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乳(pú)

嗔怪(chēn)

煞白(shà)

匍匐(púfú)B.俯冲(fǔ)

孵卵(fū)

鹦鹉(yīng)

嘎嘎(gā)C.麝香(shè)

屈膝(qī)

差事(chāi)

蹒跚(pánshān)D.模样(mú)

虐待(niè)

障碍(ài)

禁锢(gù)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狭窄

清亮

山青水秀

一髻白花B.高渺

利落

淅淅历历

夜狼自大C.脉膊

水澡

汗流夹背

杜鹃滴血D.秀气

诱惑

迫不急待

尤然而生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2016年5月22日,中国3比1力克韩国,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D.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在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

②及其家穿井

③有顷焉

2.下列各项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曾子之母曰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夫君子之行C.闻之于宋D.择其善者而从之3.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4.面对谣言,宋君能够“令人问之于丁氏”,而曾母“投杼逾墙而走”,你赞成谁的做法,他们的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人生当有樱满开》,完成下面小题。人生当有樱满开潘向黎①樱花原植于中国,唐朝时期引入日本,“樱满开”,这是日语的表达。但是用中文念出来、写下来,意思倒也十分相近。不像另一个樱花专属的词“花吹雪”,“吹雪”的含义并非这两个汉字表面上显示的轻柔细腻,而是“暴风雪”的意思。“花吹雪”是指樱花凋谢时的样子,看过的人知道,那是远比“花雨”“落英缤纷”更猛烈的阵仗,不用“暴风雪”确实不足以形容。而樱满开,就是樱花盛开,进入全盛的意思。②樱满开,极美。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蔷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湄悠然飘浮,含笑浅颦,欲飞又止。到得樱花林中,举头一看,娇柔如薄绢的花瓣像无数层细巧剪纸重叠着,密密地盖住了天,给“花天”二字作了绝好的注解。③本来是舍不得移开视线的,可是看久了,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眼睛。那也躲不过樱满开的排山倒海之“势”,看不见了,仍有花气成丝成缕成片,沁入心脾,渐渐涨满了五脏六腑,让人有悬浮的感觉。那种花气,并不是香,只是一种异常清凉,薇薇湿润的。令人身心松弛的气息。④樱花的美,与其说明媚、清丽、轻灵,不如说是美在完全不日常。因为这种美,没有用。它几乎没用任何世俗的实用的成分。樱花开时大多数没有叶子,开完也不结果,她的花瓣算是可以吃,但我吃过点缀樱花的菓子,喝过用腌制过的樱花冲调的咸咸的樱花汤,出乎意料的完全不美味,因此我也一向“知之为不知”地认定樱花不能吃。所以在我眼中,这一树树樱花毫无用处,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专门来凡间轰轰烈烈地美一次。⑤绝美,无用,多么纯粹,多么任性。⑥我想起当年在东京留学时,有一天看见一位日本老太太在赏樱花。她着和服、抹口红、拄拐站在那里,久久望着前方的樱花,时而举头看看头顶的花。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位中年女士,这位是西式套裙外罩风衣,头发是细碎的卷发,也停住脚步举头看花。老太太像自言自语似的来了一句:“是樱花啊。”中年女士回答:“是啊。”两人静默了一会儿,中年女士又说“真美啊。”老太太发发自肺腑地咏叹般地回答:“是——啊!”⑦要过去很多年,我才会发自内心地接纳,认同这样简单、质朴、近乎笨拙的赞叹。对这种美,摄影家徒唤奈何,作家拙于置词,除了极少数诗人,所有人都只能近乎无语地赏之,叹之,悲喜交集地再三温存。⑧樱花花期短暂,有“樱花七日”之说,“惜春长恐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但如何挽留?无计可施。爱惜不尽,终不能留。只能珍惜,唯有珍惜。否则一切转眼成空。⑨从樱满开到转眼成空,异常远即。一夜之间,枝头就都空了,春梦无痕,仿佛之前的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过。我们像一个孩子,在满心欢喜的玩闹中弯下腰系了一下鞋带,直起身来,景色和光线就都变了,春天过去了,空虚突然从四面八荒掩杀过来。⑩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事如春梦了无痕”,正因为“太勿勿”,更衬得此前的全盛满开之时,有着一期一会的深刻,有着限量版的珍贵,美得异常深刻,直击本心,惊心动魄。⑪人生当有樱满开,期待着它,眼前的郁闷和暗淡就挺得过;若是有过了,追忆着那些瞬间,此后所有的苦楚和寂寞,也都抵得过。⑫樱满开,你可曾有过?1.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樱花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填空。角度形态气味花期特点①②③

填入表格的内容应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2)段的画线句子。

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薔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湄悠然飘浮,含笑浅顰,欲飞又止。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介绍樱花的两个专属名字,写出了樱花盛开时的美丽和凋谢时的猛烈。B.文章第⑦段人们对樱花的美“徒唤奈何、拙于置词”,是因为樱花花期短暂,人们来不及赞叹就凋谢了。C.因为看到“樱满开”的盛景,直击本心,惊心动魄,我多了一份人生感悟。D.樱花的美和“无用”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樱花美丽无用的惋惜之情。E.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让我们体会了“樱花”的绚烂,更让我们领悟到“美景短暂,唯有珍惜”。4.文章第⑪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阅读,完成后面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十一月四日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例句,在“友谊”、“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