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蘸酒(zhàn)

咸享(hēng)

颓唐(tú)B.舀出(yǎo)

笔砚(yàn)

羼水(chàn)C.哄笑(hǒng)

蒲包(pú)

拭擦(shì)D.门槛(kǎi)

木屑(xiè)

阔绰(chuò)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详(xiáng)

叱咤(chà)

商酌(zhuó)

飞皇腾达B.譬(bì)如

阔绰(chuò)

妥帖(tiē)

不可明状C.魁梧(wú)

侥幸(jiǎo)

装潢(huáng)

屏气凝神D.张皇(huáng)

恭维(wěi)

濒(bīn)临

与日具增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D.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摩擦,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这种做法不但会伤及自身,更将伤害国际经济体系,不得人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地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送区册序(唐)韩愈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①,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郭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②。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③。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挈舟而来。升自宾阶④,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选自《韩愈集》)

【注释】①廉利侔剑戟:棱角锋利如同剑戟。②鸟言夷面:言语不通如鸟语,长相如少数民族人。③奉期约:遵守规定期限(如春种秋收、服赋役等)。④宾阶:古时客人自东阶升堂。⑤跫然:脚踏地声。⑥嘉林:美好的树木。【丙】赠程处士①(唐)王绩百年长扰扰②,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③,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释】①程处士:作者朋友,生平未详。处士,未做官或不去做官的读书人。②扰扰:烦乱。③姬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

1.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3)不如高枕枕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2)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

4.阅读以上所选诗文,按要求完善下表。诗文赠送对象写作手法思想情感【甲】宋濂称他为“(1)___”把当时学生的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有专门老师可以求告、丰富藏书可以阅读的情形和自己求学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马生(2)___【乙】韩愈赞他(3)“___”“___”以阳山荒僻贫穷衬托自己被贬阳山后的(4)___心境,并与后文(5)___对比表达对区册的感激之情并勉励自己(6)___【丙】与王绩同为不得志之人把日出日落随意自然、洋洋河水任意东流和(7)___对比表达(8)____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赵三贴刘剑飞①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②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可甭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③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奄奄一息。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④自古道:同行是冤家。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⑤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⑥正位,接骨,贴膏药。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地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⑦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⑧呵,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⑨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⑩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⑪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你他娘的什么赵三贴?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行走,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⑫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豆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⑬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⑭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⑮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⑯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龙山采药。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给摔折了。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竟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⑰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伤愈后,在芍香楼订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幕后指使的。⑱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⑲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故此,你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⑳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1.本文主要写了与赵三贴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孙接骨伤愈后答谢赵三贴,说出真相。

2.赏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赵三贴的性格特点。

4.说说第⑲自然段画线句的含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B.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C.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D.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2.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

3.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