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工程概况........................................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审核..........................2、混凝土的强....................................2、混凝土供应......................................2、混凝土浇筑......................................3、砼测温控制......................................7、质保证措施....................................8、成品保护及安全施工..............................8附图一(砼测温点布置示意图)......................10附图二(大跨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审判区:附图二(大跨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生活区:....11....11..1工程概况本工程大跨位置分为审判区和生活区两个部位,审判区~2-15轴/2-D~2-N轴间16.2m标高大跨截面尺寸2-11轴450×1800mm24.3m;其中2-11轴、2-15轴边截面尺寸500×2000mm,跨为8.1m;450×生活区1-7轴~1-11轴/1-E轴~1-H轴间16.4m标高的截面尺寸1800mm跨为8.1m。24.3m;其中1-E轴WKL5-11截面尺寸500×2000mm跨为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审核进协调,混凝土坍控制在求。200±20mm,其他各项指标需满足泵送混凝土要3混凝土的强砼强等级:审判区、生活区大跨、板为C40;四周框架柱为C354混凝土供应续性,混凝土须保证40m/h。同时为保证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连续、可靠,要求商混站的主站进搅拌供应,分站进搅拌供应)。大跨混凝土浇筑时要求现场有预备泵车(商混站内无49米泵车、要编制混凝土..调。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4~6h。且坍损失可过小,而影响混凝土浇筑。5混凝土浇筑5.1、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准备好施工用的机具和劳动。机具有:混凝土泵、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刮尺、塔吊及照明设备,清好混凝土运输车通道及混凝土泵停放场地。员包括:混凝土工、木工、钢筋工、测工、水电安装工、信号工及试验工。2)砼浇筑人员应熟悉图纸、察看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掌握砼浇筑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5.2、施工条件1)所有大跨的钢筋、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垫好。办好隐蔽验收手续。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设完毕,泵管已经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3)水、合比通知单。..4)振捣器等机具经检验试运转正常。5)检查安全设施、劳动配备是否妥当。6)施工员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进全面施工技术交底。5.3、混凝土浇筑1)浇筑顺序:大跨的浇筑采取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厚控制在500mm。审判区:2-11轴、2-15轴500×2000先浇筑,浇筑顺序为2-G轴向两端逐步浇筑。待2-11轴、2-15轴边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浇筑2-G轴WKL12,浇筑的顺序由跨中开始向两端逐步浇筑,2-G轴WKL12一层浇筑完毕后开始向两端隔跨浇筑L5-3。浇至2-D轴、2-N轴边完成后开始浇筑G轴两侧L5-3向两端逐步浇筑,至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开始浇筑第二层,浇筑顺序同第一层浇筑顺序,层次浇筑的划分按照下图:..2)浇筑时间控制:大跨混凝土浇筑必须派专人按下表严格记录好混凝土时间,防止分层浇筑时缝现象的产生。混凝土浇筑时间记录表时间控制情况浇筑前下层混凝土状态分层..第二层浇筑第三层浇筑第四层浇筑3)泵送工艺:大跨砼浇筑时在现场设一台长臂砼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减石水砂浆,润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开始泵送时,速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时,才用正常速进泵送。泵送期间,斗内的混凝土应保持低于在缸筒口上100mm到斗口上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空气而造成管,反之斗内混凝土太多时,需低泵送速,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20min5min开。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泵送将结束时,就估算泵管内和斗内储存的混凝土及浇捣现场4)砼浇筑方法:砼采用商品砼,坍大,动性好,分层隔跨布方法施工,分层厚为500mm。振捣时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确保振。振捣棒采用Φ30插入式振捣棒进振捣。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防止上层混凝的空。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20cm。采用单一的形式,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要过长,也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出现气泡,混凝土再下沉为止。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砼的表面处。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用木抹子压实,在砼浇筑后4~8小时内,再用木抹子搓平,以控制砼表面缝。5)大跨、板标高控制及砼养护大跨、筋上的标高点控制、PVC管在一端开始100mm做好标记,浇筑过程中按照标杆控制标高。混凝土面用刮尺刮平,随即用铁板收一道。待砼收水终凝前,表面有干缩纹时再用木抹子搓一遍(适当洒水),然后再用铁板收一道。浇筑后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6)砼试块制作及养护大跨板、柱要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试块的置,每100m制作一组抗压试块,每组为3块。砼试块24小时拆模后,经编号后送标准养护室养护,在20±3湿90%以上养护28℃℃取同条件试块得少于两组(柱:2组、:22护并做好每日的测温记录,待满足计600℃养护后送试验站试压,强≥100%方可拆模。5砼测温控制1)由于该部位截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浇筑时以及浇筑后做好混凝土的测温记录。..2)温测和控制方案监测,用温计测温,浇筑成型后24小时进砼内部和表面测温,前3天每4h测一次,4—7天每8h测一次,8—14天每12h测一次,并做好记录,输入计算机绘出温曲线,用增加减少表面覆盖来重新调节砼内外温差。8后浇带6质保证措施1、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水、骨、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要求。并派专人进驻搅拌站监督供。2、在浇筑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塌,混凝土塌损失值应控制在20mm以内。200±3、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要挂牌操作,振捣及时,防止少振或振。在钢筋较密部位的混凝土要振捣细致、采取Φ30振捣棒,防止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4、钢筋垫块要与钢筋连接固,各专职质检员要对各个部位的垫块进检查,防止出现垫块移位、放。7成品保护及安全施工1、在浇筑过程中,为防止钢筋及预埋件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板钢筋上铺设跳板,工人操作时应站在跳板上,得碰动预埋件和插筋。2、底板处后浇带要做好防护,避免雨水、生活污水等沉积,腐蚀钢筋。3、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4、泵管的质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准使..用。5、泵车斗内的混凝土要保持一定的高,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管中气锤声和造成尾管甩伤人现象。6、现场临时用电得随地敷设,亦得挂在钢筋上。7、所有施工人员能随意使用电器设备。机具确保一机一闸一,电线长超过30米,并用绝缘材支挂,振捣工穿绝缘鞋戴橡胶手套。8、昼夜温差过大时,夜间要加强对混凝土表面保温覆盖,防止因温差过大产生变形缝。9、做好临边防护及坑口的封闭,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Web导向策略分享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开发中的项目预算管理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重要提纲试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中的逻辑结构与模式试题及答案
- 掌握Access创建邮件报表的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Photoshop设计美学探讨试题及答案
- C语言学习瓶颈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设备吊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嵌入式发展分析试题及答案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库-15
- 2025年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雨污水管施工方案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印刷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 2026年版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新职教高考)普高生专用升高职大专《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卷(第5套)
- 格力年终总结报告
- 中心城区供热更新改造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
- 宁夏新希望贺兰山牧业有限公司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养殖场安全教育培训
- 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和急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