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反思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1
空气作为一种动植物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学生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它含有哪些成分?这一科学结论的得出经过了怎样的过程?这些学生是不知道的,所以本节课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擅长观测生活、擅长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老师不是直接给出试验方案和结论,而是明确提出探究任务和目的,直奔主题,分组探讨,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体会合作学习的开心,经过老师设计的情境创设,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当学生设计出既科学又可行的方案后,老师及时评价他们方案中的闪光点,确定其创见,学生在这样的勉励之后,试验起来更加大胆和细心,当然,最终的结果可能与他们猜想的还是有差距的,这样探讨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就不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了,学生感到困惑时,自然就产生了探究新问题的欲望。在这样不断修正方案,检查失误或误差的原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形成严谨的学风。最终简介空气成分发现史,能使学生能意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在试验中的成功是多么值得欣喜,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培养了很好的兴趣。
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2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一直在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应当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我们应当从学生出发,应当以学生为重点,教会孩子们如何学,如何做,如何真正地把握知识点,从被动的学习蜕变成主动地学习。本周讲课空气这一节课的内容,叫我感受颇深,多位老教师的指正叫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课后思想总结。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探讨的`,人类离不开空气,空气又是人类生存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那么空气的成分有哪些呢?我们如何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呢?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展开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几点认识。
(一)、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活动
本节课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上课伊始通过欣赏漂亮的风景,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了本节课的研究任务上。抓住学生好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整节课以轻松地探究形式教学生自己去探讨研究氧气的体积含量。并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思考,去探究试验的原理与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试验探究。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展开试验探究,应当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拓展,同时对学生的观测能力、思考能力逐步培养,是学生自己乐于学,乐于动手。
同时学生的猜想,直接影响他们探究的方向和目的。因此,应当重视学生的猜想,而且要时刻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提出的疑点应给与解释,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作出探究。
(三)、赏识学生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多多的勉励学生动手动脑,还更应当勉励学生大胆的发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想法。同时作为一个老师,应当及时的处理学生的不解并且认识到初学者的思维方式,更应当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去解答他们的不懂点,不解点。对于学生回复问题之后应当给予勉励不能给予否定的态度,应当委婉的告诉学生假如这么做是不是就会好一点呢?用这样的语言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会给学生增加摸索的信心。
通过这节课的讲解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应当多多的以学生为中心,带着学生从他们的出发点去思考问题,更应当积极向老教师学习,注意讲课的方式方法,多注意语言的运用,更应当注意现阶段的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与应用。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不要求多尔要求精,不要求繁而要求懂,做到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明确,之后再进行能力提升。最终达到知识的应用与升华。本节课叫我再一次的成长,再一次的得到了锻炼。我会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更加的努力的学习,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3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以及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课后认真总结与反思,发现自己的语言、教学组织等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今后一定要查漏补缺,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红磷的燃烧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课堂上做试验时,造成了试验现象的偏差,对教学效果造成大的影响。这也是在一节化学课堂上一个应注意的问题。本节课,通过试验证明空气确实存在我们身边,定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我们平日总在埋怨现在的学生不会提问、不会思考、不会探究,更别说什么创新。然而我们是否反思一下,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有多少提问与思考的火花被教师消灭在萌芽中?有多少探究与创新的欲望没有得到教师的支持而无法延伸?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提出“空气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等问题,因这不是教师预设的知识而消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直接给出答案。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通过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予以落实,更没有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继续提问。在以后教学中,我要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好地抓住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再次发现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积极摸索,让学生能够在摸索过程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试验说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思考,让问题走进课堂,加强问题意识,有好多时候不是学生不会提问题,而是教师不会引导学生去想问题,去提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擅长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和具有科学气息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敢想、敢问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4
首先回想一下我上课的思路,本节课共有三个大环节:
1、让学生谈以前对于空气的认识和了解,完成气泡图的填写;
2、学生想出多种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于塑料袋中;
3、空气和水的对比,完成维恩图的填写。
在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谈对空气的认识和了解时,由于我给的时间少,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不够,本来以为学生能够填写出来,结果汇报时学生都不乐意举手,对于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的成分、与动植物的关系等几个地方填写出来后,其他的两个空填不出来,在这里我应当引领学生共同完成气泡图,并注意各气泡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太不冷静,缺乏随机处理课堂的灵活性,把这个气泡图空着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了。
其次个环节让学生捕获空气进而证明空气存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知道证据可以是感觉到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课件提醒大家,感觉到什么,看到了什么能证明塑料袋中确实存在空气,并提醒大家试验中注意合作交流,注意了试验品质的培养。在试验中学生充分动手了,但是我的目标指向不明确,致使这个环节的有效性降低了。好多学生都在动手做游戏了,拿着塑料袋玩或者在水里兜水玩,把找证据抛在脑后了,虽然也找到了几个证据,但我感觉这里我的调控能力太差,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应当有度,我没有操纵好,学生在玩得时候都很有兴致,但是一回复问题就都默然了,除了反复的那几个组长在回复问题,其他同学的参与度很低,这也是这节课一个很失败的地方。
第三个环节对比空气和水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它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借助好多事物知道它在滚动,我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东西,香水瓶、香、风车、扇子、泡泡器,让学生通过动手知道这些东西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能感觉到风或看到一些现象,从而知道空气在滚动。同时也和生活联系起来,解释了生活中的好多现象。喷洒杀虫剂、空调暖气的使用等都与空气滚动有关,借助课件展示风的利用(发电),风的危害等,这里我本想进行知识的拓展,可是又太过充分了,这个环节的时间过长,致使后面的填写维恩图环节没有了时间,只能留作课下去作,可是课下的效果与课上的效果相去甚远。教材的处理和时间的分派上都不太合理。
有效课堂的设计表达在:
1、导课时,由学生憋气的游戏,让学生知道我们周边有空气,透露课题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为下面填写气泡图做了铺垫。认为这样设计既简单又利落,但是,实际的效果与想象的存在差距。
2、试验材料的准备。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于塑料袋中这个环节,准备了大头针、细线和水,期望学生能动手想出更多的证据。怎样知道空气在滚动环节,准备了多种多样的东西,每个小组一种,让学生感知空气的滚动,这样既有了亲身体会又举出了多种现象,认为能俭约时间,可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当,费时较多。
3、课堂上注意了学生语言表达和试验中的合作交流,时时注意了学生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初三上册化学《我们周边的空气》教学反思5
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测,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是较少的,这些将造成空气的教学有相当难度。
空气的存在,需要学生用相关的证据来证明。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进行观测,所以学生需要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测。证明空气的存在,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空气这部分内容较以前有了更加充分的设计。这一课从说说自己的认识开始,到捕获空气并观测空气,再到对比水和空气的异同。没有像以前在有关空气的特征上追根揪底,搞不灵清。所以,这节课的气氛十分轻松!有了前面对水的认识,通过对比,学生能够轻松的建立对空气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大学《机器人机械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衡水学院《影视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厢式改装车、特种车辆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别墅建筑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器学习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外国语学院《水产养殖学创新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笔试试题2023
- 建设法规(全套课件)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解读
- 个人投资收款收据
- H3C全系列产品visio图标库
- 新生儿常见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课件
- 工艺能力分析报告
- 《给校园植物挂牌》课件
- 气道高反应性教学演示课件
- 健身房众筹方案
- 护理带教汇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