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7、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舐部均不宜拔罐。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3、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4、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三、闪罐技术【准备工作】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用9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火柴或酒精灯等。【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择部位。2、用镊子夹l〜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作用原理】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的紧、松,反复的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适用于治疗肌萎缩,局部皮肤麻木酸痛或一些较虚弱的病证。【注意事项】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2、以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为度。3、采用闪火法注意操作时罐口应始终向下,棉球应送人罐底,棉球经过罐口时动作要快,避免罐口反复加热以致烫伤皮肤,操作者应随时掌握罐体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更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4、走罐技术【定义】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操作方法】1、掌握拔罐吸力。轻吸:拔罐后,罐内皮肤被负压吸收突起约3毫米左右,或采用“中、小号(面积)”火罐吸拔;重吸:罐内皮肤约吸收突起4毫米左右,或采用“大号(面积)”火罐吸拔,或者用好轻松真空罐具。2、启动走罐术。术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肤,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远端推移,并折返重复移动数次。3、控制走罐频率。缓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1次;快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2次。4、吸力与频度组合。按临床需要,选择轻吸缓走、轻吸快走、重吸缓走、重吸快走等方法。5、掌握走罐时间。每一组穴位一般按需分别走罐约5〜10秒钟。6、密切观察罐痕。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红色、深红、微紫。7、治则治法。一般以重吸、快走、较长时间、肤色出现深红或微紫程度为强刺激,适用于实证病例,或背腰、四肢部位的走罐;以轻吸、缓走、较短时间、肤色出现淡红或红色为轻刺激,可用于虚证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8、治程安排。急性病症,第一次走罐后,视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况,必要时,可隔12〜24小时,或异位另选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复病例,一般间隔3天左右施走罐术一次,3〜5天为一疗程,休息两周后可继续施行走罐术。【主治病症】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冠心病、心律不齐、中暑、肺水肿、急性胃肠炎、胃痛、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头痛、胁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腰背痛、痛经、月经不调、乳腺炎、术后肠粘连、尊麻疹、带状疱疹、牙痛、扁桃体炎等。【注意事项】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2、推罐时,动作缓慢,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有会产生较大的阻力。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最好使用真空罐像好轻松拔罐器那样的。五、针罐技术【概述】针罐疗法就是根据病情需要,先在病人体表的施治穴位上用针刺入,病人“得气”后,随之在此穴位带针拔上火罐,把针扣在火罐中。这种同时实施针刺、拔罐的治疗方法叫做针罐疗法。【准备工作】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95%乙醇浸润的棉球、7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针、火柴或酒精灯等。【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择部位。2、在应拔部位消毒。3、进针,并在得气后将针留置穴内。4、用镊子夹1〜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针刺的部位上,一般留置5〜10分钟。【注意事项】1、该方法一般使用于面积较大及肉厚部位,容易使用较大罐口的火罐进行拔罐治疗的部位;不能使用于面部等肉薄及影响形象部位。2、要求患者处于正确位置,如俯卧位、正坐位、平卧位等,治疗期间不能活动。3、按照针刺要求与进针原则,现在施治穴位上用针刺入,使病人“得气”。迅速将罐扣在针刺穴位上,把针扣在火罐中。留罐时间约15分钟左右。起罐时,一手持罐,一手拇指轻按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后,将罐取下。然后快速将针拔出。4、中、重度心脏病、血友病、出血倾向疾病、极速衰弱者、身体过瘦、小儿及老人、孕妇禁用针罐疗法。【概述】针刺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分类】1、局部扣刺拔罐:在病变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再在被扣部位拔罐。2、穴位叩刺拔罐:在选定的某些穴位上叩刺后拔罐。3、循经叩刺拔罐:取疾病与脏腑络属相关的经络或循行经过病处的经络为主进行叩刺拔罐。叩刺及拔罐的顺序应同经脉的循行路线相一致。4、整体叩刺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上述2〜3种方法10结合进行治疗。【治病机理】《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操作方法】1、叩刺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叩刺病变部位。叩刺完毕,即在被叩刺部位拔罐,约5分钟后起罐。2、刺激强度:叩刺分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三种,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可减轻叩刺时的疼痛。(1)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临床常以病人无疼痛感,仅皮肤略有潮红为度。(2)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患者稍觉疼痛,皮肤潮红,但无渗血为度。(3)中刺:介于轻重刺之间。3、刺激速度: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均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不可将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禁忌症】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疗法。【注意事项】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时,要及时更换。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针具一般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即可使用。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24小时内不要沐浴。3、本疗法的疗程,一般视病情轻重和病人体质而定,通常隔天1次,临床多以1〜3次为一个疗程。七、刮痧拔罐技术【用物准备】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纱布、胶布等。【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12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考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模块综合检测卷(素能提升训练)-勤径学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2025年专利共有协议制定指南
- 2025年企业产权交换策划合同书
- 2025年信贷购买房产转卖合同样本
- 2025年公积金缴纳责任协议
- 2025年人力资源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 2025年促销礼品市场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锌材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免疫细胞质量控制与检验检测协议
- 2024年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培训课件
- 2025年3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中国人口老龄化》课件
- 小红书营销师(初级)认证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民营医院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 急诊科护理未来五年规划
- 农业机械设备供货及售后服务方案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中英文对照版
- 合资经营工厂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