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商酌(zháo)

村寨(zhài)

遵循

悲天闵人B.遵嘱(zhūn)

修葺(qì)

毫杰

海阔天空C.恳切(kěn)

恍惚(fū)

绎站

附之一笑D.癖好(pǐ)

默契(qì)

蓦然

颠沛流离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哀微

独裁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B.梳头

澎湃

目不窥园

警报叠起C.抱歉

秩序

迥乎不同

昂首挺胸D.赫然

卓越

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3、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B.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C.学校邀请战斗英雄王爷爷为我们讲述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D.看到黄河一泻万丈,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诗文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本文选自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通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B.鲁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蒙乃始就学”。C.文中,“孰若孤?”是反问语气,孙权强调了吕蒙“辞以军中多务”只是借口而已,并进一步用自己读书得益的经历来劝说吕蒙。D.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小题。1月28日正午,当诺第留斯号浮上水面来的时候,船长在地图上看了一下,然后回过来对我说:“锡兰岛是以采珍珠闻名的地方。阿龙纳斯先生,您高兴去看采珠场吗?”“船长,当然高兴。”船长对船副说了几句话,船副立即出去。不久诺第留斯号潜入水中。“教授,”尼摩船长这时说话了,“虽然我们已经很习惯了,但我要提醒一句,我们还得带着武器去,这样,我们或者可以猎得一条鲛鱼。”我于是幻想着鲛鱼了,想到它阔大的有一排一排拥有利剑一般牙齿的牙床,一下就可以把人咬为两段,我腰上已经感到有点痛了。想着尼摩船长这令人为难的邀请,决定找康塞尔谈谈……“或者很危险呢!”我用暗示的语气加上一句。“如果先生决定去的话,那么

”康塞尔说。……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小纹贝礁石岩脉上,岩脉上繁殖着不可数计的亿万珍珠贝。这些宝贵的软体动物粘附着岩石,它们被那些棕色的纤维结实地缚在石上,摆脱不开。杂色小纹贝,所谓珍珠母的两片介壳差不多相等,壳作圆环形,壳壁很厚,外表很粗,凹凸不平。有些珍珠母的外壳上面带一条一条的淡青色线纹,线纹尽头处有些发亮。……当我们慢慢在水底行走,我突然发现离我们五米的地方,出现一个黑影,下沉到底。使我害怕的鲛鱼的念头又涌现在我心中了。可是,这一次我又错了。那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当然是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人,他未到采珠期就前来采珠了。我看见他的小艇停泊在距他头上只有几英尺的水面上。他潜入水中,随即又浮上来。一块砸成像小面包一般的石头夹在两脚中间,一根绳索缚着石头,系在他的艇子上,使他可以很快地到海底下来。以上就是他所有的采珠工具。忽然间,在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一个害怕的手势,立即站起,使劲往上一跳。要浮上海面去。我明白了他的害怕。一个巨大的黑影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那是一条身躯巨大的鲨鱼,发亮的眼睛,张开的嘴巴,迎面斜刺向前冲来了!这个饥饿的动物,用力拨一下鳍,向印度人身上扑来,他躲在一边,避开鲨鱼的嘴,但没有躲开鲨鱼尾巴的打击,因为鱼尾打在他胸上,他翻倒在水底下。这时候,蹲在我近边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来,他手拿短刀,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肉搏。尼摩船长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鲨鱼这时可以说是吼起来了。鲜血像水流一般的从它的伤口喷出。海染红了,在这浑浊的水中,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一直到水中露出明亮的地方的时候,我才看见勇敢大胆的船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能刺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可是,尼德·兰立即把尼摩船长拉起来。船长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印度人身边,急忙把他和石头索起来的绳索割断,抱起他,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回到小艇上,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他说:“兰师傅,谢谢您。”八点半,我们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上。在船上,我把我们在马纳尔一带礁石岩脉间旅行所遭遇到的事故细细回想一下。不管他怎么说,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能完全斩断他爱人的心情。当我把这一点向他提出来的时候,他口气稍微有些激动地回答我:“教授,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选文有删改)1.阅读完本章节,小兰更加喜欢尼摩船长了,兴致勃勃地制作了人物形象表。请你仿照示例,帮助小兰完成表格。尼摩船长事例形象手法救助采珠人勇敢、①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伺机反杀鲨鱼②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③_____________懂得感恩④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书和语段,请你补写划线处康塞尔的话,并结合书本中的事例说明理由。

说:“或者很危险呢!”

“如果先生决定去的话,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要写采珠人的故事?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4.面对鲨鱼,尼德兰、尼摩船长等人救下了采珠人,假如《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遇到这样的情景,你觉得他会去救助采珠人吗?请结合全书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②情。

【注】①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类容多叙离别之情。②故园:故乡,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B.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C.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句诗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